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BAQUS的汽车座椅塑料件有限元分析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明卓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6-119,共4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汽车座椅塑料件最大应变位置、应力分布规律和受力趋势进行分析,得到接近物理实验的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物理实验结果比照,提出了更新设计的目标。对塑料件破坏区域进行厚度和结构合理的修改,提高了座椅塑料件的性能... 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汽车座椅塑料件最大应变位置、应力分布规律和受力趋势进行分析,得到接近物理实验的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物理实验结果比照,提出了更新设计的目标。对塑料件破坏区域进行厚度和结构合理的修改,提高了座椅塑料件的性能,减轻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 塑料件 应变 有限元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结霜特性及除霜策略 被引量:18
2
作者 梁志豪 巫江虹 +1 位作者 金鹏 李会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8-176,共9页
换热器结霜是影响热泵空调冬季制热性能的重要因素。研究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微通道换热器结霜性能,在不同室外温度、室外相对湿度、室外送风量工况下,测试热泵系统的制热性能、室外侧微通道换热器结霜面积占比及结霜速率等参数,分析... 换热器结霜是影响热泵空调冬季制热性能的重要因素。研究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微通道换热器结霜性能,在不同室外温度、室外相对湿度、室外送风量工况下,测试热泵系统的制热性能、室外侧微通道换热器结霜面积占比及结霜速率等参数,分析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结霜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室外温度降低、送风量减少、相对湿度增大都使室外换热器结霜开始时间提前、结霜面积占比增加;分析系统制热能效比和结霜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发现换热器结霜速率的变化与系统能效的变化趋势一致,运行初期结霜速率增加时,系统能效增加;运行后期结霜速率下降时,系统能效同时下降;经过多种工况下的实验验证了以上规律;将结霜速率骤降同时结霜区域占比达到30%作为反应系统结霜情况的判断点,当结霜速率发生骤降且结霜区域占比达到30%时,系统将进入除霜模式;将二值化照片中结霜区域的占比作为系统除霜完毕的判断点,除霜过程中结霜区域的占比与初始未结霜照片占比一致即可认为除霜完毕,得到完整的除霜控制策略;该除霜策略有效降低系统能耗,提高系统制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电动汽车 热泵空调 制热能效比 结霜速率 结霜面积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微通道换热器温度分布特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巫江虹 薛志强 +1 位作者 金鹏 李会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37-1544,共8页
为了探讨微通道换热器温度分布特性对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对应用新型微通道换热器入口分配器的电动汽车热泵系统进行性能测试,采用红外热成像仪记录制冷/制热工况下车外换热器温度分布变化情况.采用与换热器沿程方向垂直的... 为了探讨微通道换热器温度分布特性对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对应用新型微通道换热器入口分配器的电动汽车热泵系统进行性能测试,采用红外热成像仪记录制冷/制热工况下车外换热器温度分布变化情况.采用与换热器沿程方向垂直的温度不均匀度χ(温度标准方差)作为微通道换热器温度不均特性的度量.建立制冷制热工况2个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在不同运行工况、制冷剂流量、温度分布特性情况下系统的能效.神经网络的权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所设计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当微通道换热器被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时,换热器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权重分别为34.97%和43.90%,改善气液两相的分配均匀性比改善气相的分配均匀性更利于系统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热泵空调 微通道换热器 温度分布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汽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宋康 陈潇凯 林逸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8-494,505,共8页
在1/4车辆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而建立了汽车前轴垂向振动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不同悬置系统设计对系统固有属性和汽车行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将线性2自由度汽车模型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相结合,建立3自由度汽车侧向动力学模型... 在1/4车辆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而建立了汽车前轴垂向振动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不同悬置系统设计对系统固有属性和汽车行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将线性2自由度汽车模型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相结合,建立3自由度汽车侧向动力学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整车在转向角阶跃输入和角脉冲输入下的响应,以分析不同悬置系统设计对汽车转向稳态与瞬态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车身加速度的影响很大,但对悬架动挠度和车轮动载荷影响很小;随着悬置系统侧向偏频的升高,汽车的横摆谐振频率增高,谐振峰值增大,而相位滞后角的变化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垂向动力学 侧向动力学 固有属性 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橡胶悬置高频动特性试验 被引量:6
5
作者 范让林 徐春野 +2 位作者 吴列 牛浩龙 赵骞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131,202,共7页
电驱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高频结构噪声控制是电动汽车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简称NVH)开发与研究的重要内容,悬置动特性试验因设备技术更新换代而大幅提升测试频率上限至3 kHz。以某电动汽车橡胶悬置为研... 电驱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高频结构噪声控制是电动汽车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简称NVH)开发与研究的重要内容,悬置动特性试验因设备技术更新换代而大幅提升测试频率上限至3 kHz。以某电动汽车橡胶悬置为研究对象,进行高频动特性试验研究。首先,分析悬置动特性试验边界条件,指出悬置的胶体刚度、支架模态以及试验夹具模态是影响高频动特性的3个主要因素;其次,研究橡胶悬置高频动刚度的主要特点,通过附加质量的方案对动刚度峰值及频率与影响因素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辨识;然后,总结了3个主要因素对动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电动车悬置及其支架的设计与优化原则;最后,用悬置刚度和支架质量对整车主减速器阶次噪声的改善效果进行试验,验证了橡胶悬置高频动特性研究的必要性和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驱总成 悬置系统 橡胶悬置 高频动特性 车内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透明汽车工厂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一昕 袁兆才 +3 位作者 皮智波 夏纬 姜潮 郭孔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867-2874,共8页
以一个实际的智能工厂项目为依托,系统研究了智能工厂的构架和具体建设实施方法,形成了包括工厂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智能制造与汽车制造业务流程有机结合的系统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数字化工厂、自... 以一个实际的智能工厂项目为依托,系统研究了智能工厂的构架和具体建设实施方法,形成了包括工厂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智能制造与汽车制造业务流程有机结合的系统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数字化工厂、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物流管理系统、智能管理中心等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制定了智能工厂的相应标准,并通过应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智能工厂体系中的融合,给出了智能透明汽车工厂具体的实施思路和体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智能透明汽车工厂 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连接支架拓扑优化及增材制造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英杰 胡强 +3 位作者 赵新明 张少明 黄帅 王永慧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38-2247,2267,共11页
开展汽车发动机连接支架拓扑优化及增材制造研究,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的Topology Optimization模块对汽车发动机空调压缩机连接支架进行拓扑优化,并开展增材制造工艺研究,完成拓扑优化件打印。打印件与铸件相比质量减小约43.8%,... 开展汽车发动机连接支架拓扑优化及增材制造研究,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的Topology Optimization模块对汽车发动机空调压缩机连接支架进行拓扑优化,并开展增材制造工艺研究,完成拓扑优化件打印。打印件与铸件相比质量减小约43.8%,一阶共振频率提高约23%(提高到255 Hz),且优化后的支架结构力学性能显著优于原铸件的力学性能;同时进行增材制造铝合金件热处理方法研究,获得了较优的热处理方法。实现了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拓扑优化增材制造一体化技术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 轻量化 拓扑优化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底盘件结构耐久自动分析系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田磊 张立玲 +2 位作者 黄黎 韩东 喻炜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7,90,共11页
针对汽车底盘件结构耐久分析中存在的效率低、一致性差的问题,建立了分析流程自动化系统。在载荷分解方面,基于多体动力学、统计学等原理,开发了载荷快速转化、结果自动校核等算法,建立了载荷求解及结果后处理的自动化系统。在有限元分... 针对汽车底盘件结构耐久分析中存在的效率低、一致性差的问题,建立了分析流程自动化系统。在载荷分解方面,基于多体动力学、统计学等原理,开发了载荷快速转化、结果自动校核等算法,建立了载荷求解及结果后处理的自动化系统。在有限元分析方面,基于二次开发技术、视图变换等原理,提出了自动建模、批量后处理等算法,建立了有限元分析全流程的自动化系统。基于流程自动化系统进行底盘件分析时,载荷分解效率提高了91%,有限元平均分析效率提高47%,在大幅缩短工作周期的同时规避了人为错误的影响,使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得到充分保证。利用该系统进行某车型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优化,在10 d时间内完成7版数据的优化迭代,使问题得到快速整改,验证了所开发系统的高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分解 结构耐久分析 流程自动化 悬置支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关门压耳感影响因素研究及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耿聪聪 康明 +2 位作者 许增满 蒋维琦 苏丽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7-73,共7页
介绍了汽车关门耳压的相关理论及影响关门压耳感的相关因素,对某款电动汽车进行主、客观评价。针对该车关门压耳感明显的问题,对潜在影响因素(空调系统内外循环模式、鼓风机送风量、关门速度、整车气密性和气流通道)做全面分析。通过研... 介绍了汽车关门耳压的相关理论及影响关门压耳感的相关因素,对某款电动汽车进行主、客观评价。针对该车关门压耳感明显的问题,对潜在影响因素(空调系统内外循环模式、鼓风机送风量、关门速度、整车气密性和气流通道)做全面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关门耳压的主要频率分布在50 Hz以下,影响关门压耳感的主要因素是气流通道。在后侧围内饰板增设适当面积的通气孔对气流通道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成功降低了关门压耳感,其思路和方法可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门压耳感 车门速度 气流通道关 气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轻型汽车排气波纹管异响问题分析和方案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方泽军 王斌 +2 位作者 刘欣 叶天行 龙洪生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6,共4页
某款轻型汽车排气波纹管在特殊工况条件下存在异响的现象,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确认、排查及试验验证,分别分析了系统共振、波纹管结构摩擦、整车装配误差过大等因素对异响的影响,表明产生异响的主要原因为波纹管动刚度峰值频率与发动机激... 某款轻型汽车排气波纹管在特殊工况条件下存在异响的现象,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确认、排查及试验验证,分别分析了系统共振、波纹管结构摩擦、整车装配误差过大等因素对异响的影响,表明产生异响的主要原因为波纹管动刚度峰值频率与发动机激励频率、排气系统固有模态重合进而导致共振发生,异响来源为波纹管外网结构摩擦以及整车装配误差。提出了波纹管优化方案且进行了试验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更改波纹管外网结构、增加其最大极限位移、改变波纹管动刚度特性可以有效解决异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波纹管 异响 动刚度 结构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式结构汽车门锁系统布置匹配方法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策 丁祎 臧宏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共4页
以某款轿车的汽车门锁系统布置匹配为例,论述了汽车门锁在车身中的位置、汽车门锁与铰链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汽车门锁与外把手的位置关系。并总结出一种新的汽车门锁系统布置匹配方法。通过CAE分析及DMU运动分析验证了该布置方法的有效... 以某款轿车的汽车门锁系统布置匹配为例,论述了汽车门锁在车身中的位置、汽车门锁与铰链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汽车门锁与外把手的位置关系。并总结出一种新的汽车门锁系统布置匹配方法。通过CAE分析及DMU运动分析验证了该布置方法的有效性。对样车进行耐久性试验结果可知,采用该方法布置匹配的汽车门锁系统全部零件功能正常,仅锁扣啮合处的电镀层出现轻微磨损,但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门锁系统 布置 匹配 运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内饰革的抗菌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雪茹 李俊贤 +5 位作者 王俊 贾晓社 庾梓君 袁磊磊 张晓东 杨建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46,共4页
以汽车内饰用抗菌PVC革、超纤革、真皮为实验对象,考察自然老化和氙灯老化试验条件下的抗菌耐久性。结果表明,自然老化试验中PVC革和超纤革的抗菌性显著衰减,真皮材料的抗菌性始终优异、仅出现外观发皱硬化现象;而氙灯老化试验未能反映... 以汽车内饰用抗菌PVC革、超纤革、真皮为实验对象,考察自然老化和氙灯老化试验条件下的抗菌耐久性。结果表明,自然老化试验中PVC革和超纤革的抗菌性显著衰减,真皮材料的抗菌性始终优异、仅出现外观发皱硬化现象;而氙灯老化试验未能反映皮革材料的抗菌性衰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内饰 皮革 抗菌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侧窗雨水管理的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白玲 曾昌明 +2 位作者 张立玲 谢立稳 王利利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分析侧窗雨水管理中A柱漫流对侧窗视野区的影响,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和环境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前风窗玻璃水流越过A柱后在侧窗表面流动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证明了CFD瞬态分析方法能够预测A柱漫流的位置和侧窗水流在风... 为分析侧窗雨水管理中A柱漫流对侧窗视野区的影响,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和环境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前风窗玻璃水流越过A柱后在侧窗表面流动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证明了CFD瞬态分析方法能够预测A柱漫流的位置和侧窗水流在风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通过A柱优化方案的试验结果对比和流场分析,验证了A柱结构优化能够改善侧窗雨水管理性能,以及CFD稳态分析方法对于改善A柱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窗雨水管理 A柱漫流 计算流体力学仿真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O-1234yf在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14
作者 李英 徐建全 +2 位作者 王学会 杨璋璋 闫继位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6年第9期59-61,共3页
汽车空调行业作为制冷与汽车的交叉领域,同样也面临着制冷剂的替代问题。当前主要采用的制冷剂为HFC-134a,但是由于其仍然具有较高的GWP值(GWP=1 300),因此也必将被其他的更为环保的制冷剂所替代。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中一种较有前景的... 汽车空调行业作为制冷与汽车的交叉领域,同样也面临着制冷剂的替代问题。当前主要采用的制冷剂为HFC-134a,但是由于其仍然具有较高的GWP值(GWP=1 300),因此也必将被其他的更为环保的制冷剂所替代。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中一种较有前景的制冷剂就是HFO-1234yf。对比了HFO-1234yf和HFC-134a的基本热物理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在汽车空调工况下对其循环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HFO-1234yf与现有的HFC-134a系统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具有非常好的替代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O-1234YF 汽车空调 制冷剂 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身关键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
15
作者 邱海辉 马良策 鲍镜如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16,共4页
针对车身概念设计阶段的设计特点,利用Vb.net和My SQL建立了汽车车身关键数据管理系统,利用CATIA/CAA与CATIA/Automation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该数据管理系统与CATIA之间的集成与通信。该数据管理系统可完成对数据的输入、编辑、查询等管... 针对车身概念设计阶段的设计特点,利用Vb.net和My SQL建立了汽车车身关键数据管理系统,利用CATIA/CAA与CATIA/Automation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该数据管理系统与CATIA之间的集成与通信。该数据管理系统可完成对数据的输入、编辑、查询等管理操作,将参考模型实时从数据库调入到CATIA软件中,根据目标数据的不同定制并输出数据参数对比报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 关键数据 管理系统 数据库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系螺旋弹簧动刚度对车辆-轨道耦合振动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孙文静 宫岛 +1 位作者 周劲松 李卓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55,共7页
建立准确表征一系悬挂轴箱螺旋弹簧波动特性的力学模型,运用动刚度矩阵法求解,研究其对悬挂系统隔振性能影响。结合基于格林函数法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引入弹簧刚度频变特性,对比分析考虑一系螺旋弹簧频变刚度前后车辆动力学性... 建立准确表征一系悬挂轴箱螺旋弹簧波动特性的力学模型,运用动刚度矩阵法求解,研究其对悬挂系统隔振性能影响。结合基于格林函数法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引入弹簧刚度频变特性,对比分析考虑一系螺旋弹簧频变刚度前后车辆动力学性能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动刚度矩阵法可以精确求解螺旋弹簧随频率变化的动刚度特性,在一阶模态振动频率后弹簧刚度值呈现103等级的剧烈变化,该结果与有限元模型结果一致;一系螺旋弹簧的动态频率特性导致轮轨激励由车轮至构架的振动位移传递率提高到接近于1,而对车体的振动传递率提高到了10-3左右;在整车车辆-轨道动力学计算中,其对轮轨振动影响较小,但车体与构架出现了较高的高频振动能量峰值。包含一系悬挂动刚度的车辆模型更接近实际,为了降低车辆振动,应尽量提高一系螺旋弹簧自振频率并降低动刚度变化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系悬挂 螺旋弹簧 动刚度矩阵法 刚度频变特性 车辆-轨道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热冲压钢板强韧性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盈亮 贾治域 +4 位作者 常颖 唐行辉 李树娟 靳菲 赵坤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77,共6页
为改善强韧性,本文基于热冲压高强度钢板强度、塑性和韧性指标,选取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开始淬火温度为设计因子,引入Kahn试验获得高强度热冲压硼钢撕裂强度和单位面积裂纹形核功来表征材料断裂韧性,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分的L9(3^4... 为改善强韧性,本文基于热冲压高强度钢板强度、塑性和韧性指标,选取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开始淬火温度为设计因子,引入Kahn试验获得高强度热冲压硼钢撕裂强度和单位面积裂纹形核功来表征材料断裂韧性,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分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研究不同淬火工艺参数对热冲压高强钢强韧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加热温度为920~950℃、保温时间1min、开始淬火温度为650~700℃条件下,热冲压硼钢SPFH具有优良的成形性能和强韧化指标.采用优化后工艺进行典型车身结构件热冲压试验,其撕裂强度、单位面积裂纹形核功和强韧比分别提升10.91%、20.32%和22.17%,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韧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强韧性 工艺参数优化 撕裂强度 热冲压 Kahn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环境对等离子弧穿透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凡 盛珊 +2 位作者 陈树君 王建新 贺定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1-55,131,共5页
设计了一套水冷铜阳极电弧力测试装置,测量了不同环境压力下等离子弧在穿透一定厚度工件后电弧压力的径向分布情况,研究了焊接电流、环境压力对于穿透电弧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等离子穿透电弧压力在电弧中心区域最大,沿着径向从中... 设计了一套水冷铜阳极电弧力测试装置,测量了不同环境压力下等离子弧在穿透一定厚度工件后电弧压力的径向分布情况,研究了焊接电流、环境压力对于穿透电弧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等离子穿透电弧压力在电弧中心区域最大,沿着径向从中心至边缘迅速减小.在同一环境压力下,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等离子穿透电弧压力增大;当焊接电流相同时,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等离子穿透电弧压力显著增大,且环境压力变化对于等离子穿透电弧压力的影响比焊接电流变化对其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穿透电弧压力 环境压力 焊接电流 径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车身及内饰车身的试验模态对比分析及动力学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猛 张俊红 +3 位作者 王琪 王思明 胡贵乾 赵庆荣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0-44,共5页
介绍了试验模态辨识技术Polymax法的原理,应用在某款车型的白车身与内饰车身的试验模态辨识中,详细比较了白车身与内饰车身的模态试验中试验模型建立、参数设置、激励力PSD、互易性和相干函数等方面的异同,辨识结果说明了内饰对车身模... 介绍了试验模态辨识技术Polymax法的原理,应用在某款车型的白车身与内饰车身的试验模态辨识中,详细比较了白车身与内饰车身的模态试验中试验模型建立、参数设置、激励力PSD、互易性和相干函数等方面的异同,辨识结果说明了内饰对车身模态参数的影响,并进行了车身动态特性评价,为车辆NVH性能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模态分析 白车身 内饰车身 Polym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侧翻安全性的客车腰梁接头结构改进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那景新 王秋林 +1 位作者 高剑峰 刘霄希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8-852,860,共6页
针对客车侧翻时腰梁接头局部变形的特点,提出一种腰梁接头结构改进方案。首先建立了客车中段侧翻模型,并分别进行侧翻过程的仿真和试验,得到的仿真结果与试验较接近,验证了客车侧翻仿真的有效性;然后通过车身段模型侧翻仿真,对比改进前... 针对客车侧翻时腰梁接头局部变形的特点,提出一种腰梁接头结构改进方案。首先建立了客车中段侧翻模型,并分别进行侧翻过程的仿真和试验,得到的仿真结果与试验较接近,验证了客车侧翻仿真的有效性;然后通过车身段模型侧翻仿真,对比改进前后的腰梁接头结构在冲击载荷下的变形特性,最后将改进方案引入某客车整体模型中,与改进前的腰梁接头结构进行侧翻性能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改进后的腰梁接头结构有效性,为客车结构侧翻安全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车 腰梁接头 结构改进 侧翻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