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框架式结构汽车门锁系统布置匹配方法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宋策 丁祎 臧宏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共4页
以某款轿车的汽车门锁系统布置匹配为例,论述了汽车门锁在车身中的位置、汽车门锁与铰链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汽车门锁与外把手的位置关系。并总结出一种新的汽车门锁系统布置匹配方法。通过CAE分析及DMU运动分析验证了该布置方法的有效... 以某款轿车的汽车门锁系统布置匹配为例,论述了汽车门锁在车身中的位置、汽车门锁与铰链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汽车门锁与外把手的位置关系。并总结出一种新的汽车门锁系统布置匹配方法。通过CAE分析及DMU运动分析验证了该布置方法的有效性。对样车进行耐久性试验结果可知,采用该方法布置匹配的汽车门锁系统全部零件功能正常,仅锁扣啮合处的电镀层出现轻微磨损,但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门锁系统 布置 匹配 运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侧窗雨水管理的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白玲 曾昌明 +2 位作者 张立玲 谢立稳 王利利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分析侧窗雨水管理中A柱漫流对侧窗视野区的影响,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和环境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前风窗玻璃水流越过A柱后在侧窗表面流动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证明了CFD瞬态分析方法能够预测A柱漫流的位置和侧窗水流在风... 为分析侧窗雨水管理中A柱漫流对侧窗视野区的影响,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和环境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前风窗玻璃水流越过A柱后在侧窗表面流动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证明了CFD瞬态分析方法能够预测A柱漫流的位置和侧窗水流在风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通过A柱优化方案的试验结果对比和流场分析,验证了A柱结构优化能够改善侧窗雨水管理性能,以及CFD稳态分析方法对于改善A柱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窗雨水管理 A柱漫流 计算流体力学仿真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内外饰感知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如德 李俊贤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第21期123-126,132,共5页
论文通过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质量屋分解、统计分析等方法,将顾客模糊抽象的主观感知特性向客观的产品设计参数进行有效转化,建立产品感知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在开发前期设定感知质量目标,开发过程中进行有效管控,开发后期... 论文通过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质量屋分解、统计分析等方法,将顾客模糊抽象的主观感知特性向客观的产品设计参数进行有效转化,建立产品感知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在开发前期设定感知质量目标,开发过程中进行有效管控,开发后期验证目标达成等一系列活动,以确保感知质量效果的达成,以更好的满足顾客消费升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质量 汽车内外饰开发 感知特性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内饰包覆零件设计与工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蒋志军 张志刚 +2 位作者 吕崇建 张明 李隆欣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第7期131-134,共4页
现今软质包覆件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对提升汽车内饰感知质量和乘坐的舒适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包覆定义入手,介绍了包覆工艺的种类,以汽车门内饰板扶手为例,介绍了门饰板基材的表面处理要求,泡棉触感要求,胶水的选择要求... 现今软质包覆件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对提升汽车内饰感知质量和乘坐的舒适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包覆定义入手,介绍了包覆工艺的种类,以汽车门内饰板扶手为例,介绍了门饰板基材的表面处理要求,泡棉触感要求,胶水的选择要求等,然后重点介绍了门饰板包覆的工艺选择,以及在设计初期,包覆工艺对A面的要求,扶手内部结构包覆工艺的要求,以及周边件匹配的要求、包覆辅助工器具的要求。通过扶手包覆的验证,面料、骨架、胶水材料、A面造型及结构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与过程中的胶水活化温度、表皮温度、基材温度、真空压力、保压冷却时间等同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不同的设计和不同的工艺参数,出现的结果也不同,因此当出现包覆缺陷时,应综合材料的性质、产品造型、结构设计、工艺状态及温度环境才能进行合理判断,找出缺陷形成的原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门内饰板扶手 材料选择 包覆工艺 A面造型设计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气坝组件对车辆油耗影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曾令平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7年第2期55-58,64,共5页
为了使开发的气坝组件获得最佳油耗性能以及最低开发设计成本,提出了一种用来验证气坝组件对车辆风阻和油耗实际影响的方法.通过CAE建立虚拟仿真模型,分析了汽车气坝组件对车辆风阻以及对车辆综合油耗的影响;通过车辆道路阻力滑行试验... 为了使开发的气坝组件获得最佳油耗性能以及最低开发设计成本,提出了一种用来验证气坝组件对车辆风阻和油耗实际影响的方法.通过CAE建立虚拟仿真模型,分析了汽车气坝组件对车辆风阻以及对车辆综合油耗的影响;通过车辆道路阻力滑行试验和实验室转鼓油耗试验,验证了汽车气坝组件对车辆风阻产生的实际影响,达到了节约车辆综合油耗的目的,为开发汽车气坝提供了可借鉴的途径,并且提供了可参考的仿真和试验开发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坝组件 仿真 试验 油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B柱加强板的热冲压成形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栗丽 张雯 +1 位作者 张春林 王旭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6年第10期14-19,共6页
选取国内某车企车型B柱加强板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国产材料所制得的B柱加强板的零部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硬度、金相、脱碳层厚度、残余应力以及尺寸等是否满足要求;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影响原设计生产工艺的情况下,得到的热成形零部件的... 选取国内某车企车型B柱加强板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国产材料所制得的B柱加强板的零部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硬度、金相、脱碳层厚度、残余应力以及尺寸等是否满足要求;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影响原设计生产工艺的情况下,得到的热成形零部件的显微硬度可达460 HV10,屈服强度达1 100 MPa,抗拉强度达到1 500 MPa,且与进口材料所得零部件性能相近,均满足设计要求;尺寸性能以及残余应力分布基本满足要求,切换后对工程化基本没有影响,可实现国产化热成形材料代替进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柱加强板 热冲压成形 高强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关键声学包轻量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秀影 韩鹏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第4期175-176,共2页
电动汽车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中取得广泛应用的一种,本文结合当前对电动汽车轻量化设计的需求,对电动汽车关键声学包轻量化进行了研究。在不影响电动汽车零部件声学性能的前提下,通过仿真与试验的方式对汽车中的声学包材料进行优化,使之在... 电动汽车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中取得广泛应用的一种,本文结合当前对电动汽车轻量化设计的需求,对电动汽车关键声学包轻量化进行了研究。在不影响电动汽车零部件声学性能的前提下,通过仿真与试验的方式对汽车中的声学包材料进行优化,使之在原有基础上减轻了53%的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声学包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身关键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
8
作者 邱海辉 马良策 鲍镜如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16,共4页
针对车身概念设计阶段的设计特点,利用Vb.net和My SQL建立了汽车车身关键数据管理系统,利用CATIA/CAA与CATIA/Automation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该数据管理系统与CATIA之间的集成与通信。该数据管理系统可完成对数据的输入、编辑、查询等管... 针对车身概念设计阶段的设计特点,利用Vb.net和My SQL建立了汽车车身关键数据管理系统,利用CATIA/CAA与CATIA/Automation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该数据管理系统与CATIA之间的集成与通信。该数据管理系统可完成对数据的输入、编辑、查询等管理操作,将参考模型实时从数据库调入到CATIA软件中,根据目标数据的不同定制并输出数据参数对比报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 关键数据 管理系统 数据库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关门玻璃晃动异响研究
9
作者 刘红波 许曙光 马丽萍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第18期116-120,共5页
针对某车型的车门存在的关门异响问题,建立了玻璃-密封系统的准静态动力学模型,分析玻璃在关门过程产生惯性力作用下玻璃晃动的产生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并对影响玻璃-密封系统中玻璃晃动产生异响的结构参数和变量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玻... 针对某车型的车门存在的关门异响问题,建立了玻璃-密封系统的准静态动力学模型,分析玻璃在关门过程产生惯性力作用下玻璃晃动的产生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并对影响玻璃-密封系统中玻璃晃动产生异响的结构参数和变量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玻璃-密封系统的结构设计、以及优化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密封系统 导槽 水切 压缩负荷 异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水转印装饰条气味改善研究
10
作者 贾毅超 白小松 +1 位作者 李俊贤 袁磊磊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第21期175-177,共3页
汽车市场的低端车型普遍采用水转印工艺制作内饰装饰件,但其气味性能较差,无法满足车企的技术要求。文章分别对水转印装饰条的各个生产工序后的产品气味性能进行研究,验证了素材件、喷底漆后状态、水转印后状态、成品的气味性能。结果表... 汽车市场的低端车型普遍采用水转印工艺制作内饰装饰件,但其气味性能较差,无法满足车企的技术要求。文章分别对水转印装饰条的各个生产工序后的产品气味性能进行研究,验证了素材件、喷底漆后状态、水转印后状态、成品的气味性能。结果表明,水转印装饰条的气味主要来源于素材件和油漆。并通过改善注塑原材料、油漆及增加气味后处理工艺的方式,确定出合理的用材及后处理工艺组合方案,实现了水转印装饰条气味性能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转印 气味性能 汽车内饰件 后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白车身焊接公差研究
11
作者 杨旭乐 《汽车工艺师》 2021年第1期61-62,共2页
焊接重复性试验可以客观地反应焊接公差的大小。从焊接重复性试验的开展方法、注意事项、结果判定等方面论述了焊接重复性试验如何进行,并由此说明焊接公差实际可以达到的水平。
关键词 焊接 重复性试验 焊接公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注塑类材料力学性能取样技术研究
12
作者 吴文倩 孟召辉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第21期254-258,共5页
力学性能作为塑料重要的性能之一,其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主要受外界因素(制样方式、拉伸速度等)影响较大。文章主要研究了零件取样样条与标准样条的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制样方法对零件力学性能的影响。从门护板、仪表板上进... 力学性能作为塑料重要的性能之一,其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主要受外界因素(制样方式、拉伸速度等)影响较大。文章主要研究了零件取样样条与标准样条的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制样方法对零件力学性能的影响。从门护板、仪表板上进行零件取样与材料标准样条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及冲击性能数据进行比较。对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机械制样与手工制样对零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建立产品检测规范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件取样 力学性能 门护板 仪表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结霜特性及除霜策略 被引量:18
13
作者 梁志豪 巫江虹 +1 位作者 金鹏 李会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8-176,共9页
换热器结霜是影响热泵空调冬季制热性能的重要因素。研究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微通道换热器结霜性能,在不同室外温度、室外相对湿度、室外送风量工况下,测试热泵系统的制热性能、室外侧微通道换热器结霜面积占比及结霜速率等参数,分析... 换热器结霜是影响热泵空调冬季制热性能的重要因素。研究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微通道换热器结霜性能,在不同室外温度、室外相对湿度、室外送风量工况下,测试热泵系统的制热性能、室外侧微通道换热器结霜面积占比及结霜速率等参数,分析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结霜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室外温度降低、送风量减少、相对湿度增大都使室外换热器结霜开始时间提前、结霜面积占比增加;分析系统制热能效比和结霜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发现换热器结霜速率的变化与系统能效的变化趋势一致,运行初期结霜速率增加时,系统能效增加;运行后期结霜速率下降时,系统能效同时下降;经过多种工况下的实验验证了以上规律;将结霜速率骤降同时结霜区域占比达到30%作为反应系统结霜情况的判断点,当结霜速率发生骤降且结霜区域占比达到30%时,系统将进入除霜模式;将二值化照片中结霜区域的占比作为系统除霜完毕的判断点,除霜过程中结霜区域的占比与初始未结霜照片占比一致即可认为除霜完毕,得到完整的除霜控制策略;该除霜策略有效降低系统能耗,提高系统制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电动汽车 热泵空调 制热能效比 结霜速率 结霜面积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微通道换热器温度分布特性 被引量:15
14
作者 巫江虹 薛志强 +1 位作者 金鹏 李会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37-1544,共8页
为了探讨微通道换热器温度分布特性对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对应用新型微通道换热器入口分配器的电动汽车热泵系统进行性能测试,采用红外热成像仪记录制冷/制热工况下车外换热器温度分布变化情况.采用与换热器沿程方向垂直的... 为了探讨微通道换热器温度分布特性对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对应用新型微通道换热器入口分配器的电动汽车热泵系统进行性能测试,采用红外热成像仪记录制冷/制热工况下车外换热器温度分布变化情况.采用与换热器沿程方向垂直的温度不均匀度χ(温度标准方差)作为微通道换热器温度不均特性的度量.建立制冷制热工况2个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在不同运行工况、制冷剂流量、温度分布特性情况下系统的能效.神经网络的权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所设计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当微通道换热器被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时,换热器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权重分别为34.97%和43.90%,改善气液两相的分配均匀性比改善气相的分配均匀性更利于系统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热泵空调 微通道换热器 温度分布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船撞蜂窝式复合材料夹层板的耐撞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初阳 潘晋 +1 位作者 吴亚锋 许明财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6年第6期1032-1037,共6页
钢蒙皮-折叠金属薄片夹芯或复合材料夹芯式夹层板在桥梁防船撞领域被广泛使用.基于数值仿真方法,考虑冲头穿透与未穿透的2种情况下,对钢蒙皮-蜂窝金属薄片夹芯、蜂窝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芯这2类夹层板在低速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吸能... 钢蒙皮-折叠金属薄片夹芯或复合材料夹芯式夹层板在桥梁防船撞领域被广泛使用.基于数值仿真方法,考虑冲头穿透与未穿透的2种情况下,对钢蒙皮-蜂窝金属薄片夹芯、蜂窝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芯这2类夹层板在低速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吸能效果和损伤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芯式夹层板抗撞击力最大,撞深大于金属薄片夹芯式夹层板;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芯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刚度,不利于通过整体结构弹性变形吸收更多的能量;在冲头穿透夹层板过程中,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芯出现大面积的破裂,吸能效果明显低于金属薄片夹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板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金属薄片 蜂窝结构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器同步过程摩擦因数变化试验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顺利 凌晨 席军强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2-34,45,共4页
为探究同步器同步过程中摩擦锥面间摩擦因数变化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对同步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该摩擦因数并非维持恒定值,其随转速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可以用指数函数很好的拟合。根据台架试验结果,在Matlab/Simulin... 为探究同步器同步过程中摩擦锥面间摩擦因数变化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对同步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该摩擦因数并非维持恒定值,其随转速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可以用指数函数很好的拟合。根据台架试验结果,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同步器同步过程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证明考虑摩擦因数变化的仿真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同步过程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同步器各工作参数的精确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器 同步过程 摩擦因数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侧翻安全性的客车腰梁接头结构改进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那景新 王秋林 +1 位作者 高剑峰 刘霄希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8-852,860,共6页
针对客车侧翻时腰梁接头局部变形的特点,提出一种腰梁接头结构改进方案。首先建立了客车中段侧翻模型,并分别进行侧翻过程的仿真和试验,得到的仿真结果与试验较接近,验证了客车侧翻仿真的有效性;然后通过车身段模型侧翻仿真,对比改进前... 针对客车侧翻时腰梁接头局部变形的特点,提出一种腰梁接头结构改进方案。首先建立了客车中段侧翻模型,并分别进行侧翻过程的仿真和试验,得到的仿真结果与试验较接近,验证了客车侧翻仿真的有效性;然后通过车身段模型侧翻仿真,对比改进前后的腰梁接头结构在冲击载荷下的变形特性,最后将改进方案引入某客车整体模型中,与改进前的腰梁接头结构进行侧翻性能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改进后的腰梁接头结构有效性,为客车结构侧翻安全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车 腰梁接头 结构改进 侧翻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器工作过程仿真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凌晨 席军强 《汽车工程学报》 2015年第1期9-15,共7页
参考ZF-BK型同步器实际尺寸参数,在PRO/E中建立了同步器三维模型,导入ADAMS中建立了仿真同步器工作过程的虚拟样机,实现了同步器工作的同步与锁止功能,同步时间与理论计算值一致。分析了接合套与接合齿圈啮合齿接触位置、换挡力和摩擦... 参考ZF-BK型同步器实际尺寸参数,在PRO/E中建立了同步器三维模型,导入ADAMS中建立了仿真同步器工作过程的虚拟样机,实现了同步器工作的同步与锁止功能,同步时间与理论计算值一致。分析了接合套与接合齿圈啮合齿接触位置、换挡力和摩擦锥面摩擦因数大小对同步器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器 同步过程 ADAMS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2.5构型的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动态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岳芸鹏 黄英 +1 位作者 曾雯文 马小康 《汽车工程学报》 2020年第3期170-179,共10页
针对一款P2.5构型并联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由纯电动驱动切换到混合驱动模式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根据进入离合器滑磨阶段转速阈值的不同,分别设计了离合器再次滑磨时发动机转速低于目标转速的控制策略和离合器再次滑磨时发动机转速... 针对一款P2.5构型并联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由纯电动驱动切换到混合驱动模式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根据进入离合器滑磨阶段转速阈值的不同,分别设计了离合器再次滑磨时发动机转速低于目标转速的控制策略和离合器再次滑磨时发动机转速高于目标转速的控制策略。针对第1种策略中离合器转矩从负到正突变带来较大冲击度的问题,提出了以整车纵向加速度为控制目标的电机转矩补偿控制来抑制冲击度。对提出的两种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两种控制策略均能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通过仿真结果比较分析了两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两种控制策略的适用工况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混合动力系统 动态协调控制 整车纵向加速度 模式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面碰撞中座椅对儿童伤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庆祥 王楠 +2 位作者 董传林 李新 张立玲 《公路与汽运》 2016年第1期11-13,共3页
分析正面碰撞中座椅坐垫对儿童约束系统(CRS)的影响,主要考虑第二排座椅坐垫的倾角及坐垫刚度对儿童伤害的影响,以某轿车为基础,采用MADYMO分析软件建立汽车正面碰撞仿真分析模型,通过改变座椅坐垫倾角及坐垫刚度,探讨对儿童伤害的影响... 分析正面碰撞中座椅坐垫对儿童约束系统(CRS)的影响,主要考虑第二排座椅坐垫的倾角及坐垫刚度对儿童伤害的影响,以某轿车为基础,采用MADYMO分析软件建立汽车正面碰撞仿真分析模型,通过改变座椅坐垫倾角及坐垫刚度,探讨对儿童伤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座椅坐垫倾角及坐垫刚度可减轻儿童头部和胸部的伤害,但坐垫倾角及座椅刚度增大到一定值以后,头部和胸部的损伤将不会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正面碰撞 座椅 儿童约束系统(C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