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年北京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耐药情况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姜越 刘禧杰 +3 位作者 秦选光 董艳青 董晓培 辛德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778-3782,共5页
背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儿童和青少年肺炎支原体(MP)相关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近年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MP逐渐增多.目的 了解2011年北京地区儿童MP耐药情况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 采集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 背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儿童和青少年肺炎支原体(MP)相关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近年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MP逐渐增多.目的 了解2011年北京地区儿童MP耐药情况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 采集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儿科收治的205例MP感染患儿呼吸道咽拭子标本,进行MP培养与药敏试验,采用巢式PCR扩增法鉴定MP耐药位点.结果 采集的205株MP中,MP培养阳性59株,阳性率为28.8%;23S rRNA巢式PCR扩增阳性122株,阳性率为59.5%,其中敏感株19例,耐药株103例,耐药率为84.4%,均为23S rRNA结构域Ⅴ区A2063G点突变.59株培养阳性的MP共在实验室储存了26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中2株为敏感株,红霉素最小抑菌浓度(MIC)≤0.01 mg/L;剩余24株为耐药株,红霉素MIC为32.00~256.00 mg/L,红霉素耐药率为92.3%.26株临床分离株均无23S rRNA结构域Ⅱ区基因改变,均存在23S rRNA结构域Ⅴ区A2063G点突变.1株敏感株和MP标准株FH发现核糖体蛋白L4的162位点C-A和430位点A-G点突变,1株敏感株发现209位点A-T点突变;26株临床分离株均出现核糖体蛋白L22的508位点T-C点突变.结论 2011年北京地区儿童MP感染率较高,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现象严重,其耐药机制主要为23S rRNA结构域Ⅴ区点突变,而核糖体蛋白L4、L22点突变及其引起的部分氨基酸变化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肺炎 大环内酯类 抗药性 微生物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毒糖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徐兰 郭增柱 +2 位作者 张永振 熊成龙 Zhen F.Fu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76-879,共4页
关键词 狂犬病毒糖蛋白 人兽共患传染病 负链RNA病毒 保护性抗原 基因编码 急性传染病 病毒基因 结构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五株旋毛虫基因组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虹 张月清 +1 位作者 吴赵永 劳为德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9-11,共3页
本文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包括EcoRⅠ及DraⅠ)消化5株来自长春(分自犬)、天津、西安、河南及云南(分自猪)的旋毛虫基因组DNA,结果显示:长春株与其它各地域株的酶切图谱间存在着差异。曾选其中经EcoRⅠ酶切的特异... 本文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包括EcoRⅠ及DraⅠ)消化5株来自长春(分自犬)、天津、西安、河南及云南(分自猪)的旋毛虫基因组DNA,结果显示:长春株与其它各地域株的酶切图谱间存在着差异。曾选其中经EcoRⅠ酶切的特异性DNA片段(1.12kb),经克隆制备成探针,与经EcoRⅠ酶切的上述5株虫体DNA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仅长春株出现1.12kb杂交带,其它4株均未出现该杂交带,提示不同地理分布区和/或不同宿主来源的旋毛虫虫株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DNA限制性 多态性 SOUTHERN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重PCR方法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严笠 田小军 +2 位作者 薛燕萍 李爽 甘绍伯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0-82,共3页
目的 研究一种快速、特异的检测大肠埃希菌 (以下称大肠杆菌 )O15 7:H7的复合PCR方法。方法 选用针对大肠杆菌O15 7:H7志贺样毒素Ⅰ、Ⅱ (SLT -Ⅰ、SLT -Ⅱ )和溶血素 (Hly)基因的三对引物 ,在同一扩增体系中进行PCR ,检测12株不同来... 目的 研究一种快速、特异的检测大肠埃希菌 (以下称大肠杆菌 )O15 7:H7的复合PCR方法。方法 选用针对大肠杆菌O15 7:H7志贺样毒素Ⅰ、Ⅱ (SLT -Ⅰ、SLT -Ⅱ )和溶血素 (Hly)基因的三对引物 ,在同一扩增体系中进行PCR ,检测12株不同来源的O15 7:H7大肠杆菌及其它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沙门菌、志贺菌 15株。结果 除质粒缺失株 (933)外 ,其余 11株O15 7:H7大肠杆菌均在 36 1bp处有溶血素基因产物出现 ;而 12株O15 7:H7大肠杆菌扩增后的两条志贺样毒素基因产物存在差异 ,其中 6株在 2 10bp、484bp处出现两条相应产物 ,3株仅有 2 10bp一条SLT -Ⅰ基因产物 ,另 3株仅有 484bp的SLT-Ⅱ基因产物。其它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沙门菌、志贺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本复合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可迅速、有效地将O15 7:H7大肠杆菌与其它常见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沙门菌、志贺菌相鉴别 ,通过进一步研究有望应用于临床大肠杆菌O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O157:H7 聚合酶链反应 志贺样霉素 溶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弓形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甘绍伯 佟玉品 尹清源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7-31,共5页
目的建立敏感、特异、稳定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以检测弓形虫感染。方法建立PCR法,确定最佳扩增条件;用PCR法检测实验感染家兔血液中DNA的动态变化,并与ELISA法检测CAg进行比较。结果兔感染弓形虫后第2d... 目的建立敏感、特异、稳定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以检测弓形虫感染。方法建立PCR法,确定最佳扩增条件;用PCR法检测实验感染家兔血液中DNA的动态变化,并与ELISA法检测CAg进行比较。结果兔感染弓形虫后第2d,PCR开始出现阳性,阳性率为76.9%(10/13),总检出率达100%。与ELISA法查CAg进行平行检测,前者出现阳性时间早,且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该法敏感性高,可检测到10fgDNA含量;特异性强,对其它9种寄生虫和微生物DNA均无交叉现象;稳定性好,对阳、阴性同一样品重复5次,结果一致。结论提示本法可用于临床诊断,在一定范围内替代病原学和免疫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 聚合酶链反应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半巢式PCR检测无创性标本诊断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郭增柱 张怿 +1 位作者 姜洪杰 安亦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4-66,共3页
目的无创性诊断卡氏肺施子虫肺炎。方法采用一对半引物进行半巢式DHFR-PCR检测实验大鼠无创性标本——支气管液、血清及活检标本——肺及肝脏组织中的卡氏肺孢子虫DNA。结果从59只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中采集到的上... 目的无创性诊断卡氏肺施子虫肺炎。方法采用一对半引物进行半巢式DHFR-PCR检测实验大鼠无创性标本——支气管液、血清及活检标本——肺及肝脏组织中的卡氏肺孢子虫DNA。结果从59只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中采集到的上述4种标本,卡氏肺孢子虫DNA的半巢式DHFR-PCR检出率分别为72.7%(32/44),37.3%(22/59),94.9%(56/59)和36.4%(8/22),而DHFR-PCR的检出率则仅为25%,13.6%,71.2%和9.1%。12只轻度感染的PCP大鼠的无创性标本中卡氏肺孢子虫DNA的检出率由刚提高至41.7%。正常鼠标本及各种病原体对照的半巢式DHFR-PCR均为阴性。结论用半巢式DHFR-PCR无创性地诊断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具有敏感、特异、省时、省力等优点;本文在血和肝中检出卡氏肺孢子虫DNA,提示在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模型中存在虫血症和肺外卡氏肺孢子虫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肺孢子虫 聚合酶链反应 半巢式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受染旋毛虫猪血清中循环抗原对诊断和监测本病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月清 温艳 +3 位作者 吴赵永 许威光 王家祥 阎玉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7,共2页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4头感染旋毛虫的猪血清,33头(61.1±6.7%)呈阳性反应。11头受染猪,于感染后不同时间检测CAg,有10头(90.9%)显示阳性,且绝大多数(8头,72.7%)于感染后3天即出现阳性反应,另于感染后6天和9天各有1头阳性...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4头感染旋毛虫的猪血清,33头(61.1±6.7%)呈阳性反应。11头受染猪,于感染后不同时间检测CAg,有10头(90.9%)显示阳性,且绝大多数(8头,72.7%)于感染后3天即出现阳性反应,另于感染后6天和9天各有1头阳性。同时对比检测110头正常猪和两种其它寄生虫病猪,仅有两头(1.8%)感染弓形体的猪出现轻度交叉反应。对北京海淀区某屠宰场1987年自外地引进224头猪,进得流行病学调查,有18头(8.0±1.8%)CAg显示阳性反应,其中且有11头猪同时伴有抗体阳性;另检测陕西省商县50头猪,CAg皆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循环抗原 双抗体夹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检测肺炎支原体2063位点点突变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静宜 孙岚 +5 位作者 秦选光 董艳青 姜越 李丹 田秀君 辛德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774-3777,共4页
背景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对目前常用治疗药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有升高趋势,而传统检测MP耐药株的方法耗时耗力。目的建立一种快速诊断MP感染及耐药表型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背景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对目前常用治疗药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有升高趋势,而传统检测MP耐药株的方法耗时耗力。目的建立一种快速诊断MP感染及耐药表型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23S rRNA为靶序列,设计不同基因型探针及引物,构建阳性质粒,建立标准曲线。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敏感2063A质粒和耐药2063G质粒的下限分别为6和60拷贝数,特异性实验结果显示,仅生殖支原体出现扩增。与23S rRNA巢式PCR测序结果相比,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43株MP临床分离株2063位点等位基因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12份鼻咽拭子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 MP阳性检出率为10/12,耐药率为4/12,1份标本同时发现2063A和2063G位点。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一种快速诊断MP感染并判断其耐药基因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肺炎 大环内酯类 抗药性 微生物 聚合酶链反应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香素治疗大鼠肺孢子虫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安亦军 刘江 +2 位作者 黄敏君 李淑珍 郭增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观察瑞香素对大鼠肺孢子虫肺炎(PCP)的治疗效果。方法皮下注射醋酸泼尼松龙建立PCP大鼠模型。将受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未治疗对照组(B)、TMP-SMZ对照组(C)、瑞香素治疗组(D)和青蒿素对照组(E)5组。各组从第7周开始灌服相... 目的观察瑞香素对大鼠肺孢子虫肺炎(PCP)的治疗效果。方法皮下注射醋酸泼尼松龙建立PCP大鼠模型。将受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未治疗对照组(B)、TMP-SMZ对照组(C)、瑞香素治疗组(D)和青蒿素对照组(E)5组。各组从第7周开始灌服相应药物5d,停药后观察1周,用肺质量/体质量比和肺组织虫荷量考核疗效。结果PCP大鼠6周内的病死率为16.7%;满6周者抽样进行病原、病理检查证实均已成功诱导PCP。A、B、C、D、E组受试大鼠的平均肺质量/体质量比分别为0.75、1.05、0.77、0.77和0.85,B^E4组受试大鼠肺组织虫荷量分别为1490、74、339和219个/mg。统计学分析显示,经瑞香素治疗的大鼠平均肺质量/体质量比、肺虫荷量均明显低于未治疗对照组(分别为P<0.05和P<0.01),效果虽不如TMP-SMZ,但与青蒿素疗效相似(P>0.05)。结论瑞香素对大鼠PCP有显著疗效,效果与青蒿素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虫肺炎 大鼠模型 瑞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生殖道疾患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月清 周茉 +3 位作者 邵强 张玉海 林青 王虹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31,共4页
对15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2例非前列腺炎的其它泌尿生殖遣疾患和正常人对照;123例宫颈炎患者、52例正常育龄妇女对照,30例疗后复查患者,同时进行沙眼衣原体(Ct)PCR检测。结果显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Ct阳性率为27.1%... 对15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2例非前列腺炎的其它泌尿生殖遣疾患和正常人对照;123例宫颈炎患者、52例正常育龄妇女对照,30例疗后复查患者,同时进行沙眼衣原体(Ct)PCR检测。结果显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Ct阳性率为27.1%(42/155),而且均为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对照组皆为阴性,二者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对53例在前列腺按摩前初始尿和尿道脱落的上皮细胞,PCR结果:9例仅前列腺液阳性,3例仅尿液阳性,3例前列腺液与尿液同时阳性.其余皆为阴性,这结果似可说明,前列腺液的Ct主要来源于前列腺并非来源于尿道。123例宫颈炎患者的宫颈分泌物Ct阳性率为31.7%(39/123).52例正常育龄妇女,Ct阳性单为3.8%(2/52).从显示的阳性率来看.二者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0例PCR阳性的疗后复查患者Ct皆转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前列腺炎 宫颈炎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丸蛋白酶对猪囊尾蚴体外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冠宏 尤金英 +3 位作者 许炽标 郭毛娣 冯曼玲 李焕娄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3-45,共3页
应用雷丸蛋白酶培养后的猪囊尾蚴,经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固体发酵雷丸蛋白酶(雷3、雷7)与天然雷丸干品蛋白酶(雷透)均能引起猪囊尾蚴组织结构的改变;进一步电镜观察表明其对囊虫的微毛、表皮、线粒体、肌尾等超微结构均有明显的... 应用雷丸蛋白酶培养后的猪囊尾蚴,经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固体发酵雷丸蛋白酶(雷3、雷7)与天然雷丸干品蛋白酶(雷透)均能引起猪囊尾蚴组织结构的改变;进一步电镜观察表明其对囊虫的微毛、表皮、线粒体、肌尾等超微结构均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把用该药物培养后的猪囊尾蚴制成全囊蛋白液,采用聚丙烯酰胺凝况电泳(PAGE)方法,经分析表明:雷丸蛋白酶作用后的囊虫蛋白带谱较正常囊虫多2~3条,此带谱的变化可能与雷丸蛋白酶杀虫作用和破坏虫体蛋白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丸蛋白酶 猪囊尾蚴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旋毛虫DNA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温艳 张月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 的 建立敏感、特异、稳定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 ,以检测旋毛虫病。方法 采用PCR法 ,选择与合成引物并确立最佳扩增条件 ,比较不同的提取DNA方法 ,检测血浆中旋毛虫幼虫。结果 经扩增于 5 0 0bp、6 70bp、12 0 0bp出现特异性片... 目 的 建立敏感、特异、稳定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 ,以检测旋毛虫病。方法 采用PCR法 ,选择与合成引物并确立最佳扩增条件 ,比较不同的提取DNA方法 ,检测血浆中旋毛虫幼虫。结果 经扩增于 5 0 0bp、6 70bp、12 0 0bp出现特异性片段 ,与原选择的编码基因片段大小相同 ,此特异片段与溶组织内阿米巴、日本血吸虫DNA无交叉反应 ,不同的DNA提取法结果显示 :用裂解煮沸法同样可从仅含 1条旋毛虫幼虫的 2 5 μl正常小鼠血浆中扩增出特异性片段。 结论 PCR法检测旋毛虫敏感高、特异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DNA 聚合酶链反应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脲脲原体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茉 邵强 +1 位作者 张月清 张玉海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20,共2页
本文对60例非细菌性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用PCR和培养法同时进行解脲脲原体的检测,结果显示:PCR技术的阳性率为15.0%,培养法的阳性率仅为6.7%;20例正常人对照组均为阴性。两组差异显著(P<0.01)... 本文对60例非细菌性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用PCR和培养法同时进行解脲脲原体的检测,结果显示:PCR技术的阳性率为15.0%,培养法的阳性率仅为6.7%;20例正常人对照组均为阴性。两组差异显著(P<0.01)。该结果还表明,PCR技术检测前列腺液中解脲脲原体的方法简单、特异,可替代培养技术,并可作为解脲脲原体病原学检查和疗效考核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慢性 前列腺炎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感染旋毛虫猪血清中循环抗原以诊断和监测本病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月清 温艳 +3 位作者 吴赵永 许威光 马全智 李士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7-29,共3页
用目测快速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1头感染旋毛虫猪血清中CAg,40头(65.6±6.1%)呈阳性反应。100头正常猪均为阴性,30头感染囊虫和30头感染弓形体的猪,仅有1头感染弓形虫的猪出现轻度交叉反应,该猪未能追踪检查是否合并旋毛虫感... 用目测快速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1头感染旋毛虫猪血清中CAg,40头(65.6±6.1%)呈阳性反应。100头正常猪均为阴性,30头感染囊虫和30头感染弓形体的猪,仅有1头感染弓形虫的猪出现轻度交叉反应,该猪未能追踪检查是否合并旋毛虫感染。对北京海淀区224头(1987年自外地引进),陕西商县50头和河南省新野县258头被屠杀的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35头(6.6%)CAg显示阳性,其中71.4%(25/35)同时伴有抗体阳性。本法以TMBS为底物,不仅对人体无毒,而且不需新鲜配制,配好的底物溶液可以长期保存备用。本实验操作简便,完成全过程仅需20分钟,以目测观察结果,特别适于基层开展应用。实验中所需特异性抗体及酶的结合物,均系我室自制,价格低廉,相当稳定,在低温下保存2年,其效价不变,对人和动物均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猪 循环抗原 旋毛线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外泌体负载利福霉素S衍生物的抗菌活性评价
15
作者 杨占群 李想 +7 位作者 刘成华 郑梦竹 樊士勇 董玉超 王子豪 林坚 杨光 陈龙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8-215,共8页
目的 设计合成3种利福霉素S衍生物,进行牛奶外泌体负载,并评价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合成利福霉素S衍生物,利用质谱和核磁进行化合物表征;使用稀释测定法测定3种利福霉素S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并计... 目的 设计合成3种利福霉素S衍生物,进行牛奶外泌体负载,并评价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合成利福霉素S衍生物,利用质谱和核磁进行化合物表征;使用稀释测定法测定3种利福霉素S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并计算半抑制浓度(IC_(50));选择抗菌活性优异的衍生物,采用超声法将其负载到牛奶外泌体内,制备牛奶外泌体负载的利福霉素S衍生物,并采用稀释测定法测定其抗金葡菌活性;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其对巨噬细胞内驻留金葡菌的抑菌作用。结果 成功合成3种利福霉素S衍生物,相较于母体化合物,利福霉素S衍生物对金葡菌(母体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仅为3种衍生物抗菌活性的1/2~1/80)和铜绿假单胞菌(母体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分别为利福霉素S衍生物1和3的1/14和1/9)的抑菌活性显著提高。成功实现牛奶外泌体对利福霉素S衍生物3的负载,负载率为10.9%。外泌体负载后的化合物对体外金葡菌和巨噬细胞内驻留的金葡菌的抗菌活性显著增强。结论 设计合成的利福霉素S衍生物具有更强抗菌活性,且外泌体负载后可增强其对胞外和胞内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霉素S衍生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外泌体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肺吸虫对水貂寄生适应性致病性的研究
16
作者 黄文德 泮长旺 +3 位作者 钟惠澜 于振康 郑晓云 刘启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7,共3页
目的:比较三平正肺吸虫(Ec.)与卫氏肺吸虫(Pw),在水貂体内发育、分布、寄生适应性及致病性,并确定其宿主性质。方法:取2种肺吸虫囊蚴或童虫,经口感染水貂,以任氏液逸出法分离组织内各型童虫[1],或直接剖取肺、肝虫囊内虫体,比较2种虫的... 目的:比较三平正肺吸虫(Ec.)与卫氏肺吸虫(Pw),在水貂体内发育、分布、寄生适应性及致病性,并确定其宿主性质。方法:取2种肺吸虫囊蚴或童虫,经口感染水貂,以任氏液逸出法分离组织内各型童虫[1],或直接剖取肺、肝虫囊内虫体,比较2种虫的检出率、各型虫体、寄生部位及致病情况。结果:三平正肺吸虫在貂体发育呈多态性,成虫寄生于肺脏为主,大型童虫在胸腹腔及内脏居多数,小型童虫则在胸腹肌内,卫氏肺吸虫在貂体仅见滞育童虫,多数分布在貂之胸腹肌,部分如芝麻大童虫在肝、肺及胸腹腔中。结论:Ec.在貂体寄生适应性佳,貂为终宿主。Pw.寄生适应性差,貂为转续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适应性 水貂 致病性 肺吸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苯哒唑及其代谢物对猪蛔虫肌肉线粒体酶复合体活性作用的研究
17
作者 赵冠宏 许炽标 辛文芬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4-75,共2页
目的 初步了解阿苯哒唑 (albendazole,ABZ)及其主要代谢物亚砜 (albendazole- sulfoxide,ABZSX)和砜(albendazole- sulfone,ABZSN)对猪蛔虫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系统对猪蛔虫肌肉线粒体中四种酶复合体 (com plex ... 目的 初步了解阿苯哒唑 (albendazole,ABZ)及其主要代谢物亚砜 (albendazole- sulfoxide,ABZSX)和砜(albendazole- sulfone,ABZSN)对猪蛔虫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系统对猪蛔虫肌肉线粒体中四种酶复合体 (com plex - NADH细胞色素 C脱氢酶 ;complex —琥珀酸 Co Q脱氢酶 ;complex — Co Q细胞色素还原酶 ;complexIV—细胞色素 C氧化酶 )活性进行测定 ,以鼠肝线粒体作对照 ,再经 ABZ及其代谢物 ABZSX,ABZSN作用后观察其活性改变。结果  ABZ及其代谢物 ABZSX对猪蛔虫肌肉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 (complex )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对鼠肝线粒体中四种酶复合体均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ABZ及其代谢物主要抑制了蛔虫肌肉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 ,使其不能完成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过程 ,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酶复合体活性 蛔虫肌肉 阿苯哒唑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姆病临床病例分析及诊断体会
18
作者 李小丽 栗绍刚 邹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46,共5页
目的分析莱姆螺旋体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4年4月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治疗的25例莱姆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25例确诊莱姆病患者平均年龄(48.60±17.89)岁,20例(80.0%)患者有发热表现。8... 目的分析莱姆螺旋体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4年4月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治疗的25例莱姆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25例确诊莱姆病患者平均年龄(48.60±17.89)岁,20例(80.0%)患者有发热表现。8例(32.0%)患者出现关节痛,以膝关节、肘关节、腰椎及髋关节痛等大关节损伤为主。10例(40.0%)患者出现皮肤损伤,其中2例为游走性红斑,8例以斑丘疹为主。神经系统表现以四肢麻木、肌肉颤动、皮肤感觉异常为主(8例,32.0%),心血管损伤主要为心律失常(3例)及心包积液(1例)。23例(92.0%)患者的病程<6个月,但伴有多种合并症。所有患者莱姆病抗体(IgM或IgG)呈阳性。发病前,8例(32.0%)患者居住北京,7例(28.0%)旅居国外,10例(40.0%)居住在北京以外省份。所有患者均有蚊虫叮咬史,其中5例患者明确被蜱虫叮咬。结论莱姆病累及脏器较多,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多样,蜱虫叮咬的流行病学史及相关抗体的实验室检测可提高该疾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伯氏疏螺旋体 临床特点 流行病学 诊断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阿米巴病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19
作者 安亦军 郭增柱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0-42,共3页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阿米巴病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安亦军,郭增柱由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histolytica,E.h)引起的阿米巴病流行范围广,临床表现复杂,在世界各种寄生虫病中,其病死率仅次于...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阿米巴病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安亦军,郭增柱由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histolytica,E.h)引起的阿米巴病流行范围广,临床表现复杂,在世界各种寄生虫病中,其病死率仅次于疟疾和血吸虫病[1]。近十几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阿米巴病 病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区学龄前儿童肠道蠕虫感染概况及防治
20
作者 郭增柱 张月清 +5 位作者 黄敏君 周茉 祝虹 胡永秀 安亦军 许炽标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07-209,共3页
对北京城区174所幼儿园的16571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肠道蠕虫感染调查,结果蛲虫、蛔虫和粪类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0.4%、0.1%和1.4%,将24所蛲虫感染率较高的幼儿园分为2组,分别实施选择性驱虫(A组)与选择性... 对北京城区174所幼儿园的16571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肠道蠕虫感染调查,结果蛲虫、蛔虫和粪类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0.4%、0.1%和1.4%,将24所蛲虫感染率较高的幼儿园分为2组,分别实施选择性驱虫(A组)与选择性驱虫辅以健康教育等其他措施(B组)两种防治方案,结果A组防治1年后的感染率与防治前相比无显著下降(P>0.05),B组则明显降低(P<0.01)。提示健康教育等措施可提高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蠕虫病 疾病统计 防治 北京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