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梯度复合材料激光熔化沉积成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永忠 石力开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21-25,47,共6页
高性能梯度复合材料是为克服现有单一均质材料无法满足某些特殊性能要求或为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性能潜力而发展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其显著特征是材料的组分、结构及物性参数根据需要呈连续或梯度变化。激光熔化沉积成形技术采用逐点连... 高性能梯度复合材料是为克服现有单一均质材料无法满足某些特殊性能要求或为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性能潜力而发展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其显著特征是材料的组分、结构及物性参数根据需要呈连续或梯度变化。激光熔化沉积成形技术采用逐点连续添加材料成形,赋予了该技术在材料组成、凝固组织、外形尺寸等控制上的极大柔性,是未来发展集材料设计、制备、成形及组织性能控制于一体的材料智能制备与成形技术的重要方向。着重介绍采用激光熔化沉积成形技术制备镍系、钛系梯度复合材料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指出了未来工作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复合材料 激光熔化沉积 柔性控制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法制备SiC_P/Cu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许彬彬 贾成厂 郭宏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3-376,393,共5页
为了开发高导热低成本电子封装材料与器件,采用SPS方法制备了SiC/Cu复合材料,研究了SiC的粒径和体积分数对材料致密度和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C体积分数的减少(从70%到50%),材料致密度逐渐提高;随着SiC粒径从40μm变化到14μm,... 为了开发高导热低成本电子封装材料与器件,采用SPS方法制备了SiC/Cu复合材料,研究了SiC的粒径和体积分数对材料致密度和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C体积分数的减少(从70%到50%),材料致密度逐渐提高;随着SiC粒径从40μm变化到14μm,材料的致密度提高。在材料未达到完全致密的情况下,材料的热导率主要受致密度的影响,SiC粒径的减小和体积分数的适宜降低对材料热导率的提高有利。此外,研究了对SiC进行化学镀铜对复合材料的影响。SiC化学镀铜改善了复合材料两相界面的润湿性,与未镀铜SiC相比,使样品相对密度提高了3%,热扩散系数提高了60%,热导率为167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 SIC/CU复合材料 相对密度 热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P/AZ31镁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膜结构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薛文斌 金乾 +1 位作者 朱庆振 马跃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2-616,共5页
采用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在SiC颗粒增强AZ31镁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保护性陶瓷膜.分析了陶瓷膜的表面形貌、截面组织和相组成,并测量了膜层的硬度、热震和电化学腐蚀特性.结果表明,陶瓷膜由MgO、Mg2SiO4和少量同电解液组成元素相关的相... 采用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在SiC颗粒增强AZ31镁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保护性陶瓷膜.分析了陶瓷膜的表面形貌、截面组织和相组成,并测量了膜层的硬度、热震和电化学腐蚀特性.结果表明,陶瓷膜由MgO、Mg2SiO4和少量同电解液组成元素相关的相所组成,膜内还残留少量SiCP增强体.膜层的最高硬度可达到HV800,比复合材料基体提高五倍以上.经过100次热循环(500℃→水淬)后膜层与复合材料结合良好,显示该膜层有较好的抗热震性能.微弧氧化处理后,SiCP/AZ31镁基复合材料的抗腐蚀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镁基复合材料 陶瓷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法制备铜-2%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清英 刘向兵 +4 位作者 褚克 贾成厂 陈晓华 盖国胜 郭宏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0-214,219,共6页
首先采用颗粒复合法(PCS,Particle Composite System)对Cu-碳纳米管(CNT)粉末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到CNT镶嵌或包覆于较软微米Cu颗粒表面的复合粉,其形貌近似球形,然后将复合粉通过SPS烧结工艺制备成Cu-2%(质量分数)CNT复合材料。... 首先采用颗粒复合法(PCS,Particle Composite System)对Cu-碳纳米管(CNT)粉末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到CNT镶嵌或包覆于较软微米Cu颗粒表面的复合粉,其形貌近似球形,然后将复合粉通过SPS烧结工艺制备成Cu-2%(质量分数)CNT复合材料。通过硬度测试、密度测试、SEM形貌观察和能谱分析,研究了PCS处理时间对Cu-2%CNT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混粉后的复合材料做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PCS处理时间的延长,复合粉末粒径不断减小,在40min以后,随时间的延长,粒径基本保持不变。与纯Cu相比,经PCS处理后制备的Cu-2%CNT复合材料硬度有26%-34%的提高,与普通混粉24h相比提高了20%-26%;CNT在铜基体中呈连通的网状结构,复合材料的致密度达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CNT) 颗粒复合法(PCS) 放电等离子活化烧结(S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萍 张永忠 +1 位作者 尹法章 张习敏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2,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经过水解、浸渍及干燥烧结,在纤维表面涂覆上一层均匀光亮、无裂纹且厚度适中的二氧化硅涂层。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实现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压力浸渗制备。通过SEM和XRD等分析碳纤维表面二氧化硅涂层的形...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经过水解、浸渍及干燥烧结,在纤维表面涂覆上一层均匀光亮、无裂纹且厚度适中的二氧化硅涂层。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实现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压力浸渗制备。通过SEM和XRD等分析碳纤维表面二氧化硅涂层的形貌、成分及其结构以及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与镁基体界面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二氧化硅涂层厚度适当的碳纤维与镁合金基体之间通过轻微的界面反应,改善了二者间的润湿性,有效促进了镁合金熔液在三维编织碳纤维中的浸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镁合金 三维编织碳纤维 溶胶-凝胶 二氧化硅涂层 润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沉积制备原位增强相钛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4
6
作者 梁亚静 石力开 +3 位作者 初元璋 张永忠 席明哲 蔡利芳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利用激光熔覆沉积技术在钛合金表面直接制备原位增强相钛基复合材料,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微观组织、相组成及显微硬度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激光熔覆沉积过程中,Ti粉和B4C颗粒发生原位反应,生成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的TiC和TiB增强相,TiC... 利用激光熔覆沉积技术在钛合金表面直接制备原位增强相钛基复合材料,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微观组织、相组成及显微硬度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激光熔覆沉积过程中,Ti粉和B4C颗粒发生原位反应,生成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的TiC和TiB增强相,TiC多为树枝状或等轴状,TiB为短纤维状,复合材料中同时有大量未反应的B4C颗粒存在,所制备的钛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钛基复合材料 激光熔覆沉积 原位反应 增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快速成形金属薄壁零件的三维瞬态温度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28
7
作者 席明哲 张永忠 +1 位作者 石力开 高士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87-892,共6页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生死单元'技术,建立了与激光快速成形过程一致的三维瞬态薄壁零件温度场计算模型。通过该计算模型,可以掌握成形过程中薄壁零件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金属薄壁零件中,与x方向温度梯度...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生死单元'技术,建立了与激光快速成形过程一致的三维瞬态薄壁零件温度场计算模型。通过该计算模型,可以掌握成形过程中薄壁零件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金属薄壁零件中,与x方向温度梯度相比,y方向温度梯度占绝对优势,因此在薄壁零件冷却过程中,热量散失主要方向为y方向。激光功率越高,y方向温度梯度也越大,因此形成的枝晶组织就越细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场 不锈钢 数值模拟 有限元 激光快速成形 金属薄壁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热应力对Si_3N_4/金属钎焊接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熊柏青 楚建新 +3 位作者 职任涛 肖纪美 陆建栋 王连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0-213,共4页
利用X射线衍射微区应力测定及剪切断裂实验方法研究了Si3N4/金属钎焊接头中的残余热应力分布,分析和讨论了残余热应力对接头断裂形式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i3N4/金属钎焊接头中由于残余热应力的作用,使断裂常常发... 利用X射线衍射微区应力测定及剪切断裂实验方法研究了Si3N4/金属钎焊接头中的残余热应力分布,分析和讨论了残余热应力对接头断裂形式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i3N4/金属钎焊接头中由于残余热应力的作用,使断裂常常发生在Si3N4一侧。本实验通过选用热膨胀系数与Si3N4相近的金属进行钎焊,结果可以有效地降低接头中的残余热应力,提高接头强度。另外,钎焊界面上Cu应力缓解层的加入也有利于使接头中残余热应力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焊 热应力 接头强度 氮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离心SHS陶瓷复合钢管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曙光 梁雨锋 +3 位作者 张宝平 李俊 高秋凡 王克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39-642,共4页
针对Al Fe2 O3 体系 ,研究了ZrSiO4 和TiO2 添加剂对离心SHS陶瓷复合钢管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添加ZrSiO4 时 ,没有致密化作用 ,陶瓷层主要由α Al2 O3 ,FeAl2 O4 和很少量的m ZrO2 等相构成 ,其结合强度随着ZrSiO4 量的增加而下降 ,... 针对Al Fe2 O3 体系 ,研究了ZrSiO4 和TiO2 添加剂对离心SHS陶瓷复合钢管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添加ZrSiO4 时 ,没有致密化作用 ,陶瓷层主要由α Al2 O3 ,FeAl2 O4 和很少量的m ZrO2 等相构成 ,其结合强度随着ZrSiO4 量的增加而下降 ,而后又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分解出的ZrO2 对陶瓷基体有微裂纹韧化作用。当添加TiO2 时 ,致密化作用好 ,在TiO2 添加量为 10 %时 ,陶瓷层的孔隙率下降了 42 %。陶瓷层主要由α Al2 O3 ,FeAl2 O4和极少量的Fe4 (TiO4 ) 3 等相构成 ,其结合强度随着TiO2 量的增多有较大幅度提高。TiO2 促进烧结 ,提高了Al2 O3的致密度和强度 ,减小了Al2 O3 的热裂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钢管 组织结构 性能 自蔓延高温合成 陶瓷涂层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WC+W_2C)_p/Ni基合金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特征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强 雷廷权 +1 位作者 张永忠 卢洪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10,共6页
运用XRD、SEM及显微硬度试验等手段研究了激光熔覆Co包铸造(WC+W2C)p增强Ni基合金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特征,分析了Co包铸态(WC+W2C)p在激光熔覆过程中的冶金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光熔覆过程中,(WC+W2C)p的Co包覆层完全熔化,(WC+W2C)p... 运用XRD、SEM及显微硬度试验等手段研究了激光熔覆Co包铸造(WC+W2C)p增强Ni基合金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特征,分析了Co包铸态(WC+W2C)p在激光熔覆过程中的冶金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光熔覆过程中,(WC+W2C)p的Co包覆层完全熔化,(WC+W2C)p本身也发生部分溶解,其稳定性随W2C/WC比增大而降低;当熔池凝固时,(WC+W2C)p在涂层中的分布主要受激光熔池中存在的强烈对流和颗粒/凝固前沿相互作用所控制;依赖于局部成分,涂层中形成变成分的η1-M6C(M=Co、W、Ni)型碳化物,优先分布在(WC+W2C)p表面;涂层基体的典型组织由分布在γ-Ni+M23C6为主加硼化物Ni4B3、Ni3B和碳化物M7C3的伪多元共晶中的η1-M6C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铸造(WC+W2C)颗粒 NI基合金 复合涂层 微观组织 碳化钨 金属材料 镍基合金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金属粉末超声波振动雾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福宝 张富文 +3 位作者 徐骏 胡强 朱学新 石力开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7-91,共5页
简要概括了超声雾化制备球形微细金属粉末的技术特点,阐述了超声雾化枝术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雾化机制,论述了超声雾化器及其核心部件换能器的设计原则、材料选择和电、声匹配要求,重点介绍了近年来超声雾化在粉末粒度预测和控制方面的... 简要概括了超声雾化制备球形微细金属粉末的技术特点,阐述了超声雾化枝术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雾化机制,论述了超声雾化器及其核心部件换能器的设计原则、材料选择和电、声匹配要求,重点介绍了近年来超声雾化在粉末粒度预测和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将超声雾化技术用于制备高温金属粉末在设备和雾化工艺上所采取的最新设计思想和实现途径,同时介绍了国内外新近发展起来的复合型高效超声雾化技术及最新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粉末 超声雾化 功率超声 换能器 制备技术 超声波振动 雾化技术 微细 超声雾化器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基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温度区间的静液挤压塑性变形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发东 张曙光 +3 位作者 胡捷 徐俊 吴春京 石力开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7,共4页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选择纯铁作为挤压包套材料,然后对非晶合金在663K、应变速率8.9×10-1s-1的条件下进行了静液挤压。Zr非晶合金产生了塑性变形,但没有发生均匀粘滞性流动,而是断裂成两段。样品断口上随机分布着充分与未...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选择纯铁作为挤压包套材料,然后对非晶合金在663K、应变速率8.9×10-1s-1的条件下进行了静液挤压。Zr非晶合金产生了塑性变形,但没有发生均匀粘滞性流动,而是断裂成两段。样品断口上随机分布着充分与未充分发展的“脉纹”状切变带,断面上并且出现了类似流动熔体凝固后的特征结构。高应变速率变形条件使非晶合金产生的非均匀流变,以及静液挤压时纯铁先于非晶合金的流动变形是造成非晶合金断裂的主要原因。挤压态非晶合金的过冷温度区间减小,热稳定性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1.2Ti13.8Cu12.5Ni10Be22.5非晶合金 过冷温度区间 静液挤压 断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沉积Al-Fe-V-Si合金的组织演变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玉峰 任晨星 +2 位作者 沈宁福 张永安 朱宝宏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17-21,共5页
通过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喷射沉积Al-Fe -V -Si合金在沉积态和不同温度热挤压后的显微组织 ,发现在α-Al基体上均匀分布着高密度的细小硅化物颗粒 ,这些细小硅化物颗粒在高温挤压后仍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在提高合金高温性能中... 通过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喷射沉积Al-Fe -V -Si合金在沉积态和不同温度热挤压后的显微组织 ,发现在α-Al基体上均匀分布着高密度的细小硅化物颗粒 ,这些细小硅化物颗粒在高温挤压后仍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在提高合金高温性能中起主要作用 .在 30 0℃及其以上温度的挤压态合金中发现了一些六边形块状相 ,经分析是由于合金局部元素成分波动造成V元素的缺乏促使亚稳α -AlFeSi相矢稳转变而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沉积 显微组织 AL-FE-V-SI合金 机械性能 铝铁矾硅合金 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微沉积合金粉末制造薄壁零件的试验研究
14
作者 张永忠 MEACOC CKhris VILAR Rui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1-624,共4页
为了直接制备出壁厚均匀的精细薄壁零件,试验研究了激光微沉积StelliteF合金粉末的工艺参数对壁厚均匀性及沉积过程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激光微沉积薄壁的截面组织及形貌的分析表明,沉积过程的热散失条件影响壁厚的均匀性;选择合适选择... 为了直接制备出壁厚均匀的精细薄壁零件,试验研究了激光微沉积StelliteF合金粉末的工艺参数对壁厚均匀性及沉积过程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激光微沉积薄壁的截面组织及形貌的分析表明,沉积过程的热散失条件影响壁厚的均匀性;选择合适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可沉积出表面粗糙度Ra低于10μm、内部组织致密、厚度均匀(壁厚约0.4mm)的薄壁零件。结果表明,激光微沉积合金粉末技术在细小零件的激光表面改性及高精度小型零件的直接制备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熔覆 激光微沉积 StelliteF合金 薄壁 微观组织 表面光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半固态加工技术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奎 刘国钧 +7 位作者 张景新 徐骏 石力开 崔代金 吴绪平 雷健 郑宇新 袁序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35-140,共6页
对于垂直式电磁搅拌器 ,提高搅拌效率的最有效措施是减少漏磁通。对于通常的Al Si类合金的半固态加工坯料 ,在足够的搅拌强度下 ,熔体冷却速度控制在 0 .5~ 3.0℃ /s可得到较好的组织。在二次加热时共晶体中的针簇状Si相通过扩散溶解... 对于垂直式电磁搅拌器 ,提高搅拌效率的最有效措施是减少漏磁通。对于通常的Al Si类合金的半固态加工坯料 ,在足够的搅拌强度下 ,熔体冷却速度控制在 0 .5~ 3.0℃ /s可得到较好的组织。在二次加热时共晶体中的针簇状Si相通过扩散溶解到α相中 ,Si相本身变成细小颗粒 ,初生α相在共晶熔化后才开始球化。对于AlSi9Cu3合金 ,其共晶相在二次加热熔化后重新凝固时 ,Si相呈细小颗粒析出 ;对于A357合金 ,仍然生成针簇状组织。与常规压铸相比 ,半固态压铸内浇道厚度要增加 2~ 3mm ,压射比压要高 5~ 2 0MPa,才能保证充型完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合金 半固态金属 电磁搅拌 半固态压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层的耐蚀性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永忠 樊建中 +2 位作者 张奎 吕晋宁 姚枚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3-25,共3页
研究了3种磷含量化学镀镍层在不同介质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高磷非晶镀层(Ni-10.5wt%P)在NaCl、HCl中的耐蚀性最好,而低磷微晶镀层(Ni-1.5wt%P)在NaOH液中的耐蚀性最佳,在不同介质中P含量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效果.
关键词 化学镀 磷含量 耐蚀性 镀镍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基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高应变速率压缩变形行为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曙光 胡捷 +2 位作者 朱学新 石力开 王发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19-1225,共7页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研究了Zr41.2Ti13.8Cu12.5Ni10Be22.5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633、653和673K,应变速率分别为2×10-2s-1和2×10-1s-1条件下的单向压缩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在673K时两种应变速率下,该合金都具有很好的塑...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研究了Zr41.2Ti13.8Cu12.5Ni10Be22.5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633、653和673K,应变速率分别为2×10-2s-1和2×10-1s-1条件下的单向压缩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在673K时两种应变速率下,该合金都具有很好的塑性,尤其在2×10-2s-1时流变应力只有74MPa,非常适于进行超塑性加工。对非晶合金的断口进行了观察,得到柱状非晶合金压缩变形时外观和断口形貌随着变形条件的变化规律。采用自由体积模型对非晶合金的形变和断裂的微观机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基块体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区 变形 断裂 超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P-PTFE的工艺及性能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永忠 孙克宁 姚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8-90,共3页
通过在化学镀镍溶液中加入适量PTFE乳液,成功获得了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并着重研究了镀层的耐磨减摩性能及镀层的两步热处理工艺。
关键词 化学镀 NI-P-PTFE 镀层 摩擦因数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对喷射沉积Al-8Fe-1.3V-1.7Si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孙玉峰 沈宁福 +2 位作者 熊柏青 张永安 袁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2期54-59,共6页
利用SEM ,XRD ,TEM等手段对原位反应生成TiC粒子的喷射沉积Al 8Fe 1.3V 1.7Si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并对合金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TiC粒子的生成对合金的显微组织有一定的细化作用 ,并增加了弥散强化相的总体积分... 利用SEM ,XRD ,TEM等手段对原位反应生成TiC粒子的喷射沉积Al 8Fe 1.3V 1.7Si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并对合金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TiC粒子的生成对合金的显微组织有一定的细化作用 ,并增加了弥散强化相的总体积分数 ,从而导致合金的综合性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沉积 原位反应 快速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铜表面激光熔覆TiB_2/Cu涂层的组织及导电性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岩 张永忠 +2 位作者 黄灿 宫新勇 刘铭坤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5-588,共4页
为了满足电磁导轨的使用要求,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纯铜表面通过预置粉的方式制备了不同成分TiB2/Cu涂层,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涂层的微观结构及相组成。涂层由Cu和TiB2两相组成,当TiB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2,0.05和0.1... 为了满足电磁导轨的使用要求,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纯铜表面通过预置粉的方式制备了不同成分TiB2/Cu涂层,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涂层的微观结构及相组成。涂层由Cu和TiB2两相组成,当TiB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2,0.05和0.1时,涂层的显微硬度分别约为95HV0.1,105HV0.1和152HV0.1,电导率为22.9MS/m,20.4MS/m和16.4MS/m。涂层与基体呈良好冶金结合,无裂纹存在,TiB2颗粒存在团聚现象,熔覆层组织为外延生长的柱状晶。结果表明,随着TiB2的含量增大,涂层显微硬度升高,涂层的电导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电导率 激光熔覆 TiB2/Cu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