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基细胞学检测对非妇科细胞标本肿瘤细胞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建华 付志民 +4 位作者 吴广平 韩硕 范玉 周宝森 穆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4-415,420,共3页
对 4 6 9例非妇科标本进行了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法处理并与传统细胞涂片方法对比 ,应用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在痰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 16例 ,可疑瘤细胞 2例。传统涂片 4例被漏诊。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 2 2 .2 2 % ,液基... 对 4 6 9例非妇科标本进行了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法处理并与传统细胞涂片方法对比 ,应用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在痰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 16例 ,可疑瘤细胞 2例。传统涂片 4例被漏诊。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 2 2 .2 2 % ,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在胸、腹水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 74例 ,可疑瘤细胞 4例。传统涂片3例被漏诊。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 3.85 %。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方法在非妇科细胞标本的诊断中 ,灵敏度共提高了 7.2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 恶性肿瘤 非妇科细胞标本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在宫颈细胞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何苗 蒋本铁 +3 位作者 李建华 付志民 范玉 周宝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径向基(RBF)人工神经网络在宫颈细胞图像识别中的应用。方法:提取宫颈细胞和细胞核的15个形态学特征参数及12个色度学特征参数,对700个宫颈细胞按正常、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癌进行分类... 目的:探讨径向基(RBF)人工神经网络在宫颈细胞图像识别中的应用。方法:提取宫颈细胞和细胞核的15个形态学特征参数及12个色度学特征参数,对700个宫颈细胞按正常、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癌进行分类识别。利用软件STATISTICA 7.0建立网络模型并训练,用VC++.NET语言调用网络。结果:RBF网络对训练集的拟合度为97.3%,对测试集的分类准确率为95.4%。在测试集中,正常细胞的识别率为96%,LSIL细胞识别率为94%,HSIL细胞识别率为100%,癌细胞识别率为88%。RBF网络输入参数的敏感度排序与细胞病理学特征基本一致。结论:RBF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很好的对宫颈细胞特别是HSIL细胞进行分类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 人工神经网络 计算机辅助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1,CyclinD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石玲玲 唐娜 +2 位作者 崔艳艳 贡雪 李建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25,共5页
研究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CyclinD1在宫颈液基细胞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对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诊断的意义。经液基细胞学筛查,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80例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13例正常组织进... 研究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CyclinD1在宫颈液基细胞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对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诊断的意义。经液基细胞学筛查,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80例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13例正常组织进行HPV检测分型,同时对HPV16/18阳性的标本进行Pin1,CyclinD1免疫组化。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Ⅲ,浸润癌组织中Pin1表达率分别为7.7%(1/13)、57.1%(12/21)、68.4%(13/19)、85%(34/40)(P<0.05);CyclinD1表达率分别为0%、9.52%(2/21)、20.5% (4/19)、55%(22/40)。HPV16/18的表达率也随着宫颈病变的升级而升高,分别为15.4%(2/13)、42.9%(9/ 21)、57.9%(11/19)、82.5%(33/40)。Pin1和HPV16/18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高度相关(r_0=1.0,P<0.05);而CyclinD1的表达与HPV16/18相关性较小(r_0=0.4,P<0.05)。认识Pin1,cyclinD1和HPV16/18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对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16 18型 宫颈癌 原位杂交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 细胞周期素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宫颈液基细胞残液中HPV16/18感染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石玲玲 唐娜 +2 位作者 崔艳艳 贡雪 李建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5-68,共4页
对比免疫蛋白印迹及斑点杂交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的检出率,以期找到子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最佳方法。采用免疫蛋白印迹与斑点杂交分别对173份宫颈液基细胞进行HPV16/18检测。150例经宫颈液基细胞学镜下筛查为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 对比免疫蛋白印迹及斑点杂交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的检出率,以期找到子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最佳方法。采用免疫蛋白印迹与斑点杂交分别对173份宫颈液基细胞进行HPV16/18检测。150例经宫颈液基细胞学镜下筛查为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的患者,其中免疫蛋白印迹对低度病变检出率为47.6%(30/63),对高度病变检出率为57.9%(33/57),对浸润癌的检出率为86.7%(26/30),其中鳞癌为85%(17/20),腺癌为90%(9/10),采用斑点杂交对低度病变检出率为28.6%(18/63),对高度病变检出率为42.1%(24/57),浸润癌的检出率为80%(24/30),其中鳞癌为75%(15/20),腺癌为90%(9/10)。采用免疫蛋白印迹对23例正常对照的细胞HPV检出率为13.1%(3/23),斑点杂交的检出率为8.7%(2/23)。各级宫颈病变中HPV16/18的检出率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蛋白印迹检测HPV16/18比斑点杂交的检出率要高,为发现HPV一过性携带者,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18 免疫蛋白印迹 斑点杂交 宫颈液基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