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葡萄愈伤组织UFGT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赖呈纯 潘红 +4 位作者 黄贤贵 范丽华 赖钟雄 段长青 刘文慧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77-1685,共9页
为从细胞水平上揭示刺葡萄3-O-类黄酮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基因调控花青素合成的功能,以刺葡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根据刺葡萄愈伤组织转录组UFGT序列片段,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得到VdUFGT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特性分... 为从细胞水平上揭示刺葡萄3-O-类黄酮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基因调控花青素合成的功能,以刺葡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根据刺葡萄愈伤组织转录组UFGT序列片段,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得到VdUFGT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VdUFGT基因cDNA和DNA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1 371 bp和1 448 bp,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编码456个氨基酸,为带负电荷的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具有一个UDPGT结构域,是UDPGT超家族成员,包含UDP-黄酮糖基转移酶特征区域。由UFGT同源基因编码蛋白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植物进化的关系相一致,6个葡萄属植物聚为一支。RT-qPCR分析表明,刺葡萄红色愈伤组织VdUFGT转录水平极显著高于白色愈伤组织,培养25 d的2个细胞培养物差异可达79倍;在刺葡萄愈伤组织连续培养过程中,红色愈伤组织中Vd UFGT转录水平变化幅度较大,在愈伤组织快速生长中期和衰老初期分别出现峰值,而刺葡萄白色愈伤组织VdUFGT转录水平与红色愈伤组织相比变化幅度不大,且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说明VdUFGT对刺葡萄红色愈伤组织细胞培养物中的花青素生物合成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主要发生在刺葡萄愈伤组织细胞快速生长中期和细胞衰老初期。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VdUFGT调控刺葡萄细胞花青素合成的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葡萄 愈伤组织 3-O-类黄酮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UFGT)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ET瓶对100%橙汁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绍振 刘文慧 +3 位作者 许洪高 王艳红 王颉 高彦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72-274,共3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稳定、质轻、价廉等多种优点而作为饮料包装材料广为使用,但PET瓶的气体阻隔性较传统玻璃瓶差,因此,提高PET瓶的气体阻隔性、提升饮料产品品质是本研究的初衷。本研究通过以两种添加阻隔材料(加吸氧剂、...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稳定、质轻、价廉等多种优点而作为饮料包装材料广为使用,但PET瓶的气体阻隔性较传统玻璃瓶差,因此,提高PET瓶的气体阻隔性、提升饮料产品品质是本研究的初衷。本研究通过以两种添加阻隔材料(加吸氧剂、内涂层)、一种多层PET瓶及普通PET瓶为包装容器,选择100%橙汁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100%橙汁储藏过程中VC含量和颜色的变化情况,发现四种PET瓶对VC和色泽保持的顺序为:多层PET瓶>内涂层PET瓶>含吸氧剂PET瓶>普通PET瓶,且果汁产品应尽量在4℃存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瓶 100%橙汁 抗坏血酸(Vc)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在无菌包装果汁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周绪宝 李绍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9-80,共2页
介绍了HACCP的七个原则及在果汁中的具体应用 ,确立了关键控制点及临界参数和纠正措施 ,概述了资料记录与保存体系。
关键词 HACCP 无菌包装 果汁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刺葡萄愈伤组织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潘红 赖呈纯 +4 位作者 黄贤贵 范丽华 段长青 李绍振 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04-2409,共6页
以刺葡萄2个同质不同型的愈伤组织细胞系为材料,研究不同处理因子对其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刺葡萄DLR细胞系具有高产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能力,在培养至45 d时,其花青素与原花青素的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13... 以刺葡萄2个同质不同型的愈伤组织细胞系为材料,研究不同处理因子对其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刺葡萄DLR细胞系具有高产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能力,在培养至45 d时,其花青素与原花青素的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13.85μg/g(FW)和3 562.95μg/g(FW);低温、高温、肉桂酸、壳聚糖、紫外线、黑暗和KT等因子,对DLR细胞系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累积表现出不同的效应;其中,4℃低温处理下,DLR细胞花青素的积累效果最佳,比对照提高了2.14倍;壳聚糖处理下,原花青素积累效果最佳,是对照的2.84倍。刺葡萄DLW细胞系不具有或极低的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能力,处理因子调控对其作用效果不明显。本研究的结论为进一步进行刺葡萄细胞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调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葡萄 愈伤组织 花青素 原花青素 合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