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代谢组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与前景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旭 王晨璨 +4 位作者 丁文静 梅曼 张玉倩 蔺宏霞 赵媛媛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4-663,共10页
空间代谢组技术是一种整合了质谱成像和代谢组学的新兴研究技术,该项技术可以获得生物组织中大量已知或未知内源性代谢物分子的结构、含量和空间分布信息,精准定位组织中的代谢物分布,对揭示植物代谢物的合成、积累和调控机理至关重要... 空间代谢组技术是一种整合了质谱成像和代谢组学的新兴研究技术,该项技术可以获得生物组织中大量已知或未知内源性代谢物分子的结构、含量和空间分布信息,精准定位组织中的代谢物分布,对揭示植物代谢物的合成、积累和调控机理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空间代谢组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空间代谢组技术在植物组织研究方面的前沿应用,探讨了空间代谢组技术在植物单细胞水平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与挑战,以期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及空间代谢网络的调控提供新的途径,为解决农业生产、植物能源开发等领域的问题提供关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代谢组技术 质谱成像 代谢物空间分布 植物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外囊泡及其分析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张雪萍 鲁雨晴 +1 位作者 张月倩 李晓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43,共12页
细胞外囊泡是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的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纳米级囊泡。细胞外囊泡作为蛋白质、核酸、脂质和代谢物等物质的载体,能够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穿梭,行使物质传递、信息交流的功能,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 细胞外囊泡是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的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纳米级囊泡。细胞外囊泡作为蛋白质、核酸、脂质和代谢物等物质的载体,能够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穿梭,行使物质传递、信息交流的功能,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近年来,植物中细胞外囊泡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其研究和分析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介绍了细胞外囊泡的组成,综述了植物中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学功能,分析了细胞外囊泡分离与富集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原位成像技术的应用,最后对植物细胞外囊泡研究技术发展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功能 分离方法 原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原子力显微术在纳米尺度上检测植物细胞质膜完整性
3
作者 苏晓 高永伟 +1 位作者 林金星 李晓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探究原子力显微镜检测植物细胞质膜的损伤程度及其定量分析的方法。方法:采用酶解法制备拟南芥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MβCD(Methyl-β-cyclodextrin)处理造成质膜损伤后,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成像,最后通过NanoScope Analysis软件进... 目的:探究原子力显微镜检测植物细胞质膜的损伤程度及其定量分析的方法。方法:采用酶解法制备拟南芥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MβCD(Methyl-β-cyclodextrin)处理造成质膜损伤后,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成像,最后通过NanoScope Analysis软件进行成像分析,对粗糙度Ra(平均粗糙度)、Rq(均方根粗糙度)和Rmax(最高数据点和最低数据点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以及从孔隙周围的长轴和短轴上测量获得孔隙的直径和深度进行了系统的测算。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经MβCD处理的样品表面出现大量的孔隙,且粗糙度Ra、Rq和Rmax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原子力显微镜可以检测拟南芥细胞质膜的损伤,并对损伤程度进行定量分析,为探究质膜完整性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植物质膜 质膜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