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侗族传统说唱“君”多声部音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雯 贾思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6,共11页
文章将侗族传统说唱音乐研究置于文化承载者的文化语境中,既探寻了君琵琶、君牛腿琴的分类及多声部音乐特征、歌唱传统的历史继承性,又淋漓尽致的阐释了"公母"伴奏思维、"母固公变"的多声观念、表演场、乐师成长及... 文章将侗族传统说唱音乐研究置于文化承载者的文化语境中,既探寻了君琵琶、君牛腿琴的分类及多声部音乐特征、歌唱传统的历史继承性,又淋漓尽致的阐释了"公母"伴奏思维、"母固公变"的多声观念、表演场、乐师成长及其相关乐种的比较研究。这样的音乐研究不仅展示了侗族传统说唱多声音乐结构的总体特征,而且也动态勾勒出其灵活性,进而在一种基于"多声音乐形态"分析的基础上,凸显出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琵琶 君牛腿琴 讲君 母固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洞寨与小黄寨春节鼓楼竞歌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雯 董桓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50,共9页
文章通过对十洞地区的岩洞寨(黎平县)与九洞地区小黄寨(从江县)的鼓楼大歌的构成、竞技原则、竞歌实况、唱法、音乐形态等方面的比较研究,以探索侗族大歌在表演中如何获得生命活力,合唱中变与不变是如何规定,对同一首歌,青年歌队如何简... 文章通过对十洞地区的岩洞寨(黎平县)与九洞地区小黄寨(从江县)的鼓楼大歌的构成、竞技原则、竞歌实况、唱法、音乐形态等方面的比较研究,以探索侗族大歌在表演中如何获得生命活力,合唱中变与不变是如何规定,对同一首歌,青年歌队如何简单化演唱,老年歌队又如何复杂化演唱等问题。这将丰富我们对鼓楼大歌的"尾腔预示法"、"抛高式旋法"、"公领母跟"等音乐形态及表现手法的认知,和便于掌握歌手间的合唱竞技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洞寨 小黄寨 侗族大歌 鼓楼竞歌 合唱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鲁克歌剧改革之父”——论杜拉佐的音乐历史贡献 被引量:1
3
作者 康啸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43-148,共6页
杜拉佐是格鲁克歌剧改革中的重要人物。作为18世纪中叶维也纳舞台戏剧的掌管人,杜拉佐曾大力推动法国戏剧文化在维也纳的传播。在他的策划下,形成了以作曲家格鲁克、剧作家卡尔扎比吉等人为代表的"杜拉佐小组"。该小组以戏剧... 杜拉佐是格鲁克歌剧改革中的重要人物。作为18世纪中叶维也纳舞台戏剧的掌管人,杜拉佐曾大力推动法国戏剧文化在维也纳的传播。在他的策划下,形成了以作曲家格鲁克、剧作家卡尔扎比吉等人为代表的"杜拉佐小组"。该小组以戏剧改革为旨要,引进法国戏剧文化为目标,在维也纳掀起了戏剧改革之风,成功推出了舞剧《唐乔瓦尼》、歌剧《奥菲欧与尤里狄西》等改革戏作。文中着重探讨杜拉佐在维也纳歌剧改革中的贡献,并且进一步探究这次歌剧改革的深层原因及其引发的音乐社会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拉佐 格鲁克 卡尔扎比吉 歌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曲子戏自乐班社存续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任方冰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7年第4期51-56,共6页
自乐班社是新疆曲子戏传承有序的承载者。社会认同理论对群体社会成员资格、社会范畴化、刻板印象、积极内群关注和群际比较的分析为解释新疆曲子戏自乐班社存续提供了新的思路。自乐班社成员中曲子戏爱好者、参与表演者、名老艺人和主... 自乐班社是新疆曲子戏传承有序的承载者。社会认同理论对群体社会成员资格、社会范畴化、刻板印象、积极内群关注和群际比较的分析为解释新疆曲子戏自乐班社存续提供了新的思路。自乐班社成员中曲子戏爱好者、参与表演者、名老艺人和主要演员三个层次的结构体现了曲子戏群体的内部关系。具备了所认同的各种共享性新疆曲子戏常识的群体对曲子戏的实践活动,是将曲子戏爱好者个体范畴化为一个群体成员的真正原因。群体内部认为,只有小曲子才能代表新疆的汉族移民艺术形式,曲子戏自乐班社定期互访联谊,互为赞誉,相互砥砺,不同群体的成员,总是对内群做出积极的评价,对外群则会有贬义的刻板印象。新疆曲子戏群体建构起了自己的社会认同,社会认同与社会范畴化是新疆曲子戏自乐班社得以存在和延续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曲子戏 自乐班社 存续机制 社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与混沌分形理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康啸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98,共8页
混沌理论(Chaos Theory)的提出,从科学角度探讨了世界的本质问题。与之密切相关的分形理论(Fractal Theory)无可争议地成为了20世纪的三大科学革命之一,该理论不仅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更启迪了我们反思往昔习以为常的一切。文章... 混沌理论(Chaos Theory)的提出,从科学角度探讨了世界的本质问题。与之密切相关的分形理论(Fractal Theory)无可争议地成为了20世纪的三大科学革命之一,该理论不仅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更启迪了我们反思往昔习以为常的一切。文章重点审视音乐作品与生律方式中展现的混沌与分形特质。从巴赫的古钢琴作品中探讨混沌理论中对于初始条件的依赖性;在约翰·凯奇的音乐创作中探索不可预测性;探究申克分析法与作品自相似性特征;探寻三分损益律所展现出的分形图形等。总之,从音乐作品,到音乐分析观念,再到广阔的音乐文化,我们在纷繁复杂的音乐现象背后的确能够发现混沌分形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理论 分形理论 音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齐易 《中国艺术时空》 2019年第2期3-17,共15页
为摸清雄安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现状,以探明地方文化资源,为这一地域的地方传统文化样貌留下历史存照,"京津冀学者联合考察团队"完成了对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文章就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基本... 为摸清雄安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现状,以探明地方文化资源,为这一地域的地方传统文化样貌留下历史存照,"京津冀学者联合考察团队"完成了对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文章就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基本情况、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雄安新区未来发展中的非遗保护对策等进行陈述,对雄安新区未来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转换中的碎片记忆——江苏兴化六书婚礼仪式调查
7
作者 马韵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5年第2期97-105,共9页
20世纪70—80年代,历时研究开始受到人类学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文化概念被放到过程中去考察。[1]集体中的记忆碎片将是追寻与构建民俗仪式音乐事项立体时空的重要途径和元素。1**本文根据兴化六书老艺人与乡民关于六书仪式的记忆碎片、... 20世纪70—80年代,历时研究开始受到人类学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文化概念被放到过程中去考察。[1]集体中的记忆碎片将是追寻与构建民俗仪式音乐事项立体时空的重要途径和元素。1**本文根据兴化六书老艺人与乡民关于六书仪式的记忆碎片、当下六书艺人的生活景观,以及其它相关史籍、图片等资料,将兴化六书婚礼仪式、观念、六书艺术本身以及六书班子的传承、变迁等信息重新捡起、加以组合,力求还原兴化婚俗及其六书艺术的本原面貌,记录六书艺术发展、变迁的历史痕迹,并注意揭示兴化六书婚俗在遭遇时代撞击中,民俗观念、六书艺术认同心理等均逐步发生变化的心理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化六书婚礼 六书 音声秩序 性别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仪式到展演:大摆手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嵘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81,共10页
大摆手是土家族一度盛行的祈禳仪式,自20世纪以来,经历了几次断层与接续,其仪式与仪式音乐在内容、形式和功能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变化,经历了从仪式到展演的变迁过程。文章对3个版本的大摆手仪式进行比较,发现传统仪式以信仰为核心、表... 大摆手是土家族一度盛行的祈禳仪式,自20世纪以来,经历了几次断层与接续,其仪式与仪式音乐在内容、形式和功能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变化,经历了从仪式到展演的变迁过程。文章对3个版本的大摆手仪式进行比较,发现传统仪式以信仰为核心、表现形式复杂多变、宗教意味浓厚;现今仪式则呈简约化发展,多以文化展演的形式出现,其宗教性被逐渐消解,惟有部分祭祀歌尚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摆手 祈穰仪式 仪式音乐 展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