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麻醉药在大鼠脑外科实验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琳 刘宗惠 +1 位作者 王亚奇 周英 《四川动物》 CSCD 2000年第2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大鼠 麻醉效果 脑外科实验 麻醉剂 实验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抽吸血肿辅以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 被引量:9
2
作者 毛群 勾俊龙 +6 位作者 邢复明 曾宪起 杨川 魏金祥 张毅 赵辉 刘宗惠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辅以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以立体定向技术,手术抽吸血肿并置入导管,术后注入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106例.手术中根据血肿量抽吸血肿的50%~80%,术后每日向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2次,每...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辅以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以立体定向技术,手术抽吸血肿并置入导管,术后注入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106例.手术中根据血肿量抽吸血肿的50%~80%,术后每日向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2次,每次每管注入5万U,间隔12 h.结果30 d内死亡23例,病死率为21.69%;术后再出血6例,占5.67%;术后再出血所致的死亡1例,占0.94%;入院时已有脑疝的患者,30 d病死率为60%.结论立体定向结合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安全有效,根据血肿量的大小和术前是否有脑疝存在,手术中清除血肿量以50%~8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血肿抽吸 大剂量 尿激酶 治疗 幕上脑出血 可行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立体定向手术11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田增民 刘宗惠 +2 位作者 康桂泉 李士月 黄红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60-262,共3页
为了探讨CT引导立体定向手术的手术特点、手术指征及并发症等问题,作者总结1115例(10个月~90岁)该类手术的临床经验。主要手术包括:脑肿瘤的内放疗(注入同位素胶体或后装192Ⅰr)、内化疗、内窥镜激光切除、射频热... 为了探讨CT引导立体定向手术的手术特点、手术指征及并发症等问题,作者总结1115例(10个月~90岁)该类手术的临床经验。主要手术包括:脑肿瘤的内放疗(注入同位素胶体或后装192Ⅰr)、内化疗、内窥镜激光切除、射频热凝治疗、脑内血肿清除、脑深部脓肿排空、脑深部病变活检、脑内核团或传导束毁损、脑深部金属异物摘除、脑移植手术等。本组手术一次定位成功率99.8%,手术总有效率(术后1个月)91.8%。本文认为CT引导立体定向手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疗效可靠、病人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较大的发展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立体定向 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友三 程岗 +3 位作者 范磊 王睿勤 刘帅 张剑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穿刺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治疗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有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治疗的45例... 目的探讨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穿刺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治疗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有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治疗的45例患者进行对比,对手术结果、并发症和临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治疗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3(36-80)岁,术前格拉斯哥评分均〉5分。术后1个月内死亡7例,其中肺部感染3例、脑水肿2例、再出血2例。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ADLⅠ-Ⅲ级)为77.9%(53/68),疗效优于有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为60.0%,P〈0.05)。结论运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操作简单、侵袭性小、手术定位准确、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立体定位技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阿霉素和热疗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史正华 张剑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脂质体阿霉素和热疗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SWO-38,采用水浴加温法,观察单纯热疗、阿霉素化疗、脂质体阿霉素化疗、热疗+阿霉素化疗、热疗+脂质体阿霉素化疗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 目的探讨脂质体阿霉素和热疗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SWO-38,采用水浴加温法,观察单纯热疗、阿霉素化疗、脂质体阿霉素化疗、热疗+阿霉素化疗、热疗+脂质体阿霉素化疗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MTT法确定阿霉素和脂质体阿霉素的工作浓度并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热疗+脂质体阿霉素化疗组、热疗+阿霉素化疗组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0.16%±3.78%、62.09%±3.05%,均显著高于脂质体阿霉素化疗组(40.27%±2.32%)、阿霉素化疗组(30.56%±2.03%)、单纯热疗组(16.51%±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热疗+脂质体阿霉素化疗组的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热疗+阿霉素化疗组(P<0.05)。热疗+脂质体阿霉素化疗组、热疗+阿霉素化疗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4.19%±2.69%、60.29%±1.47%,均显著高于脂质体阿霉素化疗组(46.72%±2.09%)、阿霉素化疗组(35.09%±1.46%)、单纯热疗组(17.85%±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热疗+脂质体阿霉素化疗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热疗+阿霉素化疗组(P<0.05)。结论加热可增强阿霉素及脂质体阿霉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SWO-38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且对脂质体阿霉素的增敏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热化疗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脑内窥镜手术操作体会
6
作者 田增民 刘宗惠 +1 位作者 徐永革 刘建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31-332,共2页
目的为了减少脑组织损伤、并能在直视下进行手术,临床应用脑内窥镜处理脑深部病变。方法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应用AESCULP及HB-2型神经内窥镜,治疗脑深部病变54例患者;其中包括脑肿瘤切除30例,脑内异物摘除8... 目的为了减少脑组织损伤、并能在直视下进行手术,临床应用脑内窥镜处理脑深部病变。方法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应用AESCULP及HB-2型神经内窥镜,治疗脑深部病变54例患者;其中包括脑肿瘤切除30例,脑内异物摘除8例,脑囊肿摘除5例,脑脓肿摘除3例,脑内病变活检2例,脉络丛烧灼治疗脑积水2例,脑内血肿清除及取出脑内寄生虫各2例。结果手术有效率96%(术后1个月)。术后无昏迷、偏瘫、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脑内窥镜手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窥镜 立体定向术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脊髓损伤减压手术操作技巧
7
作者 陈琳 黄红云 +2 位作者 王锐 修波孙 君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331-1332,共2页
目的 :探讨减压手术治疗晚期脊髓损伤的手术技巧。方法 :晚期脊髓损伤伴脊髓压迫症患者 5 6例 ,由受伤至本次手术的时间为 0 5~ 3 1年 ,平均 3 6年。其中完全瘫 46例 ,不全瘫 10例。脊柱骨折部位 :C4~T119例 ,T2 ~T99例 ,T11~L2 ... 目的 :探讨减压手术治疗晚期脊髓损伤的手术技巧。方法 :晚期脊髓损伤伴脊髓压迫症患者 5 6例 ,由受伤至本次手术的时间为 0 5~ 3 1年 ,平均 3 6年。其中完全瘫 46例 ,不全瘫 10例。脊柱骨折部位 :C4~T119例 ,T2 ~T99例 ,T11~L2 2 8例。所有患者均行脊髓前路减压术 ,脊柱失稳者同时行内固定手术。结果 :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所有患者完全去除脊髓腹侧压迫 ,恢复椎管直径。随访 2 0d~ 6个月 ,平均 3 0d ,5 3例获得不同程度脊髓功能改善。结论 :强调手术减压的彻底性 ,二次手术尽量避免副损伤。减压时应注意保持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脊髓损伤 减压手术 手术操作 手术技巧 二次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建立方法的改进
8
作者 陈琳 刘宗惠 +1 位作者 王亚奇 于雪 《四川动物》 CSCD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大鼠模型 病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8
9
作者 黄红云 刘宗惠 +7 位作者 康桂泉 李士月 田增民 赵全军 杜吉祥 徐永革 于新 郭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黄红云,刘宗惠,康桂泉,李士月,田增民,赵全军,杜吉祥,徐永革,于新,郭勇我科于1987年一lop年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共治疗18例刀岁以上严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较好,现总... 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黄红云,刘宗惠,康桂泉,李士月,田增民,赵全军,杜吉祥,徐永革,于新,郭勇我科于1987年一lop年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共治疗18例刀岁以上严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8例中男性1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脑出血 血肿排空术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在低分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浩 赵虎林 +2 位作者 李海龙 周春辉 张剑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755-759,共5页
目的:探索CD58又称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ymphocyte f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 3,LFA-3)在低分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在临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 目的:探索CD58又称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ymphocyte f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 3,LFA-3)在低分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在临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514例低分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 RNA芯片数据,对LFA-3(CD58)进行表达分析。Cox多因素回归分析CD58的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以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通过χ~2检验分析,研究CD58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等之间的关系。结果:CD58表达水平随脑胶质瘤病理级别升高而升高,CD58表达量与肿瘤分级的分层χ~2检验结果表明,在考虑肿瘤类型、性别和诊断年龄这3个因素后,CD58表达量与肿瘤分级仍然相关,均P<0.05。CD58的表达水平显著影响胶质瘤患者的DFS和OS,CD58表达越高患者DFS和OS越短(P<0.000 1)。结论:CD58在脑胶质瘤中可能起到促进肿瘤的作用,可以作为潜在的肿瘤诊断标志物以及个体化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