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声影像的下腔静脉自动识别与定位
1
作者 杨敬涵 陈子叶 +12 位作者 孙景源 曹文 吕朝阳 李硕 李明秋 张普 徐径舟 周昌 杨宇祥 张甫 李庆利 郭瑞君 陈建刚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7-1112,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下腔静脉(IVC)超声影像的IVC自动识别与直径测量方法。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拓扑结构与自动跟踪算法的IVC自动识别与定位方法,采用跟踪方式对数据集进行IVC识别和连续定位,以提高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以超声医师的人工测量结果... 目的探究基于下腔静脉(IVC)超声影像的IVC自动识别与直径测量方法。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拓扑结构与自动跟踪算法的IVC自动识别与定位方法,采用跟踪方式对数据集进行IVC识别和连续定位,以提高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以超声医师的人工测量结果作为金标准,在采集自ICU的18例患者的18组超声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自动化算法识别准确率为94.44%(17/18),IVC直径自动测量误差在±1.96s(s为标准差)范围内,表明自动测量方法可替代人工测量方法。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拓扑结构与自动跟踪算法的IVC自动识别与定位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成功率及IVC直径测量准确性,可以辅助临床医师进行IVC的识别定位与直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 下腔静脉 血管识别与定位 自动化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作用 被引量:60
2
作者 梁晓宁 郭瑞君 +3 位作者 许涛 翟俊修 杨柏柳 张震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24-1627,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在妇科手术后使用预防措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干预的价值。方法因妇科疾患接受盆腔手术的患者219例,根据患者并发LEDVT的风险程度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无预防措施;预防组分别使用下肢间歇性气囊加压(I...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在妇科手术后使用预防措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干预的价值。方法因妇科疾患接受盆腔手术的患者219例,根据患者并发LEDVT的风险程度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无预防措施;预防组分别使用下肢间歇性气囊加压(IPC)预防(IPC组)和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LMWH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二天开始扫查双下肢,若有血栓,则继续动态观察。结果LEDVT发生率对照组为11.64%,IPC组为4.11%,LMWH组为0.68%,预防组较对照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001),IPC组与LMWH组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对照组高危患者中血栓发生的比例为42.86%,中危患者为5.88%,低危患者为8.00%;IPC组高危患者中血栓发生的比例为14.28%,中危患者为6.06%,低危患者无血栓发生;LMWH组中危患者中血栓发生的比例为2.94%,低危和高危患者无血栓发生;预防组高危患者中血栓发生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盆腔手术后下肢IPC及LMWH均可有效预防盆腔手术后LEDVT的发生,后者疗效更为显著;高危患者术后应常规使用预防措施;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手术后应用预防措施时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静脉血栓 下肢 妇科手术 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右心导管测值的相关性 被引量:54
3
作者 李一丹 吴雅峰 +1 位作者 马展鸿 杨媛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05-1408,共4页
目的通过与右心导管测值比较,评价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测量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三尖瓣反流压差、肺动脉瓣舒张期最大反流压差、肺动脉瓣舒张末期反流压差、下腔静脉最大内径、... 目的通过与右心导管测值比较,评价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测量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三尖瓣反流压差、肺动脉瓣舒张期最大反流压差、肺动脉瓣舒张末期反流压差、下腔静脉最大内径、下腔静脉最小内径,计算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舒张压(D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输出量(RCO),并与右心导管的测值比较。结果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压力与右心导管测值之间有良好相关性(P<0.001);两种方法测得的右心输出量存在相关性(P<0.001)。结论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压力与右心导管测值有良好相关性,为临床无创测量及研究肺循环疾病血流动力学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导管插入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自动穿刺活检在周围型肺肿块及胸膜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郭瑞军 梁晓宁 +5 位作者 于泽兴 张颖 徐利群 唐华 姜晓红 翟俊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1-443,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在胸部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5例经X线和(或)CT检查发现肺周围性实质性病变或胸膜病变患者,先观察二维图像及彩超表现,再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45例患者,肺周围型病变27例...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在胸部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5例经X线和(或)CT检查发现肺周围性实质性病变或胸膜病变患者,先观察二维图像及彩超表现,再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45例患者,肺周围型病变27例,胸膜病变18例。一次穿刺成功44例,成功率97.8%。其中,恶性肿瘤19例,包括转移性肺母细胞瘤1例,鳞癌9例,腺癌7例,恶性间皮瘤1例,血管肉瘤1例;良性病变26例,包括炎症17例,结核4例,出血性梗死1例,放线菌病1例,结节病1例;无明显病变2例。结论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是一种微创、快速、安全、简便的方法,对于肺周围性病变或胸膜病变的确诊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肿块 胸膜病变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加压联合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与阑尾炎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价值 被引量:31
5
作者 唐华 郭瑞军 +1 位作者 张颖 梁晓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2-764,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高低频探头逐步加压联合阴道超声对妇科急腹症与阑尾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腹部高低频探头逐步加压并与阴道超声联合应用于189例已婚女性下腹痛患者,对下腹部及盆腔进行扫查。结果阑尾炎术前诊断符合率100%;... 目的探讨腹部高低频探头逐步加压联合阴道超声对妇科急腹症与阑尾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腹部高低频探头逐步加压并与阴道超声联合应用于189例已婚女性下腹痛患者,对下腹部及盆腔进行扫查。结果阑尾炎术前诊断符合率100%;卵巢肿物扭转及盆腔炎诊断符合率94.1%;黄体破裂及宫外孕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9%及89.7%;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80%。结论腹部高低频加压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利于妇科急腹症与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减少漏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妇科急腹症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乳腺定位导丝置入在触诊阴性乳腺微钙化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梁晓宁 郭瑞君 +2 位作者 巩丽焕 钟朝霞 李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79-98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置入技术在触诊阴性的乳腺微钙化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临床触诊阴性而经乳腺钼靶X线摄影发现乳腺微钙化病灶患者,于超声引导下在微钙化中心置入乳腺定位导丝。手术切除导丝定位的微钙化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置入技术在触诊阴性的乳腺微钙化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临床触诊阴性而经乳腺钼靶X线摄影发现乳腺微钙化病灶患者,于超声引导下在微钙化中心置入乳腺定位导丝。手术切除导丝定位的微钙化周围直径约2 cm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50例患者中,19例为乳腺恶性肿瘤,31例为乳腺良性病变。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置入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安全性好、无辐射的方法,对于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伴微钙化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触诊 钙质沉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阶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被引量:16
7
作者 尹莉 宓士军 +3 位作者 马秀清 刘会民 彭玉荣 郭瑞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评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肌筋膜疼痛触发点(MTrPs)处肌肉形态及组织学特性的价值。方法以28例MPS患者(36个MTrPs)为病例组,33名健康志愿者(33个正常肌肉点)为对照组。由2名检查者分...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评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肌筋膜疼痛触发点(MTrPs)处肌肉形态及组织学特性的价值。方法以28例MPS患者(36个MTrPs)为病例组,33名健康志愿者(33个正常肌肉点)为对照组。由2名检查者分别测量病例组MTrPs(上斜方肌)厚度、剪切波传播速度(SWV)及杨氏模量值(E),1名检查者测量对照组上述参数,1周后2组均重复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2名检查者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Pearson检验分析MPS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上斜方肌厚度、SWV及E的相关性。结果2名检查者重复测量一致性、时间一致性及检查者间一致性均好或优(ICC0.73~0.98)。病例组MPS患者上斜方肌厚度、SWV及E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PS患者VAS评分与上斜方肌厚度无相关性(r=0.016,P=0.945),与SWV(r=0.709,P<0.001)、E(r=0.653,P=0.002)均呈正相关。结论灰阶超声联合SWE可定量评估MPS患者MTrPs处肌肉形态及组织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疼痛 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型超声观察膈肌运动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李明秋 郭瑞君 +1 位作者 张谱 常晓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应用M型超声评价健康成年人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膈肌运动的可行性,探讨膈肌运动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及M型超声在观察膈肌运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于首都医科... 目的应用M型超声评价健康成年人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膈肌运动的可行性,探讨膈肌运动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及M型超声在观察膈肌运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确诊COPD患者43人,其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选取年龄、身高、体质量与之接近的并且健康条件符合的43人作为对照组。应用M型超声观察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加速时间、加速度等。肺功能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article 1 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orced vital capacity rate of one second,FEV1/FVC)等。结果正常对照组平静呼吸时双侧膈肌运动幅度无明显差异,深吸气时左侧膈肌运动幅度与右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与正常对照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静呼吸及深吸气时,正常对照组和COPD组除左侧加速时间外,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右侧加速时间、双侧加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及COPD组深吸气时膈肌运动幅度与FEV1、FVC、FEV1/FVC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表明M型超声可以实时动态非侵入性的观察膈肌的呼吸运动,对于呼吸运动能够进行直接、准确、客观的量化评价,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运动 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9
9
作者 姜维 孟娟 +2 位作者 吴雅峰 李忠心 孙倩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5-28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及肺动脉高压与心输出量的关系。方法运用超声心动图对78例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进行评估。以是否合并有肺动脉高压将研究对象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和无肺动脉高压组,检测两组左心...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及肺动脉高压与心输出量的关系。方法运用超声心动图对78例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进行评估。以是否合并有肺动脉高压将研究对象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和无肺动脉高压组,检测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容积、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8例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20例,发生率25.64%。20例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中15例为轻度,4例为中度,1例为重度。两组间射血分数、心脏容积、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输出量与肺动脉高压无相关性。结论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并不少见,本研究中心输出量不是引起肺动脉压增高的原因。动-静脉内瘘及其他因素引起的心输出量的增加对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血液透析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腔内超声诊断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桂梅 何文 +3 位作者 于泽兴 邢念增 张力萍 姜晓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678-679,共2页
目的 评价腔内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输尿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腹部超声可疑输尿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 3 9例患者 ,应用腔内超声 (经直肠或经阴道 )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检查盆段输尿管。结果  3 9例... 目的 评价腔内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输尿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腹部超声可疑输尿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 3 9例患者 ,应用腔内超声 (经直肠或经阴道 )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检查盆段输尿管。结果  3 9例患者中 ,明确诊断 3 8例 ,其中输尿管结石 3 3例 ;输尿管癌 4例 ;输尿管手术后瘢痕狭窄 1例 ;1例输尿管炎性狭窄 ,误诊为输尿管末端小囊肿。结论 腔内超声结合CDFI为临床诊断输尿管下段梗阻性病变提供了一个无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下段 结石 肿瘤 腔内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异丙酚和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前后颈总动脉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明秋 郭瑞君 +1 位作者 吴安石 徐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45-2048,共4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和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前后颈总动脉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选择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依托咪酯组,每组3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及椎动脉,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 目的探讨异丙酚和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前后颈总动脉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选择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依托咪酯组,每组3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及椎动脉,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流量(BF)、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内径(Dd)、收缩期内径(Ds)等。结果异丙酚诱导后血压、心率、颈总动脉及椎动脉Dd、Ds、BF降低(P<0.05),而PSV、EDV、Vm无明显变化(P>0.05)。依托咪酯诱导前后各指标除心率外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异丙酚较依托咪酯诱导前后颈总动脉及椎动脉BF明显降低、血流动力学改变显著。依托咪酯在稳定血流动力学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 椎动脉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前臂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卢瑞刚 郭瑞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699,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建立前臂动静脉内瘘较为困难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17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前、后的超声表现,术前利用超声选择适宜吻合的动、静脉,扫查有无变异及合并症,描记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建立前臂动静脉内瘘较为困难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17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前、后的超声表现,术前利用超声选择适宜吻合的动、静脉,扫查有无变异及合并症,描记其走行,确定吻合部位,检测桡动脉和头静脉的通畅程度,测量其内径、血流平均速度,造瘘术后评价动静脉内瘘,测量内瘘口血流速度、动静脉内血流情况与伴随合并症,并对部分并发血栓患者溶栓后进行监测。结果 176例终末期肾病行前臂人工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前超声选择、测量并定位,评价血管情况,术后4~8周内复查,157例患者通路通畅,19例出现合并症(其中7例为2次或以上造瘘),其中12例行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9例瘘管再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中对术前血管的选择、吻合口部位的确定以及造瘘术后评价动静脉内瘘及分析内瘘合并症、相应血管血流情况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液透析 体内动静脉瘘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拉塞米联合葡萄糖快速利尿后超声技术诊断在役飞行员肾微小结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康丽 李硕 +1 位作者 熊颖 郭瑞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6-1080,共5页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联合50%(质量分数)葡萄糖快速利尿实验技术诊断飞行人员肾微小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怀疑肾微小结石和肾钙化灶的189例在役飞行人员行托拉塞米联合50%(质量分数)葡萄糖快速利尿后超声检查,以输尿管软镜检查结...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联合50%(质量分数)葡萄糖快速利尿实验技术诊断飞行人员肾微小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怀疑肾微小结石和肾钙化灶的189例在役飞行人员行托拉塞米联合50%(质量分数)葡萄糖快速利尿后超声检查,以输尿管软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观察,判断利尿超声检查肾微小结石的准确性。结果189例飞行人员,常规超声诊断肾微小结石160例176枚,钙化灶10例20枚,不能明确诊断19例19枚;利尿后超声诊断肾微小结石155例307枚,钙化灶34例45枚。诊断肾微小结石者均进行药物排石或激光碎石,半年后复查,20例90枚结石消失,其余169例飞行人员入院接受输尿管软镜手术,发现肾盏内结石139例210枚,肾钙化灶30例52枚。常规超声与利尿后超声对肾微小结石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常规超声与输尿管软镜检查对肾微小结石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常规超声诊断肾脏微小结石的敏感度为58.7%,特异度为75.0%。利尿后超声与输尿管软镜检查对肾微小结石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4),利尿后超声诊断肾脏微小结石敏感度为97.7%,特异度为86.5%。结论托拉塞米联合50%葡萄糖快速利尿后超声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肾脏微小结石的诊断效率,可作为在役飞行人员肾脏微小结石早期诊断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结石 利尿试验 超声 输尿管软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委中穴对排尿功能影响的超声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晓瑜 潘兴芳 +1 位作者 刘梦堃 郭瑞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35-1737,共3页
目的利用多普勒超声评价针刺委中穴对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0名健康志愿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针刺前及针刺后输尿管膀胱开口处喷尿频率及膀胱容积的变化情况;同时运用高频超声观察针刺得气时针尖所达的局部肌、筋膜结构。结果... 目的利用多普勒超声评价针刺委中穴对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0名健康志愿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针刺前及针刺后输尿管膀胱开口处喷尿频率及膀胱容积的变化情况;同时运用高频超声观察针刺得气时针尖所达的局部肌、筋膜结构。结果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直观显示针刺委中穴后输尿管膀胱开口处喷尿频率明显加快、膀胱容积增加,且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得气时针尖所达局部肌、筋膜结构。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可直观、准确、定量评价针刺委中穴对输尿管收缩的影响,并对针刺起效深度进行量化观察,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排尿功能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肺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分析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一丹 吴雅峰 +1 位作者 杨媛华 王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87-89,共3页
目的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对肺血栓栓塞症(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后短期疗效进行分析,探讨超声在其疗效分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或放射性肺灌注通气扫描确诊的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384例,根据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分型... 目的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对肺血栓栓塞症(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后短期疗效进行分析,探讨超声在其疗效分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或放射性肺灌注通气扫描确诊的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384例,根据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分型标准及右心功能,分为大面积和次大面积PTE171例(Ⅰ组)及非大面积PTE213例(Ⅱ组),I组患者给以溶栓方案,II组患者给以抗凝方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进行常规下肢深静脉探查。结果DVT阳性患者212例,占所有PTE患者总数的55.2%,其中Ⅰ组DVT阳性患者115例,Ⅱ组DVT阳性患者97例。两组患者给予抗凝和溶栓不同方案治疗14天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完全溶解并不明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患者下肢血栓分布左侧多于右侧,腘静脉及胫后静脉出现血栓的几率最高,其次为股浅静脉及腓静脉。结论下肢深静脉超声探查能够及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超声可以及时提示静脉血栓栓塞再发,降低患者罹患致死性PTE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分析发病时间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溶栓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一丹 吴雅峰 +1 位作者 杨媛华 王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74-1776,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发病时间对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肺血栓栓塞患者249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三组:Ⅰ组,病程≤4周;Ⅱ组,4周<病程≤12周;Ⅲ组,病程>12周。溶栓治疗前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功能,测量...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发病时间对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肺血栓栓塞患者249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三组:Ⅰ组,病程≤4周;Ⅱ组,4周<病程≤12周;Ⅲ组,病程>12周。溶栓治疗前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功能,测量指标包括测量右室前后径(RVD)、右室横径(RVTD)、左室横径(LVTD)、右室横径/左室横径(RVTD/LVTD)、右房横径(RATD)、左房横径(LATD)、右房横径/左房横径(RATD/LATD)、右室前壁厚度(RVAWT)、右室前壁运动幅度(RVWAM)、主肺动脉内径(DMPA)、三尖瓣迫流压差(PGTI)、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右心功能指标均明显异常,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溶栓治疗1个月后,Ⅰ组和Ⅱ组患者RVD、RVTD、RVTD/LVTD、RATD、LATD、RATD/LATD、RVWAM、DMPA、PGTI、PAS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Ⅲ组患者RVD、LVTD、RVTD/LVTD、RATD、DMPA、PGTI、PASP也得到改善(P<0.01)。其中RVTD/LVTD、PGTI、RATD/LATD三项指标为超声心动图判断溶栓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发病时间直接影响其溶栓治疗后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善的情况;同时右心比例及PGTI对于快速判断疗效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血栓溶解疗法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超声技术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郭瑞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21-1122,共2页
超声定位及超声引导穿刺已成为临床医师的“第3只眼”,在手法治疗、康复仪器治疗、注射治疗及运动康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为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再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 超声定位及超声引导穿刺已成为临床医师的“第3只眼”,在手法治疗、康复仪器治疗、注射治疗及运动康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为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再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超声医学包括超声诊断与超声治疗。人体组织对超声波的作用可使超声波的某些特性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系统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漏诊主动脉夹层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维 吴雅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78-1378,共1页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主动脉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蔓状血管瘤超声诊断1例
19
作者 许涛 郭瑞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09-1809,共1页
关键词 血管瘤 头皮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超声在肾肿瘤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于泽兴 郭瑞君 +3 位作者 梁小宁 曹文 邢念增 李建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08-1310,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镜超声在肾肿瘤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肾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中行腹腔镜超声探查,观察肿瘤形态、边界、回声、血流等,并与术前常规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2例肾肿瘤患者均顺...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镜超声在肾肿瘤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肾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中行腹腔镜超声探查,观察肿瘤形态、边界、回声、血流等,并与术前常规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2例肾肿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腹腔镜超声示恶性肿瘤形态欠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部和(或)周边均可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明显优于术前常规超声检查。良性肿瘤形态较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可探及少量低速静脉血流,而常规超声检查肿瘤内血流信号不明显。结论腹腔镜超声较常规超声检查更清晰,有助于术中指导手术步骤及提供准确信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肾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