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夹点技术优化改造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换热网络及有效能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中华 肖武 +3 位作者 贺高红 杜艳泽 方向晨 罗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31-1239,共9页
针对某炼厂150万吨蜡油加氢裂化装置,采用单段串联+冷高分+常压塔+减压塔+轻烃吸收塔工艺流程,基于生产数据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装置中反应部分和分离部分的各个单元模块进行模拟,通过参数的调整,使得模拟结果与标定数据达到很好的吻合... 针对某炼厂150万吨蜡油加氢裂化装置,采用单段串联+冷高分+常压塔+减压塔+轻烃吸收塔工艺流程,基于生产数据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装置中反应部分和分离部分的各个单元模块进行模拟,通过参数的调整,使得模拟结果与标定数据达到很好的吻合,进而获得各个流股的热力学参数。结合夹点技术对其换热网络进行能效分析,进而找到该工艺流程中的用能"瓶颈",在不改变装置主要设备的前提下,对现有换热网络调优并模拟计算得到节能方案,同时利用有效能分析方法对改造前后换热网络进行用能评价。调优后,热公用工程用量为25709k W,相比原工艺流程节约了42.20%,冷公用工程用量为29863k W,相比原工艺流程节约了38.50%;总体来看改造方案相比原工艺流程节约了17.19kg EO/t的能耗。换热网络的总?损失也由原来的13530k W降低到8477k W,总?损失降低了37.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 有效能分析 换热网络 夹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强化的换热网络综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肖武 史朝霞 +4 位作者 姜晓滨 李祥村 吴雪梅 贺高红 罗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67-1275,共9页
换热器传热强化在换热网络中的应用可以解决现有换热网络改造中的瓶颈问题,在热回收系统配置没有过多结构改造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明显的节能及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在换热网络设计中,换热器传热强化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设备投资,实现更好... 换热器传热强化在换热网络中的应用可以解决现有换热网络改造中的瓶颈问题,在热回收系统配置没有过多结构改造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明显的节能及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在换热网络设计中,换热器传热强化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设备投资,实现更好的经济效果。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检索数据说明了在换热网络改造和设计中考虑传热强化技术的研究在近5年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然后概述了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强化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方式,分析了传热强化技术的应用对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系统总结了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强化技术的分类和强化效果。进一步从设计和改造两个方面,对换热网络优化中考虑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强化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示了传热强化对换热网络设计和改造的效果和优势。最后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可进一步探究换热器传热强化设备几何尺寸和换热网络同步优化、传热强化和换热器详细设计同步优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强化 管壳式换热器 换热网络 设计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刀盘CAD系统开发 被引量:13
3
作者 夏毅敏 卞章括 +2 位作者 暨智勇 林赉贶 罗德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6期64-69,共6页
在结合盾构刀盘构型、开口和刀具布置规律等理论基础上,以三维软件SolidWorks为开发平台,以VisualBasic作为开发工具,开发了一种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刀盘CAD系统。该CAD系统采用编程法与尺寸驱动法两种开发方式,设计了刀盘选型模块、开... 在结合盾构刀盘构型、开口和刀具布置规律等理论基础上,以三维软件SolidWorks为开发平台,以VisualBasic作为开发工具,开发了一种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刀盘CAD系统。该CAD系统采用编程法与尺寸驱动法两种开发方式,设计了刀盘选型模块、开口设计模块、刀具选型模块和刀具布置模块等八个模块,实现对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刀盘、刀具进行三维参数化优化设计。针对某地铁施工工程需求,应用所开发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刀盘CAD系统,设计了直径6.28m,开口率为32%,装配有滚刀35把,正面刮刀40把,边缘刮刀8把的刀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 刀盘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偏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20
4
作者 郭全全 李芊 +1 位作者 章沛瑶 胡洁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63,共8页
介绍了13根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短柱(长细比4.67)的偏心受压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偏心受压短柱正截面的破坏类型分为大偏心和小偏心受压破坏两种,以受拉区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同时混凝土受压边缘达到极限压应变为界限破坏... 介绍了13根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短柱(长细比4.67)的偏心受压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偏心受压短柱正截面的破坏类型分为大偏心和小偏心受压破坏两种,以受拉区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同时混凝土受压边缘达到极限压应变为界限破坏准则,同时其N-M具有抛物线的相关关系;叠合柱横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分布,不论偏心距大小,受压钢筋屈服总是先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与试验结果相比,现行规程大幅度(51%~77.4%)低估了叠合柱偏心受压承载力。基于试验采用截面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了叠合柱偏心受压短柱的正截面承载力公式,公式形式简单,与我国现行的规范体系相协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 偏心受压 试验 正截面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圆管外对流换热特性的场协同机理 被引量:2
5
作者 冷学礼 田茂诚 +1 位作者 张冠敏 胡洪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40-3445,共6页
数值模拟了振动圆管外的对流换热,通过数据后处理分析了振动圆管外对流换热特性与场协同性能间的联系,从场协同原理的大值原则与匹配性原则上对振动圆体外表面传热的规律特性作了解释。振动圆管外的场协同角余弦值在面相位0°与180&... 数值模拟了振动圆管外的对流换热,通过数据后处理分析了振动圆管外对流换热特性与场协同性能间的联系,从场协同原理的大值原则与匹配性原则上对振动圆体外表面传热的规律特性作了解释。振动圆管外的场协同角余弦值在面相位0°与180°处最大,在90°与270°处最小,并且随着时相位靠近平衡位置,其面上各点的场协同角余弦值逐渐变大。场协同匹配性能的分布规律与场协同角余弦值的分布基本相同。振动圆管外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布规律与场协同余弦值及场协同匹配系数的分布规律一致,表明可以使用场协同原理阐述振动圆管外的对流换热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换热 场协同原理 匹配性原则 大值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青铜与低碳钢等离子堆焊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邵金发 尹奕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9-190,195,共3页
为了改善低碳钢的耐磨性,在其表面等离子堆焊一层铝青铜。对堆焊层的硬度、耐磨性和显微组织,以及界面的结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堆焊工艺参数对堆焊层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以确定最佳堆焊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堆焊电流为110A时,堆焊层力... 为了改善低碳钢的耐磨性,在其表面等离子堆焊一层铝青铜。对堆焊层的硬度、耐磨性和显微组织,以及界面的结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堆焊工艺参数对堆焊层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以确定最佳堆焊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堆焊电流为110A时,堆焊层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堆焊层的硬度为259HV,磨损量为0.008g,摩擦系数约为0.3,耐磨性最好。这主要得益于此时堆焊层中细小的α-Cu和弥散分布的β′相,它们有效地分散和传递了作用力,提高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青铜 低碳钢 等离子堆焊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F/PL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7
作者 杨继年 许爱琴 丁国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0-53,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与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磨碎玻璃纤维(MGF)/聚乳酸(PLA)复合材料,考察了MGF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包覆改性的MGF在基体中分散均匀,且与PLA之间具有较好的... 采用熔融共混与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磨碎玻璃纤维(MGF)/聚乳酸(PLA)复合材料,考察了MGF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包覆改性的MGF在基体中分散均匀,且与PLA之间具有较好的界面结合;随着MGF含量的增加,MGF/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下降,弹性模量持续上升,而断裂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MGF总体上提高了复合材料系的硬度,但却大幅降低了其熔体流动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磨碎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熔体流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动力系统柔性设计和多目标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帅 姜晓滨 +4 位作者 贺高红 肖武 吕俊锋 史朝霞 罗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89-1996,共8页
蒸汽动力系统(SPS)消耗一次能源(煤等),产生蒸汽、电、机械功与冷剂,在过程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与优化蒸汽动力系统不但要考虑柔性以应对来自工艺过程内部与外部的变动,而且要考虑系统的经济性,环保性等指标以适应可持续发... 蒸汽动力系统(SPS)消耗一次能源(煤等),产生蒸汽、电、机械功与冷剂,在过程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与优化蒸汽动力系统不但要考虑柔性以应对来自工艺过程内部与外部的变动,而且要考虑系统的经济性,环保性等指标以适应可持续发展。蒸汽动力系统的柔性与多准则设计已成为过程集成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总结了蒸汽动力系统设计的启发式方法(即经验法)、热力学目标法、数学规划法或将它们相互结合的组合方法的研究进展;进一步对确定条件和不确定条件下的蒸汽动力系统柔性设计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近十年来考虑经济、环境、有效能等目标、考虑余热发电和可再生能源驱动蒸汽动力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进行了重点综述。研究表明,多种能源驱动的、柔性的、多目标的蒸汽动力系统与工艺过程、换热网络的同步综合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系统 集成 蒸汽动力系统 柔性设计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火作用单对称截面钢梁的侧向弯扭屈曲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高英华 席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0-135,153,共6页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通用程序ANSYS进行数值分析,首次对单轴对称钢梁在火载荷作用下发生的侧向弯扭屈曲行为进行系统的参数研究,主要考察载荷比、跨度、端部约束条件、温度梯度等因素对钢梁弯扭屈曲失效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钢梁发生侧向...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通用程序ANSYS进行数值分析,首次对单轴对称钢梁在火载荷作用下发生的侧向弯扭屈曲行为进行系统的参数研究,主要考察载荷比、跨度、端部约束条件、温度梯度等因素对钢梁弯扭屈曲失效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钢梁发生侧向弯扭屈曲的临界温度随温度梯度的增加而提高,但随着载荷比的增大而降低;悬链作用对侧向弯扭屈曲的影响可以忽略;固支梁的抗火性能要优于简支梁;对于两种梁的跨度情形(3m和6m),跨度较大时具有突变特性的侧向弯曲屈曲难以发生,但这种跨度变化并未改变侧向弯扭屈曲这一重要失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梁 侧向弯扭屈曲 温度梯度 载荷比 临界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管道压力试验的选择与计算 被引量:4
10
作者 安广辉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3年第4期63-66,共4页
通过国内、国外的四个最常用的压力管道规范,介绍了工业管道压力试验方式的选择原则,介绍了试验压力的几种计算方法,并指出各种计算方法适用的范围。通过各标准的比较,供大家以后更准确地去选择标准,从而最合理地选择压力试验方式并计... 通过国内、国外的四个最常用的压力管道规范,介绍了工业管道压力试验方式的选择原则,介绍了试验压力的几种计算方法,并指出各种计算方法适用的范围。通过各标准的比较,供大家以后更准确地去选择标准,从而最合理地选择压力试验方式并计算出正确的试验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压力试验 选择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膜装置运行问题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文静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27-130,共4页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将纤维膜技术应用于焦化液化气脱硫醇精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二硫化物分液罐和尾气管线腐蚀、脱硫醇尾气直接放空污染大气和碱渣难以处理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及方案。结果表明:改良新...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将纤维膜技术应用于焦化液化气脱硫醇精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二硫化物分液罐和尾气管线腐蚀、脱硫醇尾气直接放空污染大气和碱渣难以处理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及方案。结果表明:改良新鲜碱液和催化剂的添加方法可降低碱渣生成量;控制合适的操作温度和喷涂陶瓷涂层可避免二硫化物分液罐腐蚀;更换管线材质可避免尾气管线腐蚀;将脱硫醇尾气送至硫回收焚烧炉焚烧可解决尾气污染大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膜 碱耗 碱渣 碱脆 脱硫醇尾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分离轻重两相П形管液封设计及优化
12
作者 罗立 田亚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1-46,共6页
工程设计中经常利用П形管液封来将萃取分离器中的轻重两相分离,不合理的П形管液封设计会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通过对萃取分离器界面液位的准确计算及对轻重两相П形管液封设计原理的剖析,提出了轻重两相П形管液封设计方法及提高操作... 工程设计中经常利用П形管液封来将萃取分离器中的轻重两相分离,不合理的П形管液封设计会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通过对萃取分离器界面液位的准确计算及对轻重两相П形管液封设计原理的剖析,提出了轻重两相П形管液封设计方法及提高操作弹性的优化方式。结果表明:采用迭代计算使轻重两相最高点压力相等的方式,可以准确地求得П形管液封高度;通过降低轻相与重相管道阻力降之差或采用高度可调节的П形管液封,可以使分离器界面液位更稳定;将上述方法应用于项目改造实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分离 П形管 液封 设计及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备管口和管道连接形式相关标准的探讨
13
作者 安广辉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2年第2期51-54,共4页
简要介绍了在配管设计中设备管口和管道连接的各种形式。通过对实际项目中设备管口和管道连接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出各种连接形式所对应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通过对标准的比较,指出哪些标准可以互换,帮助大家在以后的设计中避免出现... 简要介绍了在配管设计中设备管口和管道连接的各种形式。通过对实际项目中设备管口和管道连接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出各种连接形式所对应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通过对标准的比较,指出哪些标准可以互换,帮助大家在以后的设计中避免出现连接不上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指出标准的应用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口 法兰标准 螺纹标准 管子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青铜与铸铁等离子堆焊工艺研究
14
作者 尹奕君 李德全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5-196,199,共3页
采用反极性弱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将铝青铜堆焊在铸铁表面,以此提高铸铁的耐磨性和密封性。堆焊后,对堆焊层的硬度、耐磨性、显微组织以及界面的结合情况进行了分析,探究不同堆焊工艺参数下堆焊层组织、性能的变化规律,最终确定最佳堆焊工... 采用反极性弱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将铝青铜堆焊在铸铁表面,以此提高铸铁的耐磨性和密封性。堆焊后,对堆焊层的硬度、耐磨性、显微组织以及界面的结合情况进行了分析,探究不同堆焊工艺参数下堆焊层组织、性能的变化规律,最终确定最佳堆焊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堆焊电流为110 A时,堆焊层的硬度最大,为233.7 HV,当堆焊电流为120 A时,堆焊层磨损量最小,为0.0116 g;堆焊电流的增大可以减少界面氧化物的数量,改善堆焊层界面的结合情况,但是电流过大也会使显微组织变得粗大,降低堆焊层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青铜 铸铁 等离子堆焊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