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令人欣慰的回忆——北京材料工艺研究所的成长与贡献
1
作者 朱福臣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7年第5期43-45,共3页
回顾了北京材料工艺研究所成立40年来的发展历程。40年来,北京材料工艺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航天材料工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运载火箭 航天工艺 航天材料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增强氟塑料天线罩材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姜卫陵 裴肇舜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6年第1期48-55,共8页
为满足客户对天线罩的技术要求,采取双层复合材料技术途径,以PTFE为基体,以玻璃短纤维和玻璃布为增强剂,前者为外层,后者为内层。双层天线罩制造工艺采用一套模具,整体成型,一次烧结后定型,保证了产品的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
关键词 天线罩 氟塑料 复合材料 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卫星整流罩端头成型工艺研究
3
作者 蒋元兴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3-36,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复合材料卫星整流罩端头的浸胶、铺层、固化工艺。研究表明,大尺寸、变厚度复合材料端头采用阴模铺层和热压罐固化工艺,成型后的产品外表面平整、光滑、无皱折,不仅满足了气动加热表面的质量要求,力学性能也满足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铺层 固化 整流罩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2
4
作者 张梅 陈焕春 +2 位作者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00年第3期11-16,共6页
对纳米材料的发展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论述,系统地阐述了纳米材料的性质、制备、表征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并对目前纳米材料较难实现工业化、商品化规模这一状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制备 表征 应用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蜂窝夹芯结构吸波材料电匹配设计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车孟刚 杨建生 +1 位作者 聂嘉阳 华宝家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74-78,共5页
本文以多层蜂窝夹芯结构吸波材料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验两个方面对结构型吸波材料的电匹配设计,以及实现电匹配设计的技术途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匹配设计是结构型吸波材料研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电匹配... 本文以多层蜂窝夹芯结构吸波材料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验两个方面对结构型吸波材料的电匹配设计,以及实现电匹配设计的技术途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匹配设计是结构型吸波材料研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电匹配设计指导下制备的多层蜂窝夹芯结构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显著提高,在4~18GHz频率范围内,反射率均小于—10dB,最低达—30dB,材料具有良好的宽频吸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电匹配 蜂窝夹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Z-3系列运载火箭三子级推进剂箱体外绝热结构材料工艺与展望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鸿奎 杨汝平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5,共5页
简要回顾了 CZ- 3系列运载火箭三子级推进剂箱体外绝热结构材料工艺的研制过程、取得的成就 ,展望了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 低温绝热结构 结构材料 工艺 三子级贮箱 CA-3系列火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在碳/碳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俊山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19-27,共2页
一、前言 碳/碳材料是由碳纤维和基体碳所组成的复合材料。它具有升华温度高,耐烧蚀,比重小,热辐射能力强和化学惰性等特点,是理想的烧蚀防热材料。在国外,它已被广泛地用做载人飞行器的端头帽材料和火箭发动机喷管材料以及飞机刹车片等... 一、前言 碳/碳材料是由碳纤维和基体碳所组成的复合材料。它具有升华温度高,耐烧蚀,比重小,热辐射能力强和化学惰性等特点,是理想的烧蚀防热材料。在国外,它已被广泛地用做载人飞行器的端头帽材料和火箭发动机喷管材料以及飞机刹车片等。 碳/碳材料制造工艺非常复杂,复合周期长,成本高。因此,能否准确地对碳/碳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碳纤维编织物进行无损检验,是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复合工艺,能否尽早剔除不合格半成品以减少浪费,以及能否最终复合出合格产品的重要环节。 CT和X光都可用于碳/碳材料成品及半成品无损检测。 二、试验材料及设备 1.材料 试验用材料为细编穿刺碳/碳材料。 2.试验设备 CT机:以色列产EXEL—2400型CT机 X光机:前西德产SEIFERT—1501型X光机 三、试验结果与讨论 1.X光和CT无损检测效果比较 试验表明:X光和CT都可以对细编穿刺碳/碳材料进行无损检测。但是,由于自身功能和特点的不同,X光和CT在对细编穿刺碳/碳材料进行无损检测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材料 烧蚀防热材料 CT 无损检测 复合工艺 火箭发动机喷管 升华温度 化学惰性 载人飞行 头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工艺 被引量:7
8
作者 胡宝刚 赵建设 李德茂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4年第5期48-52,共5页
进行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加工时,易产生各种加工缺陷,刀具磨损快,尺寸控制困难。本文通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切削、切割等加工工艺的研究,对各种切削刀具的材料、几何角度提出了建议,并推荐了相应的工艺参数。
关键词 碳纤维 增强复合材料 金属切削 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结构件的机械连接工艺 被引量:9
9
作者 胡宝刚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5年第6期46-52,共7页
讨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铆接和螺接工艺的特点,分析机械连接工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及预防办法,提出机械连接时的制孔工艺要求。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结构件 机械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酚醛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卫陵 郦江涛 +2 位作者 赵云峰 罗平 李德利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50,共4页
对材料烧蚀性能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 ,认为理论计算与地面模拟试验相结合是评价材料烧蚀性能的有效手段。在地面模拟试验中 ,针对设备的局限性 ,采用提高气动压力的方法来补偿由于热流密度不够造成的加热量不足 ,并将其结果与理论计算修... 对材料烧蚀性能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 ,认为理论计算与地面模拟试验相结合是评价材料烧蚀性能的有效手段。在地面模拟试验中 ,针对设备的局限性 ,采用提高气动压力的方法来补偿由于热流密度不够造成的加热量不足 ,并将其结果与理论计算修正值进行比较 ,得到了很好的一致性结果。还对影响再入加热量的两个重要参数气动压力和热流密度对材料烧蚀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认为气动压力比热流密度对材料的烧蚀性能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材料 再入 气动压力 热流密度 烧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结构型微波吸收材料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立中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5年第4期48-54,共7页
介绍宽频结构型微波吸收材料设计的研究概况。着重讲述吸波结构设计方法的发展现状,及作者采用实际参数设计宽频吸收薄壁型及混杂型结构材料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隐身材料 结构材料 宽频带 吸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空间站材料研究发展动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铮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7-20,共4页
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外空间站材料的研究发展动向以及空间轨道环境对空间站材料的影响,特别是最近几年发现的原子态氧对复合材料的侵蚀作用及其解决这一问题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空间站 材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自动化成型和加工工艺在航天技术中的应用(续)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玉娟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1991年第2期31-34,共4页
4.连续拉挤成型工艺 连续成型工艺就是从原材料开始经过浸渍、模制、固化、切割等工序最后得到所要求的复合材料制品。连续成型工艺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工艺方法,它包括连续缠绕、连续拉挤和热塑性增强塑料挤出成型等工艺,本文着重... 4.连续拉挤成型工艺 连续成型工艺就是从原材料开始经过浸渍、模制、固化、切割等工序最后得到所要求的复合材料制品。连续成型工艺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工艺方法,它包括连续缠绕、连续拉挤和热塑性增强塑料挤出成型等工艺,本文着重讨论连续拉挤成型工艺。 拉挤成型方法在欧美等国已有25年以上历史,但初期制品仅限于钓鱼竿等体育用品和棒材等,工艺设备也比较简陋。连续拉挤工艺就其工艺设备的完善、产品范围的扩大、生产效率的提高等方面的发展来说还是近十年的事,但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其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产品质量稳定、操作方便、劳动条件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玻璃钢 成型 航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功能材料及其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昭焕 郭正 巫世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6年第2期63-70,共8页
叙述梯度功能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制造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梯度 材料 热应力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向碳/碳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15
作者 沈美玲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2-67,共6页
本文简要介绍三向碳/碳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了试样形状、夹持方式、变形测量方法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并用总体参数的统计检验对总体均值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用数理统计方法提出了合理的试样数量,从而比较严格、正确... 本文简要介绍三向碳/碳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了试样形状、夹持方式、变形测量方法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并用总体参数的统计检验对总体均值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用数理统计方法提出了合理的试样数量,从而比较严格、正确、合理地确定了测定三向碳/碳拉伸性能的试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向碳/碳 复合材料~[1702] 拉伸性能 统计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瓷介电容器陶瓷化学镀镍工艺研究
16
作者 汪荣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1986年第2期30-35,共6页
本文叙述了以钛酸钡、钛酸钙和钛酸镁为主料的三种瓷介电容器陶瓷圆片用化学镀镍工艺制备电极的研究结果。重点研究了槽液配方和浸蚀剂。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镍层外貌、分析了化学成分、测定了镍层厚度及焊接性能。对镀镍陶瓷片的绝缘电阻... 本文叙述了以钛酸钡、钛酸钙和钛酸镁为主料的三种瓷介电容器陶瓷圆片用化学镀镍工艺制备电极的研究结果。重点研究了槽液配方和浸蚀剂。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镍层外貌、分析了化学成分、测定了镍层厚度及焊接性能。对镀镍陶瓷片的绝缘电阻和介质损耗等电性能作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性能均达到了瓷介电容器现行性能指标,可以用化学镀镍工艺制备电容器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层 电容器 瓷介电容 绝缘电阻 结合力 电器 镀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气瓶材料断裂韧性测试研究
17
作者 熊山江 《宇航材料工艺》 CAS 1986年第2期23-30,共8页
本文对按现行工艺制造的TC4钛合金气瓶材料进行了断裂韧性测试研究。采用表面裂纹法和等效能量法测定了断裂韧性值,两种方法给出了相近的结果。可以认为,表面裂纹法能够模拟气瓶的断裂过程,因而对于应用性研究是一种较好的试验方法。等... 本文对按现行工艺制造的TC4钛合金气瓶材料进行了断裂韧性测试研究。采用表面裂纹法和等效能量法测定了断裂韧性值,两种方法给出了相近的结果。可以认为,表面裂纹法能够模拟气瓶的断裂过程,因而对于应用性研究是一种较好的试验方法。等效能量法是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可用于估测气瓶材料的断裂韧性值,本文还从韧性角度,对TC4钛合金气瓶现行工艺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韧性测试 气瓶 钦合金 现行工艺 金属材料 断裂韧性值 TC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结构隐身材料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
18
作者 赵云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1-43,共3页
隐身技术是当代军事科学的重要成就之一。本文着重介绍了国外近几年在结构隐身材料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状况,指出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技术是结构隐身材料研制的关键,并就其可能的技术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推测。
关键词 结构隐身材料 隐身技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碳材料质量检测与工艺改进
19
作者 王俊山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86-87,共2页
三向碳/碳材料属编织型复合材料,制造工艺非常复杂。它包括织物的编织过程和复合过程,生产周期很长,成本高。因此,能否对碳纤维编织物以及碳/碳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实施准确有效的质量监测,是关系到能否发现复合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进... 三向碳/碳材料属编织型复合材料,制造工艺非常复杂。它包括织物的编织过程和复合过程,生产周期很长,成本高。因此,能否对碳纤维编织物以及碳/碳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实施准确有效的质量监测,是关系到能否发现复合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复合工艺提供参考,以及能否尽早剔除不合格半成品以减少浪费,和能否最终复合出合格产品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材料 质量监测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低密度烧蚀材料热膨胀性能的测试及研究
20
作者 李燕勇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7-51,共5页
热膨胀性能是评价低密度烧蚀材料的重要参数。针对低密度烧蚀材料的一些特殊性,对测试装置进行了改造并研制了大试样线胀系数测试装置。对四种低密度烧蚀材料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并对材料性能做了一些分析研究工作。
关键词 线膨胀系数 低密度 烧蚀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