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域森林功能区划与功能区管理研究——以江西省崇义县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璐 邓华锋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3-227,共5页
森林功能区划作为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可以从整体上发挥森林的多功能特性。以江西省崇义县为研究对象,依据崇义县二类调查资料,采用以乡镇为基本单位分析各乡镇林种并根据已划分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系分布... 森林功能区划作为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可以从整体上发挥森林的多功能特性。以江西省崇义县为研究对象,依据崇义县二类调查资料,采用以乡镇为基本单位分析各乡镇林种并根据已划分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系分布等对研究地进行功能区划的方法,对崇义县进行地理空间分区,将崇义县划分为水土保持区、自然保护区、木材生产区、森林风景旅游区以及河岸区域5个功能区。各功能区的经营分别以每个功能区期望达到的理想状况、为了达到或维持理想状况而应执行或满足的标准两部分进行介绍。为我国县域森林功能区划及功能区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功能区划 功能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西山林场游憩林抚育的森林健康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匡记 汪加魏 +3 位作者 施侃侃 侯嫚嫚 尹群 贾忠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5-69,共5页
针对北京市西山林场森林景观质量下降、密度大、自然整枝差、火险等级高等问题;结合森林健康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对各林分采取生态疏伐、景观疏伐、修枝、可燃物管理、定株、补植、补造等措施,并对抚育技术进行了森林健康经营与评价;... 针对北京市西山林场森林景观质量下降、密度大、自然整枝差、火险等级高等问题;结合森林健康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对各林分采取生态疏伐、景观疏伐、修枝、可燃物管理、定株、补植、补造等措施,并对抚育技术进行了森林健康经营与评价;抚育保留密度:侧柏1375∽1975株/hm2,刺槐550∽700株/hm2,黄栌约1100株/hm2,油松约900株/hm2,元宝枫约1588株/hm2时森林健康质量较好;抚育后的森林健康指数(HCI)都有提高;侧柏提高31.27%,刺槐提高22.22%,黄栌提高11.11%,油松提高了15.00%,元宝枫提高17.65%,可见抚育后各林分的森林健康质量都显著提高。这对合理开发和利用西山林场的风景游憩林资源提供了新的经营标准和思路,同时也能为各地区具有类似功能和问题的林分提供健康经营的理论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健康 游憩林 经营与评价 北京西山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森林碳储量和碳汇经济价值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张峰 彭祚登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58,共7页
基于北京市第七次(2004—2008年)、第八次(2009—2013年)和第九次(2014—2018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评估2004—2018年北京市森林资源碳储量的动态变化,并运用碳税法对其碳汇经济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 基于北京市第七次(2004—2008年)、第八次(2009—2013年)和第九次(2014—2018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评估2004—2018年北京市森林资源碳储量的动态变化,并运用碳税法对其碳汇经济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北京市的森林碳储量在2004—2008年为7.09Tg,2009—2013年为9.43Tg,2014—2018年为15.39Tg。森林碳密度在3个清查期内依次为19.94,21.97和24.75t/hm^(2)。其中,幼龄林占林分总碳储量的比例最高,3个清查期内依次占到52.04%,47.64%和53.42%;中龄林的占比也较高,依次达到23.05%,24.78%和21.00%。北京市森林碳汇的经济价值在2004—2008年为50.75亿元,2009—2013年为57.25亿元,2014—2018年为76.52亿元,15年间的年均碳汇经济价值增量为1.718亿元。北京市森林资源的碳储量和碳汇经济价值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中幼龄林的占比较高,森林碳密度较低,应进一步加强森林的科学抚育和管理,持续提高森林的碳汇功能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储量 碳密度 碳汇经济价值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5种典型风景游憩林的大气颗粒物吸滞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志丹 曹治国 +6 位作者 闫广轩 姚迪 黄青青 段劼 王亚飞 王凯 郑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树种在叶片和冠层尺度上吸滞大气颗粒物的特征,解析相同污染背景下不同树种单叶和林分冠层对大气颗粒物吸滞特征的变异,为营建能够高效吸滞大气颗粒物的城市森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北京市五环路周围具有代表性的... 【目的】探究不同树种在叶片和冠层尺度上吸滞大气颗粒物的特征,解析相同污染背景下不同树种单叶和林分冠层对大气颗粒物吸滞特征的变异,为营建能够高效吸滞大气颗粒物的城市森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北京市五环路周围具有代表性的平原风景游憩林进行调查后,选择奥林匹克公园内5片典型风景游憩林(华山松-银杏混交林、毛白杨-白蜡混交林、旱柳纯林、毛白杨纯林、多树种复层针阔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洗脱称量粒度分析法得到各树种单位叶面积大气颗粒物吸滞量,通过叶面积指数计算每公顷各树种对不同径级颗粒物的吸滞量,依据各树种冠层占整个林分冠层的面积比例计算纯林或混交林单位面积林分对不同径级颗粒物的吸滞量。【结果】不同林分各树种叶片吸滞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单位面积叶片颗粒物吸滞量在树种间的差异随颗粒物径级和林分类型有所改变。单叶尺度上,各树种对不同径级大气颗粒物的吸滞能力综合排序为银杏>圆柏>元宝枫>栾树>华山松>侧柏>白蜡>旱柳>毛白杨。不同林分冠层对大气颗粒物的吸滞能力差异明显,相差倍数高达20倍左右;各类型林分单位面积的大气颗粒物吸滞量大小不随颗粒物径级而变化,对所有径级颗粒物均为华山松-银杏混交林的吸滞量最高,然后依次为多树种针阔混交林、旱柳纯林、毛白杨-白蜡混交林和毛白杨纯林。【结论】本研究9个树种中,银杏、圆柏和元宝枫为高滞尘树种,栾树、华山松和侧柏为中等滞尘树种,白蜡、旱柳和毛白杨为低滞尘树种;能够对大气颗粒物进行高效吸滞的林分结构特征为含多个高滞尘树种+具有多层林冠+林木疏密相间,欲使城市森林发挥其大气颗粒物吸滞效能,需同时关注高滞尘树种选择及合理林分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滞尘 PM_(2.5) 空气污染 林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山主要造林树种林下枯落物的持水特性 被引量:89
5
作者 张峰 彭祚登 +2 位作者 安永兴 陈峻崎 任云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14,共9页
在北京西山森林健康试验示范区内,刺槐、侧柏、元宝枫、黄栌、油松、栓皮栎林下枯落物的持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6个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总蓄积量分别为油松26.01t·hm-2,元宝枫10.95t·hm-2,栓皮栎10.82t·hm-2,刺槐8... 在北京西山森林健康试验示范区内,刺槐、侧柏、元宝枫、黄栌、油松、栓皮栎林下枯落物的持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6个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总蓄积量分别为油松26.01t·hm-2,元宝枫10.95t·hm-2,栓皮栎10.82t·hm-2,刺槐8.96t·hm-2,黄栌8.90t·hm-2,侧柏4.52t·hm-2,其大小顺序为油松>元宝枫>栓皮栎>刺槐>黄栌>侧柏;2)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相似,未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均大于半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并且枯落物在水中浸泡8h时,其持水量基本达到最大值;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吸水速率在0~2h最快,在4~6h后逐渐减缓,6h后明显减缓,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吸水速率基本趋向一致;3)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率范围为75.44%~278.65%,针叶树种的最大持水率均低于阔叶树种,但由于油松林下枯落物的蓄积量明显大于其他阔叶树种,故研究区内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的大小顺序为:油松>栓皮栎>元宝枫>刺槐>黄栌>侧柏;4)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有效拦蓄深分别为栓皮栎2.33mm,油松2.12mm,元宝枫2.00mm,刺槐1.19mm,黄栌0.89mm,侧柏0.23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西山 枯落物 持水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灵山地区不同森林群落叶功能性状比较 被引量:128
6
作者 宝乐 刘艳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692-3703,共12页
植物功能性状(plant functional trait)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其中叶功能性状(leaf functional trait)与植株生物量和植物对资源的获得、利用及利用效率的关系最为密切。研究了东灵山地区叶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叶功能性状与地形... 植物功能性状(plant functional trait)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其中叶功能性状(leaf functional trait)与植株生物量和植物对资源的获得、利用及利用效率的关系最为密切。研究了东灵山地区叶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叶功能性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并对不同群落叶功能性状进行了比较。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叶干物质含量(LDMC)与比叶面积(SLA)、叶氮浓度(LNC)、叶磷浓度(LPC)、叶钾浓度(LKC)负相关;叶大小与叶厚度正相关;SLA与LNC、LPC、LKC正相关;LNC与LPC、LKC正相关;LPC与LKC正相关。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对叶大小、LNC、LKC来讲,海拔是各项地形因子中的首要影响因子;对LDMC、叶厚度来讲,坡度对其影响最大;对SLA、LPC来讲,坡位是其首要影响因子。依据乔木层的SLA和LDMC将5种群落分成3类,第一类是黑桦林和山杨林,第二类是辽东栎林,第三类是胡桃楸林和糠椴林。群落的分类情况符合该地带性植被优势度类型的分类情况,LDMC和SLA是最能体现群落间差异的叶功能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状 群落 地形因子 叶干物质含量 比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遮阴度对红花玉兰‘娇红1号’生长生理及花期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彭惠萍 蔡宇宇 +8 位作者 詹丽红 朱仲龙 贾忠奎 马履一 桑子阳 吴南生 罗芊芊 朱国平 汪加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52,共12页
【目的】探明不同遮阴度对红花玉兰‘娇红1号’2年生大容器嫁接苗生长生理特性及花期的影响,可为红花玉兰‘娇红1号’苗木培育选择夏季适宜的遮阴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将90株红花玉兰‘娇红1号’苗木置于3种... 【目的】探明不同遮阴度对红花玉兰‘娇红1号’2年生大容器嫁接苗生长生理特性及花期的影响,可为红花玉兰‘娇红1号’苗木培育选择夏季适宜的遮阴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将90株红花玉兰‘娇红1号’苗木置于3种不同遮阴条件下(全光照作为对照CK,透光率50%~70%为S1处理,透光率20%~40%为S2处理)栽培,分别测定各处理的树体生长、生理响应和花期特性。【结果】1)在S1处理下,‘娇红1号’的苗高年生长量、地径年生长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分枝数较全光照的处理分别增加了17.73%、10.62%、10.19%、30.49%;2)8—9月,随着遮阴度的增加,叶片的全氮、全磷、全钾、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7—9月,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随遮阴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升,叶片的叶绿素a、b均逐渐增加;S1处理下的叶片P_(n)、G_(s)和T_(r)值最大,P_(n)为11.61μmol·m^(-2)·s^(-1),G_(S)和T_(r)分别为19.23、6.85 mmol·m^(-2)·s^(-1),Ci值最小为277.85μmol·mol^(-1);3)在S1处理下,‘娇红1号’始花期提前5.00 d,花期持续时间和单花期均最长,分别为16.33、7.44 d;在S2处理下始花期推迟3.00 d,花期持续时间和单花期最短,分别为9.67、6.45 d。【结论】在夏季高温强光条件下,对红花玉兰‘娇红1号’进行透光率为50%~70%的遮阴处理有利于促进苗木生长和营养物质积累,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保持抗氧化酶活性稳定,增大开花率,延长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玉兰 遮阴 生长 生理指标 花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景观型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汪加魏 于丹丹 +1 位作者 尹群 贾忠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3-239,共7页
运用森林健康的相关理论与技术,采用分层评价的指标分值法评价森林健康,一级指标及其下的基本指标均采用等权分配权重的评价方法;分别于2004年和2012年对北京市八达岭林场的16块标准样地进行了森林健康评价指标的调查、量化和测定,2004... 运用森林健康的相关理论与技术,采用分层评价的指标分值法评价森林健康,一级指标及其下的基本指标均采用等权分配权重的评价方法;分别于2004年和2012年对北京市八达岭林场的16块标准样地进行了森林健康评价指标的调查、量化和测定,2004年调查了13个基本指标,2012年调查了24个基本指标,共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抵抗力、生产力(活力)、效益、土壤状况等6个一级指标;对林分各指标逐项进行数量化或评分(定性指标数量化,定量指标标准化),计算出森林健康指数HCI来评价八达岭林场的森林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森林在2012年的HCI为60.33(13个指标;亚健康),仅比2004年(13个指标HCI=60.25;亚健康)提高了0.09(0.15%);16块标准地中10个林分的HCI有升高趋势,其中侧柏-黄栌(提高了29.13%)、西沟糠段林(提高了21.80%)、西沟油松林(提高了18.57%)等标准地的森林健康质量提高明显;但有6个林分的健康水平有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西沟元宝枫林(下降了21.20%)、西沟黑桦林(下降了23.49%)、西沟核桃楸林(下降了31.15%)等森林健康的质量下降明显。总体上看,森林质量较稳定,但健康质量不容乐观,仍处于亚健康状态(24个指标评价HCI=59.47;2012年),需要林场及时采取生态疏伐、景观疏伐、补植补造、封山育林等经营技术措施改善林分质量,提高森林的健康等级,充分发挥八达岭林场森林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健康评价 八达岭林场 景观型 水源涵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平泉县平欧杂交榛越冬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赵爽 苏淑钗 +2 位作者 张兵 王忠 盛淑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39,共7页
以14个平欧杂交榛品种(系)为试材,开展了越冬保存调查,统计其在河北平泉地区的越冬保存率以及抽条指数。越冬保存调查结果显示,14个品种(系)中达维的越冬保存率最高,达到82.63%,辽榛1号的抽条指数最低,为0.717 6。分别对越冬保存率和抽... 以14个平欧杂交榛品种(系)为试材,开展了越冬保存调查,统计其在河北平泉地区的越冬保存率以及抽条指数。越冬保存调查结果显示,14个品种(系)中达维的越冬保存率最高,达到82.63%,辽榛1号的抽条指数最低,为0.717 6。分别对越冬保存率和抽条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越冬保存率最高的一类为辽榛7号、达维、辽榛3号和84-72,较高的一类为84-545、平顶黄、辽榛2号和13-21;平均抽条指数最低的一类为13-21、平顶黄和辽榛1号,较低的一类为辽榛3号,辽榛2号和85-127。以3个平欧杂交榛品种(系)为试材,设置了不同厚度蘑菇渣覆盖的对比试验,并探讨了不同厚度覆盖下的土壤水分和温度与平欧杂交榛的越冬保存率和抽条指数的相关性。覆盖试验表明,蘑菇渣覆盖有利于提高平欧杂交榛的越冬保存率和抗抽条能力,平欧杂交榛的越冬性与1、2月份地下30 cm水分及4个月地下30 cm水分总和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蘑菇渣覆盖是通过提高土壤水分和温度从而提高了杂交榛的越冬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欧杂交榛 越冬保存率 抽条 蘑菇渣覆盖 河北平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道边银杏叶片大气颗粒物滞纳量冠层变异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志丹 曹治国 +1 位作者 刘欢欢 贾黎明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7-472,共6页
为研究树木叶片大气颗粒物滞纳量在冠层内的空间变异性,以城市道路边银杏单木为例,对单木冠层的不同高度、不同方向及不同位置共48个位点进行采样、测定分析其单位面积叶片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滞纳... 为研究树木叶片大气颗粒物滞纳量在冠层内的空间变异性,以城市道路边银杏单木为例,对单木冠层的不同高度、不同方向及不同位置共48个位点进行采样、测定分析其单位面积叶片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滞纳量。结果显示:在0-2级风且大气污染等级为轻度污染以内的天气下,单位面积叶片PM2.5、PM10和TSP滞纳量在冠层内的空间分布无明显规律,单位面积叶片PM2.5和PM10滞纳量分布状况较为相似,低处叶片PM2.5、PM10滞纳量更大,高处叶片TSP滞纳量更大;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了高度对单位面积叶片PM2.5滞纳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余各因子及交互作用对树冠单位面积叶片PM2.5、PM10和TSP滞纳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针对不同研究目的,对树木冠层大气颗粒物滞纳量研究的采样方法提出建议,为城市植被对大气颗粒物吸滞作用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单木 空间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山地区侧柏人工林健康经营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祚登 张峰 +2 位作者 安永兴 陈峻崎 任云卯 《河北林果研究》 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
以森林生态学理论、森林培育学理论、近自然经营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健康评价结果为依据,结合北京西山地区侧柏人工林的现状,提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侧柏人工林健康经营模式方案,内容包括林分密度调整,补植更新苗木,林内卫生清理,土壤改良... 以森林生态学理论、森林培育学理论、近自然经营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健康评价结果为依据,结合北京西山地区侧柏人工林的现状,提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侧柏人工林健康经营模式方案,内容包括林分密度调整,补植更新苗木,林内卫生清理,土壤改良等方面。方案实施后,通过对实施健康经营方案的样地及对照样地的平均胸径、郁闭度、乔木层密度、幼苗更新密度、灌木物种多样性指数、草本物种多样性指数、病虫危害比率、火险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9个评价指标的对比监测,从生产力、群落结构、抵抗力(干扰)、土壤状况4个方面评价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变化。同时对林内小气候和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进行了对比监测,作为健康评价的辅助指标。监测结果显示,实施森林健康经营技术措施的侧柏人工林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西山 侧柏人工林 健康评价 健康经营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山地区黄栌人工林健康经营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峰 彭祚登 +2 位作者 安永兴 陈峻崎 任云卯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3期46-49,共4页
针对北京西山地区黄栌人工林的现状,提出了内容包括林分密度调整、补植更新苗木与草本植物、林内卫生清理、土壤改良等的黄栌人工林健康经营方案。方案实施后,通过对实施健康经营方案的样地及对照样地的平均胸径、郁闭度、乔木层密度、... 针对北京西山地区黄栌人工林的现状,提出了内容包括林分密度调整、补植更新苗木与草本植物、林内卫生清理、土壤改良等的黄栌人工林健康经营方案。方案实施后,通过对实施健康经营方案的样地及对照样地的平均胸径、郁闭度、乔木层密度、幼苗更新密度、物种多样性、群落层次结构、病虫危害比率、火险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9个评价指标的对比监测,从生产力、群落结构、抵抗力(干扰)、土壤状况4个方面评价了林分健康水平的变化。同时对林内小气候和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进行了对比监测,作为健康评价的辅助指标。监测结果显示,实施森林健康经营技术措施的黄栌人工林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栌人工林 健康经营 健康监测 北京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峰 刘红霞 +1 位作者 梁军 张星耀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1期89-91,共3页
为长期观测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变化规律,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从时间、空间、研究内容上来讲,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本文着重阐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历史发展及现状,总结现在研... 为长期观测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变化规律,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从时间、空间、研究内容上来讲,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本文着重阐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历史发展及现状,总结现在研究的热点问题,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定位研究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灰尘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与道路等级的关系——以北京和郑州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沈墨海 董文静 +9 位作者 王梦蕾 杨帅 杨天芳 唐连峰 任浩 吴培培 孙丽芳 王世华 曹治国 席本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2-951,共10页
为了探究交通活动对道路灰尘重金属(Ni、Cu、Zn、Mn、Co、Cr、As、Ag、Cd、Pb)空间分布及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集北京市和郑州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交通枢纽和公园道路的灰尘样品共64个,进而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其进行污... 为了探究交通活动对道路灰尘重金属(Ni、Cu、Zn、Mn、Co、Cr、As、Ag、Cd、Pb)空间分布及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集北京市和郑州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交通枢纽和公园道路的灰尘样品共64个,进而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其进行污染评价,并运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人体暴露评估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道路灰尘中重金属浓度的高低顺序依次为Zn>Mn>Cr>Ni>Pb>Cu>As>Co>Ag>Cd,郑州市道路灰尘中重金属浓度的高低顺序依次为Zn>Mn>As>Cr>Pb>Ni>Cu>Co>Cd>Ag.北京市道路灰尘中Ag、Cd污染水平较高,而郑州市道路灰尘中Ag、Cd、As浓度明显高于河南省土壤元素背景值.总体而言,郑州市支路灰尘中重金属的浓度最高,次干道其次,主干道浓度最低;而北京市不同规格道路灰尘中重金属的浓度并无明显规律,这与城市发展水平和交通密度的空间分布有直接关系.进一步对比交通枢纽与公园道路灰尘样品发现,道路灰尘中重金属元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受交通活动影响较大,包括Ni、Cu、Zn、Cr、Pb、Cd 6种元素,其在交通枢纽与公园道路灰尘样品中污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另一类受交通影响较小,包括Mn、Co、Ag、As 4种元素,其在交通枢纽和公园道路灰尘中的浓度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灰尘 重金属 交通活动 污染评价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归林区森林碳储量及其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亚爽 刘琪璟 +2 位作者 陶立超 程小云 孟盛旺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7-212,共6页
基于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估算内蒙古大兴安岭满归林区森林碳储量、碳密度,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林区森林地上总碳储量从2010年的974万t增加到2012年的1 005万t,年均增长率为1.57%,碳储量主要集中在林区... 基于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估算内蒙古大兴安岭满归林区森林碳储量、碳密度,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林区森林地上总碳储量从2010年的974万t增加到2012年的1 005万t,年均增长率为1.57%,碳储量主要集中在林区的北部和西部。从树种的角度看,林区总碳储量中落叶松和白桦贡献最大,占据主导地位;从龄组的角度分析,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占总碳储量的比例很大;乔木林碳密度与林龄紧密相关,先随林龄快速增加而后又缓慢减小。研究时段内,尽管林区整体森林碳密度较小,但不同龄组以及不同森林类型的碳密度总体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归林区 蓄积量 碳储量 碳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林业苗圃的现代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明明 彭祚登 冯莎莎 《河北林果研究》 2011年第4期372-378,共7页
针对我国农林业苗圃建设的实际,通过参考国内外对现代化的界定、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企业的内涵及理解,研究了现代化苗圃的一些基本特征,旨在为反映一个苗圃的现代化实现程度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农林业 苗圃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东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2
17
作者 文冰彬 刘琪璟 +2 位作者 孟盛旺 杜乐山 谢添翔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2期106-112,116,共8页
基于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建立了景东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工程法等,结合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对云南省景东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景东县森林生态系统服... 基于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建立了景东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工程法等,结合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对云南省景东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景东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59.43亿元/a,其中,提供产品服务价值为7.78亿元/a,调节服务价值为154.89亿元/a,支持服务价值为92.19亿元/a,文化服务价值为4.57亿元/a;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是该县林业总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33.34倍和5.12倍;不同生态服务提供的价值大小顺序为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环境>提供产品>森林游憩>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同森林类型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大小顺序为思茅松>栎类>针阔混交>阔叶混交>软阔>栲类>云南松>桦木>铁杉>针叶混交>杉木>华山松>桉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物质量 价值量 景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尔道嘎林区森林碳储量及其变化
18
作者 周亚爽 刘琪璟 +2 位作者 孟盛旺 罗春旺 程小云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9-324,共6页
基于莫尔道嘎林区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依据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对莫尔道嘎林区不同时段、不同森林类型的森林碳储量进行了推算,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莫尔道嘎林区森林活立木(地上和地下)总碳储量由2008... 基于莫尔道嘎林区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依据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对莫尔道嘎林区不同时段、不同森林类型的森林碳储量进行了推算,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莫尔道嘎林区森林活立木(地上和地下)总碳储量由2008年的18 456 147 t增加到了2012年的20 202 875 t,累计增加碳1 746 728 t,增长率为9.46%。从树种的角度分析,全区总碳储量中落叶松和白桦所占比重最大;从龄组角度看,中龄林和成熟林占总碳储量比重最高。同时,不同森林类型碳密度不同,其中,樟子松林碳密度最大,蒙古栎林碳密度最小;不同龄组的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加逐渐增大。不同森林类别之间(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森林碳密度也不同,重点公益林碳密度明显高于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碳储量 碳密度 碳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
19
作者 王锦林 王锦霞 +3 位作者 余殿 曹川健 韩卫东 张彩华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53-56,共4页
在传统野外调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定位技术对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基本掌握该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现状,该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现有野生植物192种,占木本植物总数的77.42%,具有很好的... 在传统野外调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定位技术对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基本掌握该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现状,该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现有野生植物192种,占木本植物总数的77.42%,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前景 哈巴湖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娇红1号’红花玉兰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詹丽红 蔡宇宇 +7 位作者 朱仲龙 马履一 贾忠奎 吴南生 罗芊芊 朱国平 邓章文 汪加魏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6,共9页
以‘娇红1号’1年生嫁接苗为试材,设置盆栽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FWC)的20%(HD)、40%(LD)、60%(CK)、80%(LF)、100%(HF)5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娇红1号’叶片的光合特性和生理指标分析‘娇红1号’红花玉兰对水分胁迫的生理... 以‘娇红1号’1年生嫁接苗为试材,设置盆栽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FWC)的20%(HD)、40%(LD)、60%(CK)、80%(LF)、100%(HF)5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娇红1号’叶片的光合特性和生理指标分析‘娇红1号’红花玉兰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探究‘娇红1号’红花玉兰在江西等江南丘陵区的引种效应。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HD处理下的‘娇红1号’苗木在胁迫第10天全部死亡(其余的存活率为100%),CK下‘娇红1号’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先降后升,其余处理都随着胁迫时间的加长而降低。P_(n)和G_(s)的日变化出现双峰现象,T_(r)日变化呈现先升后降趋势,C_(i)日变化呈现上升趋势,WUE和L_(s)的日变化呈现下降趋势。CK处理的P_(n)、G_(s)、C_(i)和T_(r)日均值最大,HF处理下WUE和L_(s)最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娇红1号’苗木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Pro含量和SOD活性呈现上升趋势。APX活性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且在胁迫维持到第40天时CK处理下最低。可见,60%~80%FWC的条件下最利于‘娇红1号’红花玉兰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玉兰 水分胁迫 光合特性 生理指标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