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密云油松人工林对降水及其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肖洋 陈丽华 +2 位作者 余新晓 杨新兵 孙庆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2-27,共6页
对北京密云水库库西油松人工林的林冠截留、穿透降水和树干茎流的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单次降雨过程中的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水量呈幂函数关系,而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跟林外降水量皆呈线性相关关系,它们占林外降水的比例分别为7.23%~87.... 对北京密云水库库西油松人工林的林冠截留、穿透降水和树干茎流的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单次降雨过程中的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水量呈幂函数关系,而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跟林外降水量皆呈线性相关关系,它们占林外降水的比例分别为7.23%~87.39%,12.56%~91.58%和0.007%~1.77%。环境状况、气象条件和降水特性的不同是造成同一地区大气降水化学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降水透过油松林冠层后,穿透降水和树干茎流中元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穿透降水中各元素含量变化均与降水时间间隔呈正相关,而与降雨强度和降水量呈负相关;除N外,树干茎流中P,K元素含量与降水特性的关系与穿透降水的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林冠截留 穿透降水 树干茎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平原林业工程涵养水源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志沛 张宇清 +3 位作者 朱清科 郑慧 陈作州 冯靖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2-244,273,共4页
平原林业是我国林业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平原林业在生态、经济、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探讨平原林业在涵养水源生态服务功能方面的贡献,运用水量平衡法、替代工程法以及影子价格,对我国平原林业的... 平原林业是我国林业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平原林业在生态、经济、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探讨平原林业在涵养水源生态服务功能方面的贡献,运用水量平衡法、替代工程法以及影子价格,对我国平原林业的涵养水源物质总量和经济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估。经估算,2005年我国平原林业水源涵养总量是1 019.4亿m3,其中华东地区为453.5亿m3,中南地区为304.9亿m3;我国平原林业涵养水源的总价值是5 810.56亿元,占2005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的68.69%,单位面积平均涵养水源的价值是23 154.7元/hm2,其中中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分别是34 005.8元/hm2和30 334.2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林业 涵养水源 生态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密云油松人工林凋落物营养元素归还特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肖洋 陈丽华 余新晓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2-115,共4页
2006-2007年对北京密云水库库西33年生的油松人工林凋落物的数量及其营养元素归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凋落物年凋落量为2193.75kg/hm2;N、P、K通过凋落物归还土壤的年归还量分别为13.86,0.75,3.39kg/hm2;油松凋落物各... 2006-2007年对北京密云水库库西33年生的油松人工林凋落物的数量及其营养元素归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凋落物年凋落量为2193.75kg/hm2;N、P、K通过凋落物归还土壤的年归还量分别为13.86,0.75,3.39kg/hm2;油松凋落物各组分中N、P、K归还总量大小顺序为:叶>枝>皮、果、花;N、P、K年归还量大小顺序为:N>K>P。凋落物现存量为13.7t/hm2,凋落层年平均分解率为0.16t/hm2,凋落物层N、P、K总贮量为162.44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凋落物 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民勤沙区土壤结皮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69
4
作者 贾宝全 张红旗 +1 位作者 张志强 慈龙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442-1448,共7页
以甘肃民勤沙区为研究区域 ,分别采集了不同地貌部位和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结皮 ,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从结皮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盐分、土壤养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等方面来看 ,丘间地状况都明显要优于灌丛沙包。这可能与... 以甘肃民勤沙区为研究区域 ,分别采集了不同地貌部位和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结皮 ,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从结皮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盐分、土壤养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等方面来看 ,丘间地状况都明显要优于灌丛沙包。这可能与丘间地地形低洼 ,有利于土壤物质汇聚 ,以及其接受的大气降尘远较灌丛沙包为多有关。对于灌丛沙包来讲 ,白刺沙包在理化性质上 ,其状况要优于红柳结皮和梭梭结皮 ,这主要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所处的演替阶段有关。从目前的植被演替情况来看 ,白刺是当地的顶极种群 ,最适应环境 ,因此结皮发育状况也好 ;红柳目前已经处于极度退化进程中 ,而梭梭为人工植被 ,人工植被因在演替阶段中不起决定作用 ,故理化性质较差。另外从该研究工作还可以看出 ,对白刺植被采取围封措施之后 ,可以显著地促进结皮的生长发育 ,提高结皮中的有机质、全 N、全 P、速效 N等养分以及 Ca CO3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荒漠区 土壤结皮 理化性质 民勤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用水研究现状、问题分析与基本构架探索 被引量:63
5
作者 贾宝全 张志强 +1 位作者 张红旗 慈龙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734-1740,共7页
生态学与水文学交叉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前沿研究领域之一 ,生态环境用水研究则是连接生态过程与水文过程、刻画生态演化与水资源相互关系的核心问题。对生态、环境用水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过程进行了回顾 ,并根据对已有成果的综合分析提出了... 生态学与水文学交叉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前沿研究领域之一 ,生态环境用水研究则是连接生态过程与水文过程、刻画生态演化与水资源相互关系的核心问题。对生态、环境用水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过程进行了回顾 ,并根据对已有成果的综合分析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 5方面主要问题。首先 ,生态用水尚需要理论上的进一步升华 ,这一点突出体现在生态用水的概念与内涵表述上 ;其次 ,在生态用水研究中 ,缺乏合理的生态保护目标的建立 ,因而影响到了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第三 ,目前的研究均是针对较大尺度所作的 ,不能在生态机理与物理机制上揭示生态用水规律 ,因此 ,不适于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 ,个别实验在由“点”尺度向生态用水计算的“面”尺度转换时缺乏基础 ,从而严重影响了研究成果的精度 ;第四 ,生态用水机理是生态用水研究中至为关键的工作 ,以往研究主要依据野外宏观观测资料来探讨 ,缺乏直接的实验依据 ;第五 ,没有涉及生态用水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用水满足程度及其波动性对生态系统影响等方面 ,从而也使得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受到影响。同时作者认为 ,中国工程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研究报告”中的生态环境用水概念对我国地大物博 ,地质地貌与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给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故可以确定为全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用水 研究现状 生态用水 问题分析 基本构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根系形态分布的分形分析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秀萍 陈丽华 +1 位作者 宋维峰 吴彦霖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0,54,共5页
基于分形理论和管状模型理论建立了油松根系的三维静态模型。根系模型主要建立在根系拓扑、分枝规律、连结长度、连结直径和根系分枝角度基础上。检测模型主要考虑参数α和q。参数α为根系分枝前后的横截面积之比,q定义分枝后新连结的... 基于分形理论和管状模型理论建立了油松根系的三维静态模型。根系模型主要建立在根系拓扑、分枝规律、连结长度、连结直径和根系分枝角度基础上。检测模型主要考虑参数α和q。参数α为根系分枝前后的横截面积之比,q定义分枝后新连结的生物量。虽然参数α和q相对于根系直径独立,但是它们的变化可能影响预测的正确性。在植物水平上,模型提供适当的根系干重,根系全长和根系直径的预测。这一静态模型较适合研究成熟根系,与其它模型相比,该模型的主要优点是它的可塑性和易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自相似理论 管状模型 根系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半干旱区集水造林地刺槐的林木生产力和水分生产潜力 被引量:9
7
作者 沈芳 贺康宁 张光灿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60,共3页
通过计算分析集水造林条件下刺槐林的林木生产力和水分生产潜力,结果表明:林分群体的水分生产效率,特别是蒸腾和蒸散的水分生产效率,随密度的增大呈对数递减趋势;低密度拍光处理林分的理论潜在开发潜力可达90%以上,基本达到了目前技术... 通过计算分析集水造林条件下刺槐林的林木生产力和水分生产潜力,结果表明:林分群体的水分生产效率,特别是蒸腾和蒸散的水分生产效率,随密度的增大呈对数递减趋势;低密度拍光处理林分的理论潜在开发潜力可达90%以上,基本达到了目前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当地刺槐的最大生产能力,是今后径流林业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水造林 林木生产力 水分生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