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刈割频度下二色胡枝子根系及地上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显涛 陈晓阳 +1 位作者 贾黎明 张志翔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5-28,共4页
研究了我国华北野生二色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在不同刈割频度下的根系生长状况及最大地上生物量下的最佳刈割频度。结果表明,随着刈割频度的增大,根数、根质量、根瘤及可溶性糖等指标明显下降;1年之中刈割3次,每6周刈割1次,其地上... 研究了我国华北野生二色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在不同刈割频度下的根系生长状况及最大地上生物量下的最佳刈割频度。结果表明,随着刈割频度的增大,根数、根质量、根瘤及可溶性糖等指标明显下降;1年之中刈割3次,每6周刈割1次,其地上生物量最大,由此证实适度的刈割频度有利于二色胡枝子的收获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色胡枝子 刈割 刈割频度 根系 地上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外来入侵植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4
2
作者 王苏铭 张楠 +7 位作者 于琳倩 赵容慧 郝鹏 李景文 姜英淑 沙海峰 刘义 张志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4618-4629,共12页
为研究北京地区入侵植物扩散与分布规律,探讨影响入侵植物分布的驱动因子,对北京郊区12区县入侵植物分布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北京地区入侵植物的水平分布格局和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并对影响入侵植物种数和分布的各类因子进行... 为研究北京地区入侵植物扩散与分布规律,探讨影响入侵植物分布的驱动因子,对北京郊区12区县入侵植物分布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北京地区入侵植物的水平分布格局和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并对影响入侵植物种数和分布的各类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47种,不同区县入侵植物物种数量差别较大,通州、门头沟等外来入侵植物分布较多;并形成3个明显的集中分布区域。入侵植物在不同海拔高度都有分布,其数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表现出线形关系,低海拔区域100—900 m是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数量较多的海拔范围。通过对不同影响因子与入侵植物物种多度相关分析表明,进口额、一级公路密度与外来入侵植物数量显著负相关,而与林木覆盖率显著正相关,这些结论与入侵植物分布与扩散一般规律相悖,这与北京地区森林起源与以及人类活动对于植被干扰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形成的景观破碎化有关,多样性干扰为更多植物入侵提供了可能性。入侵植物分布格局和多样性人为活动的干扰使其防控难度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入侵植物 分布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戒台寺、潭柘寺古树衰老的几个生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庆 马建鑫 +1 位作者 赵凤君 沈应柏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4年第2期37-41,共5页
通过对北京市戒台寺和潭柘寺的卧龙松、自在松、抱塔松、活动松等油松、九龙松(白皮松)、娑罗树(七叶树东西两棵)等古树的树体温度、叶绿素含量、树叶及土壤矿物质含量等生理参数进行测定,并与40年生的油松、白皮松、七叶树生长正常的... 通过对北京市戒台寺和潭柘寺的卧龙松、自在松、抱塔松、活动松等油松、九龙松(白皮松)、娑罗树(七叶树东西两棵)等古树的树体温度、叶绿素含量、树叶及土壤矿物质含量等生理参数进行测定,并与40年生的油松、白皮松、七叶树生长正常的植株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论:(1)树木的衰弱程度与其树体温度有一定相关性,即越衰老的树木树体温度越高;(2)老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一般均比健壮植株低;(3)衰老古树呈现明显的缺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戒台寺 潭柘寺 古树衰老 生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微生物应用于猪粪堆肥中的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刘克锋 刘悦秋 +2 位作者 雷增普 方雪莹 石爱平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36-41,共6页
为解决猪粪发醇时间长、对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应用不同微生物进行猪粪堆肥试验 结果表明 ,加入微生物有利于猪粪堆肥产品品质的提高和缩短堆肥过程 ,并筛选出最佳微生物组合的处理 6,处理 2、5。
关键词 猪粪 微生物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生物质结皮对黄土边坡微生态环境及植被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瑞君 王百田 +5 位作者 张帆 王宁 舒鑫 曲红 袁耀 杨浩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7-82,共6页
针对黄土干旱阳坡植被恢复问题,以山西省方山县黄土弃土边坡为研究地,在2012年4月26日和7月20日分别布设人工生物质结皮进行试验,并于11月30日结束全部试验。通过2次试验研究人工生物质结皮在黄土边坡植被恢复过程中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 针对黄土干旱阳坡植被恢复问题,以山西省方山县黄土弃土边坡为研究地,在2012年4月26日和7月20日分别布设人工生物质结皮进行试验,并于11月30日结束全部试验。通过2次试验研究人工生物质结皮在黄土边坡植被恢复过程中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对植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工生物质结皮可提高浅层土壤温度,最高达1.9℃;2)人工生物质结皮可增加土壤含水量,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区高35.8%;3)人工生物质结皮对边坡侵蚀具有防护作用,结皮区降雨形成的水蚀细沟体积小于对照区的1/2;4)氮源肥料和碳源生物高分子同时施用时边坡植物生物量超过二者单独使用时的4倍;5)人工生物质结皮可促进土壤种子库植物的萌发,其中土壤种子库植物占结皮区植物生物量的83.06%;6)人工生物质结皮区植被盖度超过90%,远高于裸露黄土对照区和自然坡面的30%和35%的覆盖率,植物鲜质量生物量达1.65 t/hm2,分别为自然坡面和对照区生物量的10.50和20.48倍;7)利用人工生物质结皮可以在一个生长季内在黄土边坡形成高盖度植被,这种方法适用于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边坡植被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结皮 生物高分子材料 边坡 植被恢复 水土保持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怀柔地区钉型腐殖酸复混板栗专用肥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2
6
作者 魏刚 周金池 +1 位作者 孙福 王晓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7-92,共6页
通过在北京市怀柔县沙峪乡红军庄低产坡地做板栗专用肥试验,将新型板栗复混专用肥(“钉型”肥)分9种配方肥料与等量养分的粉态肥及当地传统施肥为对照,在产量、百果重、叶绿素含量、百叶鲜重、干重和空蓬率等几个指标上进行了比较... 通过在北京市怀柔县沙峪乡红军庄低产坡地做板栗专用肥试验,将新型板栗复混专用肥(“钉型”肥)分9种配方肥料与等量养分的粉态肥及当地传统施肥为对照,在产量、百果重、叶绿素含量、百叶鲜重、干重和空蓬率等几个指标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钉型”肥中以5,6,7配方与粉态肥相同配方及当地传统施肥相比,在以上几个指标上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水平.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优选出适合北京地区板栗生长的专用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钉型肥料 粉态肥料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杂交杨在北京引种的苗期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2
7
作者 万雪琴 夏新莉 +2 位作者 尹伟伦 慈龙俊 张新时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32-39,共8页
根据中美纬度气候带相近、生态环境条件相似的原则,将当前美国主栽的31个杂交杨无性系引进中国,并在北京开展引种研究。本文从扦插成活率、物候期和生长速度3个方面对所引无性系的苗期表现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所引无性系均能安全... 根据中美纬度气候带相近、生态环境条件相似的原则,将当前美国主栽的31个杂交杨无性系引进中国,并在北京开展引种研究。本文从扦插成活率、物候期和生长速度3个方面对所引无性系的苗期表现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所引无性系均能安全度过北京地区的冬季低温和季节性干旱,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所有无性系的扦插成活率都达到90%以上。不同无性系在物候期和生长速度上存在较大差异。有17个无性系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速生性能,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 杂交杨 北京 引种 苗期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类黄酮研究概况 被引量:6
8
作者 孙鹏 刘文文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7年第4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生物类黄酮 脂质过氧化反应 次级代谢产物 提取分离方法 心血管疾病 维生素P 维生素C 天然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的市树市花 被引量:2
9
作者 费青 张志翔 《中国城市林业》 2003年第1期58-59,共2页
1987年3月21日,北京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决议,确定槐树、侧柏作为北京市市树,月季和菊花为市花.
关键词 北京 市树 市花 槐树 侧柏 月季 菊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八达岭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君 《吉林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21-24,共4页
根据34个样地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特征:群落内各层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大小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多样性指数的大小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灌木层与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随林分郁闭度变化而变化,... 根据34个样地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特征:群落内各层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大小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多样性指数的大小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灌木层与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随林分郁闭度变化而变化,在林分郁闭度为25%的侧柏黄栌混交林中,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小于草本层;在郁闭度53%的杂木林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接近;在郁闭度53%以上的各个群落内,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基本上都大于灌木层。人工林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多样,明显低于天然林,林分层次单一,更新不良,缺乏灌木层和地被植物,生态系统很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物种多样性 八达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红景天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玉珍 卢存福 《特产研究》 2001年第4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红景天 珍稀濒危植物 生殖生物学 无性繁殖 组织培养 抗冻蛋白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调研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晶磊 王小爽 +2 位作者 牛洋 钟亚华 崔国发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54-56,共3页
报道了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部分地区大型真菌初步调查结果,采集到162种大型真菌,隶属于75属35科,是目前北京所作调查的自然保护区里大型真菌资源最丰富的保护区。对该保护区内大型真菌作了初步的区系分析,其中含5种以上真菌的科有多孔菌... 报道了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部分地区大型真菌初步调查结果,采集到162种大型真菌,隶属于75属35科,是目前北京所作调查的自然保护区里大型真菌资源最丰富的保护区。对该保护区内大型真菌作了初步的区系分析,其中含5种以上真菌的科有多孔菌科、白蘑科、蘑菇科、红菇科、牛肝菌科、鹅膏菌科、鬼伞科、侧耳科、球盖菇科,占了总调查数的69.8%。并且对其中的资源进行了评价,提出一定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喇叭沟门 自然保护区 大型真菌 资源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野生观赏兰科植物的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九中 路端正 +2 位作者 高润清 徐红梅 李月华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8-60,共3页
北京市共有野生兰科植物17属22种,其中具有园林观赏价值的有12种,目前尚未得到开发利用。应建立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库,对野生兰科植物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要开展野生观赏兰科植物的人工扩繁研究与试验,以便尽快在园林观赏中开发利用这... 北京市共有野生兰科植物17属22种,其中具有园林观赏价值的有12种,目前尚未得到开发利用。应建立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库,对野生兰科植物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要开展野生观赏兰科植物的人工扩繁研究与试验,以便尽快在园林观赏中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兰科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野生观赏兰科植物 保护 开发利用 种质资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区冬春季鸟类多样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鲍大珩 张德怀 +1 位作者 马志红 鲍伟东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6-190,共5页
为了解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区在冬春季交接期鸟类组成的变化,2013年2-5月采用路线法和样点法进行了调查。共记录46种鸟类,分属11目23科,其中31种属于受保护的种类。在动物地理分布型上有7种成分,以古北型和广布型居多。从3月中旬... 为了解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区在冬春季交接期鸟类组成的变化,2013年2-5月采用路线法和样点法进行了调查。共记录46种鸟类,分属11目23科,其中31种属于受保护的种类。在动物地理分布型上有7种成分,以古北型和广布型居多。从3月中旬观察到过境旅鸟,较往年时间延后,集群数量超过5只的有18种。由于北园区能够为鸟类提供果实的树种较少、地面杂草已被清理,缺乏越冬鸟类所需的适宜取食和隐蔽地,鸟类物种和数量均少于南园区。早春旅鸟过境时各种柳莺和黄腹山雀等在北园区往往形成较大集群,可以在此地开展旨在促进保护野生鸟类的观鸟活动,以体现北园区保护鸟类的生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相对密度 适宜栖息地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碱处理白杨雌花芽培育三倍体植株的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李云 朱之悌 +2 位作者 田砚亭 张志毅 康向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8-74,共7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溶液以及不同方法处理毛新杨、银腺杨、银毛杨雌花芽诱导其雌配子染色体加倍 ,经杂交获得种子后 ,当年播种育苗 ,并在苗期进行表型初选 ,然后对初选的入选群体进行染色体数目镜检 ,其中从表现生长速度快、叶片大... 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溶液以及不同方法处理毛新杨、银腺杨、银毛杨雌花芽诱导其雌配子染色体加倍 ,经杂交获得种子后 ,当年播种育苗 ,并在苗期进行表型初选 ,然后对初选的入选群体进行染色体数目镜检 ,其中从表现生长速度快、叶片大而厚、颜色深绿的入选群体中检测出 13株三倍体植株。试验结果表明 :①水培雌花枝 1~ 5d期间是处理雌花芽诱导雌配子染色体加倍的有效时期 ;②三种秋水仙碱溶液处理方法诱导雌配子染色体加倍培育三倍体均有效 ,其中以瓶浸法处理效果较好 ;③秋水仙碱处理浓度以 0 2 5 %和0 5 0 %有效 ,其中以 0 5 0 %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 雌配子 秋水仙碱 三倍体植株 雌花芽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刺槐不同组织及细胞离子吸收和分配的变化 被引量:34
16
作者 王艳青 蒋湘宁 +3 位作者 李悦 周晓阳 曾端香 周金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3,共6页
该文从器官水平和细胞水平对盐胁迫后的刺槐苗离子含量进行分析 ,比较了不同组织膜透性和盐离子在刺槐组织及细胞中的分配特点 .研究表明 :随胁迫时间的延长 ,叶片细胞膜系统受到的伤害比根部细胞膜系统大 .根部的Na+含量较高 ,其分布... 该文从器官水平和细胞水平对盐胁迫后的刺槐苗离子含量进行分析 ,比较了不同组织膜透性和盐离子在刺槐组织及细胞中的分配特点 .研究表明 :随胁迫时间的延长 ,叶片细胞膜系统受到的伤害比根部细胞膜系统大 .根部的Na+含量较高 ,其分布量的顺序是根 >茎 >叶 ,叶片中盐离子含量较低 ,从而减少了盐胁迫对地上部的毒害 ;K+的含量则与Na+相反 ,其分布量的顺序为 :叶 >茎 >根 ,幼嫩的组织中分布较多 ,以保证植物正常的代谢活动 .刺槐根皮层细胞的液泡中积累Na+和Cl-的量远高于细胞质 ,说明刺槐的根皮层细胞对Na+和Cl-具有一定的区隔化作用 .刺槐叶肉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质和液泡中Na+和Cl-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别 .测定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苗 盐胁迫 膜透性 区隔化 离子吸收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美洲黑杨不同无性系间叶片δ^(13)C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赵凤君 高荣孚 +2 位作者 沈应柏 苏晓华 张冰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1,共6页
通过温室中控制浇水量的方法 ,对 12个美洲黑杨无性系间总生物量、长期水分利用效率 (WUEL)的差异 ,及WUEL 差异与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δ1 3C)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各无性系的总生物量均显著下降 ,而δ1 3C明显上... 通过温室中控制浇水量的方法 ,对 12个美洲黑杨无性系间总生物量、长期水分利用效率 (WUEL)的差异 ,及WUEL 差异与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δ1 3C)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各无性系的总生物量均显著下降 ,而δ1 3C明显上升 ;同等水分处理下 ,无性系间总生物量、WUEL 差异显著 ,J2 、J6 、J7、J8、J9是生物量大、WUEL 高的优良无性系 ;δ1 3C的差异在水分处理间达到极显著水平 ,在无性系间也达到显著水平 ,均方的比较结果显示水分是引起δ1 3C差异的主要因素 ;同等水分处理下δ1 3C和WUEL 正相关 ,各水分处理下二者的相关系数都在0 70以上 ;同等水分处理下 ,δ1 3C是间接评估无性系间WUEL 差异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系 水分处理 水分利用效率 水分胁迫 生物量 美洲黑杨 叶片 Δ^13C 稳定碳同位素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几种苗木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91
18
作者 张川红 沈应柏 +2 位作者 尹伟伦 潘青华 赵毓桂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31,共5页
本文研究了盐胁迫对国槐、绒毛白蜡、核桃和中林 4 6杨四种苗木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杨树的死亡率最高 ,核桃次之 ,绒毛白蜡再次之 ,国槐没有死亡植株。杨树、核桃、绒毛白蜡和国槐的生物量、单株总叶面积受盐胁迫后都明显... 本文研究了盐胁迫对国槐、绒毛白蜡、核桃和中林 4 6杨四种苗木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杨树的死亡率最高 ,核桃次之 ,绒毛白蜡再次之 ,国槐没有死亡植株。杨树、核桃、绒毛白蜡和国槐的生物量、单株总叶面积受盐胁迫后都明显下降。根据盐胁迫后试验树种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不同 ,将它们分为三种类型。核桃和中林 4 6杨为下降型 ,即苗木受盐胁迫后短期内净光合速率便发生明显地下降 ,且高盐时光合速率下降多。绒毛白蜡为中间型 ,它受盐胁迫后净光合速率也发生下降 ,但下降幅度小 ,并且能忍受一定时间和一定盐浓度的胁迫。第三种类型为上升型 ,国槐受盐胁迫后净光合速率上升 ,并且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盐浓度的胁迫条件下能维持其净光合速率不低于对照。盐胁迫条件下 ,单叶净光合速率和单株总叶面积的下降是杨树生长下降的主要原因 ,而影响核桃和绒毛白蜡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单株总叶面积的下降 ,对于国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苗木 生长 光合作用 国槐 绒毛白蜡 核桃 中林46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干旱胁迫对樟子松针叶膜脂过氧化、膜脂成分和乙烯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64
19
作者 夏新莉 郑彩霞 尹伟伦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12,共5页
本文采用对盆栽樟子松苗木进行土壤干旱胁迫处理的办法 ,研究其针叶SOD活性水平、MDA含量以及膜脂成分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 ,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MDA含量逐渐上升到最高水平 ,在严重干旱末期... 本文采用对盆栽樟子松苗木进行土壤干旱胁迫处理的办法 ,研究其针叶SOD活性水平、MDA含量以及膜脂成分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 ,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MDA含量逐渐上升到最高水平 ,在严重干旱末期下降 ,但仍处于高水平 ;IUFA在严重干旱胁迫下开始下降 ,乙烯伴随着IUFA水平明显的下降而产生 ,同时苗木走向死亡。这些结果表明樟子松针叶受土壤干旱胁迫 ,酶促保护系统破坏导致膜脂过氧化 ,MDA明显提高 ,同时IUFA水平降低 ,并产生伤害乙烯 ,针叶受到伤害进一步加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樟子松 膜脂过氧化 乙烯 膜脂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胡杨克隆繁殖根系分布特征及其构型 被引量:34
20
作者 黄晶晶 井家林 +4 位作者 曹德昌 张楠 李景文 夏延国 吕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331-4342,共12页
以中龄林和成熟林胡杨为研究对象,采用挖剖面和根窗的方法,研究胡杨繁殖根系分布、根系构型,以及胡杨根蘖与繁殖根系构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细根(d<2 mm)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现指数函数分布;(2)中龄林细根... 以中龄林和成熟林胡杨为研究对象,采用挖剖面和根窗的方法,研究胡杨繁殖根系分布、根系构型,以及胡杨根蘖与繁殖根系构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细根(d<2 mm)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现指数函数分布;(2)中龄林细根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在0—90 cm各层都是显著大于成熟林的对应指标(P<0.05),成熟林的中等粗根(5 mm<d<20mm)、粗根(20 mm<d)根长密度及根表面积在深层(70—90 cm)和中浅层(40—50 cm)都显著大于中龄林的对应指标(P<0.05);(3)在中龄林中,根表面积、根分枝数、根分形维数及平均分枝角度是分析根系构型的主成分因子,而在成熟林中,根体积、根分枝数及平均分枝角度是分析根系构型的主成分因子;根系各径级的主成分分析显示1—2 mm各个径级对根系表面积和根体积影响显著;(4)两种林龄繁殖根系上的不定芽及分蘖株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种林龄的一级侧根数、分枝角度亦无显著差异(P>0.05);(5)对比两种林龄不同根序上的根蘖芽发现,二级根上不定芽个数均是同组一级根上不定芽个数的3—4倍;基于以上对胡杨根系的功能权衡的分析,得出:细根对胡杨根系构型有重要的影响,在胡杨根系功能权衡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根长密度 根表面积密度 根系分布 根系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