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ANET模型在再生水管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魏炜 贾海峰 信昆仑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41,共4页
在北京市再生水管网规划设计中,通过GIS建立规划管网的EPANET水力模型,消除了管网多水源供水、回用范围大、环状支状管网混合、结构复杂对水力计算的不利影响。并且针对水力计算结果———节点压力、管段流速和水力坡降(水头损失)进行分... 在北京市再生水管网规划设计中,通过GIS建立规划管网的EPANET水力模型,消除了管网多水源供水、回用范围大、环状支状管网混合、结构复杂对水力计算的不利影响。并且针对水力计算结果———节点压力、管段流速和水力坡降(水头损失)进行分析,通过调整初始设计管径不合理的管段管径以及根据北京市地形分布将再生水管网划分为4个弱连接的供水分区,解决了再生水厂多数集中在地形较低的东部地区和大范围回用高程变化所带来的管网压力过高的问题,提高了管网设计的合理性,降低了管网的投资和运行成本。研究中应用的方法和过程具有通用性,可以用于有压给水、再生水管网系统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ANET 再生水管网 地理信息系统 水力计算模型 管网平差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洪河道景观设计研究与实践——以23·7特大洪水后永定河平原城市段水毁情况进行分析
2
作者 宋扬 孙少华 +2 位作者 王茹 段晨光 丁洪伟 《绿色中国》 2025年第4期79-81,共3页
本文以23·7特大洪水后永定河河道内景观为研究对象,探索行洪河道中更加合理、更具生态韧性的景观设计方式。通过对水毁后不同空间条件下设施损毁情况的研究,提出兼顾防洪安全和景观生态效果的“平急两用”河道设计方式。研究表明:... 本文以23·7特大洪水后永定河河道内景观为研究对象,探索行洪河道中更加合理、更具生态韧性的景观设计方式。通过对水毁后不同空间条件下设施损毁情况的研究,提出兼顾防洪安全和景观生态效果的“平急两用”河道设计方式。研究表明:通过景观生态引领与水工计算复核相叠加的设计方法,可有效减少超标准洪水对河道景观的破坏,为行洪河道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洪河道景观 平急两用 永定河 滨水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蓄滞洪区生态水景公园概念规划及景观节点详细设计:以宋庄蓄洪生态水景公园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慧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8-232,共5页
宋庄蓄滞洪区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格局通州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洪功能至关重要。为了使蓄滞洪区既满足汛期防洪调蓄的作用,降低洪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满足市民非汛期生态休闲目的,以宋庄蓄洪生态水景公... 宋庄蓄滞洪区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格局通州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洪功能至关重要。为了使蓄滞洪区既满足汛期防洪调蓄的作用,降低洪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满足市民非汛期生态休闲目的,以宋庄蓄洪生态水景公园为例,结合现状条件和洪水的启示,打破原有水绿界限,提出全新的设计理念,重视前期规划设计,通过融合多种功能、塑造立体空间、打造技术亮点等方法与水系串联、土方平衡、湿地净化、绿化种植等措施相结合,构建绿色、生态、健康的开放式生态水景公园——宋庄沁园,实现宋庄蓄洪区的综合利用。以生态水景的形态与东郊森林公园、温榆河河堤自然串联为一个整体,保障副中心的防洪安全,提高蓄洪调度能力,有效降低洪水风险,提升周边生态环境,满足市民观景、休闲、健身等活动需求,充分展示水生态、水文化、水技术等科普知识,成为副中心“通州堰”生态水景观体系的点睛之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庄 蓄滞洪区 生态水景公园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厅水库库滨带生态修复工程设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慧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1-215,共5页
为了恢复官厅水库库滨带的生态功能,对现状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和整合,介绍库滨带概况、概念界定,提出了研究思路、原则及生态修复措施,通过围网建设、道路建设、生态带保护、截污沟、滩地植被修复与管护设施等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将... 为了恢复官厅水库库滨带的生态功能,对现状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和整合,介绍库滨带概况、概念界定,提出了研究思路、原则及生态修复措施,通过围网建设、道路建设、生态带保护、截污沟、滩地植被修复与管护设施等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将有效改善水库水质、控制水土流失,保障官厅水库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同类工程提供设计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厅水库 库滨带 生态修复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配套工程东干渠输水隧洞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蒋奇 沈来新 +2 位作者 付云升 杨进新 李君超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2-86,共5页
东干渠工程是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供水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输水隧洞全长44.7 km,内径4.6 m。由于输水线路长、埋深大、内水压力高、风险源多,设计工作面临众多难点,设计采用结构力学、二维和三维有限元等计算方法,取得结构应力分布云图,... 东干渠工程是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供水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输水隧洞全长44.7 km,内径4.6 m。由于输水线路长、埋深大、内水压力高、风险源多,设计工作面临众多难点,设计采用结构力学、二维和三维有限元等计算方法,取得结构应力分布云图,确定控制工况及应力最大区域,模拟特殊工况下的结构破坏形式,充分确保结构安全可靠。通过将HDPE高密度聚乙烯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应用到多层防水设计中,解决了双层衬砌容易发生层间窜水的难题,为达到一、二衬联合受力效果提供了条件。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及玻璃纤维筋作为洞门结构配筋,避免了大面积施工降水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盾构进出洞的施工效率。面对众多地铁、铁路、桥梁等风险源,引入了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分级,进行了全面的检测、评估、论证,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东干渠 输水隧洞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岩体隧洞围岩变形模量分析研究
6
作者 赵志江 刘晓锋 +5 位作者 王琪 林晶 刘增 孙昊苏 袁鸿鹄 高宁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2-187,共6页
岩体力学参数是影响地下工程围岩稳定的重要因素,确定合理的岩体变形模量对隧洞设计至关重要。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甘池试验洞工程,对岩体进行静载荷试验分析研究,详细介绍试验点岩体的加卸载变形关系曲线,获得西甘池隧洞岩体变形... 岩体力学参数是影响地下工程围岩稳定的重要因素,确定合理的岩体变形模量对隧洞设计至关重要。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甘池试验洞工程,对岩体进行静载荷试验分析研究,详细介绍试验点岩体的加卸载变形关系曲线,获得西甘池隧洞岩体变形模量参数建议值,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并以期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压力较小时,各试点岩体变形或弹性模量的变化曲线有的升、有的降,试验压力大于0.4 MPa以后,各试点的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逐渐趋于稳定;隧洞围岩变形控制及支护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各段围岩的岩性(大理岩、滑石片岩)、结构完整性、节理裂隙的空间展布方式以及发育充填情况等综合考虑,结合工程类比和地质经验最终确定岩体弹性参数的基本代表值。研究的方法和结论可为类似条件下隧洞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变形模量 静载荷试验 隧洞 南水北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规划用水管控及水量预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晋炜 杨金鹏 +1 位作者 祁兴会 王萍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6-37,共12页
为加强用水统计综合关联分析,梳理用水总量管控、年度用水计划管理、取水许可审批三者的衔接关系,开展区域用水管控与取水许可批复动态更新及预警研究。围绕北京水资源精细化管理问题,通过对主要用水相关要素的分析,提出分地类用水强度... 为加强用水统计综合关联分析,梳理用水总量管控、年度用水计划管理、取水许可审批三者的衔接关系,开展区域用水管控与取水许可批复动态更新及预警研究。围绕北京水资源精细化管理问题,通过对主要用水相关要素的分析,提出分地类用水强度的管控建议。基于分地类用水强度,提出规划用水总量管控下沉方法和预警思路,将规划用水数据和规划用地挂钩,建立街区(区域)规划用水总量开发强度管控方案。结果表明:北京市区域地表水可供水量保障许可水量程度为0.04~1.08;区域地下水可开采量保障许可水量程度为0.67~1.68。并以城市副中心为例进行了街区(区域)规划用水总量开发强度评价,提出了分级用水管控预警措施。研究表明:通过建立街区规划用水总量开发强度管控和区域取水许可分区总量控制等措施,可为建立"自上而下,由下到上"的双向互动模式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制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规划用水管控 取水许可 预警研究 用水强度分析 地下水 总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设计项目质量成本控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丁峰 高鑫磊 +1 位作者 范海洋 高云柱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46-349,共4页
参照ISO9001对设计和开发过程的划分,对水利工程设计项目质量成本各具体科目进行归类统计;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水利工程设计项目质量成本各具体科目的权重;将传统质量成本曲线引申应用于水利设计行业中;构建基于合同条件的项目质量成本... 参照ISO9001对设计和开发过程的划分,对水利工程设计项目质量成本各具体科目进行归类统计;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水利工程设计项目质量成本各具体科目的权重;将传统质量成本曲线引申应用于水利设计行业中;构建基于合同条件的项目质量成本核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如何进行合理的质量成本管控。结果表明:将水利工程设计过程引入项目质量成本分析是可行的,水利工程设计项目质量成本预防成本与外部损失成本权重最大,水利工程设计项目设计周期直接影响项目质量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9001 水利工程 质量成本 层次分析法 核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输水管道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9
作者 李大可 王琪 +1 位作者 李玉超 李晓彤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4-329,共6页
为实现提高长距离输水管道远程调度、智能监控及安全监测之目的,本文在南水北调“北三县”供水工程中引入自动监控、视频监控、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及智能井盖监测技术,并重点介绍了综合管控平台应用管理中管网漏损监测子系统与智能井盖... 为实现提高长距离输水管道远程调度、智能监控及安全监测之目的,本文在南水北调“北三县”供水工程中引入自动监控、视频监控、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及智能井盖监测技术,并重点介绍了综合管控平台应用管理中管网漏损监测子系统与智能井盖监测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在综合管控信息化平台大数据的支撑下,实现了对供水工程内全要素及供水调度管理全过程的精准化、智能化监控,特别是,解决了长距离管网漏损的预警监测、故障定位及阀井井盖的实时状态监测、有限空间监控,对于供水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监控 长距离输水管道 管网漏损 分布式光纤安全预警技术 智能井盖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温榆河公园鸟类多样性特征与生境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宇琢 李垣霏 +7 位作者 雷国龙 王苧卉 房华 吴岚 唐瑞 黄赓 李志刚 王玉玉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8,共10页
北京温榆河公园位于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是依托北京温榆河−北运河生态廊道建设而成的超大城市级绿色空间,研究其鸟类多样性特征,优化其生境质量对维持北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北京温榆河公园2022年1月−2023年12月... 北京温榆河公园位于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是依托北京温榆河−北运河生态廊道建设而成的超大城市级绿色空间,研究其鸟类多样性特征,优化其生境质量对维持北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北京温榆河公园2022年1月−2023年12月的鸟类多样性调查数据,详细识别公园内鸟类的群落结构并划分不同的鸟类取食集团,分析不同季节的鸟类多样性时空特征与多样性热点区域;根据遥感解译与植被多样性调查结果对研究区域的生境类型进行划分,针对具有不同鸟类群落特征的生境类型提出具体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①在北京温榆河公园共调查到鸟类174种,隶属于19目51科,其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21种。②北京温榆河公园鸟类的α-多样性在春季最高,温榆河主河道具有最高的鸟类多度和多样性指数。③北京温榆河公园可划分为生境类型Ⅰ(滨水湿地+乔灌林地)、生境类型Ⅱ(密林地)、生境类型Ⅲ(滨水湿地+疏林地)3种生境组合。根据不同生境中的鸟类群落特征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出生境优化策略,建议生境类型Ⅰ在维护湿地生境的同时提高陆生鸟类栖息地的质量;生境类型Ⅱ增加常绿树种、小乔木、食源灌木和乡土草本植物的种植密度,减少对地被植物的收割干扰与枯落物清除,提高微景观异质性;生境类型Ⅲ增加配置具有速生特性的鸟类食源树种,适度提高乔灌层的高度、盖度和丰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温榆河−北运河生态廊道 取食集团 生境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微更新理论下北京市滨水空间改造设计策略探究:以朝阳区高碑店乡1 km2片区研究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超 张鹏 +1 位作者 董慧 张雪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98-403,共6页
本文统筹研究朝阳区高碑店乡1 km^(2)片区,综合考虑区域用地性质、功能产业布局、社区与商业形态等因素,以规划为先导,在城市微更新理论指引下,从空间格局、发展方向以及风貌定位方面探索激活片区思路,并提出了滨水空间改造设计核心策略... 本文统筹研究朝阳区高碑店乡1 km^(2)片区,综合考虑区域用地性质、功能产业布局、社区与商业形态等因素,以规划为先导,在城市微更新理论指引下,从空间格局、发展方向以及风貌定位方面探索激活片区思路,并提出了滨水空间改造设计核心策略,打破了传统治水工作中就水论水的自身局限性,坚持以人为本的营城导向,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宽的视角,深挖区域发展潜力,激发滨水空间活力,点亮水岸商街魅力,营造以生态为基、文化传承、创新带动、水城共融的“运河脉+时尚潮”的大运河北京段第一商街,实现了从水岸割裂到水城共融、背河发展到拥河共荣的根本转变,为新时期全面推进首都治水向更高质量迈进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微更新 河道治理 滨水空间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电气设计关键问题的研究
12
作者 王君凤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95,共5页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北京段负荷点多且分散、容量相对较小的特点,通过对工程运行用电要求和沿线电网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对北京段上关键性枢纽工程惠南庄泵站的电气主接线进行了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为高压侧内桥接线方式,泵站主要电...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北京段负荷点多且分散、容量相对较小的特点,通过对工程运行用电要求和沿线电网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对北京段上关键性枢纽工程惠南庄泵站的电气主接线进行了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为高压侧内桥接线方式,泵站主要电气设备110kV高压配电装置选用全封闭组合电器。泵站采用变频调速方式运行,选用10kV电压型静止变频调速装置、异步变频电动机,以实现不同流量工况下的安全可靠供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电压 电气主接线 设备选择 变频调速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PCCP管道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东黎 刘进 +2 位作者 石维新 付帮磊 李万智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3-39,共7页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采用了4 m直径的超大口径PCCP管道。文中总结介绍了该工程在管材设计、承插口构造、管线防腐蚀、管件设计、管线建筑物设计、管线水头损失计算、防止管线阻隔地下水、防止不均匀沉降等方面的设计关键技术。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PCCP 承插口 防腐 阴极保护 水头损失 预应力钢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风险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晓英 王俊英 +3 位作者 刘军梅 杨扬 陈峰 姚旭初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6,共11页
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防洪标准为100a一遇,其流域上游规划2座中型水库、50余处蓄滞洪区尚未建成,副中心周边防洪工程距离规划标准差距较大,导致副中心防洪安全难以保障。针对副中心来自上游的外来洪水压力大、区内防洪工程不达标等问题,... 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防洪标准为100a一遇,其流域上游规划2座中型水库、50余处蓄滞洪区尚未建成,副中心周边防洪工程距离规划标准差距较大,导致副中心防洪安全难以保障。针对副中心来自上游的外来洪水压力大、区内防洪工程不达标等问题,采用一维、二维数学模型,分别对区域洪水风险、穿越副中心的北运河漫溢造成的淹没风险,以及副中心周边三条干流河道堤防不达标造成的防洪风险进行模拟计算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流域上游洪水不经有效拦蓄下泄后,将导致北运河干流100a一遇洪峰流量增加33%;同时,副中心周边三条河道均存在堤防安全风险。其中北运河发生100a一遇洪水时,即使区内宋庄蓄滞洪区建成启用,仍将有2590万m 3洪水从3 km无堤段漫溢,并淹没副中心核心区0.2~2 m深。风险研究结果还表明,一旦近期通州境内宋庄蓄滞洪区、温潮减河分洪道等规划工程建成后,将有效降低城市副中心的部分防洪风险。研究成果对保障副中心防洪安全的规划工程实施安排及防汛抢险安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城市副中心 洪水风险 淹没风险 河道风险 降雨 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北京段生态补水调配方案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邵惠芳 刘军梅 +3 位作者 刘培斌 胡嘉 姚旭初 游进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2-72,共11页
针对永定河多水源、多通道、多补水点情况下生态补水调度难的问题,为了实现生态补水总量既定情况下、尽可能增加全线有水时间的目标,基于2019年、2020年永定河三次生态补水试验情况,建立水量平衡模型,对永定河北京段生态补水方式进行了... 针对永定河多水源、多通道、多补水点情况下生态补水调度难的问题,为了实现生态补水总量既定情况下、尽可能增加全线有水时间的目标,基于2019年、2020年永定河三次生态补水试验情况,建立水量平衡模型,对永定河北京段生态补水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永定河北京段不同可配置水源、不同入渗条件下的生态补水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永定河生态补水调配方案建议。结果表明:永定河首次通水时采用70 m^(3)/s的大流量集中补水方式,可有效缩短全线首次"湿河槽"通水时间,减少河道输水损失,节约首次通水补水量;后期维持水面采取官厅山峡段、平原段分段小流量补水方式,可减小山峡段大流量补水渗漏量、避开平原北段园博湖高渗漏河段,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可增加北京段全线有水时间,如常态化补水3~5 a后入渗条件下,增加平原段南水北调补水1亿m^(3),可增加永定河北京段全线流动天数20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 生态补水 水量平衡 优化调度 水资源 地下水回补 生态需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山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培斌 高晓薇 +1 位作者 王利军 王国青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1,共4页
北京山区河流受到人类活动强烈影响,其生态系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本研究在调查山区典型河流生态状况的基础上,建立了山区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并在北京拒马河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拒马河整体处于健康状... 北京山区河流受到人类活动强烈影响,其生态系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本研究在调查山区典型河流生态状况的基础上,建立了山区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并在北京拒马河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拒马河整体处于健康状态,但有向亚健康和受损状态发展的趋势,为此提出了河槽生境构建和生态护岸改造技术等生态修复策略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河流 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方法 生态修复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北京市防洪排涝体系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晓英 王俊英 +1 位作者 胡嘉 刘光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3,共6页
通过分析北京市历史及近期降雨、洪涝灾害特点,针对现状防洪排涝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完善北京市防洪排涝体系的三个关键问题:确定建设的总体思路、调整完善主要流域防洪排涝格局、明确防护对象及防洪排涝工程标准体系。结合"... 通过分析北京市历史及近期降雨、洪涝灾害特点,针对现状防洪排涝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完善北京市防洪排涝体系的三个关键问题:确定建设的总体思路、调整完善主要流域防洪排涝格局、明确防护对象及防洪排涝工程标准体系。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确定北京市防洪排涝总体思路为"流域控制、分区防守、洪涝兼治、化害为利";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根据流域发展情况,调整永定河、北运河两大重要流域的防洪排涝系统格局;针对中心城、副中心等重要保护区域,对主要干流河道防洪标准体系进一步调整、细化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排涝体系 洪涝灾害 防洪排涝格局 标准体系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配管理的北京市多水源水量联合调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芬 王萍 +2 位作者 黄大英 游进军 马真臻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6,共7页
针对北京市复杂供水系统多水源联合调配与管理,依据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规划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和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控下,充分考虑水行政主管部门调配管理目标与约束,绘制了基于水源-工程-单位(水管系统)-用户的多维嵌套北京市供水... 针对北京市复杂供水系统多水源联合调配与管理,依据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规划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和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控下,充分考虑水行政主管部门调配管理目标与约束,绘制了基于水源-工程-单位(水管系统)-用户的多维嵌套北京市供水网络拓扑结构,建立了北京市多水源联合调度模拟模型,实现了用水管控、水源配置、水量调度统筹的多水源联合调度。计算结果表明:2019年全市用水管控39.6亿m 3,考虑输水损失和干流补水后,由本地新水供水20.3亿m 3,利用再生水11.5亿m 3,调用南水北调水9.7亿m 3;在现状工程条件下,为满足城市生活与工业用水和城区重点区域河湖基本生态需求,可充分调配南水北调水约9~10亿m 3;通过加大调水可进一步恢复本地水源储备和改善河湖生态环境。研究成果可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日常水量调配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水源联合调度 水量损失 南水北调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网络拓扑结构 供水安全 用水管控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南庄泵站—大型高扬程水泵机组选型设计与运行方案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戚兰英 蒋瑞 石建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00-203,共4页
惠南庄泵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唯一的一座大型加压泵站,是北京段实现管涵加压输水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也是中线工程的标志性建筑。泵站为大(Ⅰ)型Ⅰ等工程,单机容量大,特征参数变幅大,机组采用变频调速运行,调速范围大,运行工况复杂... 惠南庄泵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唯一的一座大型加压泵站,是北京段实现管涵加压输水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也是中线工程的标志性建筑。泵站为大(Ⅰ)型Ⅰ等工程,单机容量大,特征参数变幅大,机组采用变频调速运行,调速范围大,运行工况复杂,技术难度高,国内外没有可参照的工程实例。现结合工程特点着重对大型、高扬程水泵机组的选型及运行匹配等主要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泵站 水泵机组 变频调速 运行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房地产项目雨水径流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国 王冬梅 +1 位作者 孟岩 郭晶晶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房地产项目建设会形成4种不同类型的下垫面:不透水建筑物屋顶、硬化地面、透水型地面和绿地。国家相关标准与规范确定,4种下垫面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24%、22.8%、28.2%、25%,据此对各自径流系数加权平均得出北京市房地产项目建设... 房地产项目建设会形成4种不同类型的下垫面:不透水建筑物屋顶、硬化地面、透水型地面和绿地。国家相关标准与规范确定,4种下垫面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24%、22.8%、28.2%、25%,据此对各自径流系数加权平均得出北京市房地产项目建设形成的下垫面的总的径流系数为0.60。同时对2006年-2011年6年间北京市的房地产项目的雨水径流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房地产项目7月、8月份产流量最大;4种下垫面形成的雨水径流量顺序为:不透水建筑物屋顶>硬化地面>透水型地面>绿地。基于对房地产项目特点及其雨水径流特征考虑,房地产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重透水铺装、集雨池、屋顶绿化和下凹式绿地等雨水收集与利用措施建设,加大雨水入渗与利用,缓解城市雨水管道排水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房地产项目 下垫面分类 雨洪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