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朝骑射体育教育考论
1
作者 姜宇航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5,共5页
以骑射体育教育为核心,辽朝体育教育构建起捺钵骑射教育、风俗骑射教育、马球骑射教育三位一体式的体育教育模式。这种体育教育模式涵盖辽朝境内诸民族、阶层和年龄段人群,呈现出普遍性特征。通过骑射体育教育,统治者维系并发扬了契丹... 以骑射体育教育为核心,辽朝体育教育构建起捺钵骑射教育、风俗骑射教育、马球骑射教育三位一体式的体育教育模式。这种体育教育模式涵盖辽朝境内诸民族、阶层和年龄段人群,呈现出普遍性特征。通过骑射体育教育,统治者维系并发扬了契丹人的尚武精神,对辽朝人精神面貌的塑造产生深远影响。伴随辽朝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骑射体育教育形成一种军事文化和精神文化,成为其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朝 骑射 体育教育 尚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教学理解、择宜与链接设计
2
作者 潘建芬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第20期26-29,共4页
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需要体育教师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合理择宜教学要素和有效链接体育教学。本文围绕体育教师在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中的五个关键问题,从教学理解、教学择宜和教学链接设计上给予理念、思想、内容、方法... 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需要体育教师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合理择宜教学要素和有效链接体育教学。本文围绕体育教师在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中的五个关键问题,从教学理解、教学择宜和教学链接设计上给予理念、思想、内容、方法和示例等方面指导,以助力体育教师推进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教学理解 教学择宜 教学链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治疗融入中小学的逻辑理路与路径探究
3
作者 傅聪 《乐器》 2024年第4期78-81,共4页
音乐治疗应用于中小学领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本文从时代意义出发,围绕逻辑理路和实践路径探讨了音乐治疗融入中小学是“为什么、是什么、如何做”这三个关键问题,以廓清和把握音乐治疗在学校发展的未来方向,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 音乐治疗应用于中小学领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本文从时代意义出发,围绕逻辑理路和实践路径探讨了音乐治疗融入中小学是“为什么、是什么、如何做”这三个关键问题,以廓清和把握音乐治疗在学校发展的未来方向,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治疗 中小学 逻辑理路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小学生稳定拍感实验研究
4
作者 郑学铭 傅聪 《乐器》 2024年第5期54-57,共4页
稳定拍感的训练是节奏感训练的基础,其训练价值需引起音乐教育界的关注。本研究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探讨稳定拍感的学理内涵,并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检验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稳定拍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实验表明,达尔... 稳定拍感的训练是节奏感训练的基础,其训练价值需引起音乐教育界的关注。本研究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探讨稳定拍感的学理内涵,并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检验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稳定拍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实验表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获得稳定拍感;稳定拍感的学习是学生良好掌握节奏感的重要基石。此外,基于研究结果思考了其体态律动的相关研究问题与实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稳定拍感 节奏感 体态律动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润:课程美育的新指向
5
作者 林泰然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20期1-1,共1页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的有机统一,对于提升人的审美素养、道德情操、人格修为、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和“立德树人”办学理念的基础上,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的有机统一,对于提升人的审美素养、道德情操、人格修为、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和“立德树人”办学理念的基础上,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以智能化为标志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在教育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和目标上要不断改革创新。站在新的起点,在国家进入美育新时代,艺术教育处于新课标、教学新理念、课程新样态、技术信息化的变革时期,培养学生具备艺术的综合素养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未来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教育改革 心灵教育 立德树人 办学理念 知识经济 技术信息化 综合素养 以人民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异化与文化重构:中国足球振兴进程中的契约精神 被引量:5
6
作者 蒋毅 孙科 熊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40,55,共6页
中国足球的振兴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当务之急和必然要求,而中国足球运动项目文化的修正与重塑又是中国足球振兴的关键。从足球文化出发,剖析长期以来中国足球存在的痼疾,并对契约精神的异化与重构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中国足球振兴的契约精... 中国足球的振兴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当务之急和必然要求,而中国足球运动项目文化的修正与重塑又是中国足球振兴的关键。从足球文化出发,剖析长期以来中国足球存在的痼疾,并对契约精神的异化与重构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中国足球振兴的契约精神异化主要体现在自由精神、平等结构以及主体意识方面;中国足球振兴的契约精神重构需要宣扬正面行为,惩戒异化行为,鼓励多方联动,以此提升契约精神的认知度,树立契约精神的威信力,增强契约精神的统摄力,为中国足球运动项目文化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 中国足球振兴 契约精神 竞技运动项目文化 异化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目标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以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潘建芬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5-120,共6页
为理解多维目标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以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单元教学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体育课程使命赋予多维目标单元教学的可能性,多维目标单元教学符合运动习得规律,能够把学生作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之人来培养;常态篮球课... 为理解多维目标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以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单元教学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体育课程使命赋予多维目标单元教学的可能性,多维目标单元教学符合运动习得规律,能够把学生作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之人来培养;常态篮球课教学缺乏技术之上的目标设计,缺乏对学生的关照,主要体现为缺乏篮球教学设计的多维行动目标;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蕴含“认知-技能-品德”的多维目标,要有重点、有机兼顾、螺旋式上升地设计进阶目标;依据组合技术要领、体育中考需要和基本技术,进行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单元教学重难点目标确定及进阶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多维目标单元 教学设计与实施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新任教师教学适应性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傅聪 《当代音乐》 2022年第12期191-193,共3页
本研究通过依托北京教育学院新任教师培训项目的开展,历经多年培训经验的积累和研究的积极探索,揭示音乐新教师教学适应性的总体情况,以及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各阶段的问题及内在成因,以期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入职支持。
关键词 音乐 新任教师 教学适应 入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5)——以“一校一品”和“1+X”为灵魂的新校园足球课程教学模式 被引量:55
9
作者 钟勇 毛振明 潘建芬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3,共5页
当前的校园足球面临着校园足球发展与"全体学生的体育发展"的矛盾、校园足球如何与其他运动项目共同发展的问题、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比赛等工作的协调发展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文件中提出的"一校一品"... 当前的校园足球面临着校园足球发展与"全体学生的体育发展"的矛盾、校园足球如何与其他运动项目共同发展的问题、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比赛等工作的协调发展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文件中提出的"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在时间上形成交叉共振,但两者具体是怎样的关系缺乏讨论。"一校一品"应是学校明确确定一个最有特色的体育项目作为全体学生学习的主项,各个年级均以其为主要教学内容,技战术难度随年级递增,每个年级用1/2-2/3的时间进行该主项的教学,其他时间用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简学"的课程教学模式;而"一校多品"体育课程教学应是:在年级内打破班级上体育课为形式的选择性专项化体育教学模式。以"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为核心的新足球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前校园足球的基本问题。建议校园足球的理论研究应结合"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课程改革趋势与要求积极进行新校园足球的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关注并积极探索新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足球 全体性 一校一品 一校多品 体育课程教学新模式 走班制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琴和,多维组合——探讨由民歌改编的钢琴曲的创作风格
10
作者 赵楚 《北方音乐》 2020年第6期7-8,共2页
根据民歌主题改编的钢琴曲是我国钢琴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民歌的主题在这些作品中的再现和改编,也再次进行了素材的整理与重组。从创作技法上看,都以民歌曲调为主题,发展手法多以装饰变奏为主,与民族化的和声语言相结合,加以钢琴技... 根据民歌主题改编的钢琴曲是我国钢琴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民歌的主题在这些作品中的再现和改编,也再次进行了素材的整理与重组。从创作技法上看,都以民歌曲调为主题,发展手法多以装饰变奏为主,与民族化的和声语言相结合,加以钢琴技巧化的织体处理,在曲调上民族化、弹奏技法上西洋化,和声上则兼顾了中西方的进行特点并突出民族风格,给了民歌别样的音响效果,使民间旋律产生了新的色彩。因为这些民歌曲调广为流传,已成为大家非常熟悉喜欢的旋律,因而它们比较容易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接受并在教学中广泛采用;因为熟悉旋律,再去欣赏钢琴作品时,从中更能感受到传统民间音乐、钢琴特有的音色与表现手法、民族化的和声等多维组合带来的新的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 歌唱性 音型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即兴伴奏微探
11
作者 魏大松 《北方音乐》 2020年第2期54-57,共4页
弹好钢琴即兴伴奏不仅要有良好的钢琴弹奏技巧,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和声理论基础、敏锐的内心听觉和音乐审美,是一门综合学科。
关键词 即兴伴奏 和声 钢琴弹奏 音乐理解 和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