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电磁脉冲效应实验 被引量:8
1
作者 祁国成 李科杰 +5 位作者 李亚峰 吕峰 王绍飞 王兆阳 王迪 谢彦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2-167,共6页
为研究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的电磁脉冲易损性和防护措施,搭建了具有数据采集、数据通信、远程控制等功能的典型油气管道SCADA模拟实验系统,进行了峰值场强最高为50kV/m的典型高功率电磁波形作用下的电磁脉冲效应试验... 为研究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的电磁脉冲易损性和防护措施,搭建了具有数据采集、数据通信、远程控制等功能的典型油气管道SCADA模拟实验系统,进行了峰值场强最高为50kV/m的典型高功率电磁波形作用下的电磁脉冲效应试验。利用实验数据,对目前油气管道SCADA系统面临强电磁脉冲威胁的机理和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电磁脉冲对油气管道SCADA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威胁,获得了效应现象和效应阈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电磁脉冲 效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SCADA软件工业试验测试评价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河 陈曦 +5 位作者 祁国成 闫峰 周峰 林昕 刘开创 宁黄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0-86,共7页
我国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在用软件多为国外产品,为了保障国家油气能源输送安全,中国石油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在"十二五"期间自主研发了一款国产SCADA软件——PCS管道控制系统(以下简称PCS)。为了确保PCS软件功能... 我国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在用软件多为国外产品,为了保障国家油气能源输送安全,中国石油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在"十二五"期间自主研发了一款国产SCADA软件——PCS管道控制系统(以下简称PCS)。为了确保PCS软件功能完备、运行稳定可靠,在开展PCS软件工业试验前,对其测试评价方法进行了先行研究。基于SCADA软件特点和软件测试相关国家标准,研究制订了一种油气管道SCADA软件工业试验测试评价方法,形成了中国石油企业标准,并编制了PCS软件工业试验测试评价方案,针对PCS软件的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等6个方面进行了测试,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度量分级评价。结论认为:PCS软件已达到确认产品水平,测试评价方法具有实用性;所制订的测试评价方法填补了国内油气管道SCADA软件工业试验测试评价的技术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为后续的SCADA工业试验及SCADA软件测试评价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标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SCADA 软件 自主研发 工业试验 测试评价 度量 分级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SCADA系统数据传输的安全风险及其解决方案 被引量:19
3
作者 黄河 张伟 +2 位作者 祁国成 闫峰 陈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120,共6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长输油气管道在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实施集中调度,逐渐形成了依托于通信网络的分布式SCADA系统,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油气管道SCADA系统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有:缺少接入控制、使用开...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长输油气管道在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实施集中调度,逐渐形成了依托于通信网络的分布式SCADA系统,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油气管道SCADA系统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有:缺少接入控制、使用开放的标准协议、采用明文传输并接入了大量不安全的网络设备,而相应的防护措施不多,特别是中控系统和站控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依托光纤网、卫星和公网,使用基于以太网TCP\IP的应用层协议,存在较大风险。为此,结合国内外已有的SCADA安全相关的标准和一些学者提出的防护策略,提出了一种安全防护解决方案,即通过建立基于认证和权限控制的接入控制机制、部署硬件防火墙和加密网关、加强对外安全等方法进行安全防护。该方案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SCADA系统 安全 数据传输 协议 接入控制 认证 权限 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边乔家洼油区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气窜控制方法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杨红 江绍静 +3 位作者 王宏 李鹏宇 南宇峰 杜晓丹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09,115,共6页
针对延长油田靖边乔家洼油区由于储层微裂缝发育而出现的受益井区生产井发生CO_2气窜的问题,采用非均质人造岩心开展水气交替驱、小分子胺封堵后的CO_2驱和改性淀粉封堵后的CO_2驱实验,同时采用径向流模型开展了验证实验,以评价3类方法... 针对延长油田靖边乔家洼油区由于储层微裂缝发育而出现的受益井区生产井发生CO_2气窜的问题,采用非均质人造岩心开展水气交替驱、小分子胺封堵后的CO_2驱和改性淀粉封堵后的CO_2驱实验,同时采用径向流模型开展了验证实验,以评价3类方法抑制CO_2气窜的适应范围及在目标储层中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水气交替驱、小分子胺封堵后的CO_2驱及改性淀粉封堵后的CO_2驱3类方法抑制CO_2气窜和提高CO_2驱油效率在储层中的渗透率级差适用范围分别为小于30、30~150、150~500;3类方法在目标地层的适应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气窜控制方法 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 储层渗透率级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SCADA系统跨平台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4
5
作者 祁国成 沈国辉 +2 位作者 陈鹏 程大闯 孟鑫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2-97,共6页
目前国内采用的大规模油气管道SCADA系统都是国外厂商提供和实施的,研发大型国产油气管道SCADA系统软件,对我国的能源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为此,设计了一种国产化的适用于大规模油气管道SCADA的跨平台人机界面,其设计思路是分层的架构设... 目前国内采用的大规模油气管道SCADA系统都是国外厂商提供和实施的,研发大型国产油气管道SCADA系统软件,对我国的能源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为此,设计了一种国产化的适用于大规模油气管道SCADA的跨平台人机界面,其设计思路是分层的架构设计、一体化的数据访问和展示;并重点论述了人机统一展示、图模库一体化、设备拓扑着色、脚本管理等关键技术以及人机界面的总体结构、软件层次结构。人机界面包括人机控制台、人机应用层和服务接口层,其中控制台负责实现界面集成管理功能,人机应用以插件方式集成到系统中,通过服务接口层的服务代理与后台服务进行交互。该系统已应用于某大型油气管道调控中心,使用效果表明:该系统采用分层设计、分布式部署和管理、一体化访问和展示,实现了管道运营情况、设备状态、报警等信息的统一集中展示,画面标准、易用、美观,为调度员和维护人员全景监控油气管道的运行状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界面 油气管道 SCADA系统 国产化 统一管理 图模库一体化 拓扑着色 脚本 插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SCADA系统数据回填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闫峰 高保成 +2 位作者 祁国成 陈清山 温昭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103,共6页
目前油气管道SCADA系统运行过程中,中心SCADA系统和场站通信设备的通讯中断,会造成中断期间的数据丢失,影响油气管道的安全生产运行。为此,提出了一种数据回填技术,给出了包括场站通信设备存储通讯中断期间数据、数据回填通讯、回填数... 目前油气管道SCADA系统运行过程中,中心SCADA系统和场站通信设备的通讯中断,会造成中断期间的数据丢失,影响油气管道的安全生产运行。为此,提出了一种数据回填技术,给出了包括场站通信设备存储通讯中断期间数据、数据回填通讯、回填数据处理、回填数据存储等环节的数据回填技术的总体结构,分析了回填数据通信、回填数据时标处理、回填数据处理、回填数据应用等功能技术要求,并最终形成了数据回填通信设计方案,包括完整的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功能设计、实现方法、交互流程以及扩展的通信协议报文,可以高效地实现回填数据的通信功能。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数据回填技术可以实现场站通信设备向中心SCADA系统的数据回填功能,能够满足系统的数据回填需求。结论认为:包含场站通信设备存储通信中断期间数据、数据回填通信、回填数据处理、回填数据存储等环节的数据回填技术,解决了因通讯中断而导致的数据完整性和连续性问题,提高了SCADA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回填 时标处理 数据通信 SCADA系统 油气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备的“图模库一体化”油气管道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祁国成 黄河 +2 位作者 闫峰 孙頔 蒋国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2-97,共6页
在以往的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中,很少引入模型概念,数据存储针对测量点进行设计,设备信息和采集数据在数据层是相互孤立的,仅在应用层才进行关联,导致重复组态,系统开发工作量加大,维护成本升高。为此,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 在以往的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中,很少引入模型概念,数据存储针对测量点进行设计,设备信息和采集数据在数据层是相互孤立的,仅在应用层才进行关联,导致重复组态,系统开发工作量加大,维护成本升高。为此,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设备的油气管道模型,通过对油气管道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进行分析研究,抽象出较完备的管道模型,既包含应用业务需要的基本信息,又可以描述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工艺流程的拓扑结构。采用"图模库一体化"技术对管道进行建模,利用模型实例化技术在数据层实现图形、设备和数据之间的关联,在应用层自动生成业务逻辑,能够基本满足远程监视控制和工艺流程分析的需要。该模型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油气管道SCADA系统软件——管道控制系统(PCS)软件中得到实际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为系统提供了较好的信息基础和扩展支持,大大减少了系统开发维护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SCADA 设备 模型 数据关联 拓扑结构 业务逻辑 P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控系统集控中心安全防护方案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云鹏 《信息安全研究》 2019年第8期756-760,共5页
早期工控系统的安全威胁并不明显,统一的信息安全体系在集控中心的各规划阶段缺乏系统性考虑,存在着结构性的先天安全缺陷.而随着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控系统接入了传统互联网网络,同时也为工控网络引入了安全风险.在这种... 早期工控系统的安全威胁并不明显,统一的信息安全体系在集控中心的各规划阶段缺乏系统性考虑,存在着结构性的先天安全缺陷.而随着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控系统接入了传统互联网网络,同时也为工控网络引入了安全风险.在这种安全威胁下,工控系统的集控中心对安全防护能力的提升有迫切的需求.在对工控系统尤其是集控中心SCADA系统的特点和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服务器集群的安全防护、网络安全检测、系统主机安全防护、系统运维审计、建立工控安全管理平台等一系列措施,以形成整体的集控中心安全防护方案,帮助工控系统下的集控中心安全防护能力的提升,有效抵御网络威胁,减少对重要基础设施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控系统 集控中心 安全防护 SCADA 安全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LNG储罐内压力及蒸发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1
9
作者 王武昌 李玉星 +1 位作者 孙法峰 臧垒垒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7-92,共6页
LNG在储罐内的蒸发对LNG储罐的安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为此,以3×10^4m^3的LNG储罐为例,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预测LNG储罐内压力及蒸发率的模拟模型,经试验验证该模型的计算结果较为准确可靠... LNG在储罐内的蒸发对LNG储罐的安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为此,以3×10^4m^3的LNG储罐为例,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预测LNG储罐内压力及蒸发率的模拟模型,经试验验证该模型的计算结果较为准确可靠。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密闭LNG储罐内压力及蒸发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密闭LNG储罐存在1个“最优直径”和“最优充满率”;LNG储罐保温层导热系数越大,LNG储罐内压力上升得越快,LNG安全储存时间就越短;环境温度越高,密闭LNG储罐的压力上升得越快,LNG安全储存时间越短;LNG含氮量、外界大气压对LNG储罐内的压力影响不大;LNG含氮量越高其的蒸发率越低,向LNG储罐内充注氮气可以有效地降低LNG储罐内液体的蒸发率。该项成果将为LNG储罐的设计及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储罐 蒸发率 影响因素 初始充满率 模拟 含氮量 大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气田集输管网整体优化方法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自力 孙云峰 +1 位作者 张子波 刘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6-89,137,共4页
目前气田常用天然气集输管网分级优化法的缺点在于每一级的优化结果仅仅是局部最优解,难以保证最终结果是全局最优解。为此,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气田集输管网整体优化方法,即以整个管网的投资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采用遗传... 目前气田常用天然气集输管网分级优化法的缺点在于每一级的优化结果仅仅是局部最优解,难以保证最终结果是全局最优解。为此,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气田集输管网整体优化方法,即以整个管网的投资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在遗传算法中将各站的站址及站辖管道的管径放在一起作为优化变量,求出管网投资费用最低时各站的站址以及各条管道的管径;同时针对遗传算法本身的局限性,结合模拟退火算法,调整了优化方法的适应度函数。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整体优化方法在节省投资方面要优于传统的分级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集输管网 遗传算法 整体优化 模拟退火 投资费用 优化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孔隙内水的赋存特征及其对气体渗流的影响——以松辽盆地长岭气田登娄库组气藏为例 被引量:16
11
作者 朱华银 徐轩 +3 位作者 高岩 胡勇 安来志 郭长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4-58,共5页
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孔隙结构复杂,孔隙内水的赋存状态和可动性难以确定,影响气井的产能确定和生产动态预测。为了认识该类储层气水渗流特征,根据铸体薄片和压汞等实验资料,分析了松辽盆地长岭气田下白垩统登娄库组气藏储层的孔隙结构,选... 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孔隙结构复杂,孔隙内水的赋存状态和可动性难以确定,影响气井的产能确定和生产动态预测。为了认识该类储层气水渗流特征,根据铸体薄片和压汞等实验资料,分析了松辽盆地长岭气田下白垩统登娄库组气藏储层的孔隙结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岩样,通过核磁共振、气驱水等实验,研究了岩石孔隙中水的赋存特征及其流动性,进而研究储层岩石在不同含水条件下对气体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致密砂岩细小孔喉内的水流动性差,残余水饱和度较高,其大小不仅与岩石孔隙结构和物性相关,而且还与其中的气体流动有关;气体在含水孔隙内的流动受毛细管压力和滑脱效应影响存在非达西渗流特征,启动压力梯度的大小与储层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密切相关,登娄库组储层Sw/K值大于1 000mD-1以后,启动压力显著增大。该成果为该类气藏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致密砂岩 低渗透率 登娄库组气藏 孔隙结构 气水渗流 启动压力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电气化铁路杂散电流对埋地管道电位影响规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自力 孙云峰 +2 位作者 陈绍凯 刘静 鲁彦伯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7-181,共5页
通过建立试验装置,模拟现场进行试验,得出在平行和交叉等不同情况下交流电气化铁路杂散电流对管道的干扰规律。同时,进行交流电气化铁路杂散电流干扰的理论推导,得出在交流电气化铁路杂散电流干扰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埋地金属管道的管地... 通过建立试验装置,模拟现场进行试验,得出在平行和交叉等不同情况下交流电气化铁路杂散电流对管道的干扰规律。同时,进行交流电气化铁路杂散电流干扰的理论推导,得出在交流电气化铁路杂散电流干扰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埋地金属管道的管地电位的计算公式,并以此为基础编制干扰预测软件,为如何进行杂散电流的防护及排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气化铁路 杂散电流 埋地管道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燃速爆燃气体压裂裂缝扩展耦合作用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丽萍 韩锋刚 +1 位作者 李文宏 喻晓琳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6-69,共4页
多级燃速爆燃气体驱动裂缝扩展过程中,裂缝形态与裂缝中的气体压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分析了井下爆燃气体流动特性,建立了裂缝内爆燃气体流动模型,引入多级燃速爆燃气体压裂具体边界条件,在半解析法定性分析裂缝内气体压力分布的基础上... 多级燃速爆燃气体驱动裂缝扩展过程中,裂缝形态与裂缝中的气体压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分析了井下爆燃气体流动特性,建立了裂缝内爆燃气体流动模型,引入多级燃速爆燃气体压裂具体边界条件,在半解析法定性分析裂缝内气体压力分布的基础上,求出了爆燃气体在裂缝中流动过程的数值解。根据线弹性断裂力学,弹性力学理论,推导出油井不同载荷作用下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作为裂缝起裂依据;利用裂缝尖端J积分得到的能量释放率确定起裂后裂缝扩展速度。将裂缝内气体流动方程和裂缝体对爆燃气体载荷响应方程联合求解,在井筒多级脉冲气体压力曲线设定的条件下,可以计算出裂缝起裂、止裂压力;对每一时步进行分析,可以确定该时步裂缝扩展量,从而确定该时刻对应的裂缝长度。实现了多级燃速爆燃气体压裂气体流动和裂缝扩展的耦合过程描述,对现场压裂施工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脉冲 爆燃压裂 裂缝扩展 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交流电场中单液滴变形度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东海 何利民 +1 位作者 叶团结 罗小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58-1364,共7页
采用不同的白油和水为实验介质对高压交流电场作用下单液滴的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电场强度、油品黏度、界面张力以及液滴直径等因素对液滴变形度的影响规律,并利用显微高速摄像系统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单液滴的变形规律进行了观... 采用不同的白油和水为实验介质对高压交流电场作用下单液滴的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电场强度、油品黏度、界面张力以及液滴直径等因素对液滴变形度的影响规律,并利用显微高速摄像系统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单液滴的变形规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液滴变形度主要受电场强度、液滴直径以及界面张力等的影响。与电场强度的N(1.7<N<2.4)次幂呈正比;与液滴直径近似呈线性关系;界面张力较低时,液滴更容易变形。油品黏度对液滴变形度没有明显影响。在变形度较小时,离心率和Weissenberg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We不适用于变形度较大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场 液滴 变形度 离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输定价新机制对管输企业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芮旭涛 冯连勇 +2 位作者 张珊 杜敏 王素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1-129,共9页
我国天然气管输价格确定方式已由基于"一线一价"原则的经营期评价法转变为基于"一企一率"原则的服务成本法。新的定价机制在推动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管输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挑战。为此,笔者以某管输企业为... 我国天然气管输价格确定方式已由基于"一线一价"原则的经营期评价法转变为基于"一企一率"原则的服务成本法。新的定价机制在推动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管输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挑战。为此,笔者以某管输企业为例,分别利用经营期评价法和服务成本法对其在役管道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研究定价机制改革后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同时进行情景假设,探讨新定价机制下管道负荷率和新建管道建设方案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案例分析结果表明:(1)在新的定价机制下,管输企业有效资产获得的效益得到了有效监管,无法获得超额收益;(2)随着定价机制的改变,管输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增加,投资积极性可能会减弱;(3)管道负荷率在75%时,管输企业的运营效率最高;(4)管输企业在新建管道项目投资决策时,将会更多地考虑已有管道的负荷率水平。进而建议管输企业加强成本管控,优化运营管理,依据已有管道的负荷率情况,灵活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管输企业 定价机制 经营期评价法 服务成本法 负荷率 新建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泡沫生成及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左丽丽 邢晓凯 +2 位作者 宁雯宇 酆春博 宋保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5-749,共5页
分析了原油泡沫的生成及稳定机理,论述了影响原油泡沫生成及稳定性的因素,介绍了适用于研究原油泡沫的实验方法,同时展望了原油泡沫研究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研究原油泡沫的产生和消除奠定基础。
关键词 原油 泡沫 机理 沥青质 表面流变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天然气产业链中的作用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伟 周进生 杨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97,共4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气产业链上中下游正在积极引进和采用物联网技术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基于数字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开发而成的天然气勘探开发一体化应用平台和油气田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已经有效地提高了天然...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气产业链上中下游正在积极引进和采用物联网技术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基于数字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开发而成的天然气勘探开发一体化应用平台和油气田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已经有效地提高了天然气产业上游的生产效率,并在长庆气田发挥了突出作用;基于工业物联网和远程通信技术的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是天然气管道运行和优化管理的核心,有效地促进天然气中游储运产业效率的提升;下游天然气利用的城市燃气等行业若引进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居民用户的用气以及购气动态,可有效地提高燃气行业运行与营销的平衡水平,提高效率。根据产业经济中产业升级的理论,生产效率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上、中、下游产业的升级,进而促进天然气产业链的整体升级和进步。未来,物联网技术应以天然气全产业链为对象,整合上中下游各种信息,极大限度地发挥出物联网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技术 天然气 产业链 作用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颗粒分析仪的水合物生成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吕晓方 胡善炜 +2 位作者 于达 唐一萱 宫敬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4-88,共5页
利用先进的在线颗粒分析测量仪探究了水合物生成过程中颗粒弦长的变化情况,研究了流体流速、阻聚剂加剂量和含水量对水合物生成过程中颗粒的影响,从而找出水合物的生长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可以定量地表征水合物生成过程中颗粒的... 利用先进的在线颗粒分析测量仪探究了水合物生成过程中颗粒弦长的变化情况,研究了流体流速、阻聚剂加剂量和含水量对水合物生成过程中颗粒的影响,从而找出水合物的生长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可以定量地表征水合物生成过程中颗粒的聚并情况;流体流速、阻聚剂浓度和含水量等因素对水合物的生成过程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阻聚剂和含水率对水合物颗粒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较大,而在加剂条件下流速对水合物颗粒粒径的影响程度减弱,但较低的流速仍会导致水合物颗粒的聚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FBRM 弦长分布 阻聚剂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力敏感效应的裂缝性复合油藏水平井压力动态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姜瑞忠 黄磊 +4 位作者 崔永正 范海军 刘亚楠 王小果 佟颖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91,共8页
裂缝性油藏的非均质性和天然裂缝的应力敏感效应影响裂缝性复合油藏开发效果。考虑平面非均质性和裂缝应力敏感效应,建立水平井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运用有限Fourier余弦变换、摄动原理、Laplace变换、Duhamel原理及点源叠加等方法求解模... 裂缝性油藏的非均质性和天然裂缝的应力敏感效应影响裂缝性复合油藏开发效果。考虑平面非均质性和裂缝应力敏感效应,建立水平井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运用有限Fourier余弦变换、摄动原理、Laplace变换、Duhamel原理及点源叠加等方法求解模型,得到拉式空间线源解。采用Stehfest数值反演方法,编程绘制典型试井曲线,划分9个流动阶段。分析渗透率模量、裂缝储容系数、窜流系数、内区半径、水平井垂向位置和内外区流度比对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率模量导致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上翘;裂缝储容系数决定窜流的强度;窜流系数影响窜流出现时间;内外区流度比越大,内区向外区的过渡阶段持续越久;水平井垂向位置和内区半径分别影响早期径向流和中期径向流的持续时间。该结果为裂缝性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复合油藏 水平井 应力敏感 线源解 压力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交流电场中单液滴振荡特性实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东海 何利民 +2 位作者 叶团结 罗小明 吕宇玲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6-682,共7页
以白油和水为实验介质,利用显微高速摄像系统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高压交流电场(AC)作用下水滴在油中的振荡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场强度、频率、油品黏度、介电常数、油-水界面张力以及液滴直径对液滴伸缩变形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交... 以白油和水为实验介质,利用显微高速摄像系统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高压交流电场(AC)作用下水滴在油中的振荡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场强度、频率、油品黏度、介电常数、油-水界面张力以及液滴直径对液滴伸缩变形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流电场作用下液滴变形度呈周期性变化,且变形度变化频率是电场变化频率的2倍;液滴变形度主要受电场强度、液滴直径、油-水界面张力等因素的影响,而液滴伸缩变形幅度受电场频率、油品黏度和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明显;在50~300Hz的交流电场中,电场频率越大、油品黏度越高、油-水界面张力越低,液滴的伸缩变形幅度越小;电场强度和直径对液滴伸缩变形幅度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场 液滴 变形 振荡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