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范式的转变:来自生态学角度的分析
1
作者 赵勇 仲若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3,共12页
AI作为学习伙伴、(可)个性化学习、学生自主权以及自我导向学习,这些新的理念为实现优质教育提供了可能性。然而,要真正落实这些理念,学校体系需要进行范式转变。尽管学校在社会体系中展现出极强的韧性(吸收变化以及自我修复),但它们在... AI作为学习伙伴、(可)个性化学习、学生自主权以及自我导向学习,这些新的理念为实现优质教育提供了可能性。然而,要真正落实这些理念,学校体系需要进行范式转变。尽管学校在社会体系中展现出极强的韧性(吸收变化以及自我修复),但它们在适应变革时往往也能表现出灵活性。在过去200多年里,尽管课程、教材、测试和教学方法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几乎没有改变。如今,为了让学生能够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不确定性,我们亟需采用一种新的教育范式,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与学习控制权。然而,传统学校体系似乎对真正的范式转变和系统性变革具有强大的抵抗力。本文采用生态学的潘宁体系理论(Panarchy Theory,亦称为“泛体系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从系统的韧性、适应性和变革能力角度出发,探讨教育变革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如何实现这一范式转变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时代 课程 学生自主权 个性化学习 教育创新/变革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教育的走向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勇 赖春 仲若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共14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全世界的教育投入大大增加,教育改革也如火如荼,但是教育基本没有进步,甚至还有可能是退步了。本文旨在分析出现这个矛盾现象的原因,并展望世界教育的走向。现有教育体系的生发时代及其特点造就了其具有分学段标准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全世界的教育投入大大增加,教育改革也如火如荼,但是教育基本没有进步,甚至还有可能是退步了。本文旨在分析出现这个矛盾现象的原因,并展望世界教育的走向。现有教育体系的生发时代及其特点造就了其具有分学段标准化操作、统一课程与评估以及过程化选拔等特征,而这些特征禁锢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制约了教育质量提升的空间、限制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使现有教育体系变无可变。在当下这个知识快速迭代的信息化时代、“机器越来越像人”的AI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人都(可)是创业者”的时代,这个教育体系再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它不仅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的发展,也限制了人类灵活应对当下和未来社会发展不确定性的能力。基于此,我们展望了未来教育所需要具备的三大特征:可个性化、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全球化校园。我们呼吁全球教育工作者跳出现有这个以学校为主体、以班级为教学基础、以选拔为目标的教育体系的框架,带着当代和未来社会对新型人才的期许,一起畅想和创造教育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教育体系 未来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