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蒸汽爆破预处理对沙柳组成及纤维结构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蒋建新 刘圣英 +1 位作者 马雅琦 王堃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49-53,共5页
研究了蒸汽爆破维压时间对沙柳茎杆化学组成和酶解糖化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IR)对沙柳纤维物理形态、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对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影响不显著,而半纤维素含量大幅... 研究了蒸汽爆破维压时间对沙柳茎杆化学组成和酶解糖化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IR)对沙柳纤维物理形态、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对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影响不显著,而半纤维素含量大幅度降低。蒸汽爆破预处理后沙柳纤维表面和细胞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裂,蒸汽爆破纤维素表观结晶度比原料纤维素有所提高,但其绝对结晶度降低。酶解糖化反应温度46℃、反应时间72 h、酶用量20 FPU/(g纤维素)和底物浓度为2.0%时,沙柳茎杆原料酶解糖化率为14.5%,蒸汽爆破维压4 min处理的沙柳物料糖化率达到69.81%,纤维素糖化率提高4.4倍,蒸汽爆破是一种有效的木质纤维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 蒸汽爆破 组成 纤维结构 糖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糠醛渣纤维乙醇同步糖化发酵过程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亚东 孙冉 +1 位作者 蒋建新 朱莉伟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8-52,共5页
以过碱化处理的糠醛渣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同步糖化发酵(SSF)转化乙醇工艺条件及过程研究。通过考察反应温度、pH、纤维素酶用量和表面活性剂浓度来优化同步糖化发酵转化工艺条件。在正交优化条件基础上,进行了5 L发酵罐试验,并... 以过碱化处理的糠醛渣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同步糖化发酵(SSF)转化乙醇工艺条件及过程研究。通过考察反应温度、pH、纤维素酶用量和表面活性剂浓度来优化同步糖化发酵转化工艺条件。在正交优化条件基础上,进行了5 L发酵罐试验,并同步分析表征了发酵过程中还原糖浓度、乙醇浓度、酵母细胞数、纤维素含量及其结构变化。同步糖化发酵转化糠醛渣生成乙醇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38℃,pH 4.2,纤维素酶用量20 FPU/(g纤维素),吐温-20质量分数0.15%,酵母接种量10%。发酵罐中同步糖化发酵糠醛渣生成乙醇的转化率达到72.33%,过程分析表明反应时间为27 h时,糠醛渣糖化发酵产乙醇的转化率达到最高,比其他纤维原料的反应转化时间大大缩短。同步糖化发酵过程中,糠醛渣纤维素含量逐步降低,纤维素表观结晶度呈下降趋势,纤维素微晶尺寸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渣 纤维乙醇 同步糖化发酵 纤维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制备香叶树籽生物柴油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蒋建新 王卫刚 +2 位作者 吴昱 蒲志鹏 朱莉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89-292,294,共5页
研究了Novozym435和LipozymeTLIM混合脂肪酶催化香叶树籽油制备生物柴油,2种酶按1∶3质量比混合使用时,既可提高反应转化率,又可降低酶的使用成本。应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了固定化酶催化香叶树籽生物柴油的最优工艺参数,采用叔丁醇作为... 研究了Novozym435和LipozymeTLIM混合脂肪酶催化香叶树籽油制备生物柴油,2种酶按1∶3质量比混合使用时,既可提高反应转化率,又可降低酶的使用成本。应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了固定化酶催化香叶树籽生物柴油的最优工艺参数,采用叔丁醇作为反应体系的溶剂,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8.5℃、甲醇与油摩尔比4∶1、叔丁醇与油体积比1∶1.5、酶用量为油质量的4%,此时反应转化率达90.09%。分析表明香叶树籽油的甘油三酯主要由短链脂肪酸甘油酯组成,生物柴油中原油的甘油三酯已完全转变成脂肪酸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香叶树籽油脂 固定化脂肪酶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素发酵转化乳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齐祥 苏肇秦 +1 位作者 唐勇 蒋建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11-13,16,共4页
木质纤维素转化乳酸的重要环节包括木质纤维素原料预处理、纤维原料水解和乳酸发酵。现阶段发酵生产乳酸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原料利用率低、酶用量大、产物浓度低以及产品不易分离等,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乳酸 预处理 生物转化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产生菌株的筛选及其降解小麦秸秆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鹏翔 崔凤杰 +1 位作者 卜令习 蒋建新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7期4584-4587,共4页
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出1株可同时分泌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菌株,并对其降解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秸秆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ZH-19菌株可同时高产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经形态特征和ITS保守区测序分析确定该菌株为Penicillium thie... 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出1株可同时分泌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菌株,并对其降解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秸秆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ZH-19菌株可同时高产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经形态特征和ITS保守区测序分析确定该菌株为Penicillium thiersii。菌株降解小麦秸秆的过程中,纤维素酶活和木聚糖酶酶活分别在第6天和第7.5天达到其最大值,分别为145.54、93.20 U/m L;纤维素比半纤维素降解的速率要快,表明在小麦秸杆降解过程中,可能需要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协同作用,才能实现对木质纤维素的最大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秸秆 发酵 木质纤维素 降解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