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缙云山楠竹林水文水保生态效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成晨 王向东 +2 位作者 鲁婧 潘玉娟 解刚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4年第2期6-8,共3页
以重庆市缙云山的主要植被类型楠竹林为研究对象,从楠竹林林冠对降雨的再分配功能、林下枯落物对水源的涵养功能、林地土壤的蓄水能力以及实验小区的产流过程对楠竹林的水文水保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楠竹林 林冠截留 枯落物持水 土壤蓄水 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变化对四川山矾根土摩阻特性和边坡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雪璇 郑培龙 +5 位作者 梁军 王玉杰 李通 王余靖 王鑫皓 王云琦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含水率是土壤物理性质中变化最频繁的指标,不但影响土体的表观强度,还影响根土力学作用。目前浅层边坡稳定性评估研究中,关于土壤含水率对根系固土能力影响的考虑较少。为明确根土界面特性—土壤含水率的关系,并探讨在边坡稳定分析中考... 含水率是土壤物理性质中变化最频繁的指标,不但影响土体的表观强度,还影响根土力学作用。目前浅层边坡稳定性评估研究中,关于土壤含水率对根系固土能力影响的考虑较少。为明确根土界面特性—土壤含水率的关系,并探讨在边坡稳定分析中考虑该关系的必要性,本研究开展以土壤含水率为变量的根土直剪摩擦试验,并将3种不同模型下根土界面摩阻特性(“本文动态模型”、Wu模型和FBM模型)分别纳入对根系附加强度的估算中,最后采用GEO-Studio软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四川山矾根系抗拉和拔强度均与根径呈负幂函数关系,2条曲线通常具有交点,其对应的根径随着含水率升高先增后减,范围为0.12~2.75 mm;2)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实测的根土界面摩擦系数先增后减;3)3种模型估算的根增附加黏聚力c_(r):c_(r)(f)<c_(r)(FBM)<c_(r)(Wu),且含水率越高,c_(r)(f)与c_(r)(FBM)和c_(r)(Wu)的偏差越大;4)将3种模型下根增附加黏聚力c_(r)纳入边坡稳定性评估中,边坡稳定系数均随含水率升高而降低,“本文动态模型”稳定系数的估算值更保守,Wu和FBM模型约为“本文动态模型”的1.53和1.02倍,说明分析植被边坡稳定性时应考虑根土界面摩擦特性随土壤含水率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固土 根土界面摩阻特性 降雨入渗 土壤含水率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篱措施下工程堆积体坡面减流减沙效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袁普金 张翔 +4 位作者 王万君 郭超颖 程复 孔东莲 高照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4-380,共7页
为探讨植物篱措施下工程堆积体坡面不同坡段的减流减沙效益,选取了35,45,55L/min放水流量,模拟0.3,0.4,0.5mm/min的雨强条件,对24°坡度的堆积体边坡进行模拟径流冲刷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篱可以很好地阻延坡面径流,且产流时间随着... 为探讨植物篱措施下工程堆积体坡面不同坡段的减流减沙效益,选取了35,45,55L/min放水流量,模拟0.3,0.4,0.5mm/min的雨强条件,对24°坡度的堆积体边坡进行模拟径流冲刷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篱可以很好地阻延坡面径流,且产流时间随着放水流量的增加呈线性递减趋势;对照坡面的平均产流量沿着水流方向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植物篱坡面呈相反趋势;根据产流产沙量在不同坡段上的对比情况可知,植物篱措施的合理配置应着重加强中间坡段的防治;55L/min流量下的累计减沙量显著大于另外两个流量的累计减沙量,累计减沙量与时间呈三次函数关系;时段产沙量随着时段产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呈幂函数关系;累计产沙量与累计径流量呈二次函数关系,累计产沙量存在最大值,且二者的函数关系存在定义域。该研究可为工程堆积体坡面防治措施的优化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篱 工程堆积体 放水冲刷 减流减沙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昌平区农地土壤优先流影响硝态氮运移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彬俨 程金花 +4 位作者 张洪江 孙龙 于花婷 孙艳红 张君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年第4期36-41,共6页
为了探讨在优先流影响下农地土壤水分与溶质的运移规律,以昌平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原状土取样和分层填充制备实验土柱,模拟存在优先流和平衡入渗2种水分下渗过程,分析优先流对农地土壤中硝态氮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平衡入渗... 为了探讨在优先流影响下农地土壤水分与溶质的运移规律,以昌平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原状土取样和分层填充制备实验土柱,模拟存在优先流和平衡入渗2种水分下渗过程,分析优先流对农地土壤中硝态氮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平衡入渗,存在优先流的土壤中硝态氮运移的速率更快、数量更多,且其穿透曲线表现出拖尾现象。优先流的存在会使土壤的水分出流速率达到平衡入渗过程的1.48~2.69倍,且波动程度较大;受其影响,硝态氮运移表现出快速、大量下渗的特征,原状土柱中NO3-的穿透时间为12 h,此时的孔隙体积为0.36,相较于填充土柱分别减少了57%和27%。此外,原状土柱中以NO3-标记的优先流占水流总量的43.83%,引起的NO3-累计淋出量占总量的97.60%,这表明有限的优先流流量能够引起绝大部分的硝态氮运移。土壤优先流还使得其穿透曲线表现出拖尾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优先流和基质流之间下渗速率的不平衡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 优先流 硝态氮 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高旭彪 赵永军 白志刚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3-45,共3页
从分析水电站工程特点和其引发水土流失的特点入手,阐述了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和方法。结合水土保持监测要求,根据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做好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即观测内容与监测方法的对应、监测点位... 从分析水电站工程特点和其引发水土流失的特点入手,阐述了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和方法。结合水土保持监测要求,根据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做好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即观测内容与监测方法的对应、监测点位的代表性、监测方法的科学性、监测工作的实时性、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加强移民区和库岸区的监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水土保持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剪切变形土体中单根受力—失效模式的试验研究和分析
6
作者 闫相君 李亦璞 +4 位作者 王彦丹 李通 祁子寒 胡岂源 王云琦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6-255,共10页
[目的]通过室内试验与力学分析,旨在揭示剪切变形土体中单根受力状态下的失效机理及水分响应机制,阐明根系直径、土壤含水率等因素对轴向抗拉/抗拔与径向抗弯强度的影响规律,明确根系固土效应的主控力学路径。[方法]室内设计了系列单根... [目的]通过室内试验与力学分析,旨在揭示剪切变形土体中单根受力状态下的失效机理及水分响应机制,阐明根系直径、土壤含水率等因素对轴向抗拉/抗拔与径向抗弯强度的影响规律,明确根系固土效应的主控力学路径。[方法]室内设计了系列单根的轴向(根系抗拉、拔试验)和径向(三点弯曲试验)试验模拟受力情景,并分析了土壤含水率和根系含水率对根系抗拉、抗拔和抗弯试验中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1)根系的抗拉、抗拔和抗弯强度均呈现随根系直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其负数幂函数关系分别为T_(r)=(23.68±3.28)D^((-0.38±0.10)),T_(p)=(23.61±6.26)D^((-0.55±0.25)),T_(b)=4.945D^(-0.375);(2)土体饱和度增大过程中,根系自身含水率变化不大,对抗拉强度影响不显著(p=0.59),而根系抗拔强度则随饱和度的升高而显著衰减(p<0.01);(3)根系轴向的抗拉、拔强度的相对大小存在一个随土壤含水率变化的临界直径阈值(0.35~3.96 mm);(4)相对而言,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贡献主要来自于轴向受力,根系抗弯作用对土体抗剪强度的贡献非常有限。[结论]植物根系力学特性与直径、土体水状态相关,根系轴向受力对土体抗剪强度有贡献,在固土中起重要作用且效果因条件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固土 抗拉强度 抗拔强度 抗弯强度 三点弯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水土保持监测融合在江玉高速中的应用
7
作者 岳焕丽 邓肯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3,共7页
近年来,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时代要求。有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服务单位,还存在监测手段不丰富、监测信息化水平不高、监测效率低等问题。在水土保持加强监管的大背景下,应积极运用新质生产力与传统水土保持监测业务融合,提升监测... 近年来,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时代要求。有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服务单位,还存在监测手段不丰富、监测信息化水平不高、监测效率低等问题。在水土保持加强监管的大背景下,应积极运用新质生产力与传统水土保持监测业务融合,提升监测手段,提高监测水平。铜仁市江口至玉屏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构建遥感技术、无人机监测、视频监控、地面监测、大数据平台等多方法及多维度的监测体系。该监测体系发挥遥感影像的范围广、历史可追溯,无人机技术的精准化识别、视频监管的实时性、地面监测的直观性,大数据平台分析、预警功能等多种技术手段的各自优势,形成“组合拳”式监测体系,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通过对比分析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监测的精度,验证数据准确性。结果表明,遥感监测及无人机监测精度均达到95%以上,满足《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试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水土保持监测 遥感技术 无人机航拍 视频监控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延庆县新农村水保建设的思考
8
作者 魏建群 石健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1年第4期26-28,共3页
按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指导思想和治理原则,紧密结合延庆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统筹水源保护、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按照"养山保水、进村治水、入川护水"的思路,上、下游统筹协调,"沟、支... 按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指导思想和治理原则,紧密结合延庆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统筹水源保护、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按照"养山保水、进村治水、入川护水"的思路,上、下游统筹协调,"沟、支、干"统一规划,"点、线、面"综合治理,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促进流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认真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24字方针。科学规划,全面治理,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综合配套原则,开展综合治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高村民节水意识,提高村民素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村生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生态环境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塔煤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典型模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智连著 孙晓玲 +5 位作者 王建文 路根奎 方琳 徐成 刘琼海 尹海军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13,共3页
在对柠条塔煤矿工程建设特点和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土保持技术提出了矿区的水土保持典型防护模式。主要介绍了推广价值大、实用性强、具有创新性的休闲式园林配置模式、废弃场地生境构建模式两种植物防治模式,中水利用... 在对柠条塔煤矿工程建设特点和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土保持技术提出了矿区的水土保持典型防护模式。主要介绍了推广价值大、实用性强、具有创新性的休闲式园林配置模式、废弃场地生境构建模式两种植物防治模式,中水利用微喷灌模式、浆砌石骨架植草边坡防治模式两种工程防治模式,以及柴草沙障网格防治模式、临时遮盖防护模式两种临时防治模式,并对这6种模式逐一从防治模式、完成的数量、防治功能、适宜推广的范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塔煤矿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典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铁路工程水土保持准入条件 被引量:1
10
作者 裴元度 蔡志洲 +3 位作者 陈宗伟 刘书套 张兰军 刘冀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3期55-58,共4页
公路铁路工程均为建设类线型工程,与其他开发建设项目相比,具有战线长、跨越地貌类型多、占地面积多且多为永久占地、动用土石方工程量大、沿线取(弃)土场多的建设特点。通过对照法律、法规、标准、规划等相关资料,提出公路铁路工程项... 公路铁路工程均为建设类线型工程,与其他开发建设项目相比,具有战线长、跨越地貌类型多、占地面积多且多为永久占地、动用土石方工程量大、沿线取(弃)土场多的建设特点。通过对照法律、法规、标准、规划等相关资料,提出公路铁路工程项目共用的水土保持准入条件4条、公路铁路工程项目分别采用的水土保持特殊准入条件各1条,公路铁路共用限批条件3条、公路特殊的限批条件1条,水土保持方案须修正主体工程设计后再报批条件4条、须修改完善水土保持方案后再报批条件3条,并提出水土保持优先审批、暂缓审批的10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铁路工程 水土保持 准入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水土保持“拦沙换水”生态补偿模式浅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惠波 李斌斌 +5 位作者 惠露 赵俊侠 王婷 唐红玉 赵晓林 李丹阳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6期16-18,共3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水土保持"拦沙换水"试点工程是一种新型的水资源配置方法,这种生态补偿模式有利于加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节约利用水资源、调动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和缓解黄河宁蒙河段防洪防凌压力,对黄河流域水权转... 内蒙古鄂尔多斯水土保持"拦沙换水"试点工程是一种新型的水资源配置方法,这种生态补偿模式有利于加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节约利用水资源、调动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和缓解黄河宁蒙河段防洪防凌压力,对黄河流域水权转换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内蒙古鄂尔多斯水土保持"拦沙换水"的思路和构想着手,阐述了水土保持"拦沙换水"试点工程实施的必要性,结合水土保持"拦沙换水"发展现状,分析其综合效益预期,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沙换水 水土保持 十大孔兑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海燕 张长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4-136,共3页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作为生态补偿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分析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建立试点,强化相关立法,加强基础研究,以推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工作深入开...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作为生态补偿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分析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建立试点,强化相关立法,加强基础研究,以推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工作深入开展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康 李斌斌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12期44-45,共2页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是对生产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质量、进度及水土保持效果等进行的全面评估,开展技术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提供技术依据。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总结...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是对生产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质量、进度及水土保持效果等进行的全面评估,开展技术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提供技术依据。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总结归纳了铁路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应注意的问题,为其他铁路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设施验收 技术评估 铁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流失引发的生态灾害及解决途径
14
作者 张争 党维勤 徐成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0年第2期27-28,共2页
我国水土流失区的主要生态灾害有洪涝灾害、耕地减少、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及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其主要对策是充分发挥生态的自然修复作用,加快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依法防治水土流失,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土流失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生态安全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因子协同驱动近21年三峡库区NDVI时空演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戚海梅 郑培龙 +3 位作者 王云琦 王佳妮 李成 张晓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4-233,共10页
[目的]为明确三峡库区植被时空演变特征,定量分析植被与气候、地形及人类活动等各影响因子的关系。[方法]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Hurst指数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 [目的]为明确三峡库区植被时空演变特征,定量分析植被与气候、地形及人类活动等各影响因子的关系。[方法]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Hurst指数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探究2000—2020年三峡库区NDVI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1)三峡库区2000—2020年NDVI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变化率2.89×10^(-3)/a,NDVI值呈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规律。(2)高程、人口密度和地表温度等因子较好地解释了NDVI的可变性,解释力均>0.4。(3)高程与夜间灯光是三峡库区NDVI的主导交互因子,q值为0.641,交互结果呈非线性加强或双因子协同加强,双因子对NDVI变化的解释力始终大于单因子对NDVI变化的解释力。[结论]研究结果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NDVI 时空分布 地理探测器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流域植被覆盖分形维数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斌斌 李占斌 +1 位作者 宇涛 李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39-247,共9页
量化和表征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的复杂性是研究植被与地表物质迁移关系的重要问题。为研究植被覆盖分形维数的表征特点及其在不同尺度上的变化特征,该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利用分形布朗运动理论,结合像元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 量化和表征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的复杂性是研究植被与地表物质迁移关系的重要问题。为研究植被覆盖分形维数的表征特点及其在不同尺度上的变化特征,该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利用分形布朗运动理论,结合像元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的空间分布,提出并计算了植被覆盖分形布朗运动(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FBM)分形维数。结果显示,流域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具有统计自相似性,可用分形维数表征,其值在2.5~3之间,越接近2.5,表示植被覆盖空间分布越复杂。植被覆盖FBM分形维数与流域内均值化 NDVI 值和 NDVI 值的变异系数无直接关系,与单位面积不同 NDVI 值的像元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0.66,P〈0.01)。植被覆盖FBM分形维数具有尺度效应,随流域面积增大而增大,到一定尺度后趋于平稳。流域植被覆盖 FBM 分形维数能够克服 NDVI 像元点奇异值等对植被空间分布量化表征计算的干扰,相对传统表征植被覆盖的指数,其在水文、土壤侵蚀等模型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分形维数 地理信息系统 流域 归一化植被指数 植被覆盖 分形布朗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RS的大理河流域植被格局分形维数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斌斌 李占斌 李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3-178,共6页
为掌握大理河流域植被格局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构建了基于分形布朗运动理论的流域植被格局量化模型。该文利用自1990年至2006年共计5期TM/ETM影像为基础信息源,在ARCGIS平台下计算得到大理河流域各时相的像元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为掌握大理河流域植被格局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构建了基于分形布朗运动理论的流域植被格局量化模型。该文利用自1990年至2006年共计5期TM/ETM影像为基础信息源,在ARCGIS平台下计算得到大理河流域各时相的像元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建立了流域像元尺度的栅格结构数字植被模型(digital vegetation model,DVM),并逐个计算得到各子流域植被格局分形维数。结果显示分形维数都大于2.5,介于2.7311~2.8499之间,各下一级子流域植被覆盖分形维数的大小都没有超过其所在的更大流域的分形维数。植被格局分形维数(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FBM)从下游到上游随着离出口点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变小,植被格局自下游到上游逐渐趋于破碎复杂。各子流域从1990年至2006年植被格局分形维数基本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了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该文建立的流域植被格局分形量化模型在综合量化流域植被格局破碎程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遥感 模型 大理河 分形维数 时空变化 植被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藉河流域径流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郑培龙 李云霞 +6 位作者 寇馨月 张晓明 赵阳 解刚 成晨 殷小琳 刘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目的]揭示黄土高原区中尺度流域径流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规律,为合理解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黄土高原藉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检验、距平累积曲线、双累积曲线以及分离... [目的]揭示黄土高原区中尺度流域径流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规律,为合理解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黄土高原藉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检验、距平累积曲线、双累积曲线以及分离评判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1962—2010年藉河流域年降雨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显著(p>0.05);流域年径流深呈显著下降趋势(p<0.001),且在1985年发生减少突变;(2)坡耕地面积减少,梯田面积增加是研究时段内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最明显特征。[结论]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是藉河流域径流量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影响贡献率为90.2%,而气候变化影响较小,贡献率仅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径流 土地利用变化 气候变化 藉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惠渠灌区地下水电导率时间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国策 刘海波 +4 位作者 申震洲 王金花 冉大川 李占斌 李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5-121,共7页
土壤盐渍化是当前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研究地下水电导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对灌区地下水农业灌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研究基于2004-2010年对洛惠渠灌区3个阶地51个观测井地下水电导率的长序列监测结果,利用相对差分法、Spearman秩... 土壤盐渍化是当前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研究地下水电导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对灌区地下水农业灌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研究基于2004-2010年对洛惠渠灌区3个阶地51个观测井地下水电导率的长序列监测结果,利用相对差分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和Morlet小波变换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电导率的时间稳定性和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3个阶地在不同监测时间的电导率平均值均表现为阶地3(海拔〉369-388 m)〉阶地1(海拔〉342-360 m)〉阶地2(海拔〉360-369 m),且各阶地间地下水电导率的平均值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个阶地在不同时间的地下水电导率均属于中等变异,变异系数的范围为44%-75%。井点地下水电导率的时间稳定性强弱与其所在阶地关系不大,不同阶地的地下水电导率均表现出强烈的时间稳定性。阶地1、阶地2和阶地3的地下水电导率代表性位置点分别为40#、38#和45#井点;而整个研究区的地下水电导率代表性位置点为2#井点。基于对36#(高电导率)和43#(低电导率)井点地下水电导率和水位的小波分析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电导率和水位存在周期性变化。结果表明,洛惠渠灌区地下水电导率具有很强的时间稳定性和周期性,可以利用地下水电导率代表性位置点来监测研究区地下水平均电导率的变化,从而为灌区快速准确地确定灌溉时间以降低土壤盐渍化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渠 地下水 电导率 时间稳定性 Morlet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杉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向峰 王玉杰 +3 位作者 王云琦 郭平 刘春霞 郑培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2期75-79,共5页
为了给栽培管理银杉者提供较好的科学理论依据,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以引种的银杉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银杉净光合速率呈现明显的日变化,且为双峰型。银杉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光合午休现象主要受气孔因... 为了给栽培管理银杉者提供较好的科学理论依据,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以引种的银杉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银杉净光合速率呈现明显的日变化,且为双峰型。银杉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光合午休现象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银杉的光补偿点较高(10.2μmol/(m2.s)),光饱和点也比较高(1 500μmol/(m2.s)),表现为阳生植物,适应光照环境比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杉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