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天飞行器气动弹性问题研究进展
1
作者 苑凯华 田海涛 +1 位作者 付志超 刘凯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5-285,共11页
空天飞行器经历起飞、高速飞行、入轨到再入返回等阶段,承受严酷的气动力、热、氧、噪声等复合作用,同时作为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由往返于大气层和轨道空间的飞行器对结构轻质化要求更高,结构刚度低,热气动弹性问题突出,这类问题直接影响... 空天飞行器经历起飞、高速飞行、入轨到再入返回等阶段,承受严酷的气动力、热、氧、噪声等复合作用,同时作为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由往返于大气层和轨道空间的飞行器对结构轻质化要求更高,结构刚度低,热气动弹性问题突出,这类问题直接影响到空天飞行器的气动性能、飞行包络和结构安全性等。详细阐述了空天飞行器面临的典型气动弹性问题,着重介绍了热弹性变形对气动特性及飞行轨迹的影响、与热气动弹性耦合的吸气式发动机进气性能变化、热颤振问题、壁板动气动弹性问题、高温氧化下的热气动弹性问题、变体过程中的气动/结构/运动耦合问题等。结合空天飞行器分析和设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综述了在热气动弹性分析的降阶模型、不确定性分析和风洞试验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后续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飞行器 热气动弹性 颤振 降阶模型 不确定性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LaCrO_(3)基复合涂层性能演变及机理研究
2
作者 胡锴 柳彦博 +4 位作者 田新春 马壮 刘晓宇 刘鹏 李晶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0-78,共9页
目的揭示湿热环境中La_(0.7)Ca_(0.3)Cr_(0.95)Mn_(0.05)O_(3)复合涂层的性能演变和机理。方法使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分别制备La_(0.7)Ca_(0.3)Cr_(0.95)Mn_(0.05)O_(3)高发射率层/YSZ热障层/NiCoCrAlY金属黏结层/GH4099基体(LC/Y/M/G)和La... 目的揭示湿热环境中La_(0.7)Ca_(0.3)Cr_(0.95)Mn_(0.05)O_(3)复合涂层的性能演变和机理。方法使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分别制备La_(0.7)Ca_(0.3)Cr_(0.95)Mn_(0.05)O_(3)高发射率层/YSZ热障层/NiCoCrAlY金属黏结层/GH4099基体(LC/Y/M/G)和La_(0.7)Ca_(0.3)Cr_(0.95)Mn_(0.05)O_(3)/金属黏结层/TA15基体(LC/M/T)2种材料。在温度85℃、湿度85%RH的湿热试验箱内进行加速老化试验,测试2种复合涂层的耐湿热性能。分别在5、10、15、20、25 d时取样,测量样品的涂层结合强度。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等设备对涂层进行表征。结果在温度85℃、湿度85%RH的湿热加速老化试验中,LC/Y/M/G和LC/M/T 2种材料体系均未发生La_(0.7)Ca_(0.3)Cr_(0.95)Mn_(0.05)O_(3)层的相结构和表面粗糙度Ra的变化。使用拉伸试验法测得LC/Y/M/G涂层结合强度为(22.75±3.07)MPa,未随加速老化试验的时长发生明显变化,断裂位置始终发生在YSZ层。与之相比,LC/M/T涂层结合强度初始值为(41.58±3.24)MPa,并呈指数下降,断裂位置在金属黏结层。对TA15基体和NiCoCrAlY金属黏结层开展电化学腐蚀行为分析,发现金属黏结层(6.9502μA/cm^(2))的自腐蚀电流显著高于TA15基体(0.1108μA/cm^(2)),且老化试验后的金属黏结层界面中观察到更多的孔隙缺陷。结论LC/Y/M/G和LC/M/T 2种材料体系中的La_(0.7)Ca_(0.3)Cr_(0.95)Mn_(0.05)O_(3)层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耐湿热性。但LC/M/T中的金属黏结层在试验过程中容易发生腐蚀,导致复合涂层的结合强度随湿热试验的延长呈指数衰减,成为涂层失效的薄弱位置。但当涂层中添加YSZ层后,金属黏结层的腐蚀得到了有效抑制,这可以归因于YSZ中间层对氧气、水蒸气等的阻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结合强度 电化学腐蚀 金属黏结层 点蚀 TA15 加速老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声振耦合系统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研究
3
作者 徐炅阳 余秋子 +2 位作者 张佳龙 操小龙 陈海波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142,共10页
传统声振耦合系统微结构拓扑优化依赖于有限元、边界元等数值方法,存在计算成本高、耗时长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声振耦合系统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以微结构密度分布为特征,以系统响应和灵敏度值为标签构... 传统声振耦合系统微结构拓扑优化依赖于有限元、边界元等数值方法,存在计算成本高、耗时长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声振耦合系统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以微结构密度分布为特征,以系统响应和灵敏度值为标签构建数据集分别训练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微结构材料分布与响应及灵敏度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数值测试表明,所提方法通过神经网络预测的方式替代传统的响应分析和灵敏度计算,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减少计算成本,最终显著提升声振耦合系统微结构拓扑优化计算效率。同时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可以针对不同的初始结构快速给出收敛的优化构型,这对拓扑优化设计中的全局优化解的搜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振耦合 拓扑优化 微结构 数据驱动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oDAF框架的工业核心能力架构建模方法研究
4
作者 窦小强 刘艳 +3 位作者 赵志龙 付超 张馥琳 邹珊珊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0-1304,共15页
在工业行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能力建设的背景下,以总体架构理论方法指导工业核心能力建设的必要性,研究提出工业核心能力建设架构的概念内涵和4方面模型要素,借鉴国际主流的DoDAF(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体系结构框... 在工业行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能力建设的背景下,以总体架构理论方法指导工业核心能力建设的必要性,研究提出工业核心能力建设架构的概念内涵和4方面模型要素,借鉴国际主流的DoDAF(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体系结构框架,开展工业核心能力建设架构模型总体设计,基于系统工程的思想,设计能力建设过程5个阶段业务活动,融入架构模型中能力/业务/应用/数据/技术等视角,形成工业核心能力建设架构建模的参考流程,详细阐述数据模型设计以及各类表现视角的逻辑构成和建模方法,选取某行业建设项目,开展工业核心能力建设架构建模方法的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DAF框架 工业核心能力 数据模型 架构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压烧结技术在电介质复合材料中的研究现状
5
作者 王旭 吴勇 +4 位作者 李江 程载琦 李重秀 刘贲 乔正阳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3-192,共10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电介质复合材料在电子、储能、传感器等众多领域的应用需求正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电容器等能源储存以及传感技术方面,其介电性能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烧结技术在制备陶瓷材料时,通常需要高温处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电介质复合材料在电子、储能、传感器等众多领域的应用需求正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电容器等能源储存以及传感技术方面,其介电性能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烧结技术在制备陶瓷材料时,通常需要高温处理,这样不仅能耗高,还可能导致材料的相变和晶粒过度生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冷压烧结技术应运而生。冷压烧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超低温烧结方法,不仅能够显著提升电介质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还能保持高分子材料的柔韧性以及其他优良特性,这使得此类型复合材料在多种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系统阐述了冷压烧结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了其在低温下优化电介质复合材料时的介电性能机理,并且探讨了冷压烧结工艺如何改善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击穿强度及热稳定性等重要性能。探讨了冷压烧结工艺在提升电介质复合材料介电性能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了冷压烧结工艺面临的挑战,并对其实际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介质复合材料 冷压烧结工艺 介电性能 电容器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有限元-边界元的声振系统多材料拓扑优化方法研究
6
作者 林心玥 赵文畅 +1 位作者 操小龙 陈海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6-117,共12页
针对结构和外声场相互作用的声振强耦合系统,建立了基于混合有限元-边界元的多材料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为处理优化过程中声振耦合面的变化,设置固定的虚拟界面将计算域划分为有界域和无界域,分别由混合位移-压力有限元方法(混合有限元方... 针对结构和外声场相互作用的声振强耦合系统,建立了基于混合有限元-边界元的多材料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为处理优化过程中声振耦合面的变化,设置固定的虚拟界面将计算域划分为有界域和无界域,分别由混合位移-压力有限元方法(混合有限元方法)和边界元方法进行离散。运用混合有限元方法能够避免对声振耦合面的显式表征,且能使有限元与边界元离散交界面固定不变,有效减少计算成本。运用有序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模型,建立单一设计变量下的多材料拓扑优化模型。以结构的辐射声功率级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并采用伴随变量法进行灵敏度分析,最后通过移动渐进线优化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通过基于Heaviside函数的分段投影密度滤波器进行优化后处理,得到数值稳定的多材料优化设计。数值模拟表明,该研究建立的多材料优化方法不仅具有高优化灵活度,同时可以降低声振耦合系统的辐射声功率级,是一个有效的拓扑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振耦合系统 拓扑优化 混合有限元 边界元 多材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杨诗曼 孙艳丽 +2 位作者 韩孟孟 刘宁波 王中训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9,共10页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技术为目标信息的融合互补提供支持,在医学影像、军事作战、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热辐射成像和反射成像的差异导致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需要特定的配准策略和技术来克服这些挑战。因此,...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技术为目标信息的融合互补提供支持,在医学影像、军事作战、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热辐射成像和反射成像的差异导致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需要特定的配准策略和技术来克服这些挑战。因此,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图像配准中的主要技术,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分别从传统图像配准方法和深度学习图像配准方法的角度展开分析与研究进展的总结,归纳图像配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图像配准 特征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孔隙率C_(f)/SiC复合材料铣削试验和仿真研究
8
作者 程飞 赵文祥 +4 位作者 姜佳明 高飞农 孙婷 解丽静 周凯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9,共6页
C_(f)/SiC复合材料是一种碳纤维增强的SiC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热力学性能和组织稳定性,被广泛用于制造航空航天领域中热防护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关键零部件。C_(f)/SiC复合材料兼有SiC基体的硬脆性、碳纤维的强韧性以及两相结合的非... C_(f)/SiC复合材料是一种碳纤维增强的SiC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热力学性能和组织稳定性,被广泛用于制造航空航天领域中热防护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关键零部件。C_(f)/SiC复合材料兼有SiC基体的硬脆性、碳纤维的强韧性以及两相结合的非连续特性,给切削加工带来极大挑战。为此,针对一种高孔隙率C_(f)/SiC复合材料的高效加工开展基础试验研究,采用TiCrN+Al 2O 3+TiN涂层硬质合金立铣刀铣削C_(f)/SiC复合材料表面,研究铣削参数对加工表面质量和刀具磨损的影响规律,结合仿真分析研究加工表面形成机理,为C_(f)/SiC复合材料的低损伤切削工艺研究提供基础试验数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f)/SiC复合材料 铣削缺陷 表面质量 刀具磨损 高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P模拟弹靶后碎片云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苏发章 冀功祥 +5 位作者 景彤 杨宝良 孟凡高 杨天威 赵太勇 王维占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5,71,共14页
为探究头部密实且小长径比的爆炸成型弹丸(EFP)后效碎片云特性,研究中采用FEM-SPH算法,针对长径比为1.2的紫铜和镍合金两种EFP模拟弹开展碎片云形成过程分析并进行拓展研究。研究发现:小长径比弹丸侵彻后效碎片云呈现由微小弹靶碎片组... 为探究头部密实且小长径比的爆炸成型弹丸(EFP)后效碎片云特性,研究中采用FEM-SPH算法,针对长径比为1.2的紫铜和镍合金两种EFP模拟弹开展碎片云形成过程分析并进行拓展研究。研究发现:小长径比弹丸侵彻后效碎片云呈现由微小弹靶碎片组成的椭球状结构,弹丸尺寸和侵彻速度的增大使靶后形成数量更多且速度更高的碎片云,镍合金剩余弹丸以镦粗状存在于碎片云头部,对后效靶造成二次侵彻,而紫铜破片破碎程度较大,对后效靶形成较大面积毁伤区;在弹丸密度一定的情况下,靶板强度主要影响碎片云轴向膨胀能力,而对于不同弹靶材料,碎片云径向膨胀能力主要取决于弹靶材料密度比ρ_(b)。研究结论对EFP战斗部后效威力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P模拟弹 侵彻 碎片云 毁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音水下航行器的水动力特性数值研究
10
作者 戴袁鋆 任世成 +1 位作者 张纪华 余超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209,共7页
为了克服传统螺旋桨推进航行器推进效率低、灵活性差和噪声大的缺点,针对一种仿生柔性体推进的水下航行器的水动力特性进行数值研究,分析柔性体波动的振幅和波数对水动力特性的影响、仿生表面对水动力性能的影响以及整体设计对水动力特... 为了克服传统螺旋桨推进航行器推进效率低、灵活性差和噪声大的缺点,针对一种仿生柔性体推进的水下航行器的水动力特性进行数值研究,分析柔性体波动的振幅和波数对水动力特性的影响、仿生表面对水动力性能的影响以及整体设计对水动力特性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增大振幅将显著地增大静水推力,同时增加推进阻力;增加波数则显著地增加推进阻力,并减小静水推力。此外,使用仿生表面和现有的前尖端设计,可以减小推进阻力。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航行器,提高航行器推进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器 仿生推进 柔性体 水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结构振动鲁棒控制策略研究
11
作者 唐介 蒋纪元 +1 位作者 赵坤 李映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94-201,共8页
振动控制工程中实际结构模型复杂,难以通过机理建模构建振动控制系统。提出基于数据驱动的子空间辨识和H_(∞)鲁棒控制构建结构振动抑制策略。根据实际被控系统所遭受的外扰以及作动器、传感器的布置情况,首先,确立出被控系统的扰动、... 振动控制工程中实际结构模型复杂,难以通过机理建模构建振动控制系统。提出基于数据驱动的子空间辨识和H_(∞)鲁棒控制构建结构振动抑制策略。根据实际被控系统所遭受的外扰以及作动器、传感器的布置情况,首先,确立出被控系统的扰动、控制输入和量测输出等参数;接着,分别对系统施加扰动力和主动作动力并采集此时系统的输入和响应数据;然后,根据采集到的输入输出的数据,运用子空间辨识法得到扰动、输入与输出间的传递函数;最后,通过H_(∞)鲁棒控制理论将得到的传递函数进行组装构建出系统的广义控制对象,并求解出了系统的反馈控制器。并以一多自由度箭载载荷隔振模型为例,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通过该系统的仿真数据重构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将重构的广义模型所求解出的反馈控制器代入原系统后,扰动到控制输出间的传递率在谐振峰区间相比原系统得到极大的降低;时域上,在外界扰动下反馈控制系统相比无控系统其稳态响应的幅值大大降低,系统在外扰下的动态指标都得到极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数据驱动 子空间辨识 H_(∞)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适配器分离增程的富氮化合物推力器研究
12
作者 蓝仁恩 傅德彬 刘越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1-95,共5页
推力器采用富氮化合物五氨基四唑作为主要产气装药,并利用贮气室高压环境和收缩扩张喷管形成超声速气体射流,进而获得有效的推力,提升火箭导弹发射时适配器的分离距离。结合滑行滚动发电供电装置及推力器试制,开展了推力器的静力测试和... 推力器采用富氮化合物五氨基四唑作为主要产气装药,并利用贮气室高压环境和收缩扩张喷管形成超声速气体射流,进而获得有效的推力,提升火箭导弹发射时适配器的分离距离。结合滑行滚动发电供电装置及推力器试制,开展了推力器的静力测试和动态分力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推力器能够有效实现适配器的分离增程,且结构简单,适应能力强,能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器 富氮化合物 推力器 高速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掠海导弹触水滑跳运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13
作者 雷娟棉 吴志翔 解文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75-2983,共9页
水面滑跳运动是一种飞行体在近水面运动时底部反复触水并被弹起的运动过程,该运动方式可以提高远程对海打击导弹在末端近水面无动力运动时的航程和机动能力。为研究导弹的水面滑跳运动特性,通过求解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和Realizable... 水面滑跳运动是一种飞行体在近水面运动时底部反复触水并被弹起的运动过程,该运动方式可以提高远程对海打击导弹在末端近水面无动力运动时的航程和机动能力。为研究导弹的水面滑跳运动特性,通过求解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结合重叠网格技术,采用VOF方法捕捉空气和水之间的自由液面变化,通过六自由度方程模拟刚体运动,对典型导弹外形水面滑跳运动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给出并分析了导弹一次水面滑跳过程的运动参数和表面压力变化。结果表明:根据水面滑跳过程中导弹姿态和相对水面位置的变化特点,可将导弹水面滑跳运动过程分为入水前空中飞行段、第1次触水弹起段、近水面滑行段、第2次触水滑行段、滑跳出水飞行段5个阶段;第1次触水过程中,船尾段受到水面冲击被迅速弹离水面,同时使弹体低头,导弹整体仍向下朝水面运动;第2次触水过程中,导弹下表面大面积拍击水面,不仅产生较大的水面冲击力,且产生使弹体抬头的力矩,在向上冲击力和抬头力矩作用下,导弹被抬升滑跳出水面。船尾收缩段产生的抬头力矩及导弹前端触水处产生的冲击载荷共同作用使得导弹完成水面滑跳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介质飞行器 水面滑跳 多相流 刚体动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架发射适配器落点研究及增推设计
14
作者 刘越 王志浩 +1 位作者 饶蔚巍 谢朝夕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62,共9页
针对斜架发射装置发射时对适配器出箱后分离落点问题,通过试验中各适配器落点情况,利用C编程复算适配器整个运动过程,预估了适配器在燃气流场中的冲击载荷和适配器落点,确定了落点问题的主要成因;首次利用富氮化合物(五氨基四唑)作为增... 针对斜架发射装置发射时对适配器出箱后分离落点问题,通过试验中各适配器落点情况,利用C编程复算适配器整个运动过程,预估了适配器在燃气流场中的冲击载荷和适配器落点,确定了落点问题的主要成因;首次利用富氮化合物(五氨基四唑)作为增推动力源,实现适配器分离的瞬时增推设计,通过运动仿真与试验,验证了增推装置应用原理的正确性和分离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装置 适配器 运动 落点 增推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32元硅盖革APD探测器的凝视型激光3维成像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江 王鸥 +5 位作者 陈蔚 袁利 柯尊贵 郝昕 孔繁林 姜鹏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3-468,共6页
为了实现对特定目标区域的高精度探测,采用了凝视型激光3维成像技术,基于自研32×32元硅盖革模式激光焦平面探测器,搭建了一套1064 nm激光3维成像实验系统。探测器组件采用带有温度采样与控制模块的斯特林制冷型封装技术,实现了在... 为了实现对特定目标区域的高精度探测,采用了凝视型激光3维成像技术,基于自研32×32元硅盖革模式激光焦平面探测器,搭建了一套1064 nm激光3维成像实验系统。探测器组件采用带有温度采样与控制模块的斯特林制冷型封装技术,实现了在深低温环境下的高控温精度、高稳定性运行;成像系统通过发射脉冲激光点阵照射目标区域,并利用上述探测器捕获激光回波信号;经距离门噪声过滤和3维点云数据预处理后,取得了200 m处目标的3维距离图像以及670 m处目标的2维强度图像。结果表明,该激光3维成像系统具有30 cm的距离分辨率,可精确展现目标的几何细节。该研究为硅盖革模式激光焦平面探测器凝视3维成像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凝视型激光3维成像 雪崩光电二极管 盖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次握手与MD5的轻量化接入认证算法
16
作者 高月红 张雪 李晨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7-996,共10页
自组织网络由于其具有组网灵活、不需要固定设施即可完成通信的特点,在抢险救灾、军事对抗等场景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安全性缺乏足够的保障。针对自组织网络在建网阶段可能受到外部攻击者干扰的问题,设计一种高可靠、低开销的接入认证... 自组织网络由于其具有组网灵活、不需要固定设施即可完成通信的特点,在抢险救灾、军事对抗等场景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安全性缺乏足够的保障。针对自组织网络在建网阶段可能受到外部攻击者干扰的问题,设计一种高可靠、低开销的接入认证算法。为了降低算法带来的通信载荷开销,对传统的消息摘要5(message-digest 5,MD5)加密算法进行改进,减少加密结果的长度。为了降低算法带来的认证时间开销和抵抗传输差错,对传统的“三次握手”机制进行改进,引入重传机制减少传输差错,并增加报警机制以实现对攻击者的识别。通过仿真与理论分析,可以证明该算法能够抵抗节点之间的传输差错、识别出潜在的攻击者并维持较低的通信载荷开销与认证时间开销,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自组织网络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入认证 自组织网络 消息摘要5算法 三次握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飞诱饵支援条件下无人飞行器协同作战效能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斯福 刘永才 +2 位作者 关世义 强文义 张克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98-502,共5页
针对复杂的威胁环境,介绍了伴飞诱饵在体系作战条件下的应用情况;基于排队论的突防概率模型,研究了伴飞诱饵支援条件下,无人飞行器的协同突防概率和效费比;提出了作战体系作战时效性的概念;建立了火力对抗条件下无人飞行器打击防空导弹... 针对复杂的威胁环境,介绍了伴飞诱饵在体系作战条件下的应用情况;基于排队论的突防概率模型,研究了伴飞诱饵支援条件下,无人飞行器的协同突防概率和效费比;提出了作战体系作战时效性的概念;建立了火力对抗条件下无人飞行器打击防空导弹防御体系的Lanchester方程,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了伴飞诱饵对作战时效性的贡献。研究表明,排队论和Lanchester方程用于伴飞诱饵条件下的无人飞行器协同作战效能研究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飞行器 伴飞诱饵 协同突防 突防概率 效费比 作战时效性 排队论 LANCHESTER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航迹规划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96
18
作者 郑昌文 严平 +1 位作者 丁明跃 苏康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41-1446,共6页
介绍了飞行器航迹规划的特点,从安全性、航迹约束、飞行器的协作性以及规划时间等方面分析了飞行器航迹规划的基本需求;对当前国内外航迹规划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从规划环境表示、约束条件处理、航迹的隐蔽性、算法的实时性、可替换航... 介绍了飞行器航迹规划的特点,从安全性、航迹约束、飞行器的协作性以及规划时间等方面分析了飞行器航迹规划的基本需求;对当前国内外航迹规划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从规划环境表示、约束条件处理、航迹的隐蔽性、算法的实时性、可替换航迹、多飞行器协调规划等方面指出了现有规划方法需要解决的问题;指明了飞行器航迹规划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航迹规划 隐蔽性 实时性 多飞行器协调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推-滑翔导弹弹道优化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李瑜 杨志红 崔乃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71,共6页
针对助推-滑翔导弹的弹道优化问题,给出了一种求解其最大射程弹道的分段优化方法,建立了其纵平面运动模型和弹道优化模型。在考虑攻角绝对值、攻角变化率、法向过载、分离点攻角衔接及落地条件等约束下,应用序列二次规划法求解了其最大... 针对助推-滑翔导弹的弹道优化问题,给出了一种求解其最大射程弹道的分段优化方法,建立了其纵平面运动模型和弹道优化模型。在考虑攻角绝对值、攻角变化率、法向过载、分离点攻角衔接及落地条件等约束下,应用序列二次规划法求解了其最大射程弹道。分析表明,助推-滑翔导弹比传统弹道导弹射程显著提高,其最优弹道的起伏有助于增大射程和提高突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推-滑翔 导弹 弹道优化 最优控制 序列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置舵角下超空泡航行体运动过程弹道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时素果 王亚东 +1 位作者 刘乐华 杨晓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74-1979,共6页
为研究超空泡航行体在水平面机动转弯过程中的弹道特性,采用航行体头部设置预置舵角方法实现,开展了0°、3°和6°预置舵角下航行体自由运动的试验研究。试验在水池中进行,采用高速摄影观察不同预置舵角下的空泡演化过程,... 为研究超空泡航行体在水平面机动转弯过程中的弹道特性,采用航行体头部设置预置舵角方法实现,开展了0°、3°和6°预置舵角下航行体自由运动的试验研究。试验在水池中进行,采用高速摄影观察不同预置舵角下的空泡演化过程,采用内测装置测量航行体运动参数,获得了不同预置舵角下超空泡航行体水平运动过程中的弹道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预置舵角为0°时,航行体侧向力由于非定常因素扰动小幅波动,但均值基本为0;当存在预置舵角时,随着预置舵角的增大,轴向力和侧向力不断增加;预置舵角可以控制超空泡航行体的弹道水平机动转弯,且预置舵角越大、弹道越容易转弯,但舵角过大会导致航行体弹道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超空泡航行体 预置舵角 机动转弯 弹道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