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的九对关系 被引量:101
1
作者 杨锐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8,共4页
建立中国国家公园制度应设立双重目标,即在建立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同时完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妥善处理9对关系:一与多,即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之间的关系;存与用,即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前与后,即代际关系;上... 建立中国国家公园制度应设立双重目标,即在建立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同时完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妥善处理9对关系:一与多,即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之间的关系;存与用,即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前与后,即代际关系;上与下:即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左与右,即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内与外,即自然保护地边界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关系,其中尤其应关注社区问题;新与旧,即新设自然保护地类型与已有自然保护地类型之间的关系;公与众,即公共管理部门和其他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好与快,即国家公园制度质量和国家公园制度建立速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 国家公园 体制 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世界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议文化景观遗产及其景观文化的保护 被引量:49
2
作者 邬东璠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共3页
在中国风景名胜区及文物保护单位2套遗产保护体系中,许多遗产的文化景观价值日渐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但国内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还远未形成体系。简要追溯了文化景观遗产的由来及其在中国的研究进展,提出景观文化是文化景观遗产研究和保护... 在中国风景名胜区及文物保护单位2套遗产保护体系中,许多遗产的文化景观价值日渐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但国内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还远未形成体系。简要追溯了文化景观遗产的由来及其在中国的研究进展,提出景观文化是文化景观遗产研究和保护的突破口,并在分析中国文化景观保护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建议通过对景观文化要素及其载体的分析,结合跨学科研究和新技术应用,对有物质载体的文化、非物质的文化以及自然三者进行综合的保护、修复和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景观 景观文化 世界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构 被引量:91
3
作者 赵智聪 彭琳 杨锐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18,共8页
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地相关法定文件中对保护对象、资源品质和利用强度等方面的规定和问题。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构设想:增加国家公园类型,保持原有类型,同时重新评估和调整现有各类型自然保护地的保护... 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地相关法定文件中对保护对象、资源品质和利用强度等方面的规定和问题。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构设想:增加国家公园类型,保持原有类型,同时重新评估和调整现有各类型自然保护地的保护对象、资源品质和利用强度。在保护对象与资源品质方面,提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应共同代表我国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国家公园与风景名胜区共同代表我国"最美"的自然山水;国家公园是综合价值最高的自然保护地类型,其他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以保护单一价值为主要目标。在利用强度上,提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应具有最严格保护的、禁止人类活动的区域;对各类自然保护地在利用强度方面的分区控制提出了相对统一的标准。同时,提出了自然保护地体系得以重构的4个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保护对象 资源品质 利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境”与“境其地” 被引量:95
4
作者 杨锐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1,共7页
汉字"境"至迟出现于1 875年以前的汉代。在考察了"境"的起源及其在文化和科学领域的字义拓展后,提出现代汉语"境"拥有空间、时间和人的三重复合字义结构。风景园林学中的"境"既是动词,也是名... 汉字"境"至迟出现于1 875年以前的汉代。在考察了"境"的起源及其在文化和科学领域的字义拓展后,提出现代汉语"境"拥有空间、时间和人的三重复合字义结构。风景园林学中的"境"既是动词,也是名词。作为动词,"境其地"是指为了保持或提高生存、生产、生活和生态品质,人类个体或群体营造特定土地的过程;作为名词,"地境"是指"境其地"过程在某一时间点的空间呈现。"境其地"与"地境"一起构成了风景园林学的的核心范畴,演绎这一核心范畴的是8个基本范畴,即"境道""境德""境理""境术""境用""境制""境象""境意"。"境"具有整体涌现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复杂性4个基本特征。"境品"是一个用来评价"境"质量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理论 范畴 地境 境其地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中的9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54
5
作者 杨锐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6,共4页
提出并简略论述了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中的9个关键问题,即时空背景、价值观、特性、硬核、边界、定义、目标、战略和行动建议。提出如下风景园林学的定义——以守护山水自然、地域文化和公众福祉为目标,综合应用科学、工程和艺术手段,风景... 提出并简略论述了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中的9个关键问题,即时空背景、价值观、特性、硬核、边界、定义、目标、战略和行动建议。提出如下风景园林学的定义——以守护山水自然、地域文化和公众福祉为目标,综合应用科学、工程和艺术手段,风景园林学是通过保护、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式营造健康、愉悦、适用和可持续地境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学 中国 学科 境其地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屏全是画——论中国古典园林之“景” 被引量:3
6
作者 邬东璠 陈阳 《中国园林》 2007年第11期89-92,共4页
中国古典园林是古代文人的雅居之所,造园家通过对"景"的营造来追求"画意",景是画,画亦成景。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可主要归纳为"实景"与"虚景"2大类。"实景"是通过各种造园手法截取出... 中国古典园林是古代文人的雅居之所,造园家通过对"景"的营造来追求"画意",景是画,画亦成景。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可主要归纳为"实景"与"虚景"2大类。"实景"是通过各种造园手法截取出自然景物中能够成画的部分,如对景、框景、夹景、借景、漏景等,均是将天然图画框选出来的技法"。虚景"是利用光影、透视等视觉效果所营造的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景象,如寄啸山庄片石山房的"水中月""镜中花";紫禁城倦勤斋的"墙里园"(通景画);以及大量利用水面倒影成景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画景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