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1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农林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调查与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孙长霞 贺超 +1 位作者 吴成亮 陈思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541-7542,7545,共3页
以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为例,从学习动机、学习设置和自我调节3个方面对农林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林高校 大学生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MBA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北京林业大学绿色MBA项目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余吉安 陈建成 徐宇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4,共7页
介绍了绿色MBA项目的背景与内涵,指出绿色MBA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绿色思维,践行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工商管理人才。阐述了绿色MBA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其国际化,认为完善的绿色MBA培养体系包括绿色师资团队建设、绿色课程... 介绍了绿色MBA项目的背景与内涵,指出绿色MBA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绿色思维,践行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工商管理人才。阐述了绿色MBA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其国际化,认为完善的绿色MBA培养体系包括绿色师资团队建设、绿色课程设计、绿色教材编著、绿色案例选择与开发、绿色实践经验交流和实战演练。以北京林业大学MBA项目为例,分析并总结了绿色MBA培养体系构建的经验,以期完善和提升当前国内绿色MBA项目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MBA 培养体系 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3
作者 王琦 高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关键词 北京林业大学 2002年 博士学位论文 摘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特色经济林业增长的效应与机制——基于油茶产业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1
4
作者 万璐 梁璐 任祎峻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535,共11页
基于2005—2022年中国14个油茶生产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产业融合发展视角构建数字乡村建设评价体系,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油茶产业增长的直接效应,并通过中介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其增长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 基于2005—2022年中国14个油茶生产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产业融合发展视角构建数字乡村建设评价体系,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油茶产业增长的直接效应,并通过中介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其增长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既能够促进本地区油茶产业增长,又对邻近地区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促进作用在技术市场发达、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低、城乡差距较大的地区更为显著,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提升能够有效弥补教育资源不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油茶产业增长。机制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是促进油茶产业增长的关键路径,同时年降水量、年均温、水土流失治理及病虫害防治对该效应具有调节作用。据此,建议通过培育创新型油茶龙头企业,分类扶持各类产业主体,优化产业链结构与分工协同机制,同时因地制宜推进包括油茶在内的特色经济林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农户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特色经济林业 油茶产业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生态效益明显——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颖 王爱东 +1 位作者 胡阳 张东 《绿色中国》 2024年第14期70-73,共4页
加强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提高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和健康水平,是目前林业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森林管护绿色发展、安全发展成为重要课题。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主要是采用生物控制、物理控制和作物栽... 加强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提高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和健康水平,是目前林业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森林管护绿色发展、安全发展成为重要课题。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主要是采用生物控制、物理控制和作物栽培、选种技术等绿色、环保、无毒的手段减少有害生物的危害。它是提高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森林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2015年7月11日,通州区正式成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以来,全区社会、经济和环境得到较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研究 森林生物多样性 森林管护 作物栽培 有害生物 物理控制 绿色防控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创新、绿色创业与大学生就业力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华晶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8,共10页
在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协同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亟须突破传统技能的行动框架。根据结构功能主义和技术文化理论,数智创新作为技术素养,支撑大学生就业力的技术结构;绿色创业蕴含文化价值,发挥大学生就业力的价值功能。具体而言... 在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协同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亟须突破传统技能的行动框架。根据结构功能主义和技术文化理论,数智创新作为技术素养,支撑大学生就业力的技术结构;绿色创业蕴含文化价值,发挥大学生就业力的价值功能。具体而言,数智创新的技术素养结构,包括工具应用、复杂认知和伦理责任三个维度;绿色创业的文化价值功能,体现在生态文明、低碳理念、循环模式三个方面。数智创新与绿色创业协同促进大学生就业力提质增效,技术素养结构能够适应环境、整合资源,文化价值功能达成目标、潜力永续,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是数绿协同重要途径。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绿色就业力,亟待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夯实技术素养根基、激发文化价值活力,为数绿协同发展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力 数智创新 绿色创业 技术结构 价值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与林农林业碳汇项目参与——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席子立 潘焕学 秦涛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9,共19页
作为林地最主要的经营主体,林农的参与是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首要环节。考虑到中国“关系型”社会的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交易费用问题,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视角,结合社会资本理论剖析林农参与林业碳汇项目的内在机理,同时利用宁陕县微观农... 作为林地最主要的经营主体,林农的参与是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首要环节。考虑到中国“关系型”社会的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交易费用问题,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视角,结合社会资本理论剖析林农参与林业碳汇项目的内在机理,同时利用宁陕县微观农户调研数据分析社会网络、社会信任与社会规范是否会影响林农林业碳汇项目参与决策并检验社会资本变量发挥作用的条件,研究表明:89%的样本林农参与了林业碳汇项目,显现出了较高的参与水平;Logit模型结果表明强关系网络、人际信任、制度信任、惩罚机制与互惠行为变量均对林农林业碳汇项目参与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弱关系网络变量并不会影响到林农的林业碳汇项目参与决策;调节效应模型的结果则表明林农的合作社社员身份可以显著地增强社会资本各维度对林农林业碳汇项目参与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农参与 林业碳汇项目 社会资本 交易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经济韧性影响机制研究
8
作者 张洋 胡之阔 马筱筱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8,共12页
在我国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背景下,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有效应对农业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时增强农业经济韧性的现实选择。文章基于2012—2024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 在我国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背景下,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有效应对农业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时增强农业经济韧性的现实选择。文章基于2012—2024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模型,研究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农业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经济韧性,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且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增强农业的抵抗能力、适应能力和重塑能力来赋能农业经济韧性。二是农业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中介路径来提高农业经济韧性,且二者呈现正向显著作用。三是通过异质性检验,农业新质生产力在高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对于农业经济韧性提高的效果显著于低农业生产率地区;相比非粮食主产区,农业新质生产力在粮食主产区更能提高农业经济韧性。据此,提出以下建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农业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实施因地制宜政策,推动农业差异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经济韧性 双向固定效应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职业替代风险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9
作者 杨光 马丽 +1 位作者 刘婷 王会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80,共14页
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20年微观数据和地级市层面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和机制,并重点分析了职业替代风险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农村劳动... 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20年微观数据和地级市层面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和机制,并重点分析了职业替代风险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就业创造效应和就业替代效应,进而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在高职业替代风险岗位的非农就业农村劳动力,其退出非农就业的可能性更大,继续从事非农就业时的工作时间更长、收入更低,且倾向于转向更高职业替代风险的岗位。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在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需加强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建议,以缓解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替代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职业替代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天然林保护管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10
作者 崔楚云 侯一蕾 +2 位作者 张涵 韩宇 温亚利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135,共9页
全球天然林面积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在全球气候危机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下,全面保护与科学恢复天然林已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而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将为天然林保护修复夯实制度基础。本文在探究国外天然林制度背景的基... 全球天然林面积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在全球气候危机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下,全面保护与科学恢复天然林已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而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将为天然林保护修复夯实制度基础。本文在探究国外天然林制度背景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外天然林保护制度特征,聚焦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新西兰等天然林保护制度体系较为完备的国家,采用比较分析方法,重点比较各国在天然林立法模式、管理工具、冲突协调方面的差异化政策,并结合我国天然林保护制度的现状及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天然林保护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政策制度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欧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关联产业加征关税的经济效应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嘉泽 谭词 赵文祺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9,共14页
本文将电动汽车、油电混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锂电池、集成电路等产业从GTAP数据库中拆分出来,构建涵盖全球13个地区12个部门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美国和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关联产业加征关税的影响,并评估了中国反制措施的... 本文将电动汽车、油电混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锂电池、集成电路等产业从GTAP数据库中拆分出来,构建涵盖全球13个地区12个部门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美国和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关联产业加征关税的影响,并评估了中国反制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宏观层面看,美国和欧盟加征关税对中美GDP冲击有限,但中美居民均面临不同程度的福利损失;从产业层面看,美国和欧盟加征关税使其电动汽车、锂电池和集成电路的产出上升,中国相关产业受到负向冲击,日本、韩国和墨西哥相关产业从中受益;从反制措施看,中国对美国和欧盟加征关税,尤其是引入失业因素后,美国和欧盟生产总值降幅进一步增大。本文的研究为应对美国和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围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征关税 新能源汽车 供应链 一般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生态资产管理的内涵、挑战及创新
12
作者 昌敦虎 马奔 +2 位作者 唐小平 温亚利 庞军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2期75-83,共9页
基于“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产品”的链条,面向国家公园体制提出国家公园生态资产管理的概念。国家公园生态资产概念的提出具有资产化管理国家公园和国家代表性的生态系统保护双重意义。国家公园生态资产管理的内涵包括:守护国家生态... 基于“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产品”的链条,面向国家公园体制提出国家公园生态资产管理的概念。国家公园生态资产概念的提出具有资产化管理国家公园和国家代表性的生态系统保护双重意义。国家公园生态资产管理的内涵包括:守护国家生态安全、建立全民所有资产委托代理机制、稳步推进保护地役权改革、实行全域用途管制、创新生态资产特许经营制度、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构建生态资产监测评估制度。在生态优先的原则下,建设好、管理好、保护好国家公园,全面、系统开展国家公园生态资产管理,促进自然资源资产持续保值增值,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国家公园生态资产管理面临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产权界定不够清晰、保护与利用不够平衡等挑战。国家公园生态资产管理创新的建议如下:第一,构建国家公园生态资产管理法律体系,完善生态资产管理制度;第二,健全国家公园生态资产管理体制框架,开展生态资产管理评估;第三,建立国家公园全民所有资产委托代理机制,实现生态资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态资产 生态资产管理 国家公园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业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黄敏捷 曹兰芳 +1 位作者 何曦 刘心晨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144,共12页
林业生产率是评价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重要指标,研究林业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中国林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基于30个省级面板数据评价林业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然后通过空间相关性模型分析其空间集聚分异... 林业生产率是评价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重要指标,研究林业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中国林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基于30个省级面板数据评价林业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然后通过空间相关性模型分析其空间集聚分异特征,最后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2004—2021年中国林业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未达到有效水平,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2)2004—2021年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莫兰指数值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3)政策因素政府干预水平、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率及自然因素森林资源覆盖率对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以上结论表明,实现林业第一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需关注林业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分异的主导因素,要从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第一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影响因素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欧国家林业投资浅析
14
作者 刘兆美 陈晓倩 祝远红 《森林防火》 2025年第1期147-151,共5页
分析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投资环境,介绍了森林资源以及林业产业概况,对中东欧国家林业投资重点合作领域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中国企业投资中东欧国家林业重点领域和需要的外部环境支持。
关键词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林业 森林资源 林业产业 对外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兽冲突视角下野猪致害防控手段有效性及经济生态分析
15
作者 鞠一格 张正一 +3 位作者 杨永昕 孟和达来 贺伟 张书理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7-536,共10页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是野生动物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在野猪(Sus scrofa)退出“三有”名录的背景下,对野猪致害防控手段进行有效性评估,并在经济与生态层面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于2022年及2023年的8月21日至10月9日在罕...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是野生动物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在野猪(Sus scrofa)退出“三有”名录的背景下,对野猪致害防控手段进行有效性评估,并在经济与生态层面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于2022年及2023年的8月21日至10月9日在罕山林场与黑里河林场28块样地设置82个相机位点开展实验,采用有效性评价、Kruskal‑Wallis检验、成本效益分析和可推广性分析等方法,得出使用防控方案比空白对照方案效果更优,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单独使用防控方案的效果优于叠加使用,红外感应警报器是局部最优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且可推广。以期为遭受野猪危害的地区提供经济生态可行的解决方案,更好地缓解人兽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兽冲突 野生动物肇事 野猪 成效评估 经济生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投资者注意力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兼论经济效率与可持续发展
16
作者 宋肖肖 胡海峰 李亚茹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55,共19页
绿色投资者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本文基于绿色投资者特征构建绿色机构投资者注意力的正向指标,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考察绿色机构投资者注意力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绿色机构投资者... 绿色投资者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本文基于绿色投资者特征构建绿色机构投资者注意力的正向指标,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考察绿色机构投资者注意力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绿色机构投资者注意力提升对企业短期及长期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正向影响。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绿色机构投资者注意力通过绿色治理、融资约束和绿色创新渠道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绿色机构投资者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在重污染行业、高行业竞争程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和短期投资者主导的企业中更明显。绿色机构投资者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能够兼顾经济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投资者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治理 融资约束 绿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北京林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被引量:35
17
作者 张颖 杨桂红 李卓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北京的生态安全始终是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北京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林业建设的公共投入,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本以加强对林业的投入,有效提升了北京林业整体水平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为了提高林业投入产出效率,实现林... 北京的生态安全始终是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北京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林业建设的公共投入,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本以加强对林业的投入,有效提升了北京林业整体水平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为了提高林业投入产出效率,实现林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规模效益,本文选取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林业系统年末从业人数、造林面积、林业产业结构比例、林业产业产值和林木绿化率6个投入产出指标,运用考虑规模收益的DEA模型(BC2-DEA模型)对1993—2013年北京林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93—2013年,北京林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总体上是比较高的,21年内的平均综合效率值为0.966。在总体综合效率变化上,1993年以来,林业投入产出效率较好,总体效率变化趋势大致平稳,小有波动。其中处于DEA有效状态的年份14年,另外有7个年份处于DEA无效状态。研究还对北京林业投入产出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变化对林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最大,林业产业结构比例对目前北京林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林业投资管理、生产管理等也影响林业生产效率。研究建议,今后北京的林业发展应主要集中在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林业的投资和生产管理水平上。研究对促进北京林业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林业投入产出效率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模型 林业投入产出 管理 效率分析 协调发展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林业投资与林业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被引量:38
18
作者 才琪 陈绍志 赵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6-133,共8页
[目的]研究中央林业投资与林业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中央林业投资效率评价方法体系,明确中央林业投资在林业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及作用,为衡量中央林业投资利用效率提供实证依据,在促进财政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的同时,... [目的]研究中央林业投资与林业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中央林业投资效率评价方法体系,明确中央林业投资在林业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及作用,为衡量中央林业投资利用效率提供实证依据,在促进财政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的同时,推动林业经济增长。[方法]基于1987—2013年数据,采用Stata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中央林业投资、林业劳动力投入水平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利用VAR模型测算中央林业投资的滞后期,使用协整关系检验,得出林业经济增长和中央林业投资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结合格兰杰因果检验,判断中央林业投资和林业经济增长之间短期的因果关系;根据误差修正模型分别论证当中央林业投资和林业经济增长偏离均衡水平时,在短期内恢复长期均衡的可能性,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更直观地判断二者变动在长期内对自身和相互之间的影响。[结果]1)中央林业投资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其贡献率为1.517%。2)中央林业投资存在1~2年的滞后期,此后开始发挥作用。长期内林业产值对中央林业投资增长具有收入效应,1%的林业经济增长可带动0.991%的中央林业投资。林业产值无法在短期内促进中央林业投资额迅速增长,但中央林业投资在短期会拉动林业产值的增加。3)中央林业投资与林业产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当中央林业投资偏离均衡水平时,在短期内恢复长期均衡的速度快于林业产值。林业产值具有累加效应,中央林业投资对自身存在积累和拉动效应,林业产值对中央林业投资会产生收入效应,中央林业投资对林业产值存在乘数扩大效应。[结论]结合中央林业投资与林业经济增长存在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提出加大中央林业投资力度、坚持持续合理投入、做出长远政策规划、防止年际间大幅度波动及临时性政策变动、完善中央林业投资体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林业投资 林业产值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山区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制约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侯一蕾 赵正 +1 位作者 温亚利 金旻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1-138,共8页
山区往往是生态脆弱的地区,但又肩负着生态建设的重要使命。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山区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得到广泛关注。选取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为研究区域,从生态经济的视角出发,... 山区往往是生态脆弱的地区,但又肩负着生态建设的重要使命。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山区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得到广泛关注。选取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为研究区域,从生态经济的视角出发,对生态脆弱区的林业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制约和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湘西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矛盾依然存在,给林业建设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对资源利用的诸多限制也对农户生计和林业产业发展形成制约和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林业建设 经济发展 相互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对林业生态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我国31个省区系统聚类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桂红 张颖 毛宇飞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7-176,共10页
以林业人力资本作为切入点,运用系统聚类法,在将我国31个省市区划分为林业人力资本优质区、富集区和落后区的基础上,构建包含林业人力资本等变量在内的生产函数,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模型估计,可以发现:林业... 以林业人力资本作为切入点,运用系统聚类法,在将我国31个省市区划分为林业人力资本优质区、富集区和落后区的基础上,构建包含林业人力资本等变量在内的生产函数,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模型估计,可以发现:林业人力资本对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林业劳动工资作为一种信号工具可反映人力资本价值,由其产生的激励作用对生态经济增长有较大的贡献;林业生产格局并不适合地区林业产业的发展;林业新增固定资产仅对落后区的生态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而林业实际资金投入对各地区的生态经济增长均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为此,我国在优质区和落后区要注重劳动力质量的提升,而在富集区要注重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要加快林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以带动地区生态经济总量较快的增长;要增加实际造林面积,加快林业科技发展,以促进生态经济的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地区生态经济 生产函数 林业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