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现代奶牛场建筑的碳足迹及其对奶牛养殖碳排放的影响,本研究搭建了我国寒冷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建筑模型,并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和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核算了该奶牛场建筑的碳足迹。该场采用低屋面横向通风奶牛舍,总存栏1.3万头奶牛,...为探究现代奶牛场建筑的碳足迹及其对奶牛养殖碳排放的影响,本研究搭建了我国寒冷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建筑模型,并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和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核算了该奶牛场建筑的碳足迹。该场采用低屋面横向通风奶牛舍,总存栏1.3万头奶牛,场区共设置有生产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和粪便处理区。结果表明,该奶牛场全生命周期建筑碳足迹为40362.97 T CO_(2)eq,牛场的建筑材料开采与生产阶段、材料运输阶段、建筑建造阶段、建筑维护阶段以及拆除回收阶段的碳足迹分别为26929.49 T CO_(2)eq、3470.59 T CO_(2)eq、1374.56 T CO_(2)eq、3500.83 T CO_(2)eq、5087.50 T CO_(2)eq,比值约为67:8:3:9:13,其中建材开采与生产阶段是整场建筑碳足迹的主要部分,占比66.7%。此外,选择不同围护结构砌体材料对奶牛场建筑碳足迹影响显著,与常用的蒸压粉煤砖和加气混凝土砖块相比,使用煤矸石烧结砖可分别减少29.45%和12.36%的总碳排放。展开更多
文摘为探究现代奶牛场建筑的碳足迹及其对奶牛养殖碳排放的影响,本研究搭建了我国寒冷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建筑模型,并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和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核算了该奶牛场建筑的碳足迹。该场采用低屋面横向通风奶牛舍,总存栏1.3万头奶牛,场区共设置有生产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和粪便处理区。结果表明,该奶牛场全生命周期建筑碳足迹为40362.97 T CO_(2)eq,牛场的建筑材料开采与生产阶段、材料运输阶段、建筑建造阶段、建筑维护阶段以及拆除回收阶段的碳足迹分别为26929.49 T CO_(2)eq、3470.59 T CO_(2)eq、1374.56 T CO_(2)eq、3500.83 T CO_(2)eq、5087.50 T CO_(2)eq,比值约为67:8:3:9:13,其中建材开采与生产阶段是整场建筑碳足迹的主要部分,占比66.7%。此外,选择不同围护结构砌体材料对奶牛场建筑碳足迹影响显著,与常用的蒸压粉煤砖和加气混凝土砖块相比,使用煤矸石烧结砖可分别减少29.45%和12.36%的总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