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林业外来入侵生物溯源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2
1
作者
石娟
覃责实
赵佳强
《中国森林病虫》
2022年第5期14-21,共8页
由于贸易全球化与旅游交通的飞速发展,林业外来生物的入侵频率与扩散速度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林业生态安全、人类健康和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外来入侵生物的溯源追踪成为当前各国的研究热点。对现有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标记等溯源技...
由于贸易全球化与旅游交通的飞速发展,林业外来生物的入侵频率与扩散速度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林业生态安全、人类健康和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外来入侵生物的溯源追踪成为当前各国的研究热点。对现有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标记等溯源技术进行汇总分析,溯源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溯源、轨迹分析溯源、花粉标记溯源、分子标记溯源、稳定同位素溯源、肠道微生物溯源等。溯源的目的是为了判别分析跨境入侵种群和原产地种群的差异性自然标记,揭示其跨境传入来源和扩散蔓延路径,实现对入侵种的精准溯源追踪和防控管理。目前在溯源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不同溯源体系或指标的建立、数据库的完善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从国际溯源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生物安全的需求来看,应积极参与国际植物检疫合作,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补齐我国林业溯源技术发展的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外来入侵生物
生物安全
溯源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O_(2)对食菌型丽透体垫刃线虫滞育的影响
2
作者
龙崟
梁特
+3 位作者
陈涛
宋敏
王郑通
石娟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共6页
丽透体垫刃线虫Deladenus siricidicola可有效用于松树蜂Sirex noctilio的生物防治。为明确CO_(2)浓度和诱导时间对食菌型丽透体垫刃线虫的影响,每天不同浓度CO_(2)诱导食菌型丽透体垫刃线虫幼虫6 h,连续观察5 d,统计不同诱导时间幼虫...
丽透体垫刃线虫Deladenus siricidicola可有效用于松树蜂Sirex noctilio的生物防治。为明确CO_(2)浓度和诱导时间对食菌型丽透体垫刃线虫的影响,每天不同浓度CO_(2)诱导食菌型丽透体垫刃线虫幼虫6 h,连续观察5 d,统计不同诱导时间幼虫和成虫的数量比例。结果表明:在CO_(2)浓度为0.2‰,0.3‰,0.4‰,0.5‰,0.6‰,丽透体垫刃线虫幼虫数量占总虫口数量比例随CO_(2)浓度的升高而上升,成虫数量占总虫口数量比例随CO_(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丽透体垫刃线虫幼虫的数量比例和成虫的数量比例,在不同CO_(2)浓度间均差异显著;在0.6‰CO_(2)浓度诱导下丽透体垫刃线虫幼虫数量比例最高,而成虫数量比例最低。在0.6‰CO_(2)浓度下诱导食菌型丽透体垫刃线虫幼虫18 h,能有效使幼虫进入滞育状态。该结果可为延长食菌型丽透体垫刃线虫幼虫保藏时间、探究食菌型线虫储存条件及后续大规模开发针对松树蜂的线虫生物防治制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透体垫刃线虫
食菌型
CO_(2)浓度
滞育
松树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飞行磨对舞毒蛾飞行能力的研究
3
作者
窦烽瑞
季文拽
+3 位作者
曹逸霞
朱秀娥
张春华
石娟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1,共7页
为研究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的飞行能力,利用飞行磨系统测定贵州、云南、四川、内蒙古、山西5个地理种群1~4日龄舞毒蛾雌雄成虫飞行能力,并通过测量其形态指标,明确飞行能力与形态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舞毒蛾雄成虫的飞行能力显...
为研究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的飞行能力,利用飞行磨系统测定贵州、云南、四川、内蒙古、山西5个地理种群1~4日龄舞毒蛾雌雄成虫飞行能力,并通过测量其形态指标,明确飞行能力与形态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舞毒蛾雄成虫的飞行能力显著强于雌成虫;不同日龄雌雄成虫飞行能力差异显著,1,2日龄的雄成虫飞行能力显著高于3,4日龄,雌成虫飞行能力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弱;云南种群雄成虫表现出较强的飞行能力,四川种群较弱,在聚类分析中单独聚为一支,雌成虫中内蒙古种群表现出较强的飞行能力,云南种群较弱单独聚为一支,南北方种群也各自聚为一类;翅载荷与舞毒蛾雌成虫的飞行能力呈负相关,胸节最宽处长度与舞毒蛾雌成虫飞行能力呈正相关。研究结果为阐明舞毒蛾的飞行生物学和扩散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毒蛾
昆虫飞行信息系统
飞行能力
翅载荷
胸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种质资源引进风险分析方法概述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坤
石娟
孙双艳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种质资源作为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作物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新品种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为满足我国种业飞速发展的需要,我国不断从国外引入大量的种质资源,种质资源相比其他植物产品携带有害生物的风险更高。种质资源引...
种质资源作为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作物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新品种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为满足我国种业飞速发展的需要,我国不断从国外引入大量的种质资源,种质资源相比其他植物产品携带有害生物的风险更高。种质资源引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携带有害生物,可能会带来严重危害。目前,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制定了关于种质资源的风险分析方法,但我国缺少针对种质资源有害生物统一的风险分析方法。本文分析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主要的贸易国家及我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标准方法的主要内容,针对引进种质资源过程中亟需解决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问题开展讨论,并对种质资源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系统其未来展开工作提出以下建议:设置符合种质资源风险分析特性的指标;采用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对种质资源进行风险分析;根据不断的学习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和适当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植物引进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氢稳定同位素技术对中国地区红脂大小蠹溯源追踪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3
5
作者
覃责实
石娟
+2 位作者
郝艳平
崔骁芃
李碧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98,共6页
红脂大小蠹是一种外来蛀干类害虫,它可以通过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途径进行远距离扩散。目前最为有效的防治手段就是及时进行监测和预警,但是由于缺乏快速追踪和溯源的手段,使得防治工作变得困难。【目的】基于氢稳定同位素溯源技术,建立...
红脂大小蠹是一种外来蛀干类害虫,它可以通过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途径进行远距离扩散。目前最为有效的防治手段就是及时进行监测和预警,但是由于缺乏快速追踪和溯源的手段,使得防治工作变得困难。【目的】基于氢稳定同位素溯源技术,建立可用于追踪中国地区红脂大小蠹的溯源模型。【方法】从全球降水氢同位素数据库中下载中国地区的栅格数据,利用ArcGIS 10.4.1构建中国大陆地区降水氢同位素区划图(坐标系统为Beijing 1954)。在5个样地累计诱捕红脂大小蠹成虫153头,利用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和元素分析仪测定样品的氢稳定同位素比值(δ~2H)。利用R软件构建红脂大小蠹与降水δ~2H值的标准曲线方程。【结果】通过中国大陆地区降水氢同位素区划图得出:在东部季风区,降水δ~2H值呈现出区域性变化,并大致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梯度变化。5个样地的红脂大小蠹的δ~2H值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红脂大小蠹与降水的δ~2H值呈正相关关系,并基于试验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式:y=3.166x+86.050,经t检验、F检验、R~2检验以及残差检验证明模型的显著性和匹配度都很高。【结论】红脂大小蠹的δ~2H值与其生境中的降水δ~2H值呈现出高度相关的线性关系,且降水δ~2H值在红脂大小蠹分布区具有可用于判别的规律。因此,基于本试验的数学模型可以实现中国地区红脂大小蠹的溯源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稳定同位素
溯源
追踪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黏质沙雷氏菌AHPC29对松树萎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增菌条件
被引量:
1
6
作者
黄晨颖
张艳芬
+2 位作者
吴守欣
赵莉蔺
石娟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0-276,共7页
【目的】从松材线虫的媒介天牛蛹室及其气管中获得的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AHPC29对松材线虫具有致病能力,本研究旨在探究黏质沙雷氏菌AHPC29对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树萎蔫病的防治效果以及该菌株在实验室的增菌条件。【方法】...
【目的】从松材线虫的媒介天牛蛹室及其气管中获得的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AHPC29对松材线虫具有致病能力,本研究旨在探究黏质沙雷氏菌AHPC29对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树萎蔫病的防治效果以及该菌株在实验室的增菌条件。【方法】通过对温室内人工感染松材线虫的松树灌溉菌剂,分析黏质沙雷氏菌AHPC29对松树萎蔫病的作用效果;通过单组分筛选和正交实验确定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探究黏质沙雷氏菌AHPC29的最佳增菌条件。【结果】对于感染松材线虫的松树,灌溉黏质沙雷氏菌AHPC29菌液的处理组生长状态优于对照组,并且树内松材线虫含量显著降低;黏质沙雷氏菌AHPC29增菌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0.1%乳糖、0.5%复合氨基酸、0.5%KNO_(3)、1.5%MgSO_(4),其中影响最大的组分为氮源;培养时其菌液最佳接种量为7%,最佳装液量为40%,最佳转速为180 r·min^(-1),最佳温度为30℃,最适培养时长为36 h。【结论】本研究获得了黏质沙雷氏菌AHPC29的最佳增菌条件,并证实该菌具有良好的松树萎蔫病防治应用潜力,为其作为生防菌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菌
黏质沙雷氏菌
松材线虫
培养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业外来入侵生物溯源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2
1
作者
石娟
覃责实
赵佳强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林木有害
生物
防治
北京
市重点
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中法欧亚森林入侵生物联合实验室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2022年第5期14-21,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外来入侵物种前瞻性风险预警和实时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21YFC2600405)。
文摘
由于贸易全球化与旅游交通的飞速发展,林业外来生物的入侵频率与扩散速度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林业生态安全、人类健康和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外来入侵生物的溯源追踪成为当前各国的研究热点。对现有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标记等溯源技术进行汇总分析,溯源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溯源、轨迹分析溯源、花粉标记溯源、分子标记溯源、稳定同位素溯源、肠道微生物溯源等。溯源的目的是为了判别分析跨境入侵种群和原产地种群的差异性自然标记,揭示其跨境传入来源和扩散蔓延路径,实现对入侵种的精准溯源追踪和防控管理。目前在溯源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不同溯源体系或指标的建立、数据库的完善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从国际溯源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生物安全的需求来看,应积极参与国际植物检疫合作,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补齐我国林业溯源技术发展的短板。
关键词
林业外来入侵生物
生物安全
溯源追踪
Keywords
forestry invasive alien pest
biosafety
traceability tracking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_(2)对食菌型丽透体垫刃线虫滞育的影响
2
作者
龙崟
梁特
陈涛
宋敏
王郑通
石娟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中法欧亚森林入侵生物联合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
林木有害
生物
防治
北京
市重点
实验室
富锦市
森林
病虫防治检疫站
黑龙江省
森林
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外来入侵生物本底信息及发生扩散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2023YFC2605200)。
文摘
丽透体垫刃线虫Deladenus siricidicola可有效用于松树蜂Sirex noctilio的生物防治。为明确CO_(2)浓度和诱导时间对食菌型丽透体垫刃线虫的影响,每天不同浓度CO_(2)诱导食菌型丽透体垫刃线虫幼虫6 h,连续观察5 d,统计不同诱导时间幼虫和成虫的数量比例。结果表明:在CO_(2)浓度为0.2‰,0.3‰,0.4‰,0.5‰,0.6‰,丽透体垫刃线虫幼虫数量占总虫口数量比例随CO_(2)浓度的升高而上升,成虫数量占总虫口数量比例随CO_(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丽透体垫刃线虫幼虫的数量比例和成虫的数量比例,在不同CO_(2)浓度间均差异显著;在0.6‰CO_(2)浓度诱导下丽透体垫刃线虫幼虫数量比例最高,而成虫数量比例最低。在0.6‰CO_(2)浓度下诱导食菌型丽透体垫刃线虫幼虫18 h,能有效使幼虫进入滞育状态。该结果可为延长食菌型丽透体垫刃线虫幼虫保藏时间、探究食菌型线虫储存条件及后续大规模开发针对松树蜂的线虫生物防治制剂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丽透体垫刃线虫
食菌型
CO_(2)浓度
滞育
松树蜂
Keywords
Deladenus siricidicola
mycetophagous
CO_(2)concentration
diapause
Sirex noctilio
分类号
S763.306.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飞行磨对舞毒蛾飞行能力的研究
3
作者
窦烽瑞
季文拽
曹逸霞
朱秀娥
张春华
石娟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林木有害
生物
防治
北京
市重点
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中法欧亚森林入侵生物联合实验室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检验有限公司
贵州省
林业
科学研究院
福贡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舞毒蛾卵滞育的激素和分子调控机制研究”(32171794)。
文摘
为研究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的飞行能力,利用飞行磨系统测定贵州、云南、四川、内蒙古、山西5个地理种群1~4日龄舞毒蛾雌雄成虫飞行能力,并通过测量其形态指标,明确飞行能力与形态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舞毒蛾雄成虫的飞行能力显著强于雌成虫;不同日龄雌雄成虫飞行能力差异显著,1,2日龄的雄成虫飞行能力显著高于3,4日龄,雌成虫飞行能力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弱;云南种群雄成虫表现出较强的飞行能力,四川种群较弱,在聚类分析中单独聚为一支,雌成虫中内蒙古种群表现出较强的飞行能力,云南种群较弱单独聚为一支,南北方种群也各自聚为一类;翅载荷与舞毒蛾雌成虫的飞行能力呈负相关,胸节最宽处长度与舞毒蛾雌成虫飞行能力呈正相关。研究结果为阐明舞毒蛾的飞行生物学和扩散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舞毒蛾
昆虫飞行信息系统
飞行能力
翅载荷
胸宽
Keywords
Lymantria dispar
insect flight information system
flight ability
wing loading
thorax width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种质资源引进风险分析方法概述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坤
石娟
孙双艳
机构
森林
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
海关总署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出处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600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1794)。
文摘
种质资源作为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作物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新品种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为满足我国种业飞速发展的需要,我国不断从国外引入大量的种质资源,种质资源相比其他植物产品携带有害生物的风险更高。种质资源引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携带有害生物,可能会带来严重危害。目前,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制定了关于种质资源的风险分析方法,但我国缺少针对种质资源有害生物统一的风险分析方法。本文分析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主要的贸易国家及我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标准方法的主要内容,针对引进种质资源过程中亟需解决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问题开展讨论,并对种质资源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系统其未来展开工作提出以下建议:设置符合种质资源风险分析特性的指标;采用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对种质资源进行风险分析;根据不断的学习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和适当修改。
关键词
种质资源
植物引进
风险分析
Keywords
germplasm resources
introduction of plants
risk analysis
分类号
S4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氢稳定同位素技术对中国地区红脂大小蠹溯源追踪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3
5
作者
覃责实
石娟
郝艳平
崔骁芃
李碧鹰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中法欧亚森林入侵生物联合实验室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98,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6ZCQ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0687)。
文摘
红脂大小蠹是一种外来蛀干类害虫,它可以通过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途径进行远距离扩散。目前最为有效的防治手段就是及时进行监测和预警,但是由于缺乏快速追踪和溯源的手段,使得防治工作变得困难。【目的】基于氢稳定同位素溯源技术,建立可用于追踪中国地区红脂大小蠹的溯源模型。【方法】从全球降水氢同位素数据库中下载中国地区的栅格数据,利用ArcGIS 10.4.1构建中国大陆地区降水氢同位素区划图(坐标系统为Beijing 1954)。在5个样地累计诱捕红脂大小蠹成虫153头,利用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和元素分析仪测定样品的氢稳定同位素比值(δ~2H)。利用R软件构建红脂大小蠹与降水δ~2H值的标准曲线方程。【结果】通过中国大陆地区降水氢同位素区划图得出:在东部季风区,降水δ~2H值呈现出区域性变化,并大致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梯度变化。5个样地的红脂大小蠹的δ~2H值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红脂大小蠹与降水的δ~2H值呈正相关关系,并基于试验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式:y=3.166x+86.050,经t检验、F检验、R~2检验以及残差检验证明模型的显著性和匹配度都很高。【结论】红脂大小蠹的δ~2H值与其生境中的降水δ~2H值呈现出高度相关的线性关系,且降水δ~2H值在红脂大小蠹分布区具有可用于判别的规律。因此,基于本试验的数学模型可以实现中国地区红脂大小蠹的溯源追踪。
关键词
氢稳定同位素
溯源
追踪
检疫
Keywords
stable hydrogen isotopes
traceability
tracking
quarantine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黏质沙雷氏菌AHPC29对松树萎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增菌条件
被引量:
1
6
作者
黄晨颖
张艳芬
吴守欣
赵莉蔺
石娟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大学
河南省卢氏县
森林
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出处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0-27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SFC3197046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200504)。
文摘
【目的】从松材线虫的媒介天牛蛹室及其气管中获得的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AHPC29对松材线虫具有致病能力,本研究旨在探究黏质沙雷氏菌AHPC29对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树萎蔫病的防治效果以及该菌株在实验室的增菌条件。【方法】通过对温室内人工感染松材线虫的松树灌溉菌剂,分析黏质沙雷氏菌AHPC29对松树萎蔫病的作用效果;通过单组分筛选和正交实验确定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探究黏质沙雷氏菌AHPC29的最佳增菌条件。【结果】对于感染松材线虫的松树,灌溉黏质沙雷氏菌AHPC29菌液的处理组生长状态优于对照组,并且树内松材线虫含量显著降低;黏质沙雷氏菌AHPC29增菌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0.1%乳糖、0.5%复合氨基酸、0.5%KNO_(3)、1.5%MgSO_(4),其中影响最大的组分为氮源;培养时其菌液最佳接种量为7%,最佳装液量为40%,最佳转速为180 r·min^(-1),最佳温度为30℃,最适培养时长为36 h。【结论】本研究获得了黏质沙雷氏菌AHPC29的最佳增菌条件,并证实该菌具有良好的松树萎蔫病防治应用潜力,为其作为生防菌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生防菌
黏质沙雷氏菌
松材线虫
培养条件优化
Keywords
biocontrol bacterium
Serratia marcescens
pinewood nematode
growth condition optimization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林业外来入侵生物溯源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石娟
覃责实
赵佳强
《中国森林病虫》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O_(2)对食菌型丽透体垫刃线虫滞育的影响
龙崟
梁特
陈涛
宋敏
王郑通
石娟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飞行磨对舞毒蛾飞行能力的研究
窦烽瑞
季文拽
曹逸霞
朱秀娥
张春华
石娟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植物种质资源引进风险分析方法概述
王坤
石娟
孙双艳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氢稳定同位素技术对中国地区红脂大小蠹溯源追踪的可行性分析
覃责实
石娟
郝艳平
崔骁芃
李碧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黏质沙雷氏菌AHPC29对松树萎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增菌条件
黄晨颖
张艳芬
吴守欣
赵莉蔺
石娟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