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建模与仿真技术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爱军 邢华栋 +1 位作者 任思宇 王国英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6-75,共10页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大量入网以及直流负荷的增加,多端交直流配电网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成为其核心设备。采用串联H桥拓扑结构的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中因含有大量的全桥模块以及DAB模块,同时开关频率较高等诸多因素,...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大量入网以及直流负荷的增加,多端交直流配电网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成为其核心设备。采用串联H桥拓扑结构的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中因含有大量的全桥模块以及DAB模块,同时开关频率较高等诸多因素,导致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开关器件的仿真非常困难。尤其是多台电力电子变压器互联的交直流配电网场合下,系统仿真几乎不可能完成。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暂态平均模型,通过对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进行建模与化简,稳态时采用解锁模型进行仿真,可以支持多端系统的协调控制等系统级的研究与仿真验证;故障时通过解锁等效电路与闭锁等效电路的切换完成系统的故障仿真,提高了仿真速度。最后通过系统直流故障下的仿真对比,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 建模 故障仿真 暂态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模糊优化的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运行配置 被引量:13
2
作者 任思宇 张爱军 +1 位作者 刘石川 赵菲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43,共7页
配电网中柔性互联装置优化运行方式能够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合理配置柔性互联装置需综合兼顾设备投资经济性、供电可靠性及运行经济性等。针对柔性互联装置的运行配置展开研究,提出了基于预想故障集下的平均失电负荷减少率,对柔性... 配电网中柔性互联装置优化运行方式能够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合理配置柔性互联装置需综合兼顾设备投资经济性、供电可靠性及运行经济性等。针对柔性互联装置的运行配置展开研究,提出了基于预想故障集下的平均失电负荷减少率,对柔性互联装置的布点进行了优化分析,筛选对供电可靠性影响较大的布点;采用多目标模糊优化对柔性互联装置的容量配置进行优化,建立了配电网最小失电负荷和最小网络损耗目标函数,采用模糊优化的贴近度对不同量纲的多目标函数趋近于优化解的程度进行衡量;同时考虑柔性互联配电网交直流潮流平衡的确定性约束、配电网负荷和分布式电源功率波动引起的支路安全电流和节点电压的不确定性约束。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 33节点柔性互联配电网模型对所提运行配置方案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柔性互联 多目标模糊优化 运行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锂电池隔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梁幸幸 杨帆 杨颖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13,共7页
本文简述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基本原理,分别介绍了多针头纺丝与无针头纺丝的优缺点以及规模化设备的研究现状。对静电纺丝制备电池隔膜原材料的性能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综述了隔膜的改性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未来静电纺丝技术在电... 本文简述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基本原理,分别介绍了多针头纺丝与无针头纺丝的优缺点以及规模化设备的研究现状。对静电纺丝制备电池隔膜原材料的性能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综述了隔膜的改性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未来静电纺丝技术在电池隔膜应用的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锂离子电池 隔膜 复合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微网阶段化多模式混合仿真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树卿 唐绍普 +2 位作者 朱亚萍 于思奇 孙钰博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3-694,共12页
能源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强大的推动力,它将智能微网技术和多能协调互补等核心技术集成应用,多种能源形式的"源-荷-储"交叉共建,使得能量转化、传输机理和系统运行特性复杂.现有热力、电力等能源系统的计算... 能源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强大的推动力,它将智能微网技术和多能协调互补等核心技术集成应用,多种能源形式的"源-荷-储"交叉共建,使得能量转化、传输机理和系统运行特性复杂.现有热力、电力等能源系统的计算方法和仿真手段分别针对一种独立能源系统,不能满足多种不同能源耦合和交互机理、多能系统组网运行及控制特性的计算分析需求.总结评述了作为多能系统仿真基础的微电网和非电能源系统仿真技术现状,分析和概括了多能系统根本特征、仿真要点和难点,进一步提出了阶段化、多模式混合仿真思想,概括了其中的关键技术,以期充分利用现有能源设备-系统仿真模型和算法基础,建立适用于多能源系统动态、暂态仿真分析技术,并以典型的冷热电联供为例说明段化多模式混合仿真技术在多能系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微网 多能系统 阶段化仿真 多模式仿真 混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调频性能考核的储能–机组联合调频控制策略 被引量:43
5
作者 陈雪梅 陆超 +2 位作者 刘杰 宋洁 吴京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383-3391,共9页
随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频率要求的提升,调频辅助服务市场逐渐完善以吸纳更多优质调频资源。在国内储能体系不完善的现状下,利用储能系统(battery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提高常规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 随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频率要求的提升,调频辅助服务市场逐渐完善以吸纳更多优质调频资源。在国内储能体系不完善的现状下,利用储能系统(battery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提高常规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响应能力来提升电厂调频收益成为首要模式。由于AGC性能考核指标综合反映了系统调频要求,因此对储能-机组联合调频提出考虑AGC性能考核的分时段控制策略,合理控制在响应初期、爬坡期、稳定期以及非考核期等不同考核时段的BESS动作时机和动作深度。广州某电厂9.6MW/4.8MW×h电池储能项目实测数据的仿真验证和工程应用效果表明:与满补偿储能控制策略相比,该文所提策略使得综合调频性能提高3~4倍且调频里程增加10%~20%,最终使得电厂调频收益提升10~15倍,进一步可用于减小BESS投资成本,有效提高储能-机组联合调频体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辅助服务 储能系统 储能–机组联合调频 AGC调频性能考核 分时段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非侵入式工业负荷分解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尹利 于波 +4 位作者 马飞 朱生荣 金溢杭 袁志昌 熊春晖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70,共10页
对工业用户进行负荷感知、分析和管理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一步。非侵入式负荷分解需要根据用户总负荷来推断识别用户用电设备的负荷并提高电力用户的隐私安全。以往负荷建模和分解的对象主要为家用电器负荷,针对工业用户的负荷分... 对工业用户进行负荷感知、分析和管理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一步。非侵入式负荷分解需要根据用户总负荷来推断识别用户用电设备的负荷并提高电力用户的隐私安全。以往负荷建模和分解的对象主要为家用电器负荷,针对工业用户的负荷分解具有负荷特征较少和设备状态难以建模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对设备差分负荷频谱曲线聚类的方法建模工业设备的负荷状态,并将负荷状态作为分解目标。然后,以具有时间依赖关系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为主干构建了一个由总负荷序列到各设备负荷状态序列的分解模型。最后,基于乌兰察布地区某工厂的月度负荷数据开展案例研究,使用本文方法得到的四台设备负荷状态平均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_score值均超过90%,取得了良好的分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分解 工业负荷 非侵入式 聚类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日负荷曲线的用电模式提取与聚类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柳劲松 王颖 +2 位作者 熊春晖 雷兴 陆超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3,共7页
更新仿真系统负荷模型参数是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一个重要应用,为建立更为准确的负荷模型,分时分区的负荷建模思路是实现仿真系统负荷模型更新的有效途径和方案,本文聚焦负荷的分区建模,以不同类型用电设备日负荷曲线为基础,实现用电模... 更新仿真系统负荷模型参数是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一个重要应用,为建立更为准确的负荷模型,分时分区的负荷建模思路是实现仿真系统负荷模型更新的有效途径和方案,本文聚焦负荷的分区建模,以不同类型用电设备日负荷曲线为基础,实现用电模式提取,并以提取所得用电模式为基向量,针对不同负荷节点或区域日负荷曲线进行分解,以分解所得负荷构成系数为聚类属性,实现负荷节点或区域的聚类分析,进而为系统仿真提供指导。基于实际用电数据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思路和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负荷曲线 用电模式 负荷分解 负荷构成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