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压大通径快开阀流量特性与气动力数值研究
1
作者 高隆隆 李永杰 +3 位作者 王坚 韩书永 陈爱锋 李宝仁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5,共9页
超高压大通径快开阀作为某超高压气体释放装置的核心部件,其流量特性及气动力对系统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建立快开阀质量流量模型并基于CFD技术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得到不同阀口开度及开启压力下的流量系数,分析流量系数随阀口开度增大... 超高压大通径快开阀作为某超高压气体释放装置的核心部件,其流量特性及气动力对系统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建立快开阀质量流量模型并基于CFD技术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得到不同阀口开度及开启压力下的流量系数,分析流量系数随阀口开度增大而减小的原因是非雍塞流的形成和涡流引起的能量损失。对快开阀所受气动力进行数值仿真,定量计算了快开阀阀芯锥面和端面所受稳态气动力,并分析了其数值充分满足快开要求。以数值拟合的方式得到阀芯所受气动力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为快开阀优化设计及试验验证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开阀 超高压 CFD 流场仿真 气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偏置磁场的多通道磨粒检测传感技术研究
2
作者 刘勇 方胜勇 +2 位作者 张晓峰 李志飞 孙光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6,共7页
电磁式磨粒检测传感器已逐渐应用于机械装备磨损状态监测与评估领域,但检测灵敏度与大流量间的矛盾仍是阻碍该类传感器在大型机械装备中应用的主要原因。为同时保障传感器具有较大的允许流量以及较高的检测灵敏度,提出了基于高频偏置磁... 电磁式磨粒检测传感器已逐渐应用于机械装备磨损状态监测与评估领域,但检测灵敏度与大流量间的矛盾仍是阻碍该类传感器在大型机械装备中应用的主要原因。为同时保障传感器具有较大的允许流量以及较高的检测灵敏度,提出了基于高频偏置磁场的多通道磨粒检测传感器结构原理,并建立了传感器磁特性模型,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不同电流和频率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特性,探究了高频偏置磁场对磨损颗粒的影响。仿真和实验表明:传感器在磁铁厚度为8 mm、外径为40 mm、磁铁间距趋于0时检测灵敏度最高,此时,传感器最高可有效检测到直径最小为60μm的磨粒,且多通道传感器结构的设计明显提高了传感器的最大允许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磨粒检测 多通道 高频偏置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地面装备伪装器材进展研究
3
作者 李幸豪 薛清华 +3 位作者 贾彦翔 张冲 孙志岗 杨向东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6,共10页
伪装防护是防空反导地面装备对抗空天侦察和精确打击的有效手段之一。重点研究了近几年国外地面装备伪装防护器材的发展动态,梳理了国外瑞典萨博防务(SAAB)、以色列Fibrotex科技(Fibrotex)、美国i2K防御(i2K defense)、俄罗斯Rusbal等... 伪装防护是防空反导地面装备对抗空天侦察和精确打击的有效手段之一。重点研究了近几年国外地面装备伪装防护器材的发展动态,梳理了国外瑞典萨博防务(SAAB)、以色列Fibrotex科技(Fibrotex)、美国i2K防御(i2K defense)、俄罗斯Rusbal等研究机构的新技术进展,分析了国外地面装备隐真和示假技术途径发展趋势,为未来防空反导体系地面装备伪装防护技术发展提供借鉴,对提升攻防对抗环境下装备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防护 反侦察 隐真 示假 生存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湿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贾正伟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08,共9页
为推进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核心传感单元柔性湿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重点剖析了高分子聚合物基、纸基、织物基、纱线基等柔性材料的设计策略,以及湿法纺丝、浸渍、喷涂、喷墨打印、印刷、折叠、缝纫、刺绣、编织等制造技术对传感器灵敏度... 为推进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核心传感单元柔性湿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重点剖析了高分子聚合物基、纸基、织物基、纱线基等柔性材料的设计策略,以及湿法纺丝、浸渍、喷涂、喷墨打印、印刷、折叠、缝纫、刺绣、编织等制造技术对传感器灵敏度与响应速度的提升机制,并系统综述了柔性湿度传感器在呼吸监测、汗液监测、伤口监测、运动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同时指出未来研究需聚焦多功能异质集成、自供电技术融合、生物相容性优化等方向,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感知,以推动柔性湿度传感器在个性化医疗、智能运动装备等场景的深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湿度传感器 柔性材料 制造技术 可穿戴设备 智能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P基熔铸炸药烤燃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徐跃跃 应武江 +5 位作者 关通 王泽钰 高家乐 苗飞超 张向荣 周霖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6,共11页
3,4-二硝基吡唑(DNP)基熔铸炸药由于兼具高能量和高安全性,在含能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该炸药热安全性对其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支撑至关重要.为了探究DNP基熔铸炸药热响应特性,开展烤燃弹尺寸为?60 mm×240 mm的DN... 3,4-二硝基吡唑(DNP)基熔铸炸药由于兼具高能量和高安全性,在含能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该炸药热安全性对其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支撑至关重要.为了探究DNP基熔铸炸药热响应特性,开展烤燃弹尺寸为?60 mm×240 mm的DNP基熔铸炸药在60°C/h加热速率下的烤燃试验,并监测其内部温度变化;同时,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了烤燃试验数值模拟模型,在验证烤燃模拟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烤燃过程中温度场等随时间的演化规律,进一步研究了升温速率以及烤燃弹放置方式等因素对烤燃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烤燃试验响应程度均为爆燃反应;试验响应参数与模拟计算结果相差5%以内,初步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升温速率会明显影响烤燃弹的响应时间、响应温度和响应区域;烤燃弹放置方式主要影响其响应区域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P基熔铸炸药 烤燃 数值模拟 升温速率 放置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孔材料支撑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和储能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露 石玉超 +3 位作者 杜芃婧 李嘉然 廖萍 杜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8,共12页
相变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节能材料,因其具有潜热密度高、体积变化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智能控温等领域,但固液相变材料应用时具有极易泄漏、导热系数低等缺点。基于多孔材料支撑的复合相变材料因其具备不易泄漏、高潜热等特点,已... 相变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节能材料,因其具有潜热密度高、体积变化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智能控温等领域,但固液相变材料应用时具有极易泄漏、导热系数低等缺点。基于多孔材料支撑的复合相变材料因其具备不易泄漏、高潜热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本文针对基于多孔材料支撑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了其制备方法(基于金属泡沫支撑的复合相变材料、基于有机多孔聚合物材料支撑的复合相变材料和基于碳基多孔材料支撑的复合相变材料)和储能机理(直接控温机理和光热转换机理),并对基于多孔材料支撑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相变材料 制备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海军导弹运输车技术研究
7
作者 汪晓军 任平 +1 位作者 崔树林 赵丽丽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针对海军舰载导弹转运及装舰过程中,运输车功能单一、通用性差,且装舰操作流程繁琐、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功能导弹运输车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以通用化和结构功能一体化为设计理念,对运输车的运输功能与辅助起竖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在... 针对海军舰载导弹转运及装舰过程中,运输车功能单一、通用性差,且装舰操作流程繁琐、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功能导弹运输车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以通用化和结构功能一体化为设计理念,对运输车的运输功能与辅助起竖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在满足海通各型导弹公路运输功能的前提下,集成导弹水平、垂直姿态转换的功能,突破筒弹在舰面装填方式的限制,解决筒弹装舰过程中吊装流程繁琐的问题,实现在运输车上直接起竖筒弹的功能,缩短筒弹装舰时间。该方案使得舰载导弹转运、装舰的流程得以简化,提升了装备的使用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运输 装填 通用 起竖 姿态转换 多功能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电动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抑制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莫昱 唐旭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9-317,共9页
导弹发射和飞行过程中,电动伺服系统受发动机点火、气动负载、舵面冲击等载荷作用下,加大结构的磨损,导致系统结构间隙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传动刚度,并加剧谐振带来的危害。本文提出改进自抗扰控制器(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 导弹发射和飞行过程中,电动伺服系统受发动机点火、气动负载、舵面冲击等载荷作用下,加大结构的磨损,导致系统结构间隙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传动刚度,并加剧谐振带来的危害。本文提出改进自抗扰控制器(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ADRC)以改善电动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特性。首先分析了电动伺服系统的机械谐振机理,设计了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利用改进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进行控制参数寻优,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电动伺服系统试验结果验证了改进ADRC的有效性,提高电动伺服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伺服系统 谐振 自抗扰控制器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水推进两栖车辆水面航行特性试验与数值计算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鲁航 刘昊然 +3 位作者 陈泰然 黄彪 王国玉 陈慧岩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29-2645,共17页
兼具陆上机动、水面航行及水陆交界地带作业能力的特种水陆两栖车辆,是未来多域协同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以喷水推进两栖车辆为研究对象,基于船模拖曳水池试验,获得了弱约束条件下喷水推进两栖车辆的航行特性,建立了喷水推进器与两栖车... 兼具陆上机动、水面航行及水陆交界地带作业能力的特种水陆两栖车辆,是未来多域协同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以喷水推进两栖车辆为研究对象,基于船模拖曳水池试验,获得了弱约束条件下喷水推进两栖车辆的航行特性,建立了喷水推进器与两栖车辆一体化操控的数值计算方法,对喷水推进两栖车辆水动力性能展开研究并充分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对比分析了两栖车辆设计航速下拖曳与约束自航条件下的航行特性。相比于常规的“船-泵”一体化研究,从两栖车的角度丰富了喷水推进器和水面航行体相互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约束自航条件下车体阻力相比无喷水推进条件下阻力增加17.6%,喷水推进器运行导致的车辆姿态变化是造成增阻的主要因素。约束自航条件与拖曳条件相比,虚长度延伸长度从-0.864 X/L(X为距车辆重心长度,L为两栖车总长)增加至-1.513 X/L。与此同时,鸡尾流波高高度与发散波面积显著增加,从0.037 H/L(H为波面高度)增加至0.061 H/L,增加了尾流场附近能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两栖车辆 喷水推进 水池试验 数值模拟 航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溴海因与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剂对不同航材表面细菌的消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倍铭 曾志辉 +4 位作者 李晓丹 叶建设 武士坤 马俊 吕雪飞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0-305,共6页
针对航天员在执行远距离复杂环境的地外天体作业后导致舱内携带微生物风险增加的问题,围绕不同航材表面微生物的消杀试剂、消杀方法及消杀效果开展研究。选择杀菌效果强、持续时间长以及对环境和人体友好的含氯消毒剂三氯异氰尿酸和含... 针对航天员在执行远距离复杂环境的地外天体作业后导致舱内携带微生物风险增加的问题,围绕不同航材表面微生物的消杀试剂、消杀方法及消杀效果开展研究。选择杀菌效果强、持续时间长以及对环境和人体友好的含氯消毒剂三氯异氰尿酸和含溴消毒剂二溴海因,以3种典型空间微生物风险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和芽孢杆菌)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单一消毒剂及其复合浓度配比对舱内常见的3种材料(304不锈钢、PP塑料和PVC板)表面的微生物消杀效果。结果表明:表面喷洒单一消毒剂对3种材料表面细菌的杀灭率可达99.9999%以上,而表面喷洒复合浓度配比的消毒剂消杀效果要优于单一组分,杀灭率均大于99.99999%,且大大降低了消毒剂的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溴海因 三氯异氰尿酸 消杀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芽孢杆菌 304不锈钢 PP塑料 PVC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复位高速开关电磁阀动态响应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史宇辰 王立勇 +3 位作者 季文龙 贾然 陈涛 孙光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60,共9页
高速开关电磁阀作为典型的伺服液压系统执行元件,逐渐成为高精密液压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针对双复位弹簧式高速开关电磁阀的动态响应特性开展研究,建立高速开关电磁阀的多场耦合动力学模型,系统研究了高速开关电磁阀阀芯内径、弹簧刚... 高速开关电磁阀作为典型的伺服液压系统执行元件,逐渐成为高精密液压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针对双复位弹簧式高速开关电磁阀的动态响应特性开展研究,建立高速开关电磁阀的多场耦合动力学模型,系统研究了高速开关电磁阀阀芯内径、弹簧刚度、线圈线径、工作温度、控制频率及占空比等对高速开关电磁阀阀芯所受到的电磁力和阀芯运动位移的影响,得到了高速开关电磁阀的优化设计参数,为进一步研制响应速度快、性能稳定、流量及承压范围大、环境适应性强的高速开关电磁阀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开关电磁阀 多场耦合 动态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珠丝杠副动力学行为仿真及滚珠磨损故障特征信号研究
12
作者 雷建新 高志龙 +2 位作者 张文波 江志农 辛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1-167,共7页
滚珠丝杠副作为精密机械和数控机床等装置中最常使用的传动元件,其工作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套设备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大多数针对滚动功能部件失效形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滚动轴承,而对滚珠丝杠副的失效演变机制却鲜有论述。以滚珠丝杠... 滚珠丝杠副作为精密机械和数控机床等装置中最常使用的传动元件,其工作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套设备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大多数针对滚动功能部件失效形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滚动轴承,而对滚珠丝杠副的失效演变机制却鲜有论述。以滚珠丝杠副为研究对象,建立由丝杠、滚珠、螺母等关键部件组成的滚珠丝杠副三维模型,运用ADAMS软件对滚珠丝杠副进行动力学行为仿真分析以及故障特征信号研究,分析滚珠丝杠正常运行及滚珠磨损故障状态下的特征信号变化规律,最后通过对比试验值与理论值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滚珠表面擦伤缺陷扩展,丝杠副产生的振动变得更加剧烈,频谱尖峰幅值明显增大;试验所得结果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4.67%,证明了仿真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珠丝杠副 动力学仿真 特征分析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车辆起竖系统的干扰观测反步终端滑模控制
13
作者 王莉娜 邱常卿 +1 位作者 王昊 杭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9-417,共9页
针对多级缸液压起竖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未建模动态、参数摄动等造成的复合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DO)的反步终端滑模控制策略.将系统模型的未知部分和外部干扰视为集总扰动,设计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系统的集总扰动进... 针对多级缸液压起竖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未建模动态、参数摄动等造成的复合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DO)的反步终端滑模控制策略.将系统模型的未知部分和外部干扰视为集总扰动,设计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系统的集总扰动进行观测,并基于观测值设计反步终端滑模控制器.对所提出控制方法的稳定性进行了证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与传统滑模控制器、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传统滑模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有效提升液压起竖系统运行过程中多级液压缸的位移跟踪性能,受到扰动时,位移跟踪误差能快速趋近于0,表现出良好的跟踪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缸 复合扰动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 终端滑模控制 位移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与BP神经网络的复合材料身管结构参数优化
14
作者 孙磊 韩书永 +2 位作者 马梦蹊 王坚 刘宁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2,共8页
针对复合材料身管结构设计时多个性能指标设计要求,在Isight中集成BP神经网络、Solidworks参数化几何模型及Abaqus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NSGA-Ⅱ遗传算法对多个目标进行优化。优化目标值为身管的一阶固有频率、质量以及复合材料缠绕部位处... 针对复合材料身管结构设计时多个性能指标设计要求,在Isight中集成BP神经网络、Solidworks参数化几何模型及Abaqus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NSGA-Ⅱ遗传算法对多个目标进行优化。优化目标值为身管的一阶固有频率、质量以及复合材料缠绕部位处的身管内壁最大等效应力,复合材料身管三段复合缠绕位置处的金属内衬直径以及复合材料缠绕角度为设计变量。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代理模型,再通过NSGA-Ⅱ遗传算法对多个目标进行优化求解,解得复合材料身管结构参数的Pareto最优解集。通过优化结果可知,采用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生成的Pareto前沿面最优解集分散地较为均匀,优化解集的复合材料身管结构参数方案在刚度、强度和质量方面均有改善,为复合材料身管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多目标结构优化 BP神经网络代理模型 NSGA-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体垂直入水空泡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马庆鹏 何春涛 +3 位作者 王聪 魏英杰 路中磊 孙健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4-180,共7页
针对球体垂直入水问题开展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入水空泡的形成、发展、闭合及溃灭过程。通过开展不同初始入水速度及表面沾湿状态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入水速度及表面沾湿状态对球体入水空泡流场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球体在垂直入水过程中的位... 针对球体垂直入水问题开展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入水空泡的形成、发展、闭合及溃灭过程。通过开展不同初始入水速度及表面沾湿状态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入水速度及表面沾湿状态对球体入水空泡流场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球体在垂直入水过程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阻力因数。结果表明,球体在水下的运动参数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性,速度较高、入水空泡深闭合的条件下,球体的运动参数及阻力因数曲线具有明显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入水空泡 入水 球体 运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阵列式绕回转体气泡减阻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磊 彭雪明 +2 位作者 王生捷 何春涛 段磊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3-318,共6页
为了研究回转体模型气泡减阻变化规律,深入了解通气两相流场的流动特性,采用高速摄像观察系统及测力系统相结合,进行了微孔阵列式绕回转体气泡减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气泡沿下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流动形态,可将通气两相流场划分... 为了研究回转体模型气泡减阻变化规律,深入了解通气两相流场的流动特性,采用高速摄像观察系统及测力系统相结合,进行了微孔阵列式绕回转体气泡减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气泡沿下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流动形态,可将通气两相流场划分为3个区域:稳定区、脉动区、回流区;随着通气率的增加,稳定区及脉动区空泡份额增加,模型摩擦阻力持续减小,直至饱和通气率;回流区分离点向下游移动,尾部压力增加,至突变临界通气率处,回流区流动形态发生突变,流动介质由水气混合转变为气体为主,致使尾部压力出现突增,继而导致气泡减阻率出现突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回转体 气泡减阻 通气率 空泡份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涂料固体润滑膜滚动/滑动复合干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乔红斌 郭强 +3 位作者 潘国梁 朱亚辉 王三舟 许乐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49,共3页
在M-2000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经过一次处理和经两次处理的40Cr钢环表面喷涂3种粉末涂料型固体润滑膜(P型、H型、E型)试样,在线载荷为104N/m、相对滑动速度为0.042 m/s、干摩擦滚动/滑动复合磨损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M-2000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经过一次处理和经两次处理的40Cr钢环表面喷涂3种粉末涂料型固体润滑膜(P型、H型、E型)试样,在线载荷为104N/m、相对滑动速度为0.042 m/s、干摩擦滚动/滑动复合磨损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磨损表面以及磨屑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底材经过一次处理(化学底膜处理)的复合固体润滑膜试样,P型和E型在磨损后期的摩擦因数分别稳定在0.38和0.32,而H型在0.40左右跳动;P型和H型的涂层磨损脱落期为60 m in左右,E型为120 m in左右;质量磨损从小到大顺序为P型<E型<H型;底材经过两次处理的P型复合固体润滑膜与经过一次处理相比,涂层磨损脱落期相近,但磨损后期摩擦因数和质量磨损较低,即固体润滑耐磨性能较优。复合固体润滑膜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润滑 耐磨 粉末涂料 粘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FASTRAN的小型发射筒激波开盖过程仿真分析
18
作者 王启凡 安超 +1 位作者 魏广威 秦会国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7,共9页
为研究小型发射筒热发射激波开盖过程,通过CFD-FASTRAN气动分析软件对其过程进行数值仿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给出了小型发射筒热发射激波开盖过程中主要部件表面温度、压力所受燃气激波影响的变化过程。创新性通过CFD-FASTRAN气动... 为研究小型发射筒热发射激波开盖过程,通过CFD-FASTRAN气动分析软件对其过程进行数值仿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给出了小型发射筒热发射激波开盖过程中主要部件表面温度、压力所受燃气激波影响的变化过程。创新性通过CFD-FASTRAN气动分析软件对小型发射筒热发射激波开盖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首次系统性分析了喷管与后盖距离以及喷管扩张角度对激波开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后盖受到燃气射流影响压力由边缘向中心减小,温度由边缘向中心增大;燃气流反射激波沿发射筒轴向向弹头方向运动,发射筒壁面压力、温度随激波运动方向逐渐减小;前盖受到燃气激波影响温度、压力由边缘向中心减弱;弹体喷管出口与后盖的距离增大、喷管扩张角度增大均有利于增强激波反射到前盖的总能量,同时可以缩短激波开盖的时间。计算模拟方法可为采用热发射激波开盖的小型发射筒前后盖强度设计、结构设计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FASTRAN 发射筒 激波 计算流体 燃气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重机卷扬液压系统溜钩故障仿真分析与改进方法
19
作者 苏晓岩 孙长军 +2 位作者 张建 曾红丰 付丙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1-236,共6页
为了探究造成某型起重机卷扬液压系统溜钩故障的原因,介绍卷扬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结合故障树分析可能造成卷扬溜钩故障的因素。基于AMESim建立卷扬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并对比例换向阀、卷扬执行机构等仿真模型进行概述。利用仿真... 为了探究造成某型起重机卷扬液压系统溜钩故障的原因,介绍卷扬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结合故障树分析可能造成卷扬溜钩故障的因素。基于AMESim建立卷扬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并对比例换向阀、卷扬执行机构等仿真模型进行概述。利用仿真模型对正常作业工况和溜钩故障工况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液压马达起升侧的建压时间大于制动器的完全开启时间,制动器完全打开时液压马达还未建立起足够支撑负载的压力,导致出现卷扬溜钩故障。针对卷扬溜钩故障原因提出在制动器前增加电磁阀的改进方案。结果表明:所提液压系统改进方案可有效解决卷扬液压系统微动调节时的溜钩故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卷扬系统 卷扬溜钩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黏弹性材料混合隔振器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明明 方勃 +1 位作者 甄亚欣 赵金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为了降低振动载荷对结构的影响,以叠层式压电作动器作为主动隔振元件,以黏弹性材料作为主体设计被动隔振元件,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隔振器。以模拟刚体卫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整星混合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混合隔振器的隔振原理进行了... 为了降低振动载荷对结构的影响,以叠层式压电作动器作为主动隔振元件,以黏弹性材料作为主体设计被动隔振元件,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隔振器。以模拟刚体卫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整星混合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混合隔振器的隔振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在此基础上,利用单输入多输出PID控制方法设计主动控制器,对模拟刚体卫星混合隔振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与单纯被动隔振器相比,混合隔振器能够有效降低传递到结构上的振动载荷,特别是在结构固有频率附近隔振效果更加明显,从而显著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隔振器 叠层式压电作动器 黏弹性材料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