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需要心理保健 被引量:3
1
作者 何立婴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33,共2页
学校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形成健全的人格的主要场所,而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推动者。要有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就必须先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决定者,也是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人物。同时,学校的心理卫生工作也要靠教师... 学校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形成健全的人格的主要场所,而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推动者。要有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就必须先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决定者,也是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人物。同时,学校的心理卫生工作也要靠教师来推动。因此,有必要研究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需要 学校教育 学生人格 心理健康问题 教学过程 身心健康 推动者 发展 决定 社会化
全文增补中
学校心理咨询的技术
2
作者 李原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学校心理咨询 咨询员 心理问题 角色扮演 行为改变技术 儿童 情绪反应 团体咨询 认知方式 认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该给心理卫生课一席之地了!
3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42-43,共2页
该给心理卫生课一席之地了!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目前,在教师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中,没有开设学校心理卫生课程。为了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应该让学校心理卫生课程在继续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因为:学校应该注... 该给心理卫生课一席之地了!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目前,在教师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中,没有开设学校心理卫生课程。为了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应该让学校心理卫生课程在继续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因为: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卫生问题 心理卫生课 行为问题 心理健康 检出率 学生心理 教师继续教育 中小学生 学校教育 身心发展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意义、标准及促进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维良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3-35,共3页
学者们用“成熟度”来衡量一个人的生命发展状况的标准,同样用职业成熟度来作为教师职业发展情况的标准。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其实质就是促进教师职业成熟的过程,提出了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标准,进而指出如何促进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措施。
关键词 教师 职业成熟度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奖惩明 方可行 被引量:6
5
作者 高明书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20-22,共3页
奖惩明方可行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高明书奖励和惩罚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管理、教育学生必要的和有效的手段,于是有的教师就认为只要学生表现好就奖励,做错了就惩罚,唯此能激发学生向上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和塑造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奖惩明方可行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高明书奖励和惩罚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管理、教育学生必要的和有效的手段,于是有的教师就认为只要学生表现好就奖励,做错了就惩罚,唯此能激发学生向上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和塑造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际上情况并不这样简单。研究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效应 奖励和惩罚 教师 学习动机 惩罚机制 师生关系 负效应 奖惩 不良行为 负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惩罚之当与不当 被引量:2
6
作者 何立婴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3,共2页
在教育学生时,我们从来主张多奖励,少惩罚,慎用惩罚,是因为惩罚本身包含着太多的消极因素。(1)惩罚意味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法,在“技穷”的情况下,惟有利用手中的权力这最后一“招儿”了。这说明教师的教育... 在教育学生时,我们从来主张多奖励,少惩罚,慎用惩罚,是因为惩罚本身包含着太多的消极因素。(1)惩罚意味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法,在“技穷”的情况下,惟有利用手中的权力这最后一“招儿”了。这说明教师的教育能力已经到了极限。(2)惩罚向学生传达了教师对他的看法和态度,即认为学生的错误行为是故意的,而且他还不想改;教师对他自觉改正错误缺乏信心。这些信息动摇了学生的自信,并且进一步降低了学生与教师合作的意愿,破坏了师生关系。(3)经常靠惩罚来管理班级的教师可能会得到暂时的、有限的成功,但不情愿的屈从给学生带来的是情绪上的长期紧张和不快,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如果还有其他的办法,教师就不要使用惩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合作 学生 惩罚 班级 错误行为 教育能力 教育学 故意 权力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起来别害怕
7
作者 伍芳辉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学习成绩 消除焦虑的方法 心理健康 塑造法 训练方法 树立信心 心理问题 焦虑状态 记忆提取 中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惩罚切莫伤童心 被引量:1
8
作者 胡俊娟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11,共2页
所谓惩罚,无非是施以痛苦及剥夺需要。惩罚与奖赏一样,是管理者管理行为中常用的激励手段,目的是制止被管理者与群体目标不一致的行为,肯定与鼓励符合群体目标的行为。在管理行为中,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在一个群体中,有人受奖、... 所谓惩罚,无非是施以痛苦及剥夺需要。惩罚与奖赏一样,是管理者管理行为中常用的激励手段,目的是制止被管理者与群体目标不一致的行为,肯定与鼓励符合群体目标的行为。在管理行为中,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在一个群体中,有人受奖、有人受罚是正常的,优胜劣汰也是奖惩的体现。教师将惩罚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无可非议。惩罚的威慑力使学生的错误行为得到遏止,也使其他学生通过“榜样学习”得到间接经验,不敢犯类似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罚 学生 错误行为 间接经验 群体目标 教师 激励手段 威慑力 标的 制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