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以档为媒 促进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 1
-
-
作者
孙冬虎
-
机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
北京史研究会
-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1,共2页
-
文摘
在《北京档案》杂志创刊40年、出版400期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请允许我代表北京史研究会的所有会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全体同事,向《北京档案》杂志和北京市档案馆的各位同仁,表示热烈的祝贺!
-
关键词
北京市档案馆
深化与拓展
纪念意义
全体同事
北京历史文化
创刊40年
《北京档案》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
分类号
G279.27
[文化科学—档案学]
G237.5
[文化科学]
-
-
题名北京民俗史研究与古都文明建设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赵书
-
机构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
-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4期72-75,132,共5页
-
-
关键词
北京民俗史
研究
古都
文明建设
-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感悟中国画水墨语言的自由性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马书林
-
机构
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
北京文史研究馆
-
出处
《语言战略研究》
2019年第4期6-7,共2页
-
文摘
中国画重写意,以形写神是中国画的美学基础,笔墨则是写意精神的载体。作为中国画的要素,笔墨不仅仅是表现形象的技巧,更蕴含着寄情于神的审美意趣。“笔墨”即中国画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艺术语言,艺术创作中使用水墨语言的艺术形式是画家心灵迹化、思想呈现、气质展示、学识修养综合表露的载体。个人偏爱语言越充分、越独特,艺术个性就会越鲜明。我个人偏爱洒脱自然的笔墨,狂野中自有章法,自由而中矩,无意而得意,不为而为之。
-
关键词
中国画家
水墨语言
自由性
“笔墨”
感悟
写意精神
艺术形象
美学基础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梁启超与梁思成
- 4
-
-
作者
劳允兴
-
机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北京文史研究馆
-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65-67,共3页
-
文摘
梁启超与梁思成劳允兴梁启超在他五十七年生命的最后十年,政治失意,摈弃官场,退出政坛,转向文化运动,竭力以其言论著作为国家培育新的人才做出贡献。1919年的旅欧之行,他亲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文化没落,促使他深入思考东西文化问题,通过历史的比较和理性的...
-
关键词
梁启超
梁思成
林徽音
世界建筑文化
建筑工业
古都北京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费正清
-
分类号
K8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