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D刀具铣削70%Si/Al合金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逸林 张明亮 +1 位作者 吉红伟 吕维迪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62,共6页
针对高硅铝合金加工表面质量差和切削刀具磨损严重等问题。选择70%Si/Al(Si的质量分数为70%)合金材料,采用人造多晶金刚石(PCD)刀具,分别进行以主轴转速与进给量为变量的单因素铣削试验,探索主轴转速与进给量对刀具磨损程度、加工表面... 针对高硅铝合金加工表面质量差和切削刀具磨损严重等问题。选择70%Si/Al(Si的质量分数为70%)合金材料,采用人造多晶金刚石(PCD)刀具,分别进行以主轴转速与进给量为变量的单因素铣削试验,探索主轴转速与进给量对刀具磨损程度、加工表面质量和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铣削过程中PCD铣刀主要的磨损形式为Si颗粒的高频冲击和刻划造成的磨粒磨损。在主轴转速为10000 r/min、进给量为0.03 mm/r的铣削参数下,铣削距离达100 m以上,刀具磨损量较小,加工表面粗糙度较低,表面质量较好。由于存在Si颗粒碎裂、拔出、切断、压入等现象,铣削表面形成凹坑和沟痕等缺陷。随着铣削参数的变化,Si颗粒破损形式发生改变,铣削表面微观形貌出现差异,由此对工件表面粗糙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Si/Al合金 PCD刀具 刀具磨损 铣削参数 表面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表面波滤波器平行封焊飞溅多余物控制的研究
2
作者 郭俊寒 季鸿雨 +4 位作者 孟腾飞 何志新 陈瑞 史向龙 于海洋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29,共5页
通过分析因飞溅多余物而失效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证明了飞溅多余物是由平行封焊工序产生的。研究了平行封焊工序中相关焊接参数对平行封焊的影响,通过调节焊接功率、时间和速度等参数,将焊缝宽度和焊点重叠区域面积调整至理想范围内,在保... 通过分析因飞溅多余物而失效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证明了飞溅多余物是由平行封焊工序产生的。研究了平行封焊工序中相关焊接参数对平行封焊的影响,通过调节焊接功率、时间和速度等参数,将焊缝宽度和焊点重叠区域面积调整至理想范围内,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同时,将飞溅多余物产生的概率降至万分之二。另外,选取熔点更高的电镀镍盖板来代替化学镀镍盖板,进一步减少了平行封焊过程中飞溅多余物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滤波器 平行封焊 飞溅多余物 焊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调频波形消除多普勒频率对距离测量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陆林根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4-15,103,共3页
一般的雷达线性调频 (LFM)脉冲波形存在多普勒频率与测量距离之间的耦合 ,即当测量的目标存在多普勒频率时 ,雷达测量目标的距离与目标所在的真实距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也可以用信号的模糊函数加以说明。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三种基... 一般的雷达线性调频 (LFM)脉冲波形存在多普勒频率与测量距离之间的耦合 ,即当测量的目标存在多普勒频率时 ,雷达测量目标的距离与目标所在的真实距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也可以用信号的模糊函数加以说明。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三种基本方法和一种新的脉冲压缩波形 ,利用这种波形可以消除多普勒频率对距离测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频率 距离测量 雷达信号 脉冲压缩 线性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分辨雷达空间目标跟踪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政玮 陈映 鲁耀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8-496,共9页
高分辨雷达在跟踪远程空间目标时,其量测坐标转换会引起一类特殊的强非线性问题。对其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经典的非线性滤波技术的跟踪精度会急剧下降。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中间过渡状态的Kalman滤波器,在直角坐标系下进行目标状态预测,... 高分辨雷达在跟踪远程空间目标时,其量测坐标转换会引起一类特殊的强非线性问题。对其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经典的非线性滤波技术的跟踪精度会急剧下降。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中间过渡状态的Kalman滤波器,在直角坐标系下进行目标状态预测,避免了球坐标系下目标运动的复杂建模;预测后,通过选取量测空间内目标位置和速度量及其协方差作为中间过渡状态,在测量坐标系下进行目标状态线性更新;更新后,再将中间状态映射到直角坐标系下,从而得到目标状态的一致性估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中间过渡状态的Kalman滤波器可有效提高高分辨雷达对空间目标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高分辨雷达 空间目标 非线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导向的雷达系统模型设计与仿真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然 李源 +2 位作者 王昊 孙照强 赵媛媛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1,共8页
由于雷达系统工作过程、接口交互目前主要采用文本的形式进行描述,导致了系统的整体验证过度依赖实物,因而带来了验证周期长、设计修正成本高等问题。针对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MBSE思想,开展了以雷达场景为导向的需求分析,并根据... 由于雷达系统工作过程、接口交互目前主要采用文本的形式进行描述,导致了系统的整体验证过度依赖实物,因而带来了验证周期长、设计修正成本高等问题。针对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MBSE思想,开展了以雷达场景为导向的需求分析,并根据雷达系统功能成熟度、复杂度等特点,详细阐述了适用于不同雷达的功能分析方法,重点介绍了雷达系统与分系统的架构设计和三层仿真验证方法,将系统调试阶段的部分验证环节提前到系统设计初期,解决了过度依赖实物的痛点问题,对雷达系统新研制模式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场景 需求分析 功能分析 架构设计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少敏 隋鹏 +4 位作者 彭海春 丁超 张明亮 邵振宇 王海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12399-12410,共12页
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趋势,优异的材料特性使其需求日益增长。然而,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及构件结构形式复杂化,带来制造成本不断提升,阻碍了复合材料的应用发展进程。目前,利用制造过程仿真技术提升复合材料制造水... 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趋势,优异的材料特性使其需求日益增长。然而,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及构件结构形式复杂化,带来制造成本不断提升,阻碍了复合材料的应用发展进程。目前,利用制造过程仿真技术提升复合材料制造水平并降低制造成本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梳理了复合材料结构功能设计仿真技术,从力学性能、几何结构、特殊功能3个方面分析了仿真设计技术的发展动态;总结了材料成型过程中的力热特性及成型变形预测控制仿真方法;分析了材料去除过程中的切削界面力热状态、材料损伤过程及不同加工工艺带来的损伤差异。最后,从复合材料本构模型及损伤理论、复合材料成型过程影响因素、性能参数数据库、陶瓷基复合材料成型仿真、复合材料表面质量评价标准、制造过程仿真计算效率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设计 成型 切削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随钻井下通信的激励结构研究
7
作者 李卫东 过方舟 韩祎炜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17-120,共4页
微波随钻通信能够解决气体钻井随钻测量数据通信问题的研究前沿。本文基于环形激励,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井下环境的双激励结构,以此增强通信系统在井下通信的可靠性。同时,增设套筒结构,在减弱气流对激励结构影响的同时,避免随钻测量... 微波随钻通信能够解决气体钻井随钻测量数据通信问题的研究前沿。本文基于环形激励,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井下环境的双激励结构,以此增强通信系统在井下通信的可靠性。同时,增设套筒结构,在减弱气流对激励结构影响的同时,避免随钻测量工具下井时对激励的冲击。针对环形双激励结构,提出了三段套筒结构。研究了套筒形状、长度、固定销钉材质以及销钉数量对激励性能的影响,对套筒及固定销钉进行了优化,最终仿真结果显示,单个铜销钉激励结构在2.42-2.5 GHz频段回波损耗低于-10 dB,两个铜销钉的激励结构在2.44-2.5 GHz频段回波损耗低于-10 dB,PEK销钉激励结构在2.43-2.5 GHz频段回波损耗低于-1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微波井下通信 激励结构 TE_(11)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SAR方位宽幅扫描波束控制方法
8
作者 邢涛 李军 王志锐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5,共7页
机载SAR系统通过扫描实现方位大幅宽,扫描角速度受方位分辨率、斜视角等参数制约,扫描效率和方位分辨率难以同时兼顾成为机载方位宽幅扫描SAR设计和实现中的难题。为了实现航线内方位宽幅扫描,提出了一种波束控制方法,通过推导得到不同... 机载SAR系统通过扫描实现方位大幅宽,扫描角速度受方位分辨率、斜视角等参数制约,扫描效率和方位分辨率难以同时兼顾成为机载方位宽幅扫描SAR设计和实现中的难题。为了实现航线内方位宽幅扫描,提出了一种波束控制方法,通过推导得到不同帧图像间扫描角度变化规律,根据角度变化规律设计各帧图像的起始扫描角和终止扫描角,设计的波束控制方法对各景图像扫描角速度满足分辨率要求,并且时变角速度具有高的扫描效率,景与景之间重叠保证覆盖,目标场景位于航线内扫描幅宽中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 合成孔径雷达 方位 扫描 大幅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don时频分析的海面舰船目标SAR-ISAR混合成像方法
9
作者 陈洪猛 李军 +4 位作者 刘京 黄伟 张英杰 陈燕 鲁耀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高海情下,由于海面舰船目标在偏航、俯仰和横滚3个维度的非规则运动引入的高阶相位,导致机载雷达对海面舰船目标直接进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时会出现散焦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adon时频分析的机... 高海情下,由于海面舰船目标在偏航、俯仰和横滚3个维度的非规则运动引入的高阶相位,导致机载雷达对海面舰船目标直接进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时会出现散焦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adon时频分析的机载海面舰船目标SAR-逆SAR(inverse SAR,ISAR)混合成像方法。首先,建立了机载海面舰船目标SAR-ISAR混合成像模型,将海面舰船目标的三轴转动引起的舰船成像模糊问题转化为高阶相位误差的估计问题。然后,基于Radon时频分析的方法精确估计运动舰船目标的高阶相位信息,并构造相应的高阶相位因子进行补偿。最后,基于估计的高阶相位信息对舰船目标进行SAR-ISAR精聚焦成像,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雷达 海面舰船目标 合成孔径雷达-逆合成孔径雷达混合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角变化率约束下的双基地ISAR成像边界分析及快速成像弧段选取试验验证
10
作者 陈洪猛 华煜明 +5 位作者 余汉晨 周锐 李响 李军 刘丹 杜鑫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0-1195,共26页
双基地ISAR(Bi-ISAR)成像技术在空天目标探测和识别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双基构型的复杂多变,不同观测构型下的成像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性,甚至会出现某些观测构型下的成像弧段无法进行二维成像的情况,因此快速准确地筛选出... 双基地ISAR(Bi-ISAR)成像技术在空天目标探测和识别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双基构型的复杂多变,不同观测构型下的成像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性,甚至会出现某些观测构型下的成像弧段无法进行二维成像的情况,因此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有用的Bi-ISAR成像弧段非常必要。针对空中运动目标的成像边界与成像弧段快速优选需求,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基角一阶变化率约束的Bi-ISAR成像边界分析与快速成像弧段选取方法。首先构建了空中运动目标Bi-ISAR成像模型,推导出了与双基角一阶变换率相关的双基斜距历程表达式;然后分别从距离走动量和方位二次相位两个维度,建立了双基角一阶变化率与Bi-ISAR成像性能的理论边界,并分别给出了各自独立的成像边界约束条件;最后基于最小融合准则,给出了双基角一阶变化率约束下的Bi-ISAR成像边界,证明了基于双基角一阶变化率的边界约束等效为对Bi-ISAR成像弧段的选取,并基于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均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边界 成像弧段 双基角一阶变化率 快速成像弧段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牛顿法的双基ISAR空变补偿快速成像与几何校正图像定标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符吉祥 张超 +4 位作者 邢文洁 陈洪猛 闫群 李军 刘丹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3-1275,共23页
双基逆合成孔径雷达(Bi-ISAR)因其卓越的反隐身与抗干扰性能,受到广泛关注。然而,Bi-ISAR成像过程中双基角的变化会导致图像出现空变散焦和几何畸变,严重影响后续信息提取与目标识别的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牛顿... 双基逆合成孔径雷达(Bi-ISAR)因其卓越的反隐身与抗干扰性能,受到广泛关注。然而,Bi-ISAR成像过程中双基角的变化会导致图像出现空变散焦和几何畸变,严重影响后续信息提取与目标识别的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牛顿法的Bi-ISAR空变补偿快速成像与几何校正图像定标方法。该方法以Bi-ISAR成像结果的图像熵为代价函数,以空变系数和转动参数为优化变量,构建优化方程。通过对传统牛顿法进行修正,确保海森矩阵的正定性,从而保证代价函数在每次迭代中沿下降方向优化。通过求解该优化方程最小化图像熵,同时估计得到转动参数,进而构建几何校正函数并计算分辨率因子,实现对最终成像结果的几何校正与定标。所提方法可同步校正空变散焦误差与几何畸变,且为数据驱动模式(无需先验参数),对初始图像质量要求较低。此外,受益于牛顿法的二次收敛特性,相较于其他方法,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最后,通过对点目标仿真、电磁计算以及地面等效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逆合成孔径雷达 牛顿法 二维空变补偿 图像最小熵 几何校正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阵列微波成像与多尺度可变形卷积网络的引信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燕文 闫晓鹏 +2 位作者 高晓峰 伊光华 代健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4-224,共11页
针对传统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引信探测维度低、方位分辨能力弱导致目标识别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运动阵列微波成像与多尺度可变形卷积网络(Multi-Scale 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Networks,MSDCN)... 针对传统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引信探测维度低、方位分辨能力弱导致目标识别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运动阵列微波成像与多尺度可变形卷积网络(Multi-Scale 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Networks,MSDCN)的引信目标识别方法。在充分分析引信运动过程中回波相位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FMCW运动阵列天线模型,通过运动合成扩充引信天线虚拟阵元数,大幅度提升引信方位向分辨率,实现目标距离-方位的二维高分辨成像。同时,深入分析弹目交会过程中由于目标位置、姿态、距离等状态变化形成的图像多尺度特性,构建MSDCN目标识别模型,提高引信对复杂动态交会场景下目标成像多尺度特性的自适应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引信方位分辨能力,在不同目标场景下均取得较好的成像和识别效果,对典型目标多尺度像识别准确率达到94%,-6 dB信噪比时目标识别准确率仍能达到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调频连续波 运动阵列 距离-方位二维像 多尺度可变形卷积网络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技术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鲁耀兵 张履谦 +1 位作者 周荫清 高红卫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57-1662,共6页
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是继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之后的一种新体制雷达技术,在介绍其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的基本理论模型,提出了适用于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MIMO工作模... 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是继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之后的一种新体制雷达技术,在介绍其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的基本理论模型,提出了适用于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MIMO工作模式的正交波形设计方法,首次给出了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的部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证明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阵列 相参合成雷达 理论模型 实验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数反演的斜视FMCW SAR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双喜 李军 +2 位作者 张磊 邢孟道 保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2-538,共7页
在斜视调频连续波(FMCW)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中,斜距的三次项不仅会对相位产生影响,同时对包络也会有影响.如果不进行有效校正,将会影响到SAR图像的聚焦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利用级数反演的方法推导出斜距展开到三次项时回波信号的... 在斜视调频连续波(FMCW)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中,斜距的三次项不仅会对相位产生影响,同时对包络也会有影响.如果不进行有效校正,将会影响到SAR图像的聚焦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利用级数反演的方法推导出斜距展开到三次项时回波信号的距离多普勒频谱表达式,并在距离多普勒域上对三次项进行包络和相位滤波处理.此外,考虑到时域走动校正带来方位空变性问题,本文利用方位非线性变标算法(NCS)解决其沿方位空变性问题并给出结合运动补偿的实测数据处理的算法流程图.最后通过对多个点目标的场景进行仿真实验以及实测数据处理来验证本文成像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调频连续波 解线性调频 非线性变标 级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向交叉定位系统的多目标测量数据关联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成 李少洪 黄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4-106,117,共4页
分析了被动定位系统的多目标测量数据关联问题 ,指出要完成多目标测量数据关联被动定位系统需要获得对目标的冗余测量信息 ,并在分析测量数据与目标真实位置的空间几何关系基础上 ,定义了测量数据关联度的概念 ,最后结合测向交叉定位算... 分析了被动定位系统的多目标测量数据关联问题 ,指出要完成多目标测量数据关联被动定位系统需要获得对目标的冗余测量信息 ,并在分析测量数据与目标真实位置的空间几何关系基础上 ,定义了测量数据关联度的概念 ,最后结合测向交叉定位算法提出了无需对目标进行假设定位的测量数据关联方法 ,并进行仿真 ,证明其为一种有效的关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交叉定位系统 多目标测量 数据关联 被动定位 数据处理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技术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20
16
作者 曹哲 柴振海 +1 位作者 高红卫 鲁耀兵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共11页
通过介绍美国中段反导雷达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反导装备发展的机动部署新动向,引出了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技术,并介绍了其国外的发展现状及其作战模式、工作原理和技术优势等基本概念;同时,专门设计了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线馈与空馈... 通过介绍美国中段反导雷达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反导装备发展的机动部署新动向,引出了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技术,并介绍了其国外的发展现状及其作战模式、工作原理和技术优势等基本概念;同时,专门设计了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线馈与空馈2种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通过空馈试验结果分析,加深了对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技术的认识;通过高低信噪比下的线馈试验,验证了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的机理,同时也验证了合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段反导 机动部署 分布式阵列 相参合成 原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基线测向交叉被动定位算法坐标变换误差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成 李少洪 +1 位作者 王鑫全 黄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21,共4页
在长基线测向交叉被动定位系统中 ,由于各被动接收站的站间距比较大 (几十公里 ) ,所以必须考虑地球曲率对利用各站角度测量数据定位算法精度的影响。本文利用GPS对各接收站进行三维定位 ,并推导了各接收站的测量数据从本地坐标系到绝... 在长基线测向交叉被动定位系统中 ,由于各被动接收站的站间距比较大 (几十公里 ) ,所以必须考虑地球曲率对利用各站角度测量数据定位算法精度的影响。本文利用GPS对各接收站进行三维定位 ,并推导了各接收站的测量数据从本地坐标系到绝对坐标系的变换公式 ,由此进一步推导了考虑地球曲率影响的、便于工程应用的长基线测向交叉定位算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变换 交叉被动定位算法 长基线测向 误差 雷达电子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联接的有限元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贺李平 任雪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75-1281,共7页
对螺栓联接的有限元建模方法进行研究和评估.以螺栓-法兰联接为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3种螺栓联接的有限元模型,即实体螺栓联接模型、梁单元联接模型和刚性单元联接模型.模态试验和应力分析表明,实体螺栓联接模型和梁单元... 对螺栓联接的有限元建模方法进行研究和评估.以螺栓-法兰联接为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3种螺栓联接的有限元模型,即实体螺栓联接模型、梁单元联接模型和刚性单元联接模型.模态试验和应力分析表明,实体螺栓联接模型和梁单元联接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准确分析螺栓联接结构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相比实体螺栓联接模型,梁单元联接模型在保留了关键细节的同时提高了建模和计算效率.刚性单元联接模型不能模拟螺栓预紧和接触,只适用于模态分析.试验和仿真均表明,螺栓预紧力的大小对结构模态影响很小.仿真表明,螺栓联接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特性,如应力的非线性变化、法兰之间接触状态的变化、螺栓总拉力的非线性变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 法兰 预紧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射视线角引导雷达图像特征融合的气动目标识别方法
19
作者 李家宽 冯博 +2 位作者 申伦豪 叶春茂 余继周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高分辨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图像在目标识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获取目标高分辨的ISAR图像需要长时间的雷达照射,无法满足雷达资源调度需求。对此提出了一种入射视线角引导雷达图像特征融合的识别方法,选取驻留时间内的两端时间资源... 高分辨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图像在目标识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获取目标高分辨的ISAR图像需要长时间的雷达照射,无法满足雷达资源调度需求。对此提出了一种入射视线角引导雷达图像特征融合的识别方法,选取驻留时间内的两端时间资源用于成像,满足雷达其余功能在时间上的调整与分配。考虑到不同机型图像调制现象的差异以及同一机型在不同入射视线角下的调制差异,设计混合注意力残差模块和角度引导注意力模块使网络有针对性地关注图像的关键区域并将目标特征与目标姿态进行关联。通过特征融合模块进行图像特征的整合以实现融合识别,最终通过3类飞机实测数据证明,该方法能在满足雷达资源调度需求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目标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入射视线角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场景下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抑制算法
20
作者 安强 叶春茂 +1 位作者 鲁耀兵 张彦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3-477,共15页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interrupted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 ISRJ)是一种对现代雷达系统构成重大威胁的相干干扰方式。在高干扰时域占空比、弱能量干扰等复杂场景下,ISRJ干扰切片相互遮掩且能量接近真实目标,这将导致传统时/频域算法干...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interrupted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 ISRJ)是一种对现代雷达系统构成重大威胁的相干干扰方式。在高干扰时域占空比、弱能量干扰等复杂场景下,ISRJ干扰切片相互遮掩且能量接近真实目标,这将导致传统时/频域算法干扰抑制效果大幅下降以至失效。针对该问题,从ISRJ时频耦合机理入手,提出一种新的针对复杂场景优化的ISRJ抑制算法,该算法遵循“解耦-滤波-重构”流程处理含干扰回波。首先,通过时频解耦变换,将干扰多组转发切片对齐,以有效降低干扰的时域占空比。然后,通过噪声区域的划分,采用低门限原则对时频图进行二值化处理。随后,采用最保守原则生成时域遮罩,滤除干扰。最后,通过间断CLEAN技术处理重构完整目标回波。多组仿真实验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分析多组参数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并评估了算法的实时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共同证实,相较于传统的基于滤波的抗ISRJ算法,所提算法可以在大干扰时域占空比、弱能量干扰等复杂场景下,展现出更为优越的干扰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 CLEAN技术 时频分析 解调频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