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高等教育普及化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毅颖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5-7,23,共4页
按照美国著名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u)“高等教育阶段学说”理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意味着该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03年,北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2%。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迈入区域高等教育普... 按照美国著名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u)“高等教育阶段学说”理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意味着该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03年,北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2%。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迈入区域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普及化 高等职业教育 北京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著名学者 教育阶段 中国内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工具与主题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铭 王名扬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3,共11页
复杂而有效的治理体系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积累了较高声誉和国际竞争力,文章从治理主体、治理工具与治理主题三方面对其进行剖析。联邦议会和最高法院奠定法律基础,教育部执行各项政策,其他部委贡献力量,质量与标准署执行标准和课程认证... 复杂而有效的治理体系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积累了较高声誉和国际竞争力,文章从治理主体、治理工具与治理主题三方面对其进行剖析。联邦议会和最高法院奠定法律基础,教育部执行各项政策,其他部委贡献力量,质量与标准署执行标准和课程认证,各类协会和组织代表不同利益发声。各治理主体通过评估、立法、标准、调查等工具,围绕教学质量、科研质量、财务运行和学生体验四个主题开展治理,为我国提供了几点启示:大力发挥省级作用,从基层着手向上提升整体治理能力;明确国家层面职能,落实全国性立法,制定资格框架、执行标准、周期性评价报告、法律政策的维护更新等机制;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重新思考和讨论我国高等教育财务运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 治理体系 治理主体 治理工具 治理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性”和“职业性”二维视域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 被引量:31
3
作者 孙毅颖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5-79,共5页
本文在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内涵阐释的基础上,将"高等性"和"职业性"作为两个重要维度,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评价指标、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等质量评价要素进行分析,... 本文在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内涵阐释的基础上,将"高等性"和"职业性"作为两个重要维度,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评价指标、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等质量评价要素进行分析,探究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并对我国2004年(首轮)和2008年(第二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进行了案例剖析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性 职业性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性”、“高等性”融合发展趋势下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模式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毅颖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7-79,共3页
"职业性"、"高等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发展趋势和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发展趋势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正是在二者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构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性"、"高等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发展趋势和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发展趋势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正是在二者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构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 高等性 高等职业教育 质量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高校分类发展政策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5
作者 王铭 王名扬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7,共8页
我国各省市高校分类发展正处于政策颁布和分类建设的关键阶段,2020年北京市对21所市属公办本科高校进行分类。以北京市为案例,实证研究分类政策的科学性及实施效果,对全国省域高校分类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在文献回顾及主要省... 我国各省市高校分类发展正处于政策颁布和分类建设的关键阶段,2020年北京市对21所市属公办本科高校进行分类。以北京市为案例,实证研究分类政策的科学性及实施效果,对全国省域高校分类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在文献回顾及主要省市高校分类指标基础上,建立由5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对2017到2021年这5年的院校数据进行具有时间序列性质的聚类分析。分析结果与政策比较得出:北京高校分类政策设计具包容性,体现政策智慧,5年间各大学均有所发展提高;研究型大学建设成效显著,特色型大学发展特色有待提升。对此提出:下一步政策调整应采取循证思维,类型可细化为“研究1型、研究2型、艺体型、应用型”这四类,开展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分类建设,建立动态监测分析与调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分类发展 北京市 政策效果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铭 黄瑶 黄珊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67,共7页
跨学科人才培养已成为世界性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纵观世界一流大学,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各层次均已开展不同类型跨学科人才培养。文章总结现有跨学科培养途径包括本科跨学科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学位、校级跨学科研究中心、跨校跨学科项目... 跨学科人才培养已成为世界性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纵观世界一流大学,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各层次均已开展不同类型跨学科人才培养。文章总结现有跨学科培养途径包括本科跨学科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学位、校级跨学科研究中心、跨校跨学科项目这四种。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跨学科培养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和动力机制是促进跨学科人才培养兴起的部分原因,跨学科将成为新兴学科出现的一种模式。针对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现状与启示,我国高校需要从治理结构,学科、师资等制度,课程建设、教育理念等方面加快改革发展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跨学科 人才培养 知识生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1
7
作者 王铭 黄瑶 黄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5,共3页
开展认证是保障专业水平和质量的国际通用手段。在评估认证过程中发现,我国工程教育及认证存在课堂教学效果较差、教学组织精细化不足、专业培养目标表述过于抽象以及OBE理念认识与执行落实存在差距等问题。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对策是:... 开展认证是保障专业水平和质量的国际通用手段。在评估认证过程中发现,我国工程教育及认证存在课堂教学效果较差、教学组织精细化不足、专业培养目标表述过于抽象以及OBE理念认识与执行落实存在差距等问题。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对策是: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全方位架构,减少对排行榜的关注,增加教学激励;重新认识和定义评估认证,将其纳入院校治理体系;使用在线教学监测工具简化证据收集、报告和分析,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精细化教学管理与学生学业产出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评估认证 在线教学监测工具 精细化教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分析的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研究进展与路径 被引量:7
8
作者 陆晓雨 王铭 王名扬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4-38,共5页
学术道德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中国知网1999-2021年发表的有关研究生学术道德研究进行分析。通过梳理,研究生学术道德研究可分为萌芽、快速发展和稳定这三个阶段。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研究存在的问题有:理论基础不够... 学术道德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中国知网1999-2021年发表的有关研究生学术道德研究进行分析。通过梳理,研究生学术道德研究可分为萌芽、快速发展和稳定这三个阶段。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研究存在的问题有:理论基础不够扎实、缺乏多学科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有待提升、缺少实效性检验研究。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研究应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理论研究,拓展多学科研究视角,增强实证研究并扩大样本量,开展学术道德教育有效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道德研究 文献分析 道德理论 多学科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历史 把握今天——对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毅颖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2000年第2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招生 扩招 大规模扩招 教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转型升级”的必要意义与着力方向
10
作者 王铭 王名扬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国家级、省级、校级构成的三级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历经十余年发展成型,起到了重视本科教学、提升质量、存史资政等重要作用.但同时存在自说自话、无法真实反映教学质量、未形成反馈闭环等突出问题,局制了其发挥更大的质量保障功能.... 国家级、省级、校级构成的三级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历经十余年发展成型,起到了重视本科教学、提升质量、存史资政等重要作用.但同时存在自说自话、无法真实反映教学质量、未形成反馈闭环等突出问题,局制了其发挥更大的质量保障功能.面向高等教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自身高质量体系建设和数字中国、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三级质量报告制度亟待转型升级:转变工作和撰写思路,突出研究和质量评价;升级数据平台体系,建立支撑OBE的实时教学管理平台及调查平台、案例平台、发布平台,建立三级数据中心,实现各级各类数据自动整合;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多方参与的协同团队;形成三级报告评价反馈机制和周期性回顾分析闭环,建立提出问题清单,追踪解决进展;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前瞻性,建立定期检查更新机制,提升制度建设完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三级制度 转型升级 质量保障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高校青年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模型构建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8
11
作者 陆晓雨 王铭 王名扬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1-398,共8页
立足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任务和战略目标。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生力军和未来希望,肩负体育强国建设、人才培养的重任。在新形势下提升其专业素养,不但是回应现... 立足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任务和战略目标。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生力军和未来希望,肩负体育强国建设、人才培养的重任。在新形势下提升其专业素养,不但是回应现实发展需要,更是建设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为全面了解并促进其专业素养提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围绕教学、训练、科研、社会服务等内容对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和质性分析,抽取174个概念、27个范畴、6个主范畴,构建由高尚师德师风、正确压力感知与支持获取、主观控制力、教学与训练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及其子因素组成的高校青年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模型。基于模型发现,教师存在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的分类,分析现存问题,提出激发兴趣是提升专业素养的前提,加大服务与支持力度是重要保障,个性化、差异化精准培养是关键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 专业素养模型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文化:学术产出评价制度的新视野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亚菲 王嘉颖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24,共5页
随着学科不断分化,自17世纪以来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进行区分的"两种文化"已失去其恰切性,无论是皮亚杰对人文社科"四个亚类"的区分,还是凯根对"三种文化"的辨析,再到比彻等人对彼此区分的"学... 随着学科不断分化,自17世纪以来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进行区分的"两种文化"已失去其恰切性,无论是皮亚杰对人文社科"四个亚类"的区分,还是凯根对"三种文化"的辨析,再到比彻等人对彼此区分的"学术部落"的描述,学科分化已成为现代学科发展的基本样态。由学科分化造成的学科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不同学科学术产出的差异。对不同学科学术产出差异的考察表明,目前实行的统一标准的学术评价制度受到巨大挑战,学术发展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充分考虑学科文化及学术产出差异的评价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文化 学术产出 学术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版卡内基分类对我国高校分类框架构建的启示与借鉴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铭 王名扬 陈琼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7,共7页
我国亟需推进高校分类以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和整体质量提升。经过50年历程的卡内基分类得到美国及世界高等教育认可,值得在研制我国高校分类框架中充分借鉴。最新的2018版卡内基分类于2019年公布,保持了多维分类框架并做出调整。研... 我国亟需推进高校分类以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和整体质量提升。经过50年历程的卡内基分类得到美国及世界高等教育认可,值得在研制我国高校分类框架中充分借鉴。最新的2018版卡内基分类于2019年公布,保持了多维分类框架并做出调整。研究详细分析了2018版卡内基分类分组的标准与内涵,检查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适用性,剔除不适宜内容、合并重复项目并进行本土化修改,增添符合我国高校特征的本土化分类维度,综合构建出我国高校分类框架。卡内基分类在方向、作用、关注点、技术细节和专业精神等方面提供了启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8版卡内基分类 我国高校分类 分类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发展新机遇、新框架、新突破
14
作者 黄珊 王铭 黄瑶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0-12,共3页
“双一流”建设恰逢多项利好政策出台,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发展体系和发展序列,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新时代。高校应把握新机遇、瞄准新框架、实现新突破,实施产出导向的精细化教学管理,改善内... “双一流”建设恰逢多项利好政策出台,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发展体系和发展序列,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新时代。高校应把握新机遇、瞄准新框架、实现新突破,实施产出导向的精细化教学管理,改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以解决阻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达到一流水平的重要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高等教育 发展框架 精细化教学管理 内部治理 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举国体制对防控新冠疫情的制度优势 被引量:19
15
作者 黄瑶 王铭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7-172,共6页
我国在较短时间阶段性成功防控新冠疫情,源于新型举国体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领域上的应用。新型举国体制是对我国传统举国体制的继承与创新,由国家意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治理体系及科学技术专业知识构成,具有集中力量... 我国在较短时间阶段性成功防控新冠疫情,源于新型举国体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领域上的应用。新型举国体制是对我国传统举国体制的继承与创新,由国家意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治理体系及科学技术专业知识构成,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加注重人民当家作主等特征。新型举国体制在防控新冠疫情上的制度优势具体表现在快速正确的应急领导、专业应急队伍、市场经济提供的应急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省际"互助、基层动员与社区治理、军地协同、国内外应急支援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应急管理 新冠疫情 重大突发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治理时代高校专业评价的理念转变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新亮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6-150,共5页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了教育评价的可量化程度,驱动着高校专业评价的范式转换,即由始于假设的“小数据”转为基于证据的“大数据”评价。大数据时代的高校专业评价,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基本评价理念,注重对全过程数据源的采...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了教育评价的可量化程度,驱动着高校专业评价的范式转换,即由始于假设的“小数据”转为基于证据的“大数据”评价。大数据时代的高校专业评价,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基本评价理念,注重对全过程数据源的采集,对高校专业发展状态进行智能诊断与预警。基于学生发展理论和OBE成果导向理论,文章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高校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大数据驱动专业评价变革的实践路径,包括全域化的数据采集、精准化的数据挖掘、智能化的信息加工和多样化的评价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教育治理 专业评价 学生发展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贫困地区学困生的来源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新亮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21,共4页
在西部贫困地区,学生因学习困难或厌学而辍学的问题比较突出,加快建立学困生帮扶制度是政府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的重要部署。本研究运用西部两县农村学生的调查数据,探讨学困生的来源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一是学困生多来... 在西部贫困地区,学生因学习困难或厌学而辍学的问题比较突出,加快建立学困生帮扶制度是政府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的重要部署。本研究运用西部两县农村学生的调查数据,探讨学困生的来源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一是学困生多来自弱势群体家庭,其身心健康状况显著低于学优生;二是父母外出务工对贫困地区学困生的成绩影响不显著;三是教师支持和同伴关心对学困生成绩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对学优生则影响不显著。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学困生辅导室,实施教师辅导学困生补贴制度,引导学生间建立同伴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贫困地区 学困生 学优生 外出务工 教师支持 同伴关心 学困生辅导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