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肌醇3-激酶δ抑制剂Idelalisib的合成工艺研究
1
作者 王天照 于文佳 +2 位作者 刘改改 陈振花 任旭红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磷酸肌醇3-激酶δ抑制剂Idelalisib的合成工艺研究。方法以2-氟-6-硝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硝基还原、缩合、脱水环合脱保护、取代和重结晶最终得到目标产物Idelalisib。结果本路线共5步反应,反应总收率为40.1%,终产品HPLC... 目的磷酸肌醇3-激酶δ抑制剂Idelalisib的合成工艺研究。方法以2-氟-6-硝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硝基还原、缩合、脱水环合脱保护、取代和重结晶最终得到目标产物Idelalisib。结果本路线共5步反应,反应总收率为40.1%,终产品HPLC含量质量分数为99.9%。目标产物和部分中间体结构均经MS、1H-NMR和13C-NMR确证。结论该路线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污染较小,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醇3-激酶δ抑制剂 Idelalisib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V18+hFGF2/dF反复给予大鼠的毒性研究
2
作者 孙云霞 唐红波 +3 位作者 李军 左从林 花本芳郎 朱亚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考察SeV18+hFGF2/d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仙台病毒载体)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W istar大鼠,120只,雌性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剂量为1×108、4×108及4×109C IU.kg-1的SeV18+hFGF2/dF和磷酸盐缓冲液。肌肉... 目的:考察SeV18+hFGF2/d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仙台病毒载体)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W istar大鼠,120只,雌性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剂量为1×108、4×108及4×109C IU.kg-1的SeV18+hFGF2/dF和磷酸盐缓冲液。肌肉注射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4天,停药后继续观察4周。本报告总结了给药后对大鼠生理、生化、脏器病理指标的影响,检测了给药后动物抗体的产生情况。结果:反复给药后对动物的生理观察指标未见影响;对动物的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血液学指标检测可见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数(L)增高,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增高等;胸腺和脾脏的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增大,但各脏器组织结构未见与给药相关的异常改变。反复给药后动物可产生抗体,抗体可中和病毒的活性。结论:大鼠对SeV18+hFGF2/dF肌肉注射给药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18+hFGF2/dF 基因治疗 安全性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乙肝药物ZY101对HBV转基因鼠体内抗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杰 李洪贞 +1 位作者 孙伟伟 孙云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4年第4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ZY101在HBV转基因BALB/c小鼠体内的抗HBV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HBV转基因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杜氏磷酸盐缓冲液,DPBS)、阳性对照组(每天一次灌胃给予拉米夫定150mg·kg-1)、ZY101低剂量组(1mg·kg-1)、ZY101中剂量组... 目的:观察ZY101在HBV转基因BALB/c小鼠体内的抗HBV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HBV转基因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杜氏磷酸盐缓冲液,DPBS)、阳性对照组(每天一次灌胃给予拉米夫定150mg·kg-1)、ZY101低剂量组(1mg·kg-1)、ZY101中剂量组(3mg·kg-1)和ZY101高剂量组(10mg·kg-1),每组6只,阳性对照组每天一次灌胃给药,其他组单次尾静脉注射。药前、药后后1、2、3、4、5、6、7、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 w采集血清,用ELISA试剂盒检测HBsAg、HBeAg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BV DNA的含量。药后38w处死所有动物,采集肝组织,检测肝组织中HBsAg和HBeAg表达及HBV DNA和RNA的含量。结果:拉米夫定每天灌胃给予HBV转基因小鼠150mg·kg-1能够明显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P<0.05),但对HBsAg、HBeAg和HBV RNA无明显影响;ZY101分别单次尾静脉注射给予HBV转基因小鼠1、3、10mg·kg-1,能够降低血清及肝组织中HBsAg和HBeAg的水平(P<0.05、P<0.05、P<0.01),且有剂量依赖性,但血清HBV DNA及肝组织HBV DNA、HBV RNA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拉米夫定每天灌胃给予HBV转基因小鼠150mg·kg-1能够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ZY101单次尾静脉注射给予HBV转基因小鼠1、3、10mg·kg-1,能够剂量依赖的降低HBsAg和HBeAg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核酸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塞那肽微球在食蟹猴体内的免疫原性及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4
作者 李洪贞 夏艳 +1 位作者 单佳妮 季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考察艾塞那肽微球单次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的免疫原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并与市售药Byduren比较。方法:选用16只食蟹猴,雌雄各半,分性别随机分成受试物组和市售品组(n=8),分别单次皮下注射给予受试物/市售品0.44mg·kg-1。于给... 目的:考察艾塞那肽微球单次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的免疫原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并与市售药Byduren比较。方法:选用16只食蟹猴,雌雄各半,分性别随机分成受试物组和市售品组(n=8),分别单次皮下注射给予受试物/市售品0.44mg·kg-1。于给药前、给药后2、4、6、8、10w采集全血,分离血浆,采用ELISA法分析血浆中抗艾塞那肽抗体产生情况;于给药前(0h)、给药后0.5、1、3、6、12h,1、2、3、5、7、10、14、17、21、24、28、31、35、38、42、45、49、52、56、63、70d采集全血,分离血浆,采用ELISA法分析血浆中艾塞那肽浓度,WinnonLin计算各药代参数。结果:给药后2w受试物组1只动物产生抗药抗体,给药后4w受试物、市售品分别有4只、3只动物抗药抗体产生,至给药后70d,两组各有7只动物产生抗药抗体,且抗体的滴度影响血浆艾塞那肽浓度,滴度大于1:125的动物血浆药物浓度及系统暴露量明显升高。受试物、市售品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后,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给药后的前6h有一个初始释放,此后药物低浓度释放,药物的主要释放在给药后约10d开始,28d左右达峰,至给药后70d两组动物艾塞那肽仍持续释放。结论:单次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后,艾塞那肽微球在两组动物体内具有相似的免疫原性和相似的药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塞那肽微球 Bydureon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对SPF雏鸡血液和局部淋巴组织CD4^+/CD8^+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丹华 郑世民 +3 位作者 刘晓静 吕晓萍 高雪丽 刘超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47-1454,共8页
旨在探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对SPF雏鸡血液和局部淋巴组织中T淋巴细胞数量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将96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 旨在探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对SPF雏鸡血液和局部淋巴组织中T淋巴细胞数量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将96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acidα-naphthyl acetate esterase,ANAE)、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试验数据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雏鸡血液CD4^+T淋巴细胞数量在第7-35天显著降低、CD8^+T淋巴细胞数量在第7-28天显著升高,CD4^+/CD8^+比值在第7-28天显著降低(均P<0.05或P<0.01);局部淋巴组织哈德尔腺(Hader’s gland,HG)、派伊尔结(Peyer’s patch,PP)和盲肠扁桃体(caecal tonsil,CT)中ANAE^+T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或P<0.01);GH、PP和CT中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转录量都有不同程度升高。本研究表明,REV感染引起雏鸡血液中CD4^+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失衡、局部淋巴组织中T淋巴细胞数量相对减少及细胞因子TNF-α转录持续升高与REV造成感染雏鸡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局部淋巴组织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