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钛矿催化材料La_(1-x)Ce_xCoO_(3+δ)的制备、表征及甲烷燃烧催化性质 被引量:15
1
作者 崔梅生 李明来 +3 位作者 张顺利 龙志奇 崔大立 黄小卫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80-1584,共5页
采用柠檬酸发泡法制备了钙钛矿LaCoO3催化材料;研究了Ce对La进行掺杂替代对催化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BET、XRD、SEM等手段对催化材料进行了物性表征;以甲烷完全燃烧为目标反应,研究了钙钛矿La1-xCexCoO3+δ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铈掺杂... 采用柠檬酸发泡法制备了钙钛矿LaCoO3催化材料;研究了Ce对La进行掺杂替代对催化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BET、XRD、SEM等手段对催化材料进行了物性表征;以甲烷完全燃烧为目标反应,研究了钙钛矿La1-xCexCoO3+δ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铈掺杂对材料晶相有较大影响,当掺杂量x小于0.3时,粉体晶型基本不变,而当掺杂量达到0.5时,有明显CO3O4晶相出现,LaCoO3钙钛矿晶相完整性遭到破坏,当掺杂量大于0.7时,钙钛矿晶相大大弱化甚至消失;LaCoO3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甲烷燃烧催化材料,Ce的掺杂替代对催化材料活性有明显影响,并增强了催化材料的高温稳定性能,铈最佳掺杂量为0.3;前驱体经700℃焙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钙钛矿晶型,经800℃焙烧后,催化材料最高活性为:t10%=390℃,t90%=6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钙钛矿 甲烷 催化燃烧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磁-环境耦合作用下超磁致伸缩材料TbDyFe表面畴变的观察
2
作者 崔培 钮萼 +2 位作者 于敦波 褚武扬 乔利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3期1117-1120,共4页
就TbDyFe超磁致伸缩材料在应力、磁场和环境耦合作用下的表面畴变进行了研究。主要利用光学显微镜及其微分干涉相衬显微(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DIC)系统,并自行设计搭建了恒磁场试样台和环境试验箱,由此实现了对应... 就TbDyFe超磁致伸缩材料在应力、磁场和环境耦合作用下的表面畴变进行了研究。主要利用光学显微镜及其微分干涉相衬显微(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DIC)系统,并自行设计搭建了恒磁场试样台和环境试验箱,由此实现了对应力、磁场及环境作用下材料表面磁畴变化的原位跟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DYFE合金 畴变 D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CeO_2粉体的制备及其紫外线吸收性能 被引量:34
3
作者 朱兆武 龙志奇 +2 位作者 崔大立 张顺利 张国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5-440,共6页
用碳酸氢铵作沉淀剂通过添加NH4NO3和(NH4)2CO4两种不同的试剂制备了超细CeO2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BET和激光散射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灼烧温度下粉体粒径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粉体粒径对紫外线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NH4NO3和(NH4)2CO4作为添... 用碳酸氢铵作沉淀剂通过添加NH4NO3和(NH4)2CO4两种不同的试剂制备了超细CeO2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BET和激光散射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灼烧温度下粉体粒径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粉体粒径对紫外线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NH4NO3和(NH4)2CO4作为添加剂可以制得一次粒径在10~100 nm的纳米粉体,团聚粒径在200~300 nm分散性好的超细CeO2粉体.X射线衍射和BET测得的一次粒径随灼烧温度升高呈明显增大的趋势,激光散射测得的团聚粒径随灼烧温度变化不明显.CeO2粉体分散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收光谱研究表明,粉体一次粒径大小对光的吸收效果有明显影响,粒径小,紫外线吸收效果好,可见光穿透性强,粒径增大,粉体将失去紫外线吸收效果,紫外吸收受粉体的团聚粒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CeO2粉体 制备 紫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锆复合氧化物制备及甲烷燃烧催化活性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龙志奇 崔梅生 +2 位作者 彭新林 张顺利 黄小卫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76-1080,共5页
采用共沉淀水热联合法制备了大比表面铈锆复合氧化物材料,在较低焙烧温度400℃下形成了稳定的晶相结构,500℃焙烧新鲜比表面达135.44 m2/g,900℃、6 h老化后比表面仍维持44.07 m2/g。采用沉淀陈化工艺,并掺杂改性,得到的铈锆复合氧化物... 采用共沉淀水热联合法制备了大比表面铈锆复合氧化物材料,在较低焙烧温度400℃下形成了稳定的晶相结构,500℃焙烧新鲜比表面达135.44 m2/g,900℃、6 h老化后比表面仍维持44.07 m2/g。采用沉淀陈化工艺,并掺杂改性,得到的铈锆复合氧化物,稳定性更高,经950℃、2 h老化后,最高比表面可达59.62 m2/g。活性氧化铝与铈锆复合氧化物有协同作用,二者复合得到了更高性能的氧化物材料,新鲜比表面为188.92 m2/g,经950℃、4 h老化后,比表面为71.64 m2/g,经1 050℃、4 h老化后,比表面为58.10 m2/g。对所得铈锆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吸脱附表征,并负载钯贵金属制得催化材料,以甲烷完全催化燃烧为探针反应,研究了铈锆复合氧化物材料的甲烷燃烧催化性质。结果表明,铈锆复合氧化物材料是很好的燃烧催化剂二载材料,负载钯催化剂具有较高催化活性,起燃温度降低至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锆复合氧化物 高比表面 高温稳定性 甲烷催化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