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磷养分介导的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阮文渊 任剑豪 +1 位作者 郭美娜 易可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2-1328,共7页
氮、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植物对氮磷养分的高效吸收利用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同时氮磷养分又会影响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为此,植物如何整合适应不同的外部环境,特别是生物环境,以实现氮磷养分的高效吸收利用,是植物营养... 氮、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植物对氮磷养分的高效吸收利用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同时氮磷养分又会影响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为此,植物如何整合适应不同的外部环境,特别是生物环境,以实现氮磷养分的高效吸收利用,是植物营养研究领域的前沿新热点。本文对近年来氮磷养分介导的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涉及氮磷养分介导的有益和有害生物互作研究,阐释了氮磷核心转录调控因子NLPs和PHRs在调控植物-微生物互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植物体内磷素感受蛋白SPXs在调控植物-微生物互作过程中的功能多样性。此外,本文还对未来氮磷养分介导的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的关键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微生物互作 有益生物 有害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增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郭玉 任迪峰 +2 位作者 郭子烟 刘相君 翟星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42-348,共7页
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姜黄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和药理活性,在食品工业中常作为食用色素,用于面制品、肉制品及功能饮料的生产加工,在增加食品色香味的同时,还能发挥功效,促进机体健康;在医学领域具备抗癌、抗血栓、抗心衰、抑制炎症反应及降血... 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姜黄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和药理活性,在食品工业中常作为食用色素,用于面制品、肉制品及功能饮料的生产加工,在增加食品色香味的同时,还能发挥功效,促进机体健康;在医学领域具备抗癌、抗血栓、抗心衰、抑制炎症反应及降血压等潜能,具有很高的药理应用价值。但姜黄素因难溶于水,稳定性差,易降解,使其在体内难以被吸收,生物利用率低,这极大地阻碍了姜黄素在食品和药品等领域的应用。该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近年来姜黄素增溶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概括出可通过包合、微乳、固体分散、吸附及胶束五大类技术来改善姜黄素的水溶性,提高生物利用度,为姜黄素在食品科学、生物医药及化妆品等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生物活性 增溶方法 生物利用率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病毒示踪技术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袁笑妍 张御格 +2 位作者 姚丽娟 唐晨 李晓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6,共15页
病毒(virus)是一种专营胞内寄生的简单微生物,是造成动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病毒的侵染过程高度动态且复杂,单病毒示踪技术的发展为揭示病毒生命活动的精细过程提供了可能。单病毒示踪是一种基于荧光标记与高时空分辨率成像的新方... 病毒(virus)是一种专营胞内寄生的简单微生物,是造成动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病毒的侵染过程高度动态且复杂,单病毒示踪技术的发展为揭示病毒生命活动的精细过程提供了可能。单病毒示踪是一种基于荧光标记与高时空分辨率成像的新方法,允许对单一或多个病毒的生命活动进行观察。近几年,单病毒示踪技术在病毒入胞、复制、细胞间传染等方面的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使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本文介绍了病毒入侵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荧光标记在单病毒示踪上的应用,特别是对病毒不同结构的标记和成像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为优化标记策略、解决对不同种类和结构的病毒实现高效标记等问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标记 单病毒示踪 荧光染料 荧光蛋白 量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杨PeMAX2对拟南芥镉吸收和耐受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安珂悦 马思圆 +5 位作者 李静 赵瑞 陈少良 赵楠 周晓阳 尧俊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2,共10页
【目的】研究胡杨PeMAX2转录因子调控植物响应镉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对挖掘、筛选和鉴定重金属抗性相关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过表达PeMAX2拟南芥(PeMAX2-OE1和PeMAX2-OE2)、野生型(WT)和Atmax2突变体拟南芥为试验材料,利用培... 【目的】研究胡杨PeMAX2转录因子调控植物响应镉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对挖掘、筛选和鉴定重金属抗性相关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过表达PeMAX2拟南芥(PeMAX2-OE1和PeMAX2-OE2)、野生型(WT)和Atmax2突变体拟南芥为试验材料,利用培养基培养的幼苗(7 d)及土培大苗(30 d)研究了PeMAX2对植物耐镉性的调控作用。【结果】镉处理后,在培养基的拟南芥幼苗中,PeMAX2过表达株系的相对电导率明显低于WT和Atmax2,与其抗氧化能力增强有关。在镉胁迫下,转基因株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有明显升高且幅度显著高于WT和Atmax2,抗氧化酶转录水平的变化趋势与酶活性相似。土培拟南芥镉处理后转基因株系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低于WT和Atmax2。另外,转基因株系的光合和荧光参数也均高于WT和Atmax2。【结论】过表达胡杨PeMAX2提高了拟南芥对镉的吸收能力,转基因拟南芥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强对镉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PeMAX2 拟南芥 重金属 镉胁迫 光合作用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胡杨PEPKR2负调控拟南芥的镉耐受性
5
作者 刘艺 殷可欣 +5 位作者 冯冰 闫彩霞 赵紫焱 董凯悦 赵瑞 陈少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6,共16页
【目的】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激酶相关激酶(PEPKRs)是植物特有的CDPK/SnRK超家族成员,但其在胡杨响应重金属胁迫中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通过研究胡杨PEPKR2在镉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旨在进一步揭示植物响应镉胁迫的生理与分子调控机... 【目的】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激酶相关激酶(PEPKRs)是植物特有的CDPK/SnRK超家族成员,但其在胡杨响应重金属胁迫中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通过研究胡杨PEPKR2在镉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旨在进一步揭示植物响应镉胁迫的生理与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克隆胡杨PEPKR2基因,利用DNAMAN进行同源氨基酸序列比对,并用Mega 7软件构建进化树。以野生型(WT)、转空载体对照(VC)和过表达PePEPKR2拟南芥(PePEPKR2-OE1、PePEPKR2-OE7和PePEPKR2-OE11)株系为实验材料,对各株系拟南芥进行不同浓度的镉处理,从生理和分子水平探究PePEPKR2在植物响应镉胁迫中的作用机制。【结果】(1)胡杨PEPKR2氨基酸序列与毛果杨PEPKR2相似度最高,亲缘关系最近;镉胁迫处理之后,胡杨根、茎、叶中PEPKR2表达量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PePEPKR2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2)在镉胁迫条件下,过表达PePEPKR2的拟南芥株系的根长、存活率和鲜质量均低于WT和VC,而相对电导率显著高于WT和VC,表明过表达株系对镉胁迫更敏感。(3)镉胁迫处理后,相较于WT和VC,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幼苗根尖Cd^(2+)内流速度显著加快,Cd^(2+)含量也显著升高;土培条件下,过表达株系的根和叶中Cd^(2+)含量均显著高于WT和VC。(4)镉胁迫处理后,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升高幅度均低于WT和VC,过氧化物酶活性的降低幅度均高于WT和VC,抗氧化酶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与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最终导致过表达拟南芥株系根尖的H2O2含量显著高于WT和VC。(5)土培条件下,经镉胁迫处理后,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低于WT和VC,而细胞间CO_(2)浓度则高于WT和VC。【结论】过表达PePEPKR2增加了Cd^(2+)在拟南芥中的积累,削弱了活性氧清除能力,进而使光合系统功能紊乱,最终负调控拟南芥的镉耐受性。本研究为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杨树的镉修复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蛋白激酶 PePEPKR2 镉胁迫 活性氧 光合作用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骨架中间纤维研究进展
6
作者 毕筱瑞 葛博浩 +1 位作者 陈玉珍 卢存福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40,共12页
中间纤维(IFs)是一种表观直径在10 nm左右,介于微管(25 nm)和微丝(5~7 nm)之间的细胞骨架蛋白纤维,目前已发现其能在不同的组织中形成多种类型的蛋白,并且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呈组织特异性表达。在动物细胞中,IFs提供了机械稳定性,并维... 中间纤维(IFs)是一种表观直径在10 nm左右,介于微管(25 nm)和微丝(5~7 nm)之间的细胞骨架蛋白纤维,目前已发现其能在不同的组织中形成多种类型的蛋白,并且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呈组织特异性表达。在动物细胞中,IFs提供了机械稳定性,并维持了细胞和组织的形态,许多IF蛋白编码基因已经在动物中鉴定出来。在植物细胞中,最早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从一些免疫学方面的证据证明了植物中存在中间纤维蛋白。近些年来,在植物中陆续发现了许多中间纤维蛋白,与动物中的功能相同。中间纤维可通过调控核纤层-染色质网络以调控基因的表达。该文综述了植物细胞中间纤维的研究进展,对细胞骨架功能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中间纤维 角蛋白 核纤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及其在果实发育中的表达模式
7
作者 张微微 李荣琛 +3 位作者 黄晓露 廖健明 杨卓颖 赵志珩 《广西林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42-252,共11页
Trihelix是广泛分布在植物中的一类转录因子,参与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响应和生长发育。为促进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品质育种,基于板栗全基因组对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进行鉴定,并基于转录组数据对板栗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Trihelix转录... Trihelix是广泛分布在植物中的一类转录因子,参与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响应和生长发育。为促进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品质育种,基于板栗全基因组对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进行鉴定,并基于转录组数据对板栗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板栗Trihelix(Cm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共包含24个成员,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Cm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可分为GT-1、GT-2、GTγ、SH4和SIP1等5个亚家族。该家族成员均含有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均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同一亚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基本相似;成员间存在多个片段重复事件。Cm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启动子区域含有多种参与非生物胁迫响应、生长发育调控和激素响应的相关顺式作用元件。在板栗果实不同发育阶段,Cm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均呈差异性表达,这些因子可能参与调控板栗果实形成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helix转录因子 表达分析 果实发育 板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合欢盆距兰种群和群落特征及保育策略
8
作者 吴齐 邓小祥 +8 位作者 亓秀金 吕浩 朱路 禹瑞敏 王秋月 陈远 周满 程瑾 罗毅波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3期154-167,共14页
合欢盆距兰(Gastrochilusrantabunensis)是中国特有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其已知种群均分布于人为干扰频繁的森林边缘,生境破碎化严重。为科学有效地推进其保育工作,通过野外调查系统解析了合欢盆距兰的生境特点、附生特性及群落特征。结... 合欢盆距兰(Gastrochilusrantabunensis)是中国特有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其已知种群均分布于人为干扰频繁的森林边缘,生境破碎化严重。为科学有效地推进其保育工作,通过野外调查系统解析了合欢盆距兰的生境特点、附生特性及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新宁县和会同县共有6个合欢盆距兰种群,种群间个体数量差异显著,总个体数约700株。各种群均位于居民区附近的森林边缘区域,种群分布范围小,且部分生境开始退化。合欢盆距兰的主要宿主为黄连木,其分布模式受宿主落叶性和健康状况影响,附生高度与宿主高度和胸径呈正相关;群落间物种相似度较低,但包含部分共有种。合欢盆距兰偏好沿水渠或溪流的森林边缘生境,可能是其适应研究区域内气候的特殊策略。人为干扰可能有助于创造合欢盆距兰适宜的生境,但持续性干扰可能产生胁迫。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通过异交授粉结合种子无菌萌发技术扩繁幼苗并回归原生境,以提升种群遗传多样性和维持种群规模;以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中利于长期监测的临水森林边缘生境为试点,优先选择黄连木为宿主实施迁地保护和回归;同时需建立长期监测体系,通过保护小区设立、生境维护以及科普教育等措施系统推进合欢盆距兰的保护工作。研究能够为以单一物种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小区建设提供实践方针,并为其他极小种群物种的生态恢复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种群 合欢盆距兰 种群调查 附生 森林边缘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胡杨PeCPK7提高拟南芥耐盐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小萌 殷可欣 +5 位作者 安珂悦 赵紫焱 赵瑞 陈少良 赵楠 周晓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75,共14页
【目的】研究胡杨PeCPK7在植物耐盐过程中的作用,旨在进一步揭示植物耐盐的生理与分子调控机制。【方法】根据NCBI基因组数据库中胡杨PeCPK7 CDS序列,克隆PeCPK7基因,利用DNAMAN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并用Mega 7软件进行进化树构建。以过... 【目的】研究胡杨PeCPK7在植物耐盐过程中的作用,旨在进一步揭示植物耐盐的生理与分子调控机制。【方法】根据NCBI基因组数据库中胡杨PeCPK7 CDS序列,克隆PeCPK7基因,利用DNAMAN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并用Mega 7软件进行进化树构建。以过表达PeCPK7拟南芥(PeCPK7-OE1、PeCPK7-OE2和PeCPK7-OE3)、野生型(WT)和转空载体对照(VC)拟南芥株系为试验材料,对各基因型拟南芥进行不同盐浓度处理,从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胡杨PeCPK7在盐胁迫中的响应机制。【结果】(1)PeCPK7蛋白与其他物种中的CPK7有高度相似性,并与毛果杨PtrCPK7家族亲缘关系最近。(2)盐处理胡杨幼苗,PeCPK7的相对表达量在盐胁迫6 h后达到最大值,至48 h时恢复至最初状态。(3)PeCPK7定位于细胞质中。(4)在盐处理后,过表达PeCPK7拟南芥株系的生存率和根长均显著高于野生型(WT)和转空载体(VC)拟南芥;并且根细胞膜受损伤程度显著低于WT和VC。(5)在根中积累的Na^(+)和H_(2)O_(2)显著低于WT和VC,Ca^(2+)显著高于WT和VC;并且Na^(+)外排和K^(+)内流显著高于WT和VC。(6)盐胁迫下,过表达株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幅度显著高于WT和VC。(7)过表达株系的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量子效率、实际光合量子产量、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合速率高于WT和VC,而胞间CO_(2)浓度低于WT和VC。【结论】过表达胡杨PeCPK7能够提高拟南芥的耐盐能力,本研究将为利用基因工程提高植物的耐盐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盐胁迫 钙依赖型蛋白激酶 PeCPK7 离子平衡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探究超声催陈对木枣果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倩 尹玉茜 +3 位作者 冯政华 刘银兰 尹胜楠 任迪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2,共6页
确定了超声催陈木枣果醋的最佳工艺,并基于电子舌探究超声催陈对木枣果醋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以木枣果醋中总酯的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超声催陈木枣果醋的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45 min、乙醇添加... 确定了超声催陈木枣果醋的最佳工艺,并基于电子舌探究超声催陈对木枣果醋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以木枣果醋中总酯的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超声催陈木枣果醋的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45 min、乙醇添加量0.4%。在此工艺条件下,超声处理的木枣醋亮度提升且总体颜色向红、黄方向发展,但醋的颜色变化并不明显。果醋中维生素C、黄酮、多酚、环磷酸腺苷等活性物质含量没有显著性下降,同时超声处理可以使木枣果醋的口感变柔和。超声处理加速了木枣果醋中酯化反应的发生,表明超声处理是一种有前途的果醋催陈技术,为改善果醋品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枣 木枣果醋 超声催陈 风味 电子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硅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葛博浩 耿新 +2 位作者 刘艳晶 刘倩茹 卢存福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2-570,共9页
硅作为一种非金属元素,不仅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同时在植物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硅的吸收与转运由硅转运蛋白参与完成,根据对硅酸的转运特性主要分为硅内流转运蛋白和硅外流转运蛋白... 硅作为一种非金属元素,不仅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同时在植物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硅的吸收与转运由硅转运蛋白参与完成,根据对硅酸的转运特性主要分为硅内流转运蛋白和硅外流转运蛋白。该文对已鉴定出的硅转运蛋白的结构特点、功能、调控方式进行了总结,对植物吸收与转运硅的过程进行了系统性解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转运蛋白 硅吸收转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