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昂仁段晚第四纪活动证据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彦宝
陈立春
+2 位作者
王虎
曾蒂
刘成龙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91-1104,共14页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南部一条规模巨大的近EW向大地构造边界,其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热点。已有资料大多认为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现今的构造活动以近SN向的裂谷系为主,近EW向的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仅在东构造结部...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南部一条规模巨大的近EW向大地构造边界,其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热点。已有资料大多认为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现今的构造活动以近SN向的裂谷系为主,近EW向的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仅在东构造结部位的鲁朗一带发现有全新世活动的迹象,而米林以西段的最新活动主要发生在早、中更新世。近年来,在沿该断裂带日喀则以西段的调查过程中,在昂仁错一带发现多个断层断错晚第四纪地层的剖面,显示其晚第四纪以来仍有断错地表的活动,但活动遗迹延伸较短。综合分析认为,在区域SN向裂谷的构造环境中,被裂谷系分割的近EW向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可能具次级构造调节作用,从而表现出相对较弱或局部的断错地表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
昂仁段
晚第四纪
弱活动
藏南裂谷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可见光、热红外及激光雷达传感的无人机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
27
2
作者
汪勇
张英
+3 位作者
廖如超
郭启迪
袁新星
康泰钟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随着电力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力巡线技术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无人机技术以其便捷的操作、精准拍照及图像识别等优点,正广泛应用于电力巡线技术领域。基于激光雷达实现无人机跟随导线飞行,进行线路通道巡检,提出一种...
随着电力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力巡线技术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无人机技术以其便捷的操作、精准拍照及图像识别等优点,正广泛应用于电力巡线技术领域。基于激光雷达实现无人机跟随导线飞行,进行线路通道巡检,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可见光与热红外方法,通过采用可见光与热红外图像的融合,以识别出输电线路和障碍物信息,实现对输电线路故障的自动检测。通过对运行线路的实际巡视,输电线路故障的自动检测发现率达90%以上。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无人机图像融合技术及故障自动检测技术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热红外
激光雷达
输电线路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维激光雷达无人机树障实时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
14
3
作者
张英
汪勇
+2 位作者
廖如超
袁新星
康泰钟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7-152,共6页
清除树障是维护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其核心内容之一是对线路附近的树木进行线树之间的净空距离测量。而线路附近环境较为复杂、线路长度较长,现场巡检人员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测量工作效率低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雷达的无...
清除树障是维护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其核心内容之一是对线路附近的树木进行线树之间的净空距离测量。而线路附近环境较为复杂、线路长度较长,现场巡检人员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测量工作效率低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雷达的无人机树障实时测量系统,通过无人机搭载三维激光雷达和板载计算机,使得无人机巡线过程中对线路附近树木进行测量。该系统包括将三维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分离地面与非地面点云,在非地面点云中聚类检测出树木,实时测量树木离线净空距离。在工程应用上结合线路运行规程判断是否存在危险树障和结合GPS、无线通信技术对巡检过程进行规范记录,生成检测报告。现场实验表明:该系统可有效提高对导线和树木的测量精度和巡检测量的效率,有利于实现输电线路巡检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对线路运行维护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障
三维激光雷达
无人机
实时测量
地面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语义信息分块的高像素导线缺陷目标识别
被引量:
7
4
作者
廖如超
张英
+2 位作者
廖建东
袁新星
康泰钟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6-212,共7页
输电导线作为架空输电线路重要的部件,在巡检过程中如果被发现存在缺陷可能导致重大电力事故的发生。对高像素无人机巡检图像进行导线缺陷识别所需计算量大且缺陷目标区域范围小,若在无人机巡检过程中实现实时较高精度的识别能够大大加...
输电导线作为架空输电线路重要的部件,在巡检过程中如果被发现存在缺陷可能导致重大电力事故的发生。对高像素无人机巡检图像进行导线缺陷识别所需计算量大且缺陷目标区域范围小,若在无人机巡检过程中实现实时较高精度的识别能够大大加快巡检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无人机搭载板载计算机实时处理高清摄像头采集的高分辨率导线图像识别导线缺陷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语义信息分块将导线图像降采样处理,然后利用分割网络获取低像素导线分割区域并对其网格化,裁剪出多个导线区域,将导线区域以降采样比例映射回高像素原图像后再裁剪出多个导线高分辨率导线区域,批次输入yolov3网络进行导线缺陷识别,最后根据输入的高精度关注区域在原图像的相对位置获得缺陷识别目标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识别方法可以实现对相机采集的高分辨率导线图像进行高帧率的缺陷实时识别,为无人机智能化巡检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像素
分块
降采样
目标识别
实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昂仁段晚第四纪活动证据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彦宝
陈立春
王虎
曾蒂
刘成龙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数字绿土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91-1104,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2218)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709,IGCEA1418)共同资助
文摘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南部一条规模巨大的近EW向大地构造边界,其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热点。已有资料大多认为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现今的构造活动以近SN向的裂谷系为主,近EW向的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仅在东构造结部位的鲁朗一带发现有全新世活动的迹象,而米林以西段的最新活动主要发生在早、中更新世。近年来,在沿该断裂带日喀则以西段的调查过程中,在昂仁错一带发现多个断层断错晚第四纪地层的剖面,显示其晚第四纪以来仍有断错地表的活动,但活动遗迹延伸较短。综合分析认为,在区域SN向裂谷的构造环境中,被裂谷系分割的近EW向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可能具次级构造调节作用,从而表现出相对较弱或局部的断错地表活动。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
昂仁段
晚第四纪
弱活动
藏南裂谷系
Keywords
Yarlung Tsangpo fault zone
Angren segment
the late Quaternary
weak activity
rift system in the southern Tibet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可见光、热红外及激光雷达传感的无人机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
27
2
作者
汪勇
张英
廖如超
郭启迪
袁新星
康泰钟
机构
东电网
有限
责任
公司
机巡作业中心
北京数字绿土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基金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No.GDKJXM20184731)
文摘
随着电力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力巡线技术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无人机技术以其便捷的操作、精准拍照及图像识别等优点,正广泛应用于电力巡线技术领域。基于激光雷达实现无人机跟随导线飞行,进行线路通道巡检,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可见光与热红外方法,通过采用可见光与热红外图像的融合,以识别出输电线路和障碍物信息,实现对输电线路故障的自动检测。通过对运行线路的实际巡视,输电线路故障的自动检测发现率达90%以上。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无人机图像融合技术及故障自动检测技术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
无人机
热红外
激光雷达
输电线路
图像融合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nfrared light
lidar
transmission line
image fusion
分类号
TN2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激光雷达无人机树障实时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
14
3
作者
张英
汪勇
廖如超
袁新星
康泰钟
机构
广东电网
有限
责任
公司
机巡作业中心
北京数字绿土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7-152,共6页
基金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GDKJXM20184731)。
文摘
清除树障是维护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其核心内容之一是对线路附近的树木进行线树之间的净空距离测量。而线路附近环境较为复杂、线路长度较长,现场巡检人员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测量工作效率低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雷达的无人机树障实时测量系统,通过无人机搭载三维激光雷达和板载计算机,使得无人机巡线过程中对线路附近树木进行测量。该系统包括将三维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分离地面与非地面点云,在非地面点云中聚类检测出树木,实时测量树木离线净空距离。在工程应用上结合线路运行规程判断是否存在危险树障和结合GPS、无线通信技术对巡检过程进行规范记录,生成检测报告。现场实验表明:该系统可有效提高对导线和树木的测量精度和巡检测量的效率,有利于实现输电线路巡检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对线路运行维护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树障
三维激光雷达
无人机
实时测量
地面分离
Keywords
tree barrier
three-dimensional laser radar
UAV
real-time measurement
ground separation
分类号
TP2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语义信息分块的高像素导线缺陷目标识别
被引量:
7
4
作者
廖如超
张英
廖建东
袁新星
康泰钟
机构
广东电网
有限
责任
公司
机巡作业中心
北京数字绿土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6-212,共7页
基金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GDKJXM20184731)。
文摘
输电导线作为架空输电线路重要的部件,在巡检过程中如果被发现存在缺陷可能导致重大电力事故的发生。对高像素无人机巡检图像进行导线缺陷识别所需计算量大且缺陷目标区域范围小,若在无人机巡检过程中实现实时较高精度的识别能够大大加快巡检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无人机搭载板载计算机实时处理高清摄像头采集的高分辨率导线图像识别导线缺陷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语义信息分块将导线图像降采样处理,然后利用分割网络获取低像素导线分割区域并对其网格化,裁剪出多个导线区域,将导线区域以降采样比例映射回高像素原图像后再裁剪出多个导线高分辨率导线区域,批次输入yolov3网络进行导线缺陷识别,最后根据输入的高精度关注区域在原图像的相对位置获得缺陷识别目标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识别方法可以实现对相机采集的高分辨率导线图像进行高帧率的缺陷实时识别,为无人机智能化巡检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高像素
分块
降采样
目标识别
实时
Keywords
high-pixel image
patching
down-sampling
object identification
real-time
分类号
TM75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昂仁段晚第四纪活动证据
李彦宝
陈立春
王虎
曾蒂
刘成龙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可见光、热红外及激光雷达传感的无人机图像融合方法
汪勇
张英
廖如超
郭启迪
袁新星
康泰钟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维激光雷达无人机树障实时测量系统研究
张英
汪勇
廖如超
袁新星
康泰钟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语义信息分块的高像素导线缺陷目标识别
廖如超
张英
廖建东
袁新星
康泰钟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