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诗史叙事场阈中的十七年诗歌 被引量:2
1
作者 霍俊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59,共4页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重写"新诗史开始,包括十七年诗歌在内的新诗史现象在新诗史叙事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动和重新阐释的过程,而这一错综复杂的变动甚至"祛魅"的过程不仅与相应的新诗史叙事的美学转换和知识...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重写"新诗史开始,包括十七年诗歌在内的新诗史现象在新诗史叙事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动和重新阐释的过程,而这一错综复杂的变动甚至"祛魅"的过程不仅与相应的新诗史叙事的美学转换和知识型构有关,更与社会转型、政治文化、时代语境等历史场阈有着相当复杂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诗歌 新诗史叙事 历史场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时期的“南方”诗学——江苏新世纪十年诗歌的一个侧面
2
作者 霍俊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7-182,共6页
一场雨在不停地下着。在南京这个城市我想到了子川、张桃洲、吴情水等诗人。如今张桃洲和吴情水已经离开了这座城市,但是阔大的梧桐树的阴影,潮湿、油腻的夫子庙,肥大的扬子江,雨水中的栀子花,苍茫的钟山,以及城市拐角处低矮的民... 一场雨在不停地下着。在南京这个城市我想到了子川、张桃洲、吴情水等诗人。如今张桃洲和吴情水已经离开了这座城市,但是阔大的梧桐树的阴影,潮湿、油腻的夫子庙,肥大的扬子江,雨水中的栀子花,苍茫的钟山,以及城市拐角处低矮的民居都让我感怀历史的无常和诗歌的巨大而“虚无”的力量。我想起《圣经》里的一段话:“已过的世代,无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时期 “南方” 诗歌 侧面 江苏 诗学 《圣经》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