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日留学生与日本的中国形象建构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管秀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96,101,共6页
良好的中国海外形象建构,应该包括积极的中国形象宣传、客观的中国形象展示和内在的中国形象提升等多个方面。通过留学生宣传和展示中国形象的渠道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需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在留学政策方面"引导"、"鼓... 良好的中国海外形象建构,应该包括积极的中国形象宣传、客观的中国形象展示和内在的中国形象提升等多个方面。通过留学生宣传和展示中国形象的渠道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需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在留学政策方面"引导"、"鼓励"与"服务"相结合,加强对留学生的教育、监督和扶助,保障学生留学安全的同时,引导他们为良好的中国海外形象建设服务。中国的海外形象提升与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发展程度、海外形象唇齿相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日留学生 中国形象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校园欺凌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姚逸苇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31,共13页
日本对于校园欺凌问题已有30余年的研究和治理经验,日本校园欺凌治理方案和模式的建立也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探索、积累、发展的过程。基于从历史视角出发,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校园欺凌的行为特征、官方对于欺凌原因的认识以及... 日本对于校园欺凌问题已有30余年的研究和治理经验,日本校园欺凌治理方案和模式的建立也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探索、积累、发展的过程。基于从历史视角出发,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校园欺凌的行为特征、官方对于欺凌原因的认识以及防治对策进行整理,即80年代的“越轨矫正型”、90年代的“心理援助型”和2000年以来的“风险预防型”三种治理模式,并对各时期对策的效果进行评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校园欺凌模式的变化呈现出从重视个人属性到重视环境因素,以及参与主体多元化、制度安排体系化的趋势。日本的经验提示我们,应重视环境中存在的导致校园欺凌发生的风险因素,尽早建立多主体相协同的校园欺凌防治体系,同时应注意制定宽严适中、符合常识、易于操作的欺凌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校园欺凌 治理模式 历史分析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日本学界围绕钓鱼岛问题的歧见及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房迪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29,共14页
近年来,中日两国虽然并未在钓鱼岛海域发生实质性冲突,但始终处于表面和平实则暗潮涌动的状态之下。从20世纪70年代钓鱼岛问题再度浮出水面后,日本国内也开启了对钓鱼岛问题的一系列研究,其主张往往与我方形成鲜明对立。但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中日两国虽然并未在钓鱼岛海域发生实质性冲突,但始终处于表面和平实则暗潮涌动的状态之下。从20世纪70年代钓鱼岛问题再度浮出水面后,日本国内也开启了对钓鱼岛问题的一系列研究,其主张往往与我方形成鲜明对立。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国内对于钓鱼岛问题的观点并非铁板一块。如在主权归属、搁置共识以及战后争端爆发的根源等问题上均有不同的看法,其中甚至不乏有利于我国立场的观点。因此,通过了解日方有关钓鱼岛问题的研究动态和多方观点,将对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政策制定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岛问题 日本国内歧见 中日关系 研究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佐藤春夫与鲁迅文学在日本的翻译与出版——内山书店搭起的中国文学外译之桥 被引量:1
4
作者 秦刚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52,共11页
1931年4月5日佐藤春夫致内山完造信函证实了一段重要史实:在内山完造的推动下,佐藤春夫与增田涉相互协作,致力于鲁迅作品在日本的推介与翻译。其合作以增田涉撰写《鲁迅传》为始,共同推进了一系列鲁迅作品的译介出版工作。鲁迅生前就已... 1931年4月5日佐藤春夫致内山完造信函证实了一段重要史实:在内山完造的推动下,佐藤春夫与增田涉相互协作,致力于鲁迅作品在日本的推介与翻译。其合作以增田涉撰写《鲁迅传》为始,共同推进了一系列鲁迅作品的译介出版工作。鲁迅生前就已在日本文坛产生了影响力,其中佐藤和增田师徒二人功不可没。他们携手翻译的岩波文库版《鲁迅选集》以及在鲁迅去世后共同参与的改造社版《大鲁迅全集》,是鲁迅文学得以“活在日本”的源头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佐藤春夫 增田涉 内山完造 《阿Q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国际组织人才战略 被引量:12
5
作者 丁红卫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4-115,158,159,共14页
日本在国力增长期间开始着手加强国际组织人才派遣的机制与体系构建。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随着国力减弱及其导致的国际地位下降,日本开始调整外交政策与实施方式,更加重视利用多样化外交手段开展多边外交,并从制度、资金等多方面强化国... 日本在国力增长期间开始着手加强国际组织人才派遣的机制与体系构建。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随着国力减弱及其导致的国际地位下降,日本开始调整外交政策与实施方式,更加重视利用多样化外交手段开展多边外交,并从制度、资金等多方面强化国际组织外交。在通过实施政府开发援助加强国际组织外交的同时,日本采取增加向国际组织派遣青年专业职员(JPO),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等方式构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派遣体系。在重视增加派遣人员数量的同时,日本近年非常重视国际组织人才层次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日本加大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力度,在气候变化、环保、脱贫等领域较为有效地提升了其在国际组织的外交能力与议题设置能力。日本采取的国际组织人才战略有利于提升其外交软实力、加强国际话语权。现今,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不断融入全球治理体系。这一进程中,中日两国间的竞争与互补关系并存。理解日本的国际组织人才战略及其人才培养与派遣机制,不仅可以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开展区域合作提供参考,也有助于构筑战略性双边及多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国际组织外交 人才战略 经济外交 政府开发援助 国际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倒和压缩:日本现代化时序考察 被引量:7
6
作者 周维宏 《学术前沿》 2012年第15期42-49,共8页
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顺序颠倒和时间压缩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将日本现代化进程细分为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四个子系统,并选取核心指标与典型西方国家进行对比,用量化方法考察历史进程和阶段特征。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亚洲国家... 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顺序颠倒和时间压缩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将日本现代化进程细分为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四个子系统,并选取核心指标与典型西方国家进行对比,用量化方法考察历史进程和阶段特征。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亚洲国家可以通过主动和被动的学习,缩短这个过程,日本在此作出了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倒和压缩 日本现代化 时序 量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世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8年第4期48-49,共2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与世界各国在教育文化领域内的交流日益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也日益灵活多样。合作办学在学期间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加强?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在这里,谈谈我们的看法。 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 ...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与世界各国在教育文化领域内的交流日益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也日益灵活多样。合作办学在学期间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加强?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在这里,谈谈我们的看法。 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是国家教委和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为促进两国教育文化交流而共同创建的。“中心”以提高中国的日本学研究及高等院校日语教育水平、发展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宗旨,主要任务是为我国培养日本学方面的研究人才、大学日语教师和各个部门的专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思想政治工作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加强研究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爱国主义教育 研究生 毛泽东思想 教育文化交流 教书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病”三大症状警示中国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维宏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52-53,共2页
日本会不会陷入“失落的30年” 在发展经济学里,人们习惯把有些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突然陷入长期停滞,时间接近10年左右的时期叫做“失落的10年”。最早有美国1920年代至1930年代的“失落的10年”,其后有英国1946—1956年“失落的10... 日本会不会陷入“失落的30年” 在发展经济学里,人们习惯把有些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突然陷入长期停滞,时间接近10年左右的时期叫做“失落的10年”。最早有美国1920年代至1930年代的“失落的10年”,其后有英国1946—1956年“失落的10年”、1980年代拉美国家的“失落的10年”,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病” 中国 症状 经济发展过程 拉美国家 发展经济学 30年代 8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漂流政治与“失去的二十年”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维宏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32-33,共2页
日本国内外的舆论都一致认为,日本政治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缺少一批有远见、能领航的合格的“舵手”。
关键词 政治领袖 政坛 政治问题 国内外 日本 远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洋政治哲学: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经典解释的一个侧面
10
作者 张广生 张彦丽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4-48,共5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西方近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学的引进,日本的一些学者试图从新的路径,即既区别于传统江户汉学、也区别于当时所流行的支那学的路径来重新解释中国的经典,以对抗西方意义上的政治学或政治哲学,建构东洋式的政治学或政...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西方近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学的引进,日本的一些学者试图从新的路径,即既区别于传统江户汉学、也区别于当时所流行的支那学的路径来重新解释中国的经典,以对抗西方意义上的政治学或政治哲学,建构东洋式的政治学或政治哲学。在东洋政治学或政治哲学的名义下,他们努力挖掘中国经典的政治含义以及这种政治含义的现实作用。他们对中国经典的解释构成了20世纪日本对中国经典解释史上的一个奇异的侧面,虽然时间短暂,但却深刻地影响了此后日本人面对中国经典的基本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洋政治学 东洋政治哲学 中国经典 儒学 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如何消解底层社会
11
作者 周维宏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32-33,共2页
社会学的一个主流理论“现代化论”认为,传统的社会是一个正三角形的等级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菱形的相对平等的社会。日本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战前的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历史阶段里并没有形成菱形的现代化社会,反而延续了... 社会学的一个主流理论“现代化论”认为,传统的社会是一个正三角形的等级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菱形的相对平等的社会。日本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战前的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历史阶段里并没有形成菱形的现代化社会,反而延续了底层社会大量积压、社会阶层固定的正三角状态,只有在战后的阶段,才开始急剧消解底层社会,经过近30年的努力,把底层社会控制在20%以下。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社会 日本社会 消解 现代化进程 正三角形 现代化社会 等级社会 相对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日本作家凝视的“中国”风景——上海老城厢湖心亭的文学镜像
12
作者 秦刚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8,共9页
上海老城厢的核心地标湖心亭和九曲桥,自晚清时期就已成为一处驰名世界的中国景观,是“他者之眼”中一个象征中国的视觉符号。文章选取甲午战争至二战末期近半个世纪间的多位日本作家的游记、随笔和小说作为分析对象,考察他们如何观看... 上海老城厢的核心地标湖心亭和九曲桥,自晚清时期就已成为一处驰名世界的中国景观,是“他者之眼”中一个象征中国的视觉符号。文章选取甲午战争至二战末期近半个世纪间的多位日本作家的游记、随笔和小说作为分析对象,考察他们如何观看和书写湖心亭并赋予其象征性;同时,论述来自外部的凝视如何反向影响中国作家,以及在这些关于湖心亭的话语中如何体现观看者面对景观的自我建构。湖心亭作为一个景观的文化史,其实正是以其为媒介的自我与他者互识与互视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湖心亭 中国景观 他者的凝视 日本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地震灾害确权与政府在救灾中的作用
13
作者 宋金文 《党政研究》 2017年第2期87-98,共12页
日本防灾体制包括相关法律、应对体制、责任机制以及责任主体结构的构成;日本国家与地方自治体有关地震的事权,包括灾前灾后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内容、类型、责任主体分工等,日本地震确权后的责任表现在一些救灾支出的项目上。3.11大地震... 日本防灾体制包括相关法律、应对体制、责任机制以及责任主体结构的构成;日本国家与地方自治体有关地震的事权,包括灾前灾后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内容、类型、责任主体分工等,日本地震确权后的责任表现在一些救灾支出的项目上。3.11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和居民的防灾意识强,防灾机制比较健全,而且国家与地方自治体的责任有明确规定,在灾害恢复中强调"自动、共助、公助"的综合防灾理念,日本灾害重建的速度和效果比较突出,为抗灾救灾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有不少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地震 灾害确权 日本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与日本文学翻译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87,共10页
关键词 文学翻译 周作人 1963年 《古事记》 日本文学史 文学作品 文字 小说集 理发店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日本式人工国家”——中曾根康弘国家战略思想评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彦丽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6,共5页
中曾根康弘对日本国家建设战略的思考来自于他对日本历史和现状的分析与认识。他把日本不能成长为战略型国家的主要原因归为美军占领下所形成的战后政治体制,并把清算这一体制和塑造日本式人工国家设定为未来政治的目标。分析这一有着... 中曾根康弘对日本国家建设战略的思考来自于他对日本历史和现状的分析与认识。他把日本不能成长为战略型国家的主要原因归为美军占领下所形成的战后政治体制,并把清算这一体制和塑造日本式人工国家设定为未来政治的目标。分析这一有着深远政治影响的战略思想,揭示其内含的矛盾性是本文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人工国家 中曾根康弘 国家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大型零售业的产品开发活动商品战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玉新 《商业经济研究》 CSSCI 1998年第9期34-35,共2页
一、PB商品战略出台的背景本世纪60年代以前,流通企业一般都是通过经销诸生产厂家生产的商品,服务于生产性企业,这似乎已成了一种定式。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流通企业为谋求事业扩张而实行PB商品战略,便成为引人注目的一种新... 一、PB商品战略出台的背景本世纪60年代以前,流通企业一般都是通过经销诸生产厂家生产的商品,服务于生产性企业,这似乎已成了一种定式。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流通企业为谋求事业扩张而实行PB商品战略,便成为引人注目的一种新动向。PB是英语Privateb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零售业 大型企业 产品开发 私人商标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与日本 被引量:5
17
作者 木山英雄 刘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5-89,共5页
关键词 周作人 日本 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 文化批判意识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阳明与日本
18
作者 牛建科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3期47-50,共4页
本文从中日思想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了明代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王阳明的思想东传日本后,在理论和实践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 王阳明 日本阳明学 日本明治维新 中江藤树 朱子学派 《传习录》 吉田松阴 科学文化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近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起点: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伯江 胡继平 +2 位作者 胡令远 黄大慧 丁红卫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3,155,156,共33页
中日两国即将迎来邦交正常化50周年。50年来,中日两国努力寻求共识,增进理解互信,在贸易投资、技术交流、文化互鉴、环保合作等领域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但围绕历史问题、领土问题及台湾问题等仍摩擦不断。中日关系发展的掣肘和症结何在... 中日两国即将迎来邦交正常化50周年。50年来,中日两国努力寻求共识,增进理解互信,在贸易投资、技术交流、文化互鉴、环保合作等领域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但围绕历史问题、领土问题及台湾问题等仍摩擦不断。中日关系发展的掣肘和症结何在,如何构建更为积极的中日关系?值此重要节点,回顾、梳理过去50年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从中汲取面向未来的智慧启迪,不忘邦交正常化的初心,从长远着眼,加强战略对话,以政治引领双边关系发展,在合作中增进共同利益,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不但有关两国人民福祉和地区发展,也是影响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鉴于此,《国际论坛》编辑部邀请国内知名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历史、影响因素与挑战、中日海洋问题、日本对华认知、两国环保合作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现将相关内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中日邦交正常化 日本 对日外交 中日海洋问题 海洋命运共同体 环境ODA 环保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环境主义的社会学意义——生活环境主义中的“生活者视角” 被引量:18
20
作者 宋金文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8-24,共7页
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发展模式不仅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而且必将影响到自身的健康和生活。在处理人与自然,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生活环境主义强调从生活者的角度出发,重视生活者的智慧,主张从当地居民的生活历史和生活取向中... 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发展模式不仅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而且必将影响到自身的健康和生活。在处理人与自然,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生活环境主义强调从生活者的角度出发,重视生活者的智慧,主张从当地居民的生活历史和生活取向中,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答案。生活环境主义范式不仅对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构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模式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环境主义 生活者视角 环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