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四座楼市级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优势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分析
1
作者 李子涵 赵悦悦 +3 位作者 吴爽 邢韶华 王新会 段增贤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4,共12页
为了解华北地区落叶阔叶林不同层次优势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以北京四座楼市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1 hm2样地调查数据,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χ^(2)检验、联结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M. Godron稳定性... 为了解华北地区落叶阔叶林不同层次优势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以北京四座楼市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1 hm2样地调查数据,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χ^(2)检验、联结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M. Godron稳定性指数分析各层次优势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特征以及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乔木层中,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Ledeb.)的相对频度、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最大,蒙古栎-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高;灌木层中,小花溲疏(Deutzia parviflora Bunge)的重要值最大但相对频度和生态位宽度较小,相对频度和生态位宽度最大的为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 Linn.);草本层中,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最大的为糙苏[Phlomoides umbrosa(Turcz.) Kamelin et Makhm.]。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别有4、34和30个种对Pianka指数大于0.5,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χ^(2)检验和联结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优势种形成的种对中正负联结比分别为0.7、1.5和5.0,但2种分析得出的显著性程度略有差异。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优势种形成的种对中正负联结比分别为0.9、1.6和4.9。乔木层总体联结性为不显著负联结,灌木层和草本层总体联结性均为显著正联结。M. Godron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各层次群落均处于较稳定状态,其中乔木层稳定性最高,灌木层稳定性最低。综合分析表明:乔木层大部分种对呈不显著联结,种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种间联结性较弱,群落稳定性高;灌木层和草本层正联结种对占多数,草本层种对正负联结比更高,种间相互促进,群落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阔叶林 生态位 种间联结 群落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群丛群系组成与生物多样性特征
2
作者 杨晨辉 徐梓洋 +6 位作者 陈锋 陈长樵 许格希 刘远 杨淇 郑宝强 李黛青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3期9-15,共7页
【目的】研究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群丛群系结构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特征。【方法】本文以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灌木及草甸群系为研究对象,选取代表性群丛设置样方,根据系统性与代表性原则,分别布设25块森林群落样方(包... 【目的】研究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群丛群系结构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特征。【方法】本文以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灌木及草甸群系为研究对象,选取代表性群丛设置样方,根据系统性与代表性原则,分别布设25块森林群落样方(包括蒙古栎林、华北落叶松林、胡桃楸林、油松林和白桦林)、10块灌木样方(包括胡枝子、绣线菊等)和30块草甸样方(包括野青茅、地榆等)进行实地调查,对群落组成、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草本植物以薹草属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灌木以绣线菊属、雀儿舌头、胡枝子属等为优势物种,作为该地区的主要植被组成成分。乔木群丛中,华北落叶松林群丛的多样性指标最高,林下植被丰富度相对较高且不同地域的群丛差异性较小。【结论】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内植物多样性丰富,不同植被群系间物种多样性差异明显,海拔是影响保护区植被群系物种组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山 植被群系 群落组成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生态效益明显——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颖 王爱东 +1 位作者 胡阳 张东 《绿色中国》 2024年第14期70-73,共4页
加强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提高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和健康水平,是目前林业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森林管护绿色发展、安全发展成为重要课题。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主要是采用生物控制、物理控制和作物栽... 加强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提高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和健康水平,是目前林业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森林管护绿色发展、安全发展成为重要课题。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主要是采用生物控制、物理控制和作物栽培、选种技术等绿色、环保、无毒的手段减少有害生物的危害。它是提高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森林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2015年7月11日,通州区正式成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以来,全区社会、经济和环境得到较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研究 森林生物多样性 森林管护 作物栽培 有害生物 物理控制 绿色防控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锐锋 朱舒欣 +3 位作者 郭子良 林海 王清春 崔国发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9-553,共15页
综合地理区划全面地反映了自然界的地域分异,但当前研究仍缺乏结合生物、非生物以及地貌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目前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已卓有成效,亟需从区域角度提出兼顾自然地理特征和生物分异格局的区划方案。以... 综合地理区划全面地反映了自然界的地域分异,但当前研究仍缺乏结合生物、非生物以及地貌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目前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已卓有成效,亟需从区域角度提出兼顾自然地理特征和生物分异格局的区划方案。以综合性、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相结合为区划原则,采用热量、水分、土壤、植被和动物地理分布等5项指标,通过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SOFM)综合聚类,以聚类结果为基础,结合山系山脉界线及地貌完整性,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划分区划单元,根据新疆全域野外科学考察结果和卫星遥感三维影像加以修正,同时充分考虑新疆自然保护地的分布情况,保证了区划的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和适用性。新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共分为四级,包括了5个自然保护地理大区(一级区)、11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区(二级区)、21个自然保护地理亚地区(三级区)和4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四级区),其中,一级区划与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分布格局相协调,划分为阿尔泰山Ⅰ、准噶尔盆地-北塔山Ⅱ、天山山地Ⅲ、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Ⅳ和昆仑山-阿尔金山Ⅴ。研究梳理了自然保护地理单元内的自然保护地及主要保护对象等,该区划方案与新疆自然保护地分布较为吻合,绝大多数自然保护地都未跨越自然保护地理亚地区,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内的物种在地理分布上也相对不隔离,同一自然保护地理单元内的自然保护地可组成以保护关键种、伞护种或旗舰种为目标的自然保护地群,以此构建区域自然保护地网络,提高生态系统连通性。该区划方案对新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生境廊道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其他省份乃至全国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自然保护 地理区划 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SO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演变及其对城市化的多尺度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田慧霞 覃阳毅 +9 位作者 李祖政 韩丛海 丁庆伟 李芊垚 任巧慧 代伟 秦贺兰 陈洪菲 王建超 程小琴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09-2224,共16页
近年来,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在不同尺度上两者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晰。因此,研究旨在探讨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否以及如何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发生变化。研究采用InVEST模型... 近年来,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在不同尺度上两者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晰。因此,研究旨在探讨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否以及如何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发生变化。研究采用InVEST模型量化了水源供给、生境质量和土壤保持服务,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MOD17A3HGF分别量化了粮食供给和碳储存服务,并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和夜间灯光指数(NTL)作为城市化指标。通过热点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广义可加模型等方法,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化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和夜间灯光指数)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北京市生境质量和粮食供给服务呈下降趋势,而水源供给、碳储存和土壤保持服务总体呈增长趋势。同时,国内生产总值、夜间灯光指数和人口密度也呈现显著增长趋势;(2)水源供给和粮食供给的高值主要分布在平原区,碳储存、生境质量和土壤保持服务呈现相反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化指标的高值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地区。(3)在网格尺度上,随着夜间灯光指数、人口密度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粮食供给和生境质量服务呈先降后增的趋势,而碳储存和水源供给服务则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县域尺度上,随着城市化指标的增加,粮食供给、生境质量、碳储存和土壤保持服务整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水源供给则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明确了城市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强调了城市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关系间的尺度效应,为北京市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系统服务 InVEST模型 北京市 时空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金凤 徐洁 +1 位作者 徐基良 安丽丹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100,共11页
【目的】研究黄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制定有效的生态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InVEST模型,分析并评估其水源供给、土壤保持、碳储存和生境质量4项... 【目的】研究黄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制定有效的生态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InVEST模型,分析并评估其水源供给、土壤保持、碳储存和生境质量4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果】(1)2000—2020年,黄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源供给量和平均生境质量指数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土壤保持量表现为逐期下降,碳密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增加后减少。降水和土地覆被变化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主要因素。(2)受黄河流域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影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在空间上表现为从黄河流域上游向下游逐渐增强。【结论】面对黄河流域的复杂生态环境风险问题,建议强化全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注重植被保护和自然恢复,完善全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并采取因地制宜的保护措施。通过这些措施,以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黄河流域 InVE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情景对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
7
作者 赵孟琪 李倞 王子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41,共13页
【目的】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退化压力,将碳中和目标融入土地利用多目标优化,量化评估不同发展情景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以支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与可持续发展决策。【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基于2000—2... 【目的】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退化压力,将碳中和目标融入土地利用多目标优化,量化评估不同发展情景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以支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与可持续发展决策。【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基于2000—2020年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数据,综合经济、生态、碳排放和碳储存指标构建土地利用优化模型,设置4种未来情景(自然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生态平衡发展和低碳绿色发展),分析2030年各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布局变化,并比较情景间两者响应关系的差异。【结果】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提升和景观生态风险的降低是各情景的共同变化。低碳绿色发展情景中总生态价值增幅最高,为896 639.170×10^(4)元,整体风险降低幅度最大,较高及高风险总占比为1.280%。在规划目标的介入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景观生态风险的负相关性增强,在低碳绿色发展情景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景观生态风险协同关系的减弱幅度较高,高价值-低风险区的占比增加至22.652%。综合所有情景,收缩建设空间并促进蓝绿空间的扩张和联通是缓解区域生态保护压力的重要举措。【结论】经土地结构优化,区域内生态价值与生态风险的权衡关系有所增强,但仍存在小型风险区的新增。低碳绿色发展情景表明区域生态系统的管理,应积极采取多层级相协调的保护和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情景模拟 土地利用优化 PLUS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景观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经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晶晶 臧振华 +2 位作者 赵磊 徐卫华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684-9694,共11页
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是实现保护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我国现有管理评估多集中于单一、同类型、同省域内的自然保护区,对中大型尺度多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的评估较少。黄河流经省域分布着许多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自然... 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是实现保护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我国现有管理评估多集中于单一、同类型、同省域内的自然保护区,对中大型尺度多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的评估较少。黄河流经省域分布着许多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屏障的重要基础,在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突出作用。为促进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构建5类共26项的管理成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基于证据的专家打分法,评估了黄河流经省域内8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6—2020年间的管理成效,在识别影响管理成效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①2016年以来,黄河流经省域8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总体较好,优秀率达26.83%,良好率达64.63%,主要体现在管理主体、本底调查、保护对象等指标的平均得分较高。②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管理级别越高、建立越早,公共服务、规章制度、经费保障等方面越完善的保护区管理成效越好;此外,基础设施与日常巡护,科研监测与科普宣教、信息化建设,社区关系与生态修复、保护对象指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③管理成效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人才建设、综合执法、社区发展、人类干扰等方面,建议有关单位在人才队伍、行政执法、生态补偿等方面加以完善,以提升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经省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指标体系 管理成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多样性保护: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基础 被引量:2
9
作者 杜芳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3年第1期27-33,共7页
遗传多样性探究物种内个体间DNA水平的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多样性直接影响着物种的适应和生态系统的功能,因此2010年和2020年缔结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均将保护遗传多样性列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目标之一,并呼吁... 遗传多样性探究物种内个体间DNA水平的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多样性直接影响着物种的适应和生态系统的功能,因此2010年和2020年缔结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均将保护遗传多样性列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目标之一,并呼吁在203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行动方案中将遗传多样性的监测与保护列为工作重点。然而,遗传多样性保护属于种群遗传学的范畴,理论性较高,导致关于遗传多样性保护的研究多停留在学术层面,在保护实施过程中具体应用较少。一般来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境破碎化等干扰方式会造成物种遗传多样性降低、种群间分化增加、基因流减少等遗传后果,使种群濒危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但是在复杂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繁殖特征、进化历史及生态因子也发生着作用。系统的回顾、梳理了1996年迄今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树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保护案例(238篇论文,150种重点保护野生树木),指出了我国目前遗传多样性研究与物种保护割裂的现状。目前正处于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关键阶段,结合国际研究前沿,提出遗传多样性保护是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应该开展基于DNA序列的遗传多样性监测并重视有效种群大小等重要遗传多样性指标在具体物种保护过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遗传学 物种保护 有效种群大小 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群落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安琪 张钰 +3 位作者 刘佳伟 赵威 刘馨雨 李凯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41-1851,共11页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典型的绿洲-荒漠过渡带,明确保护区内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以2022年同期遥感影像为样点布设依据,在2023年8月进行实地调查,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保护区...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典型的绿洲-荒漠过渡带,明确保护区内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以2022年同期遥感影像为样点布设依据,在2023年8月进行实地调查,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保护区内植被样方进行分类,计算各植被类型的α多样性指数,随后构建随机森林模型以评估植被样方的聚类结果并可视化。结果表明:(1)在甘家湖保护区,草本植物以猪毛菜属(Salsola spp.)分布最为广泛,灌木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碱蓬属(Suaeda spp.)、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等为这一地区主要的植被组成。(2)TWINSPAN将62个植被样方划分成14个类型,其中猪毛菜属+碱蓬属群丛(Ass.Salsola spp.+Suaeda spp.,G5)所占面积最大,且植被多样性最高;猪毛菜属+角果藜群丛(Ass.Salsola spp.+Ceratocarpus arenarius,G7)物种多样性较高,同时面积占比较大;单一植被型群丛(G14)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为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为1,在保护区中主要体现为农田和盐渍化极高的裸地。(3)随机森林模型的总体精度达到87.10%,Kappa系数达到0.8553,错分误差与漏分误差相对较小。(4)梭梭和白梭梭集中分布在保护区西北部核心区以及中偏南部的缓冲区。研究结果可为保护区后续精准管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空间分布 双向指示种分析法 物种多样性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消费行为特征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孟明浩 顾晓艳 崔国发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9-686,共8页
【目的】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生态旅游消费行为特征的影响,分析疫情暴发后生态旅游产品偏好特征,为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指导。【方法】应用SPSS 23.0软件分析疫情暴发前后自然保护区游客生态旅游行... 【目的】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生态旅游消费行为特征的影响,分析疫情暴发后生态旅游产品偏好特征,为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指导。【方法】应用SPSS 23.0软件分析疫情暴发前后自然保护区游客生态旅游行为特征、需求特征,疫情暴发后生态旅游产品陈述性偏好、显示性偏好的人口学特征差异,及生态旅游产品陈述性偏好对显示性偏好的影响效应。【结果】①疫情暴发前后游客去往自然保护区的旅游频次、旅游时段的差异极显著(P<0.01),疫情对游客了解自然保护区的信息渠道、交通方式、旅游花费影响极显著(P<0.01),而对其他生态旅游需求、行为特征均无显著影响。②疫情暴发后,游客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人口学特征对部分生态旅游产品陈述性偏好有显著影响(P<0.05);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对天目山保护区部分产品显示性偏好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③保护区游客生态旅游产品的陈述性偏好对显示性偏好有显著影响(P<0.05);天目山保护区游客生物景观和自然教育产品的陈述性偏好对显示性偏好的影响效应,比地文景观和水域景观更明显。【结论】通过融合创新产品引导全新需求、推出智慧化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强游客体验后的分享等途径,提出天目山保护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消费行为特征 陈述性偏好 显示性偏好 新冠肺炎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物适宜栖息地的北京市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金凤 徐基良 +2 位作者 李建强 周春发 邓文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7807-7817,共11页
栖息地是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明晰物种的适宜栖息地分布是切实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重要基础。北京市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也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地以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当前亟需系统评估北京市现有自然... 栖息地是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明晰物种的适宜栖息地分布是切实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重要基础。北京市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也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地以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当前亟需系统评估北京市现有自然保护地体系对野生动物适宜栖息地的保护成效,为未来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和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工作优化提供科学指导。研究选取了北京地区6个较为典型的野生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黑鹳(Ciconia nigra)、褐马鸡(Crossoption mantchuricum)、大鸨(Otis tarda)、鸳鸯(Aix galericulata)、金雕(Aquila chrysaetos)和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其适宜栖息地的分布;将自然保护地与适宜栖息地相叠加,识别其适宜栖息地的分布热点和保护空缺,进而评估了北京市现有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研究结果表明,6个研究物种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其中褐马鸡的受保护率最高(92.82%),鸳鸯的受保护率最低(13.66%)。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物种热点区覆盖率不同,风景名胜区类型覆盖率最高(14.74%)。6个物种适宜栖息地的热点区域总面积为280.01km~2,保护空缺占热点区域总面积的49.45%,其中密云区、门头沟区和房山区的保护空缺面积最大。基于现有自然保护地体系对野生动物适宜栖息地的保护效率以及存在的空缺,建议因地制宜,采取扩大或合并现有自然保护地、增设新的自然保护地或营造微生境等方式来提升自然保护地的整体保护效率。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提供重要依据,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的识别与划定提供可行方案,并为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栖息地 自然保护地 保护成效 空缺分析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朝阳区公园绿地中外来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群落特征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倩倩 曲晨晖 +2 位作者 梁婉婷 付琪瑶 侯继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7,共12页
【目的】外来植物的入侵对城市公园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构成威胁。本研究旨在探讨公园绿地中不同生境下外来植物入侵现状及其与本地优势种及常见种的种间关系,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生态安全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 【目的】外来植物的入侵对城市公园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构成威胁。本研究旨在探讨公园绿地中不同生境下外来植物入侵现状及其与本地优势种及常见种的种间关系,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生态安全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以朝阳区10个外来植物分布广泛的公园为研究区域,通过α多样性、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种间联结指数分析不同生境中外来入侵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位宽度,以及外来入侵植物与本地优势种及常见种的生态位重叠和种间联结。【结果】(1)北京市朝阳区公园绿地的草地、林地和湿地生境中共记录到31种外来入侵植物,隶属于13科24属,其中菊科植物占比最大;外来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生境中均无显著差异,外来入侵植物的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3种生境中均显著低于本地植物;(2)药用蒲公英是3种生境内生态位宽度最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但与本地优势种及常见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低;(3)3种生境内的外来入侵植物与本地优势种及常见种的生态位重叠与种间联结程度均较低,种间竞争能力较弱。【结论】目前北京市朝阳区公园绿地中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程度较低,植物群落处于不稳定的早期演替阶段,种间关系松散,尚未形成稳定结构。因此,应加强外来入侵植物的监测与管理,优化本地草本植物群落结构,提高其稳定性与抗入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外来入侵植物 本地植物 生态位 种间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种分布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评价--以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华俊钦 石江艳 +2 位作者 李建强 杨海 徐基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287-7298,共12页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保护区类型,该类型自然保护区通常具有复杂多样的保护对象,因此对其进行功能区划需全面考虑各种保护对象的需求。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有利于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有...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保护区类型,该类型自然保护区通常具有复杂多样的保护对象,因此对其进行功能区划需全面考虑各种保护对象的需求。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有利于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有效性。以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该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样线和红外相机调查,获取白冠长尾雉及与白冠长尾雉存在种间相互作用物种的分布点数据,结合收集的环境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对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和与白冠长尾雉存在种间相互作用物种的分布进行预测,进而分析物种与该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空间关系,及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分布与人为干扰强度的空间关系,评估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功能区划对白冠长尾雉和与白冠长尾雉存在种间相互作用物种的保护有效性。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高保护价值区域面积为33.84 km2,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内高保护价值区域面积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8.96%、3.84%和9.19%,自然保护区内高保护价值区域面积比例偏低。保护区现有功能区划并不能充分满足保护白冠长尾雉栖息地的需要,且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面临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的影响,这对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对象的生存产生潜在威胁。因此,结合保护区内保护价值与人为干扰分布现状,针对白冠长尾雉及相关物种的受胁情况提出两种不同的保护区功能区划优化方案,在不降低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的前提下,提高核心保护区白冠长尾雉及相关物种适宜栖息地面积的比例,同时降低保护区内人为干扰强度。本研究可为该保护区保护白冠长尾雉提供决策依据,并为其他以野生动物为保护目标的保护区功能区划优化提供指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分布 MaxEnt模型 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功能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和线粒体COI基因分子标记的安西自然保护区普氏野马马胃蝇幼虫鉴定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裴鹏祖 田瑞祥 +1 位作者 闫利平 张东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53-57,共5页
马胃蝇Gasterophilus spp.是马科动物体内常见的一类寄生虫,目前全世界报道了9种马胃蝇。马胃蝇不同物种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不同地区感染马胃蝇的物种组成结构差异明显。为了探究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普氏野马Equus ... 马胃蝇Gasterophilus spp.是马科动物体内常见的一类寄生虫,目前全世界报道了9种马胃蝇。马胃蝇不同物种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不同地区感染马胃蝇的物种组成结构差异明显。为了探究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普氏野马Equus ferus感染马胃蝇幼虫的物种组成,2021年对保护区内的野马进行了驱虫保健,并解剖死亡个体,采获马胃蝇幼虫875只;利用体视解剖镜对特征明显的三龄幼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及鉴别,根据三龄幼虫领部棘刺,以及各体节棘刺形态、口脊骨页部形态平滑、伪头小刺结构清晰等特征,明确了三龄幼虫均为黑腹胃蝇Gasterophilus pecorum;对于形态难以鉴定的一、二龄幼虫,采取了扩增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I)基因并与GenBank数据库中马胃蝇属序列对比的分子鉴定方法,经过比对分析,确认一、二龄幼虫均与黑腹胃蝇序列聚为一支,且与黑腹胃蝇遗传距离最近。综上,确认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胃蝇种类均为黑腹胃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马胃蝇 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I)基因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寄蝇科昆虫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裴文娅 杨南 +3 位作者 张春田 杜甫新 杨军 张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8-1225,共8页
调查我国北京西部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寄蝇科昆虫资源,对该地区寄蝇科昆虫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和区系分析,提供了已知种的寄主。基于马氏网共采集到寄蝇科昆虫240头,采用比较形态分类方法,整理鉴定出4亚科17族46属68种,分别占中国已... 调查我国北京西部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寄蝇科昆虫资源,对该地区寄蝇科昆虫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和区系分析,提供了已知种的寄主。基于马氏网共采集到寄蝇科昆虫240头,采用比较形态分类方法,整理鉴定出4亚科17族46属68种,分别占中国已知40族、280属和1252种的42.5%、16.43%和5.43%。其中湿地长唇寄蝇Siphona paludosa、阔长唇寄蝇S.foliacea、裸等鬃寄蝇Peribaea glabra、金龟长喙寄蝇Prosena siberita种群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种类,为该区域森林灌丛生态系统中寄蝇群落的优势种群。该保护区寄蝇科物种多样性较高,多样性指数在属级水平和种级水平分别为3.61和3.49,优势度指数在属级和种级水平分别为15.22%和32.93%。该地区寄蝇区系主要组成有23古北界种,38种古北、东洋两界共有种,另有8中国特有种。发现2中国新纪录属:瘦腹寄蝇属Gastrolepta(Rondani,1862),腹寄蝇属Cistogaster(Latreille,1829);2中国新纪录种:黑瘦腹寄蝇Gastrolepta anthracina(Meigen,1826),胸带棘寄蝇Phytomyptera zonella(Zetterstedt,1844),给出其主要鉴别特征和外形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山 寄蝇 物种多样性 动物区系 中国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夏季鹅喉羚和蒙古野驴的生境适宜性和重叠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艳秋 初雯雯 +5 位作者 李基才 苏灿霞 撇力扎提·巴哈提别克 古丽娜·再努拉 黄文溥 初红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73,共10页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是国内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和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基于2022年夏季的样线调查数据,运用MaxEnt模型得出二者的适宜生境,计算其适宜生境的重叠度。结果显示,保护区内...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是国内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和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基于2022年夏季的样线调查数据,运用MaxEnt模型得出二者的适宜生境,计算其适宜生境的重叠度。结果显示,保护区内鹅喉羚和蒙古野驴的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3934 km^(2)和4036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6.85%和27.54%;对两者生境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均为距铁路距离、距水源地距离和最湿季度平均温度;生态位重叠指数D和Ⅰ分别为0.8279和0.971;两者适宜生境的重叠部分面积为2479 km^(2),分别占各自适宜生境面积的63.01%和61.42%。建议结合两物种重叠的适宜生境和水源地分布,规划区内的主要保护区域,并建立廊道以减少铁路对物种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卡拉麦里国家公园的区域规划及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喉羚 蒙古野驴 生境适宜性 物种分布模型 空间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与耦合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游桂璇 王沛然 +1 位作者 曹嘉铄 胡远东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基于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InVEST模型模拟了大庆市4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碳储存、产水量、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的变化,并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1990-2020年大庆市草地... 基于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InVEST模型模拟了大庆市4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碳储存、产水量、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的变化,并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1990-2020年大庆市草地面积呈减少的趋势,建设用地的面积不断增加;4种生态服务功能均呈先降低再增高的变化趋势,其中土壤保持和产水量变化幅度较大;产水量与其他3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呈现“权衡”关系,碳储存、生境质量和土壤保持之间存在“协同”关系;林地和水域面积的提升可以提高碳储存和生境质量,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占比对产水量和土壤保持两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很小。研究结果对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以及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时空演变 耦合效应 InVEST模型 大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温榆河公园鸟类多样性特征与生境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宇琢 李垣霏 +7 位作者 雷国龙 王苧卉 房华 吴岚 唐瑞 黄赓 李志刚 王玉玉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8,共10页
北京温榆河公园位于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是依托北京温榆河−北运河生态廊道建设而成的超大城市级绿色空间,研究其鸟类多样性特征,优化其生境质量对维持北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北京温榆河公园2022年1月−2023年12月... 北京温榆河公园位于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是依托北京温榆河−北运河生态廊道建设而成的超大城市级绿色空间,研究其鸟类多样性特征,优化其生境质量对维持北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北京温榆河公园2022年1月−2023年12月的鸟类多样性调查数据,详细识别公园内鸟类的群落结构并划分不同的鸟类取食集团,分析不同季节的鸟类多样性时空特征与多样性热点区域;根据遥感解译与植被多样性调查结果对研究区域的生境类型进行划分,针对具有不同鸟类群落特征的生境类型提出具体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①在北京温榆河公园共调查到鸟类174种,隶属于19目51科,其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21种。②北京温榆河公园鸟类的α-多样性在春季最高,温榆河主河道具有最高的鸟类多度和多样性指数。③北京温榆河公园可划分为生境类型Ⅰ(滨水湿地+乔灌林地)、生境类型Ⅱ(密林地)、生境类型Ⅲ(滨水湿地+疏林地)3种生境组合。根据不同生境中的鸟类群落特征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出生境优化策略,建议生境类型Ⅰ在维护湿地生境的同时提高陆生鸟类栖息地的质量;生境类型Ⅱ增加常绿树种、小乔木、食源灌木和乡土草本植物的种植密度,减少对地被植物的收割干扰与枯落物清除,提高微景观异质性;生境类型Ⅲ增加配置具有速生特性的鸟类食源树种,适度提高乔灌层的高度、盖度和丰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温榆河−北运河生态廊道 取食集团 生境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狭耳鼠耳蝠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20
作者 阿斯姑丽·阿布都热合曼 初雯雯 +3 位作者 戚英杰 初红军 吴红潘 何承斌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为提供鼠耳蝠属(Myotis)蝙蝠类遗传及进化分子水平的证据,通过高通量测序法对新疆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的狭耳鼠耳蝠(M.blythii)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狭耳鼠耳蝠线粒体基因组总长为16752 bp,总碱基组... 为提供鼠耳蝠属(Myotis)蝙蝠类遗传及进化分子水平的证据,通过高通量测序法对新疆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的狭耳鼠耳蝠(M.blythii)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狭耳鼠耳蝠线粒体基因组总长为16752 bp,总碱基组成为33.8%A、30.4%T、22.7%C和13.1%G;线粒体基因组由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 RNA(12S和16S)基因、22个t 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控制区组成;控制区基因长度为948 bp,比大鼠耳蝠(M.myotis)等姊妹物种短很多;与从NCBI下载的其他鼠耳蝠属蝙蝠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比较,狭耳鼠耳蝠与大鼠耳蝠亲缘关系最近。研究结果丰富了鼠耳蝠属线粒体基因组信息,明确了新疆狭耳鼠耳蝠在鼠耳蝠属内的系统进化地位和亲缘关系,为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系统分子进化和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组 狭耳鼠耳蝠 濒危物种 高通量测序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