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廊道地区总体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探索——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案例 被引量:38
1
作者 王建国 杨俊宴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5-74,共10页
历史廊道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群体记忆的重要载体,通常,城市尺度上的历史廊道地区一般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全局性的特点,是总体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类型对象。本文在挖掘历史廊道历史文化、线性空间、资源依托三重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历史... 历史廊道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群体记忆的重要载体,通常,城市尺度上的历史廊道地区一般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全局性的特点,是总体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类型对象。本文在挖掘历史廊道历史文化、线性空间、资源依托三重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历史廊道保护、再生和利用中在整体性层面上所出现的普适性问题并探索了解决途径,并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为例,探索了历史廊道地区总体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对我国今后历史廊道地区的保护与发展及城市设计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城市设计 技术与方法 历史廊道 京杭大运河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城厢地区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探索——潍坊案例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建国 杨俊宴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66,72,共9页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很多蕴含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的历史城厢地区的保护和发展遇到挑战与冲击。本文结合国际理论与本土实践,从整体性的设计视角谋划历史城厢地区的未来空间模式,并以潍坊龟蛇城厢为例,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方法和多...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很多蕴含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的历史城厢地区的保护和发展遇到挑战与冲击。本文结合国际理论与本土实践,从整体性的设计视角谋划历史城厢地区的未来空间模式,并以潍坊龟蛇城厢为例,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方法和多种城市设计手法:包括建构城市中心体系和城市空间原型模式、运用数字历史地图构建历史城厢历史遗产系统保护网络,及经由物理环境分析、为街区活化和既有建筑改造提供依据等,深度挖掘了潍坊历史城厢地区的传统空间价值,进而探索了历史城厢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城市设计 城市形态 历史城 潍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中心城区某沥青屋面和金属屋面径流污染特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伟 罗乙兹 +3 位作者 钟兴 车伍 孙慧超 黄绵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58-365,共8页
为评价不同类型屋面径流污染特征,通过2016~2018年雨季期间对北京中心城区某沥青屋面和金属屋面径流进行监测,分析其径流污染特征,并评价初期雨水弃流对径流污染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沥青屋面径流和金属屋面径流中化学需氧量(COD)... 为评价不同类型屋面径流污染特征,通过2016~2018年雨季期间对北京中心城区某沥青屋面和金属屋面径流进行监测,分析其径流污染特征,并评价初期雨水弃流对径流污染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沥青屋面径流和金属屋面径流中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和氨氮(NH+4-N)的事件平均浓度(EMC)均远高于《地表水环境标准》中Ⅴ类水的水质标准,总体略高于同类型屋面径流的相关研究报道;研究监测的6场降雨事件,沥青屋面径流中悬浮固体(SS)、COD、TP和NH+4-N的初期冲刷强度均高于金属屋面,在前期晴天数较高或降雨强度和降雨量较大时更为显著;通过提出的径流厚度和污染物排放率关系曲线方法,可定量评价不同初期弃流量对径流污染控制效果,金属屋面和沥青屋面径流弃流3mm径流厚度后,可以有效控制(72.75±20.96)%和(80.55±15.94)%的SS污染负荷,以及(66.91±21.68)%和(85.25±11.28)%的COD污染负荷,弃流后径流污染控制效果较好;但按照3mm径流厚度弃流后,仍不能一定保证弃流后径流中SS和COD浓度在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的初期弃流后雨水径流污染物浓度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污染 沥青屋面 金属屋面 初期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中灌渠的保护与再利用——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杨珂 王思思 +3 位作者 李海燕 车伍 赵扬 孙喆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5-29,73,共6页
通州作为北京城市的副中心和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在新一轮的海绵城市建设之前,梳理通州的生态本底,以现存的上千条灌渠为基础,建立发达的灌渠系统,对于控制径流污染和雨洪调蓄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GIS模拟... 通州作为北京城市的副中心和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在新一轮的海绵城市建设之前,梳理通州的生态本底,以现存的上千条灌渠为基础,建立发达的灌渠系统,对于控制径流污染和雨洪调蓄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GIS模拟、案例对比等方法,从宏观尺度上梳理了灌渠的演变历程和现状,并对灌渠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再利用价值进行了辨析;以西集镇为例,从中观和微观尺度上结合具体的城市规划过程,分析了灌渠再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从城市蓝线的划定角度对灌渠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建议。研究成果对我国河网发达的平原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渠 海绵城市 城市蓝线 城市规划 生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径流碳氮比对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建龙 李慧莹 +2 位作者 王雪婷 秦昊辰 李涵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2-1118,共7页
生物滞留设施作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去除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二氧化碳(CO_(2))、一氧化二氮(N_(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具有固碳的作用,但目前关于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碳氮... 生物滞留设施作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去除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二氧化碳(CO_(2))、一氧化二氮(N_(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具有固碳的作用,但目前关于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碳氮比(C/N)对其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采用实验室柱状模拟的方法,人工配置雨水径流模拟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水量和水质,系统研究了雨水径流中C/N对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并对水量水质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N对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全球增温潜势(GWP)具有明显影响,其中C/N对N_(2)O气体排放影响较大。当C/N为15时,N_(2)O平均排放通量最大,为166.32μg/(m^(2)·h);当C/N<1时,N_(2)O平均排放通量最小,为31.26μg/(m^(2)·h)。生物滞留设施GWP随C/N增大呈升高趋势,C/N为15时GWP约是C/N<1的4倍;C/N<1时,生物滞留设施碳减排潜力最大且对雨水径流中水质水量控制效果最好。研究可为生物滞留设施碳减排潜力评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温室气体 碳氮比(C/N) 雨水径流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对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及减污降碳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建龙 苏笑冰 +2 位作者 王雪婷 秦昊辰 樊佳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5-1111,共7页
生物滞留设施作为广泛应用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之一,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对雨水径流水质净化和水量调控效果,而关于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的排放特性及其填料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采用实验室柱状模拟的方法,系统研究了... 生物滞留设施作为广泛应用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之一,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对雨水径流水质净化和水量调控效果,而关于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的排放特性及其填料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采用实验室柱状模拟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沸石、中砂、细砂填料对生物滞留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累积排放量、全球增温潜势(GWP)和碳减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类型对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存在显著影响,以细砂为填料的生物滞留设施的CO_(2)和CH_(4)平均排放通量最低,分别为254.85 mg/(m^(2)·h)、9.06μg/(m^(2)·h),以沸石为填料的生物滞留设施的N_(2)O平均排放通量最低,为7.72μg/(m^(2)·h)。以沸石、中砂、细砂为填料的生物滞留设施的GWP分别为472.83、213.96、137.60 kg/hm^(2)(以CO_(2)计)。生物滞留设施可通过对雨水径流中COD削减实现碳减排,以沸石、中砂、细砂为填料的生物滞留在场次降雨中可减少CO_(2)排放量分别为0.0517、0.0506、0.0506 kg。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削减径流流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方面综合考虑,生物滞留设施可优先选择细砂作为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设施 全球增温潜势 填料 温室气体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没区高度对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
7
作者 王建龙 伊丽努尔·艾力 +1 位作者 王雪婷 戴艺萌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1,I0003,共8页
生物滞留设施具有水质净化、水量调控等多重功能,但其在净化径流雨水过程中也伴随着CO_(2)、CH_(4)、N_(2)O等温室气体的产生,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受种植土层厚度、填料层厚度、植物类型及淹没区高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关于淹没区高... 生物滞留设施具有水质净化、水量调控等多重功能,但其在净化径流雨水过程中也伴随着CO_(2)、CH_(4)、N_(2)O等温室气体的产生,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受种植土层厚度、填料层厚度、植物类型及淹没区高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关于淹没区高度对生物滞留设施中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实验室柱状模拟实验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淹没区高度对生物滞留设施中CO_(2)、CH_(4)、N_(2)O排放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淹没区高度为0、300、600 mm时,全球增温潜势(GWP)分别为392.98、546.56、872.92 kg/hm^(2)。随着淹没区高度的增加,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及GWP均呈增加趋势。综上,通过控制生物滞留设施适宜的淹没区高度,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温室气体 排放通量 全球增温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区近断层RC框架-核心筒高层结构隔震设计关键参数取值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爱群 刘立德 +2 位作者 曾德民 杨参天 解琳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4-302,共9页
以2栋设防烈度为8.5度、近断层且具有不同高度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工程案例为原型,考虑不同隔震设计方案(核心筒下沉隔震方案和整体±0隔震方案)的影响.基于精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屈重比对该类结构减震系数和隔震层位移... 以2栋设防烈度为8.5度、近断层且具有不同高度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工程案例为原型,考虑不同隔震设计方案(核心筒下沉隔震方案和整体±0隔震方案)的影响.基于精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屈重比对该类结构减震系数和隔震层位移的影响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对近场影响系数的取值开展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减震系数和隔震沟尺寸要求分别决定了RC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结构屈重比的上限值和下限值,适用于该类结构的合理屈重比的取值范围为2%~3%;近场和远场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布特征一致,但近场下的结构响应明显强于远场下的结构响应;当断层距小于5 km时,近场影响系数可适当放宽至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隔震结构 屈重比 近场影响系数 框架核心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型绿地设计的若干关键问题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思思 任朝阳 +1 位作者 王文亮 李俊奇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城市绿地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载体,其海绵化设计将直接影响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针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绿地设计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海绵型绿地的概念内涵、设计方法和分类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辨析了海绵型绿... 城市绿地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载体,其海绵化设计将直接影响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针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绿地设计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海绵型绿地的概念内涵、设计方法和分类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辨析了海绵型绿地的概念内涵,提出了核心设计目标和广义设计目标,及多专业协同的设计流程。公园绿地宜秉持'多功能'理念,将绿地功能与雨水控制利用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升绿地功能复合度和海绵功能。建筑与小区绿地在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海绵设计建设高品质生活环境。道路绿地应协同处理好径流污染、积水内涝等问题,以某道路绿地为例,阐述了在北方寒冷地区通过统筹红线内、外绿地,协同实现多目标雨水系统的具体方案。海绵型绿地建设应将绿地功能与海绵功能相结合,通过多专业配合和公众参与协同实现多目标,满足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绿地 雨水控制利用 城市水文学 低影响开发措施 城市雨洪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历史水系修复规划思路与策略研究--以长春市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思思 王昊玥 +2 位作者 苏毅 赵宏宇 刘延松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2,共7页
随着近年来城市水系治理和旧城更新、历史文化复兴的开展,城市历史水系的修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如何使历史水系修复与规划设计体系相结合已然成为重要议题。借助于文献综述、历史地图分析、案例的实际应用等方法展开研究,并提出了... 随着近年来城市水系治理和旧城更新、历史文化复兴的开展,城市历史水系的修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如何使历史水系修复与规划设计体系相结合已然成为重要议题。借助于文献综述、历史地图分析、案例的实际应用等方法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城市历史水系修复的规划目标、指标和实施途径,以及水系修复项目的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以长春市老城区为例,对"一纵五横"历史水系的演变过程和现状进行了调研与评估,通过基于水系留存率、内涝黑臭、遗产保留状况等方面情况来确定水系的修复工程时序,提出了治理内涝黑臭、强化水系格局、盘活滨水空间及加强公众参与的修复策略。论文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其他地区及历史文化名城的水系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修复 规划思路 历史水系 城市规划 长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21种植物的叶片吸水性能与冠层雨水截留能力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思思 龙佳 丁涵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0-110,共11页
【目的】植物冠层截留雨水对削减雨水径流起到重要作用,而植物叶片吸水性能与植物冠层截留雨水的能力息息相关。【方法】为了评估植物冠层对雨水的截留能力,通过浸水实验、实地测量、航片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市21种不同类型植物叶片吸水... 【目的】植物冠层截留雨水对削减雨水径流起到重要作用,而植物叶片吸水性能与植物冠层截留雨水的能力息息相关。【方法】为了评估植物冠层对雨水的截留能力,通过浸水实验、实地测量、航片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市21种不同类型植物叶片吸水量、冠层截留量和冠层截留体积进行计算。【结果】研究表明:(1)吸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2)植物叶片吸水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乔木和灌木的叶片吸水过程类似,20 min时叶片吸水量均值分别为0.17 g和0.05 g,80 min时叶片吸水量均值分别为0.18 g和0.06 g,120 min时叶片吸水量均值分别为0.18 g和0.06 g;草本植物叶片20 min时叶片吸水量均值为0.13 g,40 min时叶片吸水量均值为0.27 g,120 min时叶片吸水量均值为0.21 g;(3)11种乔木的冠层雨水截留量在71.30~738.72 g/m^2之间,6种灌木的冠层雨水截留量在41.79~275.28 g/m^2之间,4种草本的冠层雨水截留量在57.82~217.49 g/m^2之间,常绿针叶植物冠层截留量明显高于落叶阔叶植物;(4)部分灌木和草本植物冠层截留量比部分乔木冠层截留量高,如黄杨、鸢尾;(5)植物冠层截留体积与冠层覆盖面积、植物冠层截留量呈正相关关系,常绿针叶乔木+常绿灌木+草本搭配组合的冠层截留体积最大;(6)雪松+黄杨+鸢尾群落冠层的多年平均降雨截留量占总降雨量的比例为11.57%,对小降雨事件有显著截留效果。【结论】不同植物种类及配置对城市绿地雨水截留能力有影响,本研究可为构建高截留能力植物群落及海绵城市绿地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水法 叶片吸水量 冠层截留 叶面积指数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规划的综合管廊断面尺寸设计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俊岭 钟敬康 +3 位作者 杨明霞 魏江涛 冯萃敏 魏胜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30-2035,共6页
传统的综合管廊断面尺寸设计过分依赖相关规范取值以及经验的主观判断,造成管廊空间利用率不足等问题。为提高综合管廊空间利用率、降低建设投资成本,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规划对综合管廊断面尺寸设计进行优化的方法。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并... 传统的综合管廊断面尺寸设计过分依赖相关规范取值以及经验的主观判断,造成管廊空间利用率不足等问题。为提高综合管廊空间利用率、降低建设投资成本,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规划对综合管廊断面尺寸设计进行优化的方法。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并采用Matlab软件对案例优化进行精确计算,使设计结果更加科学合理。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在控制成本的条件下,将断面面积提高了20.8%,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非线性规划 MATLAB模拟 断面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城市及遗产地洪水风险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思思 王昊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46,共7页
遗产地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属于区域、城市洪水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应以健全的洪水风险管理体系为基础,探索针对遗产地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梳理近年来英国、荷兰等典型国家洪水风险管理体系及洪水风险... 遗产地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属于区域、城市洪水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应以健全的洪水风险管理体系为基础,探索针对遗产地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梳理近年来英国、荷兰等典型国家洪水风险管理体系及洪水风险分析与评估方法,总结自上而下的多级管理体制、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灾后应对与灾前预防相结合的发展趋势;通过荷兰多德雷赫特、意大利威尼斯等遗产地实例,论证洪水风险管理与风险分析的重要性、管理体系和技术方法,特别是通过空间规划、应急管理、风险分析、公众参与等提升综合防洪能力,为我国城市防洪减灾的管理、遗产地洪水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以及多级防洪措施的制定提供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防洪 风险管理 遗产地 洪水风险评估 防洪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andLA-Net的建筑构件点云提取方法
14
作者 李昊宇 廖维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61-2468,共8页
点云数据在建筑逆向建模、三维重建乃至施工进程等方面均有巨大优势。采集建筑结构点云时通常包含海量点云,并且如梁、柱等构件的点云数据至关重要。现有的三维点云语义分割方法对大规模点云进行处理时存在局部特征提取不充分、识别精... 点云数据在建筑逆向建模、三维重建乃至施工进程等方面均有巨大优势。采集建筑结构点云时通常包含海量点云,并且如梁、柱等构件的点云数据至关重要。现有的三维点云语义分割方法对大规模点云进行处理时存在局部特征提取不充分、识别精度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RandLA-Net深度学习网络的建筑关键构件的大规模点云语义分割方法,通过在局部空间编码部分增加坐标注意力模块提高分割结果的鲁棒性;构建了通道注意力模块增强模型的特征判断能力;引入了焦点损失函数训练网络,有效解决了建筑点云场景内类别不平衡的问题,实现了对建筑结构点云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对建筑关键构件的有效提取。最后通过实验进行性能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对大规模点云进行语义分割相较于传统RandLA-Net模型在整体准确率和局部构件提取准确率上均有提升,证实了本文方法具有更强的性能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点云 建筑工程点云 深度学习 点云语义分割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表径流胶体对重金属下渗迁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晓丽 梁卉 +3 位作者 闫鑫瑞 崔申申 尹子杰 陈梦瑶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3,131,共7页
为了解城市地表径流胶体对重金属在下渗设施中迁移行为的影响,提取道路雨水径流中的胶体,采用下渗柱试验研究了存在径流胶体时Cu^2+、Pb^2+和Cd^2+的下渗迁移出流质量浓度变化,分析进水流速、pH值、Na^+浓度、重金属离子共存和胶体粒径... 为了解城市地表径流胶体对重金属在下渗设施中迁移行为的影响,提取道路雨水径流中的胶体,采用下渗柱试验研究了存在径流胶体时Cu^2+、Pb^2+和Cd^2+的下渗迁移出流质量浓度变化,分析进水流速、pH值、Na^+浓度、重金属离子共存和胶体粒径对胶体携带重金属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胶体能够促进重金属离子的下渗迁移;进水流速越高,径流胶体对重金属离子的携带迁移作用越明显;弱酸性条件更有利于径流胶体对重金属离子的携带迁移;雨水径流中存在Na^+或多种重金属离子共存时,胶体携带重金属离子的下渗迁移过程会受到抑制,且离子浓度越大,其受抑制作用越明显;胶体粒径会显著影响径流胶体对重金属离子的携带迁移能力,胶体粒径越小,越容易携带重金属离子下渗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 胶体 重金属 下渗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降雨的北京某高架桥雨水径流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建龙 夏旭 冯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32-1838,共7页
以北京市某高架桥的典型场次雨水径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多场雨水径流中多环芳烃(PAHs)的监测,研究了高架桥雨水径流中PAHs的污染特性以及冲刷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雨水径流中PAHs浓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实验均... 以北京市某高架桥的典型场次雨水径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多场雨水径流中多环芳烃(PAHs)的监测,研究了高架桥雨水径流中PAHs的污染特性以及冲刷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雨水径流中PAHs浓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实验均值中w(Flu)/w(Pyr)为0.94,因此,高架桥雨水径流中溶解态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燃料的不完全燃烧.雨水径流中溶解态PAHs以三环、四环组分为主,五和六环次之,二环组分最少.高架桥雨水径流中PAHs存在浓度和质量初期冲刷现象,∑16PAHs和四环组分在不同降雨事件中均存在浓度初期冲刷现象,∑16PAHs及各环组分在降雨强度大、降雨历时长的场降雨存在明显的质量初期冲刷现象,而降雨强度小的场降雨质量初期冲刷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雨水径流 高架桥 初期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树木管理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车伍 鲍仁强 +1 位作者 赵杨 赵泽坤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3,共7页
针对我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未能足够重视城市树木对雨水径流削减功能的问题,在简述中美两国关于城市树木和径流削减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两国城市树木管理方面的法规、专项规划以及规范标准中涉及雨水管理的相关内容,指出我国目... 针对我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未能足够重视城市树木对雨水径流削减功能的问题,在简述中美两国关于城市树木和径流削减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两国城市树木管理方面的法规、专项规划以及规范标准中涉及雨水管理的相关内容,指出我国目前还存在缺乏对城市下垫面及城市树冠的精细化分析、对城市树冠的生态功能及相关指标重视不足、在树种和种植位置的选择上缺乏对雨水径流控制的考量等问题。建议加强基础资料的积累和公开、深化树木削减雨水径流能力的基础研究以及完善相关规划和规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树木 树冠 径流削减 雨水管理 海绵城市 美国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促渗保泉方案及其效果评估——以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为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宋剑英 王建龙 +2 位作者 赵梦圆 宫永伟 李俊奇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26,共7页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不透水区域面积逐年增加,阻断了雨水的下渗通道,改变了区域雨水循环过程,导致洪涝风险增加、径流污染加剧、水资源流失、地下水补给涵养能力降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促渗保泉为目...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不透水区域面积逐年增加,阻断了雨水的下渗通道,改变了区域雨水循环过程,导致洪涝风险增加、径流污染加剧、水资源流失、地下水补给涵养能力降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促渗保泉为目标,通过对历史降雨资料和泉水水位数据分析,选择1985年作为泉水喷涌的典型年,采用变参系数法计算得出了典型年的地下水补给量为964.2万m^3,2015年作为水平年,其地下水补给量为698.8万m^3,因此,确定地下水补给目标增量为265.43万m^3/年。根据上述目标,并结合试点区水文地质条件和下垫面组成现状,提出了基于'源头—中途—末端'全流程管控的促渗保泉建设方案,借助于Infoworks ICM模型对试点区域进行集水区划分和子流域概化,以排水分区为单元,对促渗保泉方案的效果进行了连续模拟评估。结果表明:海绵城市建设后试点区域多年平均入渗量为1 479.4万m^3,大于964.2万m^3的保泉目标,试点区采用的75%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基本可以满足促渗保泉的目标要求。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对促渗保泉、涵养地下水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渗保泉 海绵城市 Infoworks ICM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地下水资源保护 地下水超采 水生态修复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格网的城市功能区定量识别 被引量:17
19
作者 骆少华 刘扬 +1 位作者 高思岩 王鹏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14-217,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和管理愈来愈重要。本文利用北京市西城区20 622条POI数据,将西城区分割为25×25及50×50的空间格网,采用样方密度法,以及频数密度、类型比例两个指标对城市功能区识别及划分,对西城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和管理愈来愈重要。本文利用北京市西城区20 622条POI数据,将西城区分割为25×25及50×50的空间格网,采用样方密度法,以及频数密度、类型比例两个指标对城市功能区识别及划分,对西城区单一功能区及混合功能区识别和可视化,并探讨其分布规律及影响。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格网大小及数量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定量识别及划分,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需要使用不同大小的空间格网识别城市功能区,从而在宏观上更好地了解城市分布规律,为城市管理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数据 空间格网 城市功能区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雨水管理保障措施与典型城市雨水排放费制度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关鹏祥 李俊奇 +3 位作者 李嘉伟 徐享 张哲 刘超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9,共10页
为保证我国城市雨水管理工作高效健康地进行和推动雨水排放费制度在我国施行,通过对加拿大雨水管理保障措施和雨水排放费实施进展进行调研,得出了加拿大采用的组织保障、法律保障、技术保障、经费保障、激励机制保障和公众参与保障等六... 为保证我国城市雨水管理工作高效健康地进行和推动雨水排放费制度在我国施行,通过对加拿大雨水管理保障措施和雨水排放费实施进展进行调研,得出了加拿大采用的组织保障、法律保障、技术保障、经费保障、激励机制保障和公众参与保障等六个方面的雨水管理保障措施,以及目前加拿大所采用的统一费率制度、分类费率制度、不透水面积统一费率制度、住宅等效单元费率制度、径流系数与开发强度费率制度和独立住宅等效单元费率制度等六种主要雨水收费制度类型。对米西索加等典型城市雨水排放费的收费方式以及不同用地性质和建筑类型的收费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雨水排放费的补贴方法。在对加拿大典型城市雨水排放费和补贴制度实行效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雨水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建议我国加强雨水排放费与补贴制度的计算方法与制度设计的研究工作,做好宣传与公众教育工作,并在部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开展雨水排放费与补贴制度的试点探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管理 保障措施 雨水排放费 雨水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