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专利数据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区域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石秀 景睿 +1 位作者 郑刚 侯光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0-67,共8页
本文以1988~2017年间的7369条新能源汽车发明专利数据为基础,使用专利信息分析方法,构建了以行政区域为轴心,以专利数量、技术类别、创新主体为轴的R-QTS动态分析框架,探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总体情况与区域分布特征。研究清晰... 本文以1988~2017年间的7369条新能源汽车发明专利数据为基础,使用专利信息分析方法,构建了以行政区域为轴心,以专利数量、技术类别、创新主体为轴的R-QTS动态分析框架,探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总体情况与区域分布特征。研究清晰地反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全貌,并为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技术创新 专利分析 区域分布特征 R-QTS动态分析框架 生态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TOSAR的汽车控制器软件优化部署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邹渊 马文斌 +2 位作者 张旭东 翟建阳 张兆龙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2-1198,共7页
针对基于AUTOSAR的汽车控制器软件开发过程中SW-C到ECU、Runnable到OsTask以及OsTask到多核ECU中Core的软件优化部署问题,面向工程应用需求,建立了基于AUTOSAR的汽车控制器软件拓扑和优化部署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D2RL和PER改进的SAC深... 针对基于AUTOSAR的汽车控制器软件开发过程中SW-C到ECU、Runnable到OsTask以及OsTask到多核ECU中Core的软件优化部署问题,面向工程应用需求,建立了基于AUTOSAR的汽车控制器软件拓扑和优化部署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D2RL和PER改进的SAC深度强化学习求解框架.仿真实验显示所提方法相比于常用启发式算法在ECU核心负载均衡、OsTask栈空间利用率以及ECU之间和Core之间通信带宽利用率等具有优越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开放系统架构 软件优化部署 深度强化学习 改进S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模型多新息UKF动力电池SOC估算研究
3
作者 郑轶 许永红 +1 位作者 张红光 童亮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77-1788,共12页
动力电池管理技术是保障新能源汽车高效、安全和可靠运行的核心和关键。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SOC)是动力电池管理技术的基础,然而动力电池SOC的不确定影响因素太多,如何精确估算动力电池的SOC成为关键问题。针对SOC难以精确获得的问题,... 动力电池管理技术是保障新能源汽车高效、安全和可靠运行的核心和关键。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SOC)是动力电池管理技术的基础,然而动力电池SOC的不确定影响因素太多,如何精确估算动力电池的SOC成为关键问题。针对SOC难以精确获得的问题,搭建了动力电池测试平台,开展了动力电池的常规性能测试、寿命测试,建立了基于分数阶理论的动力电池分数阶模型,将多新息理论与分数阶模型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结合,提出了分数阶模型多新息无迹卡尔曼滤波(FOMIUKF)算法,并采用该算法对动力电池进行SOC估算。在不同的环境温度、动态工况、SOC初始值条件下对基于不同算法的动力电池SOC估算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FOMIUKF算法对动力电池SOC估算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的值最小。在不同的动态工况下,采用FOMIUKF算法对动力电池SOC估算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的最大值约为1.04%,对SOC估算结果的均方根误差最大值约为0.8586%,这表明采用FOMIUKF算法对动力电池SOC估算结果的精度高于EKF、UKF、FOUKF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分数阶模型 多新息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与模糊控制的汽车集成热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邢作兴 周家旺 +3 位作者 冯利辉 冯钟琦 李其仲 张浩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165,共9页
针对锂电池在快充等场景,自然冷却通常难以保证电池温度工作在合适范围,极易造成电池温度过高甚至热失控.提出针对不同工况下的热管理系统集成方案,并通过AMESim搭建整车热管理系统模型,以空调系统压缩机转速为调节量,根据反馈的电池温... 针对锂电池在快充等场景,自然冷却通常难以保证电池温度工作在合适范围,极易造成电池温度过高甚至热失控.提出针对不同工况下的热管理系统集成方案,并通过AMESim搭建整车热管理系统模型,以空调系统压缩机转速为调节量,根据反馈的电池温度,采用PID控制与模糊控制两种方法分别对压缩机转速进行调节,并以夏季高温以及激烈驾驶工况US06作为测试工况,对被控目标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热管理集成方式及控制策略能够满足各子系统制冷需求,模糊控制比PID控制能够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空调系统 PID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性3C1B工艺在汽车涂装中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福才 夏天渊 +2 位作者 张景斌 张萌 施礼方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4-79,共6页
采用单组分高固含清漆替代传统双组分清漆,探讨新型水性3C1B(三涂一烘)工艺对汽车涂装的可行性;通过比较现行3C2B体系和仅有一个预烘工序的传统3C1B体系,考察新型水性3C1B工艺在汽车涂装应用中所具有的潜在优势。
关键词 三涂一烘 高施工固含 清漆 水性 单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照明对安全标志识别的视觉疲劳影响
6
作者 宋富美 王明 +3 位作者 张艺馨 燕雨薇 李东明 张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9613-9620,共8页
为探讨环境照明对安全标志识别过程中视觉疲劳程度的影响,以照度和色温为环境变量,设计了12种混合光照环境,通过眼动追踪技术,测试不同条件下受试者的眼动数据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合反应速度和舒适度的测试结果,分析在不同光照条件... 为探讨环境照明对安全标志识别过程中视觉疲劳程度的影响,以照度和色温为环境变量,设计了12种混合光照环境,通过眼动追踪技术,测试不同条件下受试者的眼动数据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合反应速度和舒适度的测试结果,分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视觉疲劳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照度的变化对视觉疲劳有显著影响,在低照度环境中受试者更易出现视觉疲劳;色温的变化对视觉疲劳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在不同混合光照环境下,色温的变化会影响受试者的视觉舒适度,疲劳状态随之发生改变。作业环境照明条件中较为适宜的色温范围为2100~3500 K,照度范围为550~900 lx。可见企业要重视生产过程中照明条件的改善,避免因视觉疲劳而降低作业人员对安全标志的识别效率,确保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疲劳 安全标志 光照环境 眼动实验 照度 色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多材料控制臂拓扑优化方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潇凯 李超 +1 位作者 白影春 杨子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88-1095,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汽车控制臂轻量化水平,提出了一种壳/填充结构多材料拓扑优化方法。采用两组设计变量建立材料插值模型:对第1组设计变量进行两步滤波,利用归一化密度梯度范数将壳区域与填充区域分离;第2组设计变量用于分配填充区域多种材... 为进一步提高汽车控制臂轻量化水平,提出了一种壳/填充结构多材料拓扑优化方法。采用两组设计变量建立材料插值模型:对第1组设计变量进行两步滤波,利用归一化密度梯度范数将壳区域与填充区域分离;第2组设计变量用于分配填充区域多种材料。为避免填充材料过度聚集,通过映射函数的隐式方法将局部体积约束扩展为多材料填充问题。控制臂优化算例结果表明,材料插值模型能有效识别壳特征和实现局部体积约束,控制臂主体质量较原钢制控制臂减轻13.2%,转向和制动工况下应力水平分别降低55.0%和39.7%,获得较好的轻量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控制臂 轻量化设计 多材料拓扑优化 壳/填充结构 局部体积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电动汽车车内噪声改进与声品质提升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守元 李玉军 杨良会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45-1251,共7页
分析了电动车永磁同步电机和减速器噪声产生机理和频谱特征,对某款自主研发电动轿车低速啸叫进行测试,分别从电机、减速器、悬置和声学包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改进后车内驾驶员耳边声压级降低2 - 6 dB(A) ,消除了啸叫噪声,车内声品质... 分析了电动车永磁同步电机和减速器噪声产生机理和频谱特征,对某款自主研发电动轿车低速啸叫进行测试,分别从电机、减速器、悬置和声学包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改进后车内驾驶员耳边声压级降低2 - 6 dB(A) ,消除了啸叫噪声,车内声品质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啸叫噪声 声品质 NV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阿特金森发动机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策略匹配设计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昕 吴建政 +1 位作者 宋雯 魏跃远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8-103,共6页
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是增程式电动汽车降低油耗和排放的关键,为了使增程式电动汽车获得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控制效果,对采用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基于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的工作特点,对传统的... 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是增程式电动汽车降低油耗和排放的关键,为了使增程式电动汽车获得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控制效果,对采用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基于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的工作特点,对传统的恒功率控制策略、功率跟随控制策略进行了匹配优化,并提出了发动机三工作点控制策略和基于转速切换的功率跟随控制策略.利用Cruise和Matlab软件建立了联合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三工作点控制策略与恒功率控制策略相比,有效地防止动力电池大电流充电,有利于缓解电池寿命衰减.基于转速切换的功率跟随控制策略能有效减小发动机转速的频繁波动并且显著提高了燃油经济性,为采用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实用型控制策略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程式电动汽车 控制策略 联合仿真 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经验老化模型和机理模型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梁海强 何洪文 +2 位作者 代康伟 庞博 王鹏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5-835,844,共12页
为提升实际应用中锂离子动力电池寿命预测精度,本文中提出一种融合经验老化模型和电池机理模型的电池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以基于经验老化模型SOH预测值作为卡尔曼算法的先验估计,以基于机理模型估计电池未来容量衰减量进而预测得到的SO... 为提升实际应用中锂离子动力电池寿命预测精度,本文中提出一种融合经验老化模型和电池机理模型的电池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以基于经验老化模型SOH预测值作为卡尔曼算法的先验估计,以基于机理模型估计电池未来容量衰减量进而预测得到的SOH作为卡尔曼算法的后验修正,从而实现对锂离子电池寿命的准确预测。基于电芯试验数据的动力电池寿命预测算法验证结果表明,锂离子动力电池剩余寿命预测误差≤5.83%、基于实车数据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剩余寿命预测误差≤8.12%,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丰富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寿命预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融合模型 电池寿命预测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载货汽车车架开裂分析与减重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守元 沈磊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10,共4页
国内自主研发的某重型载货汽车在行驶约2万km时车架多处部位出现开裂甚至断裂。为解决此问题并进行减重优化,建立了该重型载货汽车车架的详细有限元模型。通过静态刚度强度、模态分析发现,该车架结构设计存在缺陷。通过模态频率灵敏度... 国内自主研发的某重型载货汽车在行驶约2万km时车架多处部位出现开裂甚至断裂。为解决此问题并进行减重优化,建立了该重型载货汽车车架的详细有限元模型。通过静态刚度强度、模态分析发现,该车架结构设计存在缺陷。通过模态频率灵敏度分析和结构优化,解决了该车车架开裂问题并减重48.6 kg,优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载货汽车 车架开裂 减重优化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整车道路模拟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帅 李毅 马立元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9,共4页
针对电动汽车进行实车道路测试特别是可靠性测试所需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道路模拟试验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整车实施道路载荷数据采集并进行数据编辑、分析和处理,经过数据迭代后在室内道路模拟试验台上进行强化试验。... 针对电动汽车进行实车道路测试特别是可靠性测试所需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道路模拟试验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整车实施道路载荷数据采集并进行数据编辑、分析和处理,经过数据迭代后在室内道路模拟试验台上进行强化试验。利用该方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电动汽车的可靠性测试,极大地缩短了产品验证周期,同时避免了因天气及人力、场地因素对试验进度的影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反馈、跟踪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道路模拟 可靠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式碳纤维复合材料纯电动汽车上车体结构件研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宇威 田宇黎 +2 位作者 刘肖杏 王盛琪 林松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5-69,共5页
依托某全新开发的纯电动车型,开展碳纤维复合材料上车体结构设计及验证;根据原上车体设计的性能要求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材料和成型工艺特性进行结构设计,CAE分析验证,零部件及整车验证,成功试制碳纤维复合材料上车体并应用于整车。研究... 依托某全新开发的纯电动车型,开展碳纤维复合材料上车体结构设计及验证;根据原上车体设计的性能要求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材料和成型工艺特性进行结构设计,CAE分析验证,零部件及整车验证,成功试制碳纤维复合材料上车体并应用于整车。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经合理的结构设计更适合作为结构件在汽车领域中予以应用,并具有显著轻量化效果,在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轿车领域具有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汽车 结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数字伺服阀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岳巍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1-166,共6页
基于二位开关阀设计了一种数字式伺服阀和4组n位数字式伺服阀系统,并对数字式伺服阀的容错性进行了介绍。根据数字式伺服阀的编码特性,讨论了其控制方法,包括标准控制和广义控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搭建了数字式伺服阀控制仿真系统,... 基于二位开关阀设计了一种数字式伺服阀和4组n位数字式伺服阀系统,并对数字式伺服阀的容错性进行了介绍。根据数字式伺服阀的编码特性,讨论了其控制方法,包括标准控制和广义控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搭建了数字式伺服阀控制仿真系统,进行了其静态特性仿真、频率特性仿真和控制特性仿真,验证了其闭环控制性能和跟踪性能。最后,设计的新型数字伺服阀满足设计要求,并总结分析了其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式伺服阀 容错性 广义控制 特性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热性能优化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现今 火进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1,共4页
为解决某款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在恶劣工况下最高温度超过限值的问题,在没有电机内部详细数模及相关输入参数,无法对电机内部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和评估的条件下,通过电机外部冷流场的定性优化分析,采用多种优化方案,并借助试验测得的... 为解决某款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在恶劣工况下最高温度超过限值的问题,在没有电机内部详细数模及相关输入参数,无法对电机内部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和评估的条件下,通过电机外部冷流场的定性优化分析,采用多种优化方案,并借助试验测得的温度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从而确定优化措施,改善了电机的热平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电机 热性能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车载时间敏感网络的流量调度策略及改进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旭东 温雅 +4 位作者 邹渊 孙文景 张兆龙 唐风敏 刘卫国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3,共9页
本文面向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中的时间敏感网络(TSN)流量调度问题开展研究。针对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一种车载TSN网络拓扑建立方法。针对网络中多类型信息流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间感知整形器(TAS)机制的流量调度策略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本文面向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中的时间敏感网络(TSN)流量调度问题开展研究。针对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一种车载TSN网络拓扑建立方法。针对网络中多类型信息流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间感知整形器(TAS)机制的流量调度策略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在降低网络总延时的同时,兼顾高优先级信息流的时间敏感性和低优先级信息流的数据完整性。为解决模型中信息流转发过程复杂导致求解效率不稳定和流量调度方案众多导致寻优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IGA),从设置自适应交叉概率公式、引入禁忌搜索变异、多种群联合3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在端到端延时优化方面提升了43.47%,在生成方案稳定性方面提升了76.96%,该算法可得到低延时、高可靠的车载TSN流量调度方案。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研究和车载网络通信算法的优化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敏感网络 流量调度 遗传算法 禁忌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控操作系统实时性/安全性保障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世春 崔海港 +3 位作者 周思达 周新岸 范春鹏 曹耀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51-2065,共15页
电子控制技术为智能网联汽车的高速发展持续赋能,车控操作系统是保障汽车电子控制软件安全、高效、实时运行的基石。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向集中式、端云融合式电子电气架构发展,车载硬件演化为多核异构处理器、弹性计算平台,车控软件向面... 电子控制技术为智能网联汽车的高速发展持续赋能,车控操作系统是保障汽车电子控制软件安全、高效、实时运行的基石。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向集中式、端云融合式电子电气架构发展,车载硬件演化为多核异构处理器、弹性计算平台,车控软件向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转变,车控操作系统的架构、关键技术等也随之发展。综述了智能网联汽车用车控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对任务调度、实时性/安全性保障、形式化表征与验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阐述现有车控操作系统的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为智能网联汽车的车控操作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车控操作系统 任务调度 代码隔离 最坏执行时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颗粒增强Ni基复合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18
作者 曹洪治 陈华辉 +1 位作者 马文星 范磊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9-630,共12页
煤炭开采、石油化工等极端工况条件下的机械装备对部分关键零部件材料的磨损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设计制备了大尺寸氧化锆颗粒(ZTAp)承载与小尺寸碳化钨颗粒(WCp)强化基体相结合的混杂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介质、冲蚀角... 煤炭开采、石油化工等极端工况条件下的机械装备对部分关键零部件材料的磨损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设计制备了大尺寸氧化锆颗粒(ZTAp)承载与小尺寸碳化钨颗粒(WCp)强化基体相结合的混杂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介质、冲蚀角度、ZTAp尺寸、WCp含量对复合材料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适量ZTAp、WCp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冲蚀磨损性能。固定体积分数的ZTA颗粒,尺寸越大,复合材料冲蚀磨损性能越好,其主要失效形式为脆性剥落和疲劳断裂。WC颗粒通过第二相增强、固溶强化以及析出强化的方式,提高了基体的硬度和耐磨性,抑制了酸性介质中腐蚀与磨损的交互作用,冲蚀过程中主要失效形式为脆性断裂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颗粒增强 金属基复合材料 耐冲蚀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软包电池漏液对电性能、安全性影响及大数据预警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耿兆杰 袁文静 +3 位作者 黄荣 穆宝 王康康 梁晶晶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3-1653,共11页
随着新能源车辆市场保有量增多和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热失控事件逐渐增多,动力电池安全问题变得尤为重要,漏液是诱发电池热失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模拟电芯级和更接近整车应用的模块级漏液,研究漏液对电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同时... 随着新能源车辆市场保有量增多和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热失控事件逐渐增多,动力电池安全问题变得尤为重要,漏液是诱发电池热失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模拟电芯级和更接近整车应用的模块级漏液,研究漏液对电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同时,基于实验数据及整车大数据提取漏液电池特征,建立预警逻辑,实现漏液预警大数据监控。针对电芯级实验,对比分析循环和静置状态下漏液电芯与正常电芯的测试数据,发现漏液电芯与正常电芯相比,质量减少、厚度增加、容量衰减、直流内阻增大、电芯拆解及表征后存在异常,证明了漏液对电性能及安全性具有一定影响。针对模块级实验,通过分析模块中不同漏液程度并联单元的厚度、直流内阻等变化特征,证明了厚度和直流内阻都随着漏液程度的增大而变大,也增大了电池潜在的安全风险。针对整车级大数据,识别漏液电池在充电起始及结束阶段的压差特征,建立预警识别逻辑,并进行大数据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漏液 电性能 安全性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衰退路径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低温应力差异性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孙丙香 姜久春 +2 位作者 韩智强 马泽宇 郑方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9-167,共9页
锂离子动力电池受到的低温冲击通常发生在某一特定情况下,其低温应力与新电池存在一定差异。通过以35A·h复合材料电池为研究对象,针对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反应阶段,利用转化容量增量曲线划分电池工作区间,使电池在不同SOC... 锂离子动力电池受到的低温冲击通常发生在某一特定情况下,其低温应力与新电池存在一定差异。通过以35A·h复合材料电池为研究对象,针对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反应阶段,利用转化容量增量曲线划分电池工作区间,使电池在不同SOC区间循环老化,跟踪其电化学特性变化,分析衰退机理。在0℃环境下,采用C/3、C、3C/2、2C和5C/2电流依次对老化电池进行充放电冲击,分析基于不同衰退路径下的动力电池低温应力差异性。结果表明:动力电池在不同SOC区间循环使用会产生差异性明显的衰退路径,其低温衰退与其之前经历的循环衰退并不存在映射关系和一致性。同时得到的结论为动力电池成组应用的寿命分析和梯次利用电池的筛选配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衰退路径 低温应力 衰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