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曹雪芹纪念馆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明新 《曹雪芹研究》 2011年第1期197-206,共10页
位于北京植物园内的曹雪芹纪念馆,是国内第一家以曹雪芹、《红楼梦》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名人纪念馆,始建于1983年,1984年4月22日正式对社会开放,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了27年的路程。27年来,曹雪芹纪念馆接待了来自海内外的600余万参观者,其... 位于北京植物园内的曹雪芹纪念馆,是国内第一家以曹雪芹、《红楼梦》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名人纪念馆,始建于1983年,1984年4月22日正式对社会开放,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了27年的路程。27年来,曹雪芹纪念馆接待了来自海内外的600余万参观者,其中有红学研究者、红学爱好者、多国文化使团和数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成为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主题博物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向心力的核心内容之一;成为红学研究成果展示、红学家与红学爱好者沟通交流的平台;成为红学知识普及的重要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红学研究 历史文化名人 北京植物园 展览内容 博物馆学 题壁诗 党和国家领导人 红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雪芹纪念馆的文化传承与交流
2
作者 樊志斌 《曹雪芹研究》 2014年第1期44-46,共3页
一自《红楼梦》出现至今的二百余年中,众多知识分子以各自的角度对《红楼梦》的价值进行了评价,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话语。其中,最为简洁、经典的,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评语来自清末著名诗人、曾为驻日文化参赞的黄遵宪的评语。黄先生在与日... 一自《红楼梦》出现至今的二百余年中,众多知识分子以各自的角度对《红楼梦》的价值进行了评价,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话语。其中,最为简洁、经典的,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评语来自清末著名诗人、曾为驻日文化参赞的黄遵宪的评语。黄先生在与日本汉学家的笔谈中写道:《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恨贵邦人不通中语,不能尽得其妙也。黄遵宪的这段话不仅对《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给予了高度凝练的评价,也指出了《红楼梦》阅读与传播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不熟悉中国的语言,难以深刻地理解《红楼梦》的那种含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题壁诗 中语 正白旗 生平事迹 邦人 见其 民族历史 文明之光 疏亲慢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雪芹与《红楼梦》描写、批评中的“世家”意识 被引量:3
3
作者 樊志斌 《曹雪芹研究》 2016年第1期22-33,共12页
曹雪芹为内务府包衣,但其家族历代为宦、亲朋多有高官贵戚的现实,造就了其自我身份认同上的"世家"意识,并以这种意识支配自己的日常交游和活动,同时,这种"世家"意识也影响到曹雪芹的思想,并有意无意地支配着《红楼... 曹雪芹为内务府包衣,但其家族历代为宦、亲朋多有高官贵戚的现实,造就了其自我身份认同上的"世家"意识,并以这种意识支配自己的日常交游和活动,同时,这种"世家"意识也影响到曹雪芹的思想,并有意无意地支配着《红楼梦》的写作。曹雪芹的亲友与《红楼梦》的早期读者深知此点,在批评中加以指出,今之学人当加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雪芹 红楼梦 世家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雪芹京西居所、行迹研究及相关问题考辨 被引量:2
4
作者 樊志斌 《曹雪芹研究》 2015年第1期48-66,共19页
本文在对曹雪芹京西居所研究中涉及的资料、细节、逻辑等问题进行系统地回顾与梳理的基础上,将有关曹雪芹居所的传说、文物、文献等相关资料进行比对和互证,对曹雪芹京西居所研究中涉及的某些争议进行辨析,对曹雪芹京西居住时代的足迹... 本文在对曹雪芹京西居所研究中涉及的资料、细节、逻辑等问题进行系统地回顾与梳理的基础上,将有关曹雪芹居所的传说、文物、文献等相关资料进行比对和互证,对曹雪芹京西居所研究中涉及的某些争议进行辨析,对曹雪芹京西居住时代的足迹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雪芹 京西 故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白斋尺牍》笺注(一)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书才 樊志宾 殷鑫 《曹雪芹研究》 2011年第2期28-84,共57页
《虚白斋尺牍》乃李煦同祖弟姜煌(号陶村)手辑、成达可(字而行)抄录并作序的李煦之部分信札稿本,除《李煦奏折》外,是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
关键词 分司 盐运使 旗鼓佐领 士祯 康熙皇帝 正白旗 代指 中散大夫 贝锦 尚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白斋尺牍》笺注(二)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书才 樊志宾 《曹雪芹研究》 2012年第1期178-225,共48页
三一致粤东范抚军五岭三吴,相距几将万里,每缘不得便鸿,以致顿疏修候,而香浦花田,时结伊人之想也。感恩县知县姜焯,系弟之同祖弟,知久蒙洞鉴,年来幸荷帡幪,深仰慈庇。惟是弟手足关切,不得不以私情再恳台前。舍弟虽袜线庸材,而兢兢自守,... 三一致粤东范抚军五岭三吴,相距几将万里,每缘不得便鸿,以致顿疏修候,而香浦花田,时结伊人之想也。感恩县知县姜焯,系弟之同祖弟,知久蒙洞鉴,年来幸荷帡幪,深仰慈庇。惟是弟手足关切,不得不以私情再恳台前。舍弟虽袜线庸材,而兢兢自守,犹无过举。今历俸已十有一年矣,左提右挈,敬求上宪之栽培。舍弟从教职捐纳,或必特疏保举方得量移,则乞循例保奏以弘作养;或于来岁计典,附卓异之列,俾上进有阶。总之,保举、卓荐恭候台裁,而拔之泥涂,寸丹实深仰望。倘得早脱感恩一日,则愚兄弟之感恩正无止日矣。兹藉张年兄之任之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郎 渭阳之情 士祯 聊斋志异 量移 感恩县 登贤书 进士出身 孙据 小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白斋尺牍》笺注(三)
7
作者 张书才 樊志宾 《曹雪芹研究》 2013年第1期80-111,共32页
自本辑开始,《〈虚白斋尺牍〉笺注》第八一件后将酌情选择刊登,惟各件之顺序号仍用原序号不变。
关键词 晚研 盐运使 康熙皇帝 泮水 纯嘏 楝亭诗钞 饮马长城窟行 黄叔琳 正白旗 少室山房笔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白斋尺牍笺注(四)
8
作者 张书才 樊志宾 《曹雪芹研究》 2013年第2期17-86,共70页
虚白斋尺牍卷二陶村手辑一致两江署总制郎抚军昨诣金陵,极蒙雅爱,感不去心,忝在知己,正无庸套谢耳。兹启者:舍弟徐州知州姜焯叩谒崇辕,伏乞老世台于进见时不惜金玉之音,百凡指示,俾得知所遵循;并望慈云之覆,此后诸事,恐多未谙。
关键词 江苏按察使 太夫人 大弟 抚院 运使 蒋陈锡 汉军 徐元梦 镶红旗 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柳堂诗稿》创作年代及相关信息考辨 被引量:6
9
作者 樊志斌 《曹雪芹研究》 2014年第4期24-32,共9页
本文通过对《春柳堂诗稿》研究各家观点所持"历史唯一性"硬性证据的综合梳理和辨析,认为《春柳堂诗稿》为曹雪芹同时期人宜泉所作,其中涉曹诗对研究曹雪芹有着重要价值。
关键词 春柳堂诗稿 宜泉 历史唯一性证据 生活时代 曹雪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南村与曹寅家族的交往——从新发现的王南村有关曹寅的十八首诗谈起 被引量:4
10
作者 白溪 《曹雪芹研究》 2012年第1期143-164,共22页
本文根据新发现的王南村诗集十三种中有关曹寅的十八首诗,结合《楝亭集》中相关资料,对江宁织造曹寅笔下的王南村生平及其与曹寅的交往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为"清史"与"曹学"研究中的王南村问题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论证。
关键词 诗谈 楝亭集 江宁织造曹寅 王焕 赵执信 使君 康熙皇帝 古欢 南村诗集 晚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种芹人曹霑画册》的真伪及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11
作者 樊志斌 《曹雪芹研究》 2016年第4期18-32,共15页
基于曹雪芹生平、学养对《红楼梦》创作的重要意义,本文对李世倬绘画后陈浩题词提到的"曹芹溪"、贵州博物馆藏《种芹人曹霑画册》的真伪问题、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相关质疑进行了辨析,认为两条资料中提到的曹芹溪、曹霑... 基于曹雪芹生平、学养对《红楼梦》创作的重要意义,本文对李世倬绘画后陈浩题词提到的"曹芹溪"、贵州博物馆藏《种芹人曹霑画册》的真伪问题、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相关质疑进行了辨析,认为两条资料中提到的曹芹溪、曹霑即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两条资料对研究曹雪芹的学养、交游、生活状态、创作状态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雪芹 种芹人曹霑画册 李世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寅与杨中讷的交游——以杨中讷《芜城校理集》中的涉曹诗为中心 被引量:3
12
作者 樊志宾 《曹雪芹研究》 2013年第1期58-79,共22页
《全唐诗》编修杨中讷是曹寅至交好友,《楝亭集》中多有与之唱和的诗歌,上海图书馆藏杨中讷《芜城校理集》,其中收录有多首涉及曹寅诗歌,对研究曹、杨二人的交往及《全唐诗》诸编修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具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 杨中讷 芜城 楝亭集 晚研 楝亭诗钞 《全唐诗》 使君 玩月 瓜步山 全唐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红楼梦》著作权研究的相关问题与研究原则 被引量:3
13
作者 樊志斌 《曹雪芹研究》 2014年第2期48-60,共13页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第一回"曹雪芹披阅增删"一段文字的细致分析,指出各种"异见"误读了这段文字,曹雪芹是《红楼梦》的唯一作者;并依据历史学考证对材料分析使用的原则,对曹雪芹的生平和家世等相关资料进行解读,...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第一回"曹雪芹披阅增删"一段文字的细致分析,指出各种"异见"误读了这段文字,曹雪芹是《红楼梦》的唯一作者;并依据历史学考证对材料分析使用的原则,对曹雪芹的生平和家世等相关资料进行解读,指出曹雪芹家世、生平对《红楼梦》的创作给予了最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原始作者 曹雪芹生年 阅历 相关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家溍先生《漫谈假古董》一文平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樊志斌 《曹雪芹研究》 2013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本文结合前人研究,列举了"曹雪芹佚著"《废艺斋集稿》中某些特定词汇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并就《集稿》附文《瓶湖懋斋记盛》中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辨析,指出朱家溍先生《漫谈假古董》一文指出的《记盛》中某些特定词汇非清代... 本文结合前人研究,列举了"曹雪芹佚著"《废艺斋集稿》中某些特定词汇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并就《集稿》附文《瓶湖懋斋记盛》中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辨析,指出朱家溍先生《漫谈假古董》一文指出的《记盛》中某些特定词汇非清代所有、某些事例与清代制度不合,并借以否定曹雪芹友人敦敏对《瓶湖懋斋记盛》著作权,进而否定曹雪芹对《废艺斋集稿》著作权的做法不够妥当,认为曹雪芹与《废艺斋集稿》的关系需要重新正视、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古董 朱家溍 董邦达 乾隆时期 艺斋 文平 王世 养吉斋丛录 张宜泉 题壁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事摄诗集》与曹寅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樊志宾 《曹雪芹研究》 2011年第1期11-23,共13页
本文根据新发现的梦庵禅师《同事摄诗集》《同事摄绿萝词》中涉及曹寅及其家族的八首诗词,结合曹寅《楝亭集》《楝亭词钞》中涉及梦庵禅师诗词,展开比较分析。对这些诗词表现的曹寅交游、活动、性格、素养等情况进行剖析可知,曹寅不仅... 本文根据新发现的梦庵禅师《同事摄诗集》《同事摄绿萝词》中涉及曹寅及其家族的八首诗词,结合曹寅《楝亭集》《楝亭词钞》中涉及梦庵禅师诗词,展开比较分析。对这些诗词表现的曹寅交游、活动、性格、素养等情况进行剖析可知,曹寅不仅长于戏曲诗词创作,而且能操琴、善绘画,对佛教禅宗文化也有很高的理解与领悟,这对理解曹寅诗词,丰富、深化曹寅形象大有裨益。对于梦庵禅师笔下的曹公子,笔者认为,从其熟悉的口气来看,很可能就是曹家最后一任江宁织造曹頫。梦庵对曹頫性格的描写与雍正相关朱批对看,有利于我们对曹家败落原因作出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事摄 诗词创作 楝亭集 贺新凉 江宁织造曹寅 理安寺 绿萝 佩文斋咏物诗选 康熙朝 梦扬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位与《红楼梦》绘画 被引量:2
16
作者 樊志斌 《曹雪芹研究》 2016年第3期74-84,共11页
本文对2013年保利香港秋季拍卖会拍卖的舒位《红楼梦》绘画进行了系统考察,结合舒位其人与绘画上的题词,指出该图册是较早的《红楼梦》绘画,对了解《红楼梦》早期在士大夫中的传播和影响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舒位 《红楼梦》绘画 《红楼梦》诗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煦与沈槱元 被引量:2
17
作者 樊志斌 《曹雪芹研究》 2014年第3期26-42,共17页
沈槱元是李煦的心腹幕僚,侍奉李煦二十馀年,极大地影响了李煦在苏州织造、两淮盐政上的政务活动,是深入研究李煦江南活动和清初江南政治不可忽视的历史人物。
关键词 李煦 沈槱元 柯亭吹竹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正白旗三十九号“题壁诗”的一次鉴定 被引量:1
18
《曹雪芹研究》 2011年第2期230-237,共8页
正白旗39号"题壁诗"与曹雪芹的关系,是学界多年悬而未决的课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题壁诗"的发现经过及学界相关的研讨文章逻辑进行细致的研讨,以客观的态度重新审视一些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一些难点。
关键词 题壁诗 正白旗 三十九号 吴恩裕 冯其庸 周汝昌 红楼梦学刊 张宜泉 月晦日 赵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白斋尺牍》述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志宾 《曹雪芹研究》 2011年第2期5-27,共23页
本文对新发现的李煦信札《虚白斋尺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从多方面对其真实性进行考证,认为《虚白斋尺牍》是近年来发现的规模最大、最有价值的曹学资料,对研究曹家家世、李煦及其家族与《红楼梦》的关系意义重大,对推动清代政治史... 本文对新发现的李煦信札《虚白斋尺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从多方面对其真实性进行考证,认为《虚白斋尺牍》是近年来发现的规模最大、最有价值的曹学资料,对研究曹家家世、李煦及其家族与《红楼梦》的关系意义重大,对推动清代政治史、社会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皇帝 社会史研究 苏州织造 达可 巡盐御史 李煦奏折 政治史 盐政 清代职官年表 抚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祝天裕绘《成达可行乐图》及李煦题诗 被引量:1
20
作者 樊志斌 《曹雪芹研究》 2015年第3期45-51,共7页
苏州织造李煦是影响曹雪芹早年生活的重要人物,本文介绍了有其亲手题词的祝天裕绘《成达可行乐图》,对了解李煦的交游增添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结合徐元文手书《感蝗赋》李煦题诗、《鹤山禅师执帚集》卷下《书问》叶十七《与李司... 苏州织造李煦是影响曹雪芹早年生活的重要人物,本文介绍了有其亲手题词的祝天裕绘《成达可行乐图》,对了解李煦的交游增添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结合徐元文手书《感蝗赋》李煦题诗、《鹤山禅师执帚集》卷下《书问》叶十七《与李司空》附录李煦《回信》,对李煦的学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天裕 成后山行乐图轴 李煦题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