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低聚糖对类食品乳杆菌412与安琪酵母联合发酵酸面团的影响
1
作者 刘啸 贾春凤 +4 位作者 陈想 周方 李腾 刘伯言 张柏林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75,共6页
应用类食品乳杆菌412(Lactobacillus paralimentarius 412)与安琪酵母菌(Anqi’s yeast)联合作为酸面团发酵剂。在培养基介质中,大豆低聚糖均能作为二者生长和代谢所需的碳源被利用。将30g/kg大豆低聚糖加入面粉中,通过测定面团发酵力... 应用类食品乳杆菌412(Lactobacillus paralimentarius 412)与安琪酵母菌(Anqi’s yeast)联合作为酸面团发酵剂。在培养基介质中,大豆低聚糖均能作为二者生长和代谢所需的碳源被利用。将30g/kg大豆低聚糖加入面粉中,通过测定面团发酵力、pH值、滴定酸度对比研究发现,添加大豆低聚糖对面团发酵的影响优于蔗糖和葡萄糖,蔗糖则优于葡萄糖。进一步对比大豆低聚糖与其有效成分水苏糖和棉籽糖的研究发现,水苏糖能使发酵面团pH值降低最快,但添加大豆低聚糖的面团发酵力和滴定酸度明显好于水苏糖和棉籽糖;与大豆低聚糖复合物相比,低聚糖中的单一组分并不能更好的改善面团的发酵性能。综合上述结果,确定大豆低聚糖在发酵酸面团中的适宜添加量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低聚糖 类食品乳杆菌412 安琪酵母 酸面团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环境因子对螺旋藻营养元素生物积累及有机化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冰心 徐青艳 +2 位作者 常蓉 颜志秀 李博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70-76,104,共8页
以钝顶螺旋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钙铁锌硒离子并结合调节螺旋藻细胞的生长环境条件以达到以上四种营养元素最大积累的目的,并对其在细胞内的有机化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温度为20℃、光照12 k Lux、p H... 以钝顶螺旋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钙铁锌硒离子并结合调节螺旋藻细胞的生长环境条件以达到以上四种营养元素最大积累的目的,并对其在细胞内的有机化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温度为20℃、光照12 k Lux、p H8.5时,钙积累量提高了97%,螺旋藻钙总含量和其有机化程度分别达到18.21 mg/g、84.17%;当温度为30℃、光照4 k Lux、p H10.5时,铁积累量提高了175%,螺旋藻铁总含量和其有机化程度分别达到1634.34 ppm、89.98%;当温度为30℃、光照8 k Lux、p H8.5时,锌积累量提高了87%,螺旋藻最高锌含量和有机化程度分别达到88.30 ppm、58.28%;当温度为30℃、光照12 k Lux、p H9.5时,螺旋藻中硒元素总含量及有机化程度分别为1011.00 ppm、70.54%。因此,在以环境调控为基础,同时配合增加外源培养液浓度的培养条件下,能够使得螺旋藻钙、铁、锌、硒四种矿物质营养离子积累量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矿物质营养元素 生物积累 有机化程度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鱼骨胶原肽钙螯合物的制备及红外光谱表征 被引量:23
3
作者 高菲 王维有 +3 位作者 鲁军 任迪峰 谷瑞增 蔡木易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4,共8页
以海洋鱼骨胶原肽(Marine fish ossein peptide,MFOP)和氯化钙为原料制备多肽钙螯合物,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螯合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骨胶原肽及其螯合产物进行分子量分布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以海洋鱼骨胶原肽(Marine fish ossein peptide,MFOP)和氯化钙为原料制备多肽钙螯合物,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螯合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骨胶原肽及其螯合产物进行分子量分布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H值和肽盐质量比对螯合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优化后的螯合工艺参数:pH=5.90,温度50℃,时间60min,肽盐质量比5.05∶1,多肽浓度45g/L。在此条件下,多肽-钙螯合率为52.47%。凝胶色谱法测定结果显示,螯合物中肽分子量集中在1 000Da以下,其中小肽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螯合产物在1 418cm-1出现羧酸根的伸缩振动峰,而在3 305cm-1处出现Ca-NH2伸缩振动峰,说明生成一种新型的海洋鱼骨胶原肽钙螯合物,具有潜在的营养保健价值和功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鱼骨胶原肽 螯合 红外光谱 PLACKETT-BURMAN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芝麻油的真伪与掺伪 被引量:20
4
作者 杨佳 武彦文 +2 位作者 李冰宁 刘玲玲 欧阳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4-119,共6页
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结合化学计量学分别建立了芝麻油的真伪鉴别与掺伪定量的快速分析方法。真伪鉴别分别采用VTNIR结合主成分分析-簇类软独立模式识别(PCA-SIMCA)和偏最小二乘法-人工神经网络(PLS-ANN),建立了芝麻... 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结合化学计量学分别建立了芝麻油的真伪鉴别与掺伪定量的快速分析方法。真伪鉴别分别采用VTNIR结合主成分分析-簇类软独立模式识别(PCA-SIMCA)和偏最小二乘法-人工神经网络(PLS-ANN),建立了芝麻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的分类模型。经过验证,两种分类模型的准确识别率均达到了100%。芝麻油中掺伪油的定量分析采用FTNIR结合PLS。通过采集不同比例的芝麻油-大豆油与芝麻油-葵花籽油二元系统的FTNIR谱图,应用PLS分别建立二元系统定量分析模型并通过验证集检验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芝麻油中10%-100%的掺假油,其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标准偏差(SEP)分别为1.027(大豆油)和0.9660(葵花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油 真伪鉴别 掺伪分析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蓝莓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寅 陶晓赟 +3 位作者 陈健 张师 李路宁 孙爱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51,57,共4页
以蓝莓汁为原料,采用200~500MPa高压分别对蓝莓汁处理5~15min,对处理后的蓝莓汁进行微生物和理化指标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杀菌效果显著,400MPa处理10min已无菌落检出;高压处理对蓝莓汁色泽、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较小... 以蓝莓汁为原料,采用200~500MPa高压分别对蓝莓汁处理5~15min,对处理后的蓝莓汁进行微生物和理化指标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杀菌效果显著,400MPa处理10min已无菌落检出;高压处理对蓝莓汁色泽、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较小,蓝莓汁中的花青素和VC含量在高压处理后保留率达90%以上,而总酸和总酚含量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蓝莓汁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红树莓花色苷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万山 杨喆 +1 位作者 朱保庆 欧阳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0-224,228,共6页
以红树莓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对其中的花色苷进行提取,研究了超声功率、间歇时间、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四个因素对花色苷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分析了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参数。最... 以红树莓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对其中的花色苷进行提取,研究了超声功率、间歇时间、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四个因素对花色苷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分析了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参数。最终得到树莓花色苷较优提取工艺条件:超声功率900 W,间歇时间3 s,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为50℃。此条件下树莓花色苷的提取得率为0.16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莓 花色苷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板栗种质资源分布及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35
7
作者 阚黎娜 李倩 +1 位作者 谢爽爽 欧阳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96-400,共5页
总结了近几年我国板栗的产量、分布和品种群划分情况,收集了38个不同产地、品种板栗的营养成分资料,采用SPSS软件进行差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不同品种的板栗水分、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差异极其显著。在主成分... 总结了近几年我国板栗的产量、分布和品种群划分情况,收集了38个不同产地、品种板栗的营养成分资料,采用SPSS软件进行差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不同品种的板栗水分、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差异极其显著。在主成分分析中,选取了前4个主成分对板栗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98%;进一步通过聚类分析,将38个品种板栗分为4类,其性状差异较明显。分析结果可为板栗加工的原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板栗 种质资源 营养成分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IR的芝麻油真伪鉴别和掺伪定量分析模型 被引量:14
8
作者 丁轻针 刘玲玲 +2 位作者 武彦文 李冰宁 欧阳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90-2695,共6页
把低价油掺入到高价油是食用油脂中的常见掺伪现象,芝麻油由于品质好价格高,市场上时有假冒伪劣产品,因此应用FTIR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了芝麻油的真伪和掺伪的快速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芝麻油与大豆油、葵花籽油在4 000~650cm-1范围的... 把低价油掺入到高价油是食用油脂中的常见掺伪现象,芝麻油由于品质好价格高,市场上时有假冒伪劣产品,因此应用FTIR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了芝麻油的真伪和掺伪的快速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芝麻油与大豆油、葵花籽油在4 000~650cm-1范围的FTIR谱图,由于食用植物油都是不同脂肪酸甘油三酯的混合物,其谱图极为相似,很难发现芝麻油与其他油脂的明显差异。但是不同食用油的脂肪酸组成不同,其1 800~650cm-1红外指纹特征区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选择该区域,对红外光谱数据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分类识别。通过建立主成分分析(PCA)和簇类独立软模式识别(SIMCA)模型,进行了芝麻油的真伪鉴别,该模型聚类效果较为理想,识别正确率达到了100%;采用标准正态化校正(SNV)和偏最小二乘法(PLS),经过PCA分析计算,芝麻油中掺入大豆油、葵花籽油的掺伪检测限均为10%;利用FTIR和PLS,建立了芝麻油掺的定量分析模型,该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预测相对误差为-6.87%~8.07%之间,说明定量模型可行。本方法能够实现芝麻油的快速真伪鉴别和掺伪定量分析,其优点是模型一旦建立,分析简便、快速,可以满足大量样品的日常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油 真伪 掺伪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规模生产优良藻株的选育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正娟 常蓉 +4 位作者 石光波 徐青艳 赵肖荣 闫卉新 李博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10-213,218,共5页
本研究选用钝顶螺旋藻为出发株,采用毛细吸管显微分离法分离单藻丝,并结合紫外-可见光谱扫描,选育出了2个高产优质的螺旋藻藻株sina032和sina029。sina032和sina029的生物量较出发株分别提高了44.8%和39.4%,其生物活性物质(叶绿素、藻... 本研究选用钝顶螺旋藻为出发株,采用毛细吸管显微分离法分离单藻丝,并结合紫外-可见光谱扫描,选育出了2个高产优质的螺旋藻藻株sina032和sina029。sina032和sina029的生物量较出发株分别提高了44.8%和39.4%,其生物活性物质(叶绿素、藻蓝蛋白、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顺式)和蛋白质)含量和出发株基本相同,且藻丝形态良好(藻丝较长、螺旋数约为20个、螺距较大)、上浮性较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单藻丝分离的方法,可选育出生物量高、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高的钝顶螺旋藻藻株,在工业化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毛细吸管显微分离法 单藻丝 生物量 生物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