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的临床、电生理以及病理特点 被引量:2
1
作者 姚生 冯立群 +2 位作者 戚晓昆 雷霞 袁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期27-29,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的临床、电生理以及病理特点。方法对3例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肌电图结果以及神经和肌肉的病理改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进行了气管插管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插管7~10d,... 目的探讨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的临床、电生理以及病理特点。方法对3例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肌电图结果以及神经和肌肉的病理改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进行了气管插管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插管7~10d,患者均出现了四肢肌肉力弱及腱反射低下,14d后出现四肢肌肉萎缩者2例。肌电图结果示四肢多条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减慢,部分运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神经活检可见有髓神经纤维减少和轴索再生现象;肌肉活检提示神经源性损害及肌病样改变。结论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是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后常见的并发症,电生理和神经肌肉病理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预防本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肌病 电生理 病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钱海蓉 戚晓昆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6-318,共3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lymphoma,PCNSL)是指用现代诊断技术证实恶性淋巴瘤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周皮肉瘤、网状细胞肉瘤、小胶质细胞瘤等以前的不同命名反映了...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lymphoma,PCNSL)是指用现代诊断技术证实恶性淋巴瘤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周皮肉瘤、网状细胞肉瘤、小胶质细胞瘤等以前的不同命名反映了不同作者对其组织发生学及病变性质的认识不同,1972年,Henry把这类肿瘤称为PCN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病因 诊断 治疗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血管脂肪瘤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湘庆 戚晓昆 +3 位作者 冯大刚 黄光 姜树军 熊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8-268,共1页
患者男,47岁,主诉“左胸背部疼痛10天,双下肢无力、大小便障碍2天”。既往有高血压史20年,余无特殊。检查:体温36℃,血压155/95mmHg,内科系统未见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脊柱正常生理弯曲,棘突无压痛。神经系统:神清,语言流利,颅神经和双... 患者男,47岁,主诉“左胸背部疼痛10天,双下肢无力、大小便障碍2天”。既往有高血压史20年,余无特殊。检查:体温36℃,血压155/95mmHg,内科系统未见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脊柱正常生理弯曲,棘突无压痛。神经系统:神清,语言流利,颅神经和双上肢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T_8以下深、浅感觉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血管脂肪瘤 辅助检查 心电图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硫醚β合酶基因突变对中青年脑梗死再发缺血性血管病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怀翔 谈晓牧 +2 位作者 刘建国 张静 张哲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18-522,共5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观察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 β synthase CBS)T833C基因突变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再发缺血性血管病(脑梗死、TIA、心肌梗死、其他血管栓塞)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和扩增阻滞突变体系法检测152例中青年脑... 目的前瞻性研究观察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 β synthase CBS)T833C基因突变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再发缺血性血管病(脑梗死、TIA、心肌梗死、其他血管栓塞)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和扩增阻滞突变体系法检测152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和84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inetHcy)水平和CBST833C基因型,在5年内对其随访追踪再发缺血性血管病的情况。结果 CBST833C基因C/C纯合突变型、C/T杂合型和T/T野生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随访再发脑梗死的再发率C/C型(35.00%)依次高于C/T型(22.00%)和T/T型(13.41%);各基因型随访发生TIA、心肌梗死和其它血管栓塞,趋势是C/C型高于C/T和T/T型,C/T高于T/T型;不同基因型随访总的缺血性事件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别(P<0.01),发生率分别为C/C型(60.00%)、C/T型(40.00%)和T/T型(23.1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Hcy水平升高是中青年脑梗塞再发缺血性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为1.110;95%CI:0.989~1.245,P<0.05),而CBST833C基因突变未进入回归模型。结论血浆tHcy水平升高是中青年脑梗死再发缺血性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BST833C基因突变引起tHcy水平升高,可能是间接导致中青年脑梗死再发缺血性血管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硫醚Β合酶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中青年 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疏松及其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山 戚晓昆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7期518-520,共3页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有关脑白质疏松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该文从定义、影像学特点、相关因素及发病机制、病理学改变、临床表现、临床意义等几方面回顾了近年国内外有关脑白质疏松的一些研究进展。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HMPAO SPECT在研究偏头痛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余海 朱家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35-237,共3页
采用99mTc-HMPAO SPECT对48例偏头痛患者做了脑灌注显像。结果显示,85.4%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减低,有先兆偏头痛间歇期(n=5)rCBF均降低,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期91.7%(n=12)患者... 采用99mTc-HMPAO SPECT对48例偏头痛患者做了脑灌注显像。结果显示,85.4%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减低,有先兆偏头痛间歇期(n=5)rCBF均降低,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期91.7%(n=12)患者rCBF降低,而间歇期83.9%(n=31)患者rCBF降低,注射Sumatriptan治疗(n=4)后,头痛缓解后rCBF改善。因此,SPECT的脑灌注显像可用来评价临床偏头痛患者的脑血流状态,以及寻求针对性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脑血流 放射性核素显像 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图导引下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余明市 黄光 +1 位作者 付明市 刘冀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2期742-743,共2页
目的观察肌电图导引下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按FMA量表评定分为 3组 ,应用肌电图纪录痉挛肢体在功能位时的运动单元电位数 ,确定治疗肌肉 ,每一部位注射 5U ,0 .2ml国产... 目的观察肌电图导引下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按FMA量表评定分为 3组 ,应用肌电图纪录痉挛肢体在功能位时的运动单元电位数 ,确定治疗肌肉 ,每一部位注射 5U ,0 .2ml国产A型肉毒毒素 ,治疗 3天后由康复训练师亲自或指导家属进行肢体功能训练。采用改良Ashworth分度评分评定痉挛状态 ,FMA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 (上下肢分别统计 )。结果治疗后 ,中、轻度运动障碍者恢复至基本正常 ;严重运动障碍者恢复至明显运动障碍 ;严重运动障碍合并挛缩者可改善其生存质量 ;所有患者增高的肌张力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在肌电图导引下 ,A型肉毒毒素作为缓解痉挛药物使用安全、有效 ,对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肢体痉挛 肌电图 A型肉毒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