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气象局天气雷达回波阻挡订正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罗丽 井高飞 +1 位作者 郭佳 尤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9,共8页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天气雷达监测网。由于我国地形起伏和高大建筑物的影响,新一代天气雷达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地形遮挡的问题。以北京南郊雷达站为例,利用3 s高分辨率地形数据,充分考虑地球曲率...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天气雷达监测网。由于我国地形起伏和高大建筑物的影响,新一代天气雷达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地形遮挡的问题。以北京南郊雷达站为例,利用3 s高分辨率地形数据,充分考虑地球曲率和标准大气折射的影响下,模拟了雷达波束遮挡。根据天气雷达估测降水系统中关于地形遮挡补偿的算法对地形遮挡部分进行补偿,同时对于新增加的建筑物遮挡,增加了人工编辑地形遮挡率。最后利用天津雷达站(未遮挡部分)和北京雷达站(遮挡部分)重合的部分来验证地形遮挡补偿的有效性;此方法显著提高了混合扫描反射率产品(HSR)及降水类一系列衍生产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地形数据 波束遮挡 遮挡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NRAD/SA雷达调制器真空开关漏气故障的分析处理 被引量:32
2
作者 胡东明 胡胜 刘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8-120,共3页
关键词 CINRAD/SA雷达 漏气故障 真空开关 调制器 雷达发射机 雷达系统 高压打火 故障原因 接收芯片 控制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识别低空风切变和辐合线方法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王楠 刘黎平 +1 位作者 徐宝祥 张建云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4-320,共7页
该文研究了利用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资料识别低空风切变和辐合线的方法,讨论了不同的计算“窗口”大小对资料预处理效果和梯度计算的影响,并对几次强对流天气进行识别、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采取先中值滤波后滑动平均,选择合适的“窗口... 该文研究了利用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资料识别低空风切变和辐合线的方法,讨论了不同的计算“窗口”大小对资料预处理效果和梯度计算的影响,并对几次强对流天气进行识别、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采取先中值滤波后滑动平均,选择合适的“窗口”能在有效去除库间脉动的同时保持中尺度信息;经过资料预处理后,从径向速度计算的切变结果与径向速度中反映的中尺度结构比较一致,能够从这些资料中自动提取辐合和切变的中尺度信息;强降水回波与风切变高值区位置、变化趋势一致;垂直切变能够提供径向风场的高低层配置信息;利用径向速度资料可以实现对风切变和辐合线的自动识别,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径向速度 辐合线 切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测量精度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丁青兰 刘黎平 +1 位作者 葛润生 徐宝祥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8,共9页
双线偏振雷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定量测量降水 ,反射率因子ZH、差反射率因子ZDR、差相移率常数KDP都可以用来反演降雨强度 ,而KDP的测量误差大小是影响反演降雨强度效果的关键。本文从理论公式出发 ,计算和分析了不同方位平均、距离平均... 双线偏振雷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定量测量降水 ,反射率因子ZH、差反射率因子ZDR、差相移率常数KDP都可以用来反演降雨强度 ,而KDP的测量误差大小是影响反演降雨强度效果的关键。本文从理论公式出发 ,计算和分析了不同方位平均、距离平均、不同谱宽σV等因素对差传播相移ΦDP测量精度的影响。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ΦDP的测量误差随着样本对数M、距离平均区间的增大而减小 ,随σV 的增大而增大 (σV=1m/s时例外 ) ,此外 ,还总结了 3种由ΦDP计算KDP的方法 ,并对这 3种方法的测量误差进行了比较 ,发现方法二的测量误差很大 ,方法一和方法三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使KDP测量精度达到 0 .1°/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传播相移 差相移率常数 反射率因子 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NRAD/SA雷达天线的辐射特性分析及其支持双线偏振升级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梁海河 徐宝祥 +3 位作者 刘黎平 高玉春 张建云 梁赞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9-708,F0003,共11页
文中较全面地测量了CINRAD/SA天线的水平和垂直共极化和交叉极化辐射数据,分析了CINRAD/SA天线的主瓣、旁瓣、交叉极化电平等天线辐射特性,并与美国WSR-88D雷达双线偏振改造前后的辐射特性进行了比较,提出了CINRAD/SA双线偏振升级后降... 文中较全面地测量了CINRAD/SA天线的水平和垂直共极化和交叉极化辐射数据,分析了CINRAD/SA天线的主瓣、旁瓣、交叉极化电平等天线辐射特性,并与美国WSR-88D雷达双线偏振改造前后的辐射特性进行了比较,提出了CINRAD/SA双线偏振升级后降低旁瓣电平的几个措施,讨论了同时发射和同时接收双线偏振收发体制下,由天线水平和垂直偏振辐射不均衡产生的ZDR误差和偏振交叉耦合项ICPR值。结果表明:(1)CINRAD/SA雷达天线具有较好的辐射性能,主瓣波束较均匀,旁瓣和交叉极化电平优于设计指标值;(2)CINRAD/SA的天线辐射性能接近于WSR-88D,CINRAD/SA天线经调整后旁瓣电平应可以满足双线偏振升级要求;(3)ZDR误差和ICPR值足够小且在统计误差范围内,能满足CINRAD/SA双线偏振改造对测量精度的要求;(4)现用天线的辐射性能可支持CINRAD/SA双线偏振升级。文中还讨论了天线馈源支撑杆对辐射特性的影响,建议CI NRAD/SA天线的偏振改造仍采用三杆支撑方式,由此产生的水平和垂直偏振与高旁瓣脊间的不匹配,可计入系统误差,通过定标予以消除。关键词:CI NRAD/SA,雷达天线,辐射特性,双线偏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RAD/SA 雷达天线 辐射特性 双线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NRAD-SA偏振雷达定量降水估测算法改进及应用评估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佳 吴艳锋 +1 位作者 罗丽 肖辉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5-319,共15页
为了提高雷达定量降水估测的精度,建立一套高精度的双偏振雷达定量降水估测方法,并对其在业务应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本文利用雨滴谱仪数据使用非球形粒子的散射模型(T-Matrix模型)进行不同偏振量的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实测雨滴谱数... 为了提高雷达定量降水估测的精度,建立一套高精度的双偏振雷达定量降水估测方法,并对其在业务应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本文利用雨滴谱仪数据使用非球形粒子的散射模型(T-Matrix模型)进行不同偏振量的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实测雨滴谱数据(DSD)进行分类拟合,实现对CSU-HIDRO(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Hydrometeor Identification Rainfall Optimization)优化降水估测算法的改进。为了评估改进后CSUHIDRO优化算法(简称CSU-HIDRO_I)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6~2017年两年汛期发生于中国华南地区的6次大范围强降水过程为评估对象,分别采用单偏振雷达定量降水估测的R(ZH)关系法(WSR-88D Precipitation Processing System,简称PPS法)和CSU-HIDRO_I法进行小时降水量估测。按照不同降水率大小以及距离雷达20~60 km和60~100 km范围分别对两种降水估测方法进行评估,并将雷达估测的小时降水量同地面雨量计小时降水量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CSU-HIDRO_I法在应用评估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评估效果,其估测精度及稳定性均较好。(2)PPS法对小雨(降水率R<2.5 mm/h)存在一定的高估,对大雨及暴雨(R>8 mm/h)存在明显低估,而CSU-HIDRO_I法能够有效的降低强降水的低估情况,同时提高了小雨的估测精度。与PPS法相比,CSU-HIDRO_I法对小雨、中雨、大雨及暴雨的估测偏差分别降低了38%、24%、17%、15%。(3)PPS法在降水估测中对离雷达的距离更为敏感,相同降水率下不同距离处的相对误差波动较大,CSU-HIDRO_I法对距离敏感性较弱,相同降水率强度下,相对误差随距离的变化波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雷达 T-Matrix模型 分类拟合 定量降水估测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偏振天气雷达双通道一致性分析与校准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斐斐 邵楠 +2 位作者 虞海锋 步志超 郭泽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76-1080,共5页
差分反射率和差分相位与双偏振天气雷达双通道一致性密切相关。以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为例,首次对包括旋转关节在内的接收通道一致性、除天线反射体以外的收发全链路一致性进行测试分析,并采用逐径向校准的方法对双通道偏差进行校准。... 差分反射率和差分相位与双偏振天气雷达双通道一致性密切相关。以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为例,首次对包括旋转关节在内的接收通道一致性、除天线反射体以外的收发全链路一致性进行测试分析,并采用逐径向校准的方法对双通道偏差进行校准。结果表明:校准前差分反射率因子最大变化范围为0.04 dB,标准差为0.0120 dB,差分相位最大变化范围为1.60°,标准差为0.3857°;校准后差分反射率因子最大变化范围为0.03 dB,标准差为0.0051 dB,差分相位最大变化范围为0.20°,标准差为0.0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关节 双通道一致性 差分反射率因子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偏振雷达在地面自动雨量观测资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井高飞 罗丽 +2 位作者 肖辉 郭佳 崔学林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89-1198,共10页
采用雨量计联合双偏振天气雷达对雨量计数据进行综合质量控制,使用反距离权重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从空间一致性上对自动雨量计进行质量控制,并用质量控制后的数据对双偏振雷达定量降水估测值(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采用雨量计联合双偏振天气雷达对雨量计数据进行综合质量控制,使用反距离权重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从空间一致性上对自动雨量计进行质量控制,并用质量控制后的数据对双偏振雷达定量降水估测值(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QPE)进行订正。利用订正后的QPE与雨量计观测值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质量控制规则,从空间及观测一致性上对自动雨量计进行综合质量控制。使用一次台风降水过程对质量控制算法的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单纯使用IDW法对雨量计进行空间一致性质量控制存在较多误判,主要是由于降水的局地突发性、结构不均匀性以及雨量计分布的稀疏性造成。结合偏振雷达,能够有效降低单纯使用空间一致性质量控制所引起的误判。经过雨量计校准订正后的QPE有了较大改善,从而提高了偏振雷达对雨量计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在台风降雨过程中,平均每小时约有5%的雨量计被认为是错误站点。综合质量控制法在雨量计分布稀疏或者处于降水边缘地带时存在一定的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雷达 反距离权重法 降水估测订正 综合质量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阳噪声气象雷达接收系统标定检验 被引量:5
9
作者 周红根 吴艳峰 +3 位作者 曹德煜 许波 乔贺 吴田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21,32,共5页
太阳是一个宽带射电噪声源,利用其射电密度即太阳能流密度,结合雷达相关参数,可计算出雷达接收的太阳射电功率理论值,对比雷达实际接收到的太阳射电功率,即能标定检验包括天线罩在内的全雷达接收系统。文中将该太阳噪声法应用在江苏省... 太阳是一个宽带射电噪声源,利用其射电密度即太阳能流密度,结合雷达相关参数,可计算出雷达接收的太阳射电功率理论值,对比雷达实际接收到的太阳射电功率,即能标定检验包括天线罩在内的全雷达接收系统。文中将该太阳噪声法应用在江苏省气象局部署的8部CINRAD/SA雷达上,开展了两年多的试运行标定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太阳噪声法对雷达全链路接收系统的标定检验,能客观反映出雷达接收系统回波强度的标定状况,从而提高了组网天气雷达回波强度的客观性和一致性,提高雷达数据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噪声 回波强度 标定 太阳能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屯昌儋州台风雨带龙卷双偏振雷达探测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昭春 朱君鉴 +2 位作者 张持岸 孙剑 王瑶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86-1098,共13页
分析了2019年8月29日发生在海南省屯昌县和儋州市龙卷过程的海口双偏振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龙卷发生在台风杨柳右前方大约370 km处的台风雨带中的对流风暴单体中,两次龙卷发生都与风暴合并有关联,一次发生在风暴单体合并前12 min,一次... 分析了2019年8月29日发生在海南省屯昌县和儋州市龙卷过程的海口双偏振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龙卷发生在台风杨柳右前方大约370 km处的台风雨带中的对流风暴单体中,两次龙卷发生都与风暴合并有关联,一次发生在风暴单体合并前12 min,一次发生在风暴单体合并后5 min。单体合并导致风暴反射率因子增强,风暴高度增高,风暴中气旋迅速增强。两次龙卷,雷达都探测到龙卷涡旋特征(TVS),探测到TVS的时间比龙卷发生时间分别提前27 min和5 min。龙卷发生前对应龙卷涡旋特征位置的相关系数(CC)值没有变化,龙卷发生时,龙卷涡旋特征位置的CC值突然减小到0.8以下,龙卷发生后CC的低值特征持续了20 min以上。两次龙卷都有后部风暴单体并入,龙卷发生在主风暴单体的后部、两个风暴单体合并的连接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单体合并 双偏振参数 零滞后相关系数 龙卷涡旋特征 龙卷碎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精细分辨率雷达探测强对流效果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睿 伍志方 +6 位作者 林青 张阿思 陈超 王明筠 孙召平 邢飞 侯中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3-336,共14页
简要介绍了改进精细分辨率雷达所涉及的提高空间分辨率和智能化、快速扫描等技术。利用改进后的雷达精细分辨率数据和原始分辨率数据,对不同强天气类型的探测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精细分辨率数据可获得比原始分辨率数据更大的... 简要介绍了改进精细分辨率雷达所涉及的提高空间分辨率和智能化、快速扫描等技术。利用改进后的雷达精细分辨率数据和原始分辨率数据,对不同强天气类型的探测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精细分辨率数据可获得比原始分辨率数据更大的相对径向速度,辐合辐散和速度极值也更明显;获取更为清晰的超级单体结构以及龙卷涡旋特征和龙卷碎片特征等,更早识别出对流单体和雷暴云团;采用精细分辨率数据进行定量降水估计的精度与原始分辨率数据相当或略有提升。改进后精细分辨率数据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双偏振)雷达观测特征,在对中小尺度强对流回波监测和识别的实际业务中具有较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分辨率雷达 对流单体 中气旋 TVS Q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天气雷达S型回波强度的定标细则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志武 钟涛 +1 位作者 汪章维 林忠南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3,共4页
根据天气雷达的气象方程,结合多年来关于天气雷达的适配参数测量、系统调整和回波强度定标的实践经验,并广泛地综合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设计人员的建议,给出了CINRAD-S回波强度的定标原理、工作流程和定标细则,特别是CINRAD-S定标相... 根据天气雷达的气象方程,结合多年来关于天气雷达的适配参数测量、系统调整和回波强度定标的实践经验,并广泛地综合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设计人员的建议,给出了CINRAD-S回波强度的定标原理、工作流程和定标细则,特别是CINRAD-S定标相关的适配参数分析,列举了定标结果,这对CINRAD准确探测天气回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天气雷达 回波强度 定标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首批双偏振天气雷达标定试验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泽勇 周钦强 +2 位作者 步志超 陈玉宝 杜云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11198-11204,共7页
中国很多新一代天气雷达正在或已经进行了双偏振升级改造,双偏振雷达将在未来业务应用中发挥极大的作用,而雷达标定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其应用效益。以中国首批业务化双偏振天气雷达(广州、阳江、韶关、梅州、厦门)开展双偏振技术试验的标... 中国很多新一代天气雷达正在或已经进行了双偏振升级改造,双偏振雷达将在未来业务应用中发挥极大的作用,而雷达标定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其应用效益。以中国首批业务化双偏振天气雷达(广州、阳江、韶关、梅州、厦门)开展双偏振技术试验的标定数据为研究对象,从机内标定、接收链路标定、全链路标定及旋转关节标定共4方面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机内标定和接收链路标定基本满足技术要求,但部分雷达受到不定期的外界电磁干扰,影响了噪声系数的标定,需进一步净化电磁环境;全链路标定结果表明,5部雷达系统ZDR误差分别为:-0.38、0、0.38、0.44、-1.38 dB,系统误差整体偏大,这与基层雷达台站缺乏实时有效的监测方法有关;旋转关节标定表明,由旋转关节引入的一致性偏差是动态变化的,具有不确定性,对差分反射率和差分传播相移的测量结果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旋转关节的磨损,需要对其影响进行长期跟踪检测。这些结果可为后续双偏振雷达升级改造、运行评估及制定双偏振雷达业务化标定流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雷达 一致性 标定 接收机 旋转关节 全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新一代天气雷达被压制性干扰实例分析
14
作者 刘昉 侯亮 +2 位作者 李学华 丁明星 张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7-10,共4页
基于压制式干扰模型,描述了重庆陈家坪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Z9230)在2012年4月27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受到外界强射频杂波干扰现象:气象目标回波信号被完全淹没,速度信息被压制。主要对雷达受到干扰后引起的相关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并且... 基于压制式干扰模型,描述了重庆陈家坪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Z9230)在2012年4月27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受到外界强射频杂波干扰现象:气象目标回波信号被完全淹没,速度信息被压制。主要对雷达受到干扰后引起的相关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并且对新一代天气雷达(SA)接收机保护器的维护技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 压制式干扰 接收机保护器 无源限幅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NRAD/SA天线伺服系统轴角箱多次故障的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胡东明 刘强 +3 位作者 程元慧 吴少峰 胡胜 杨朝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4-117,I0003,共5页
轴角箱是CINRAD/SA雷达天伺系统中联系数字控制电路与机械电机的关键环节,它的故障造成雷达系统报警不断,方位环节故障将导致终端产品出现蜘蛛网状回波,俯仰环节故障则导致系统无法工作。为了降低轴角箱故障造成对雷达正常运行的影响,... 轴角箱是CINRAD/SA雷达天伺系统中联系数字控制电路与机械电机的关键环节,它的故障造成雷达系统报警不断,方位环节故障将导致终端产品出现蜘蛛网状回波,俯仰环节故障则导致系统无法工作。为了降低轴角箱故障造成对雷达正常运行的影响,通过对广州雷达站前后出现的5次同类故障的综合分析,总结得出问题多出现在轴角箱的激磁电压环节,原因是由于天线罩温度高、湿度大,导致部分元器件出现性能退化。针对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之后,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RAD/SA雷达 轴角箱故障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A总线到DSP-Link II总线转换适配器的设计(二)——Windows NT设备驱动程序的研制
16
作者 何建新 许永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03-205,共3页
在下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方法。并以此为例深入讨论了下的开发方法。Windows NTWindows
关键词 ISA总线 DSP-LinkⅡ总线 设计 Windows NT 设备驱动程序 研制 总线转换适配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通信与成像卡塞格林形式收发光学天线结构初解 被引量:2
17
作者 毛玉林 舒仕江 +3 位作者 吴艳锋 张国亮 马骁 任晓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2-426,共5页
在激光通信和成像系统中,卡塞格林形式的光学天线不论作为激光信号收发装置还是光学成像装置,像差的存在必然会降低其信号强度和成像质量等性能。通过分析三级像差理论和光学天线微扰理论,依据天线增益因子与遮挡比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 在激光通信和成像系统中,卡塞格林形式的光学天线不论作为激光信号收发装置还是光学成像装置,像差的存在必然会降低其信号强度和成像质量等性能。通过分析三级像差理论和光学天线微扰理论,依据天线增益因子与遮挡比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方便快捷求解卡塞格林式光学天线结构的方法。此方法在考虑光学天线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满足光学系统设计的体积尺寸、像差的要求,在仅知道光学系统焦距、主次镜间距和遮挡比的情况下,可以快捷求出光学天线结构参数。不但给出了四类卡塞格林式光学天线的光学结构参数计算公式,并且结合实际使用对不同的适用场合进行说明及优缺点对比。通过四种典型光学天线的实例计算结果和最优结果比对,表明此方法是一种方便快捷精准求解卡塞格林式的光学天线结构的方法,在工程上具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遮挡比 卡塞格林天线 初始结构求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镜成像原理的微波阵列快速成像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继龙 李业振 +1 位作者 刘勇 王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7-1116,共10页
微波成像技术在雷达、制导、引信、安防、医疗等领域有极大的应用需求,本文研究了基于透镜成像原理的微波阵列快速成像技术,通过分析透镜成像系统的成像特性以及成像算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阵列成像的快速算法,该方法仅需要执行一次IFFT(... 微波成像技术在雷达、制导、引信、安防、医疗等领域有极大的应用需求,本文研究了基于透镜成像原理的微波阵列快速成像技术,通过分析透镜成像系统的成像特性以及成像算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阵列成像的快速算法,该方法仅需要执行一次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运算即可获得目标的像.所提出的新方法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具有较快的运算速度.最后进行了成像验证,采用微波暗室测试散射源近场数据,通过快速成像算法计算目标的像,实验结果证明新算法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透镜 微波成像 雷达 目标识别 智能天线 相控阵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毫米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透镜成像技术的转台ISAR成像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继龙 王栋 张继康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3-128,共6页
常规转台成像需要目标部件与探测设备之间存在不同的相对运动,对于非连续转动的步进转台系统,该成像方法无效。为了解决步进转台成像难题和消除对目标部件多普勒频移的成像依赖性,提出将虚拟透镜成像技术应用到转台成像系统中,通过分析... 常规转台成像需要目标部件与探测设备之间存在不同的相对运动,对于非连续转动的步进转台系统,该成像方法无效。为了解决步进转台成像难题和消除对目标部件多普勒频移的成像依赖性,提出将虚拟透镜成像技术应用到转台成像系统中,通过分析新成像系统的特性,针对转台主动式成像进行了算法拓展,给出了转台成像算法模型,优化了相位补偿方法。最后进行了被动式和主动式步进转台成像仿真,获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新转台成像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台成像 虚拟透镜成像 逆合成孔径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微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半全息圆柱扫描成像新方法
20
作者 张继康 张继龙 +1 位作者 姚广峰 王栋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60,共6页
在采用一维线阵进行圆柱扫描成像时,若一维线阵为一发多收或多发多收,并且所有线阵单元同时接收信号,则此时合成的二维柱面阵列为半全息阵列,即沿一维线阵方向为常规阵列或半主动阵列,沿柱面扫描方向为全息阵列,对于这种半全息阵列,现... 在采用一维线阵进行圆柱扫描成像时,若一维线阵为一发多收或多发多收,并且所有线阵单元同时接收信号,则此时合成的二维柱面阵列为半全息阵列,即沿一维线阵方向为常规阵列或半主动阵列,沿柱面扫描方向为全息阵列,对于这种半全息阵列,现有的常规计算成像方法失效。虚拟透镜成像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成像技术,可兼容不同的技术体制,并且适用于远、中、近以及超近距离目标的成像。为了解决上述半全息圆柱扫描成像难题,针对半全息阵列的特点,深入研究了虚拟透镜成像技术,提出了一种半全息圆柱扫描快速成像算法,最后进行了成像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透镜成像 微波成像 微波全息成像 转台成像 圆柱扫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