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向过载下陀螺加速度计磁悬浮控制方法研究
1
作者 王龙 李亮 +2 位作者 盛安冬 朱志刚 任墨璇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9,共9页
摆式积分陀螺加速度计作为单轴敏感加速度计,安装于惯性导航系统,一般使用情况下它敏感输入轴方向的视加速度,同时会受到垂直于输入轴方向的横向加速度的作用。针对摆式积分陀螺加速度计受到横向加速度作用时产生浮子绕输入轴进动周期... 摆式积分陀螺加速度计作为单轴敏感加速度计,安装于惯性导航系统,一般使用情况下它敏感输入轴方向的视加速度,同时会受到垂直于输入轴方向的横向加速度的作用。针对摆式积分陀螺加速度计受到横向加速度作用时产生浮子绕输入轴进动周期性摆动幅度大,从而影响仪表精度的问题,进行了浮子受力分析,建立了横向加速度和敏感加速度同时作用下的浮子径向动力学方程。在磁悬浮纯比例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磁悬浮比例积分控制方法,由此提供更大磁悬浮支撑刚度来克服摆力矩和消除静态误差,实现抑制浮子摆动幅度。对两种控制方法下的浮子径向运动进行了Simulink仿真与对比,当横向加速度0.866g和敏感加速度0.5g同时作用时,浮子径向磁悬浮位置进动周期性波动±0.62μm减小到±0.24μm;当横向加速度3g和敏感加速度1g同时作用时,浮子径向磁悬浮位置进动周期性波动±2.2μm减小到±0.74μm。通过摆式积分陀螺加速度计开展离心试验进行对比,当横向加速度3.15g和敏感加速度0.313g时,浮子径向磁悬浮位置进动周期性波动±2μm减小到±0.5μm,当横向加速度和敏感加速度同时变化时,浮子径向磁悬浮位置进动周期性波动减小50%左右。结果表明磁悬浮比例积分控制方法比磁悬浮纯比例控制方法能够大幅抑制浮子径向摆动,摆动幅度缩小50%及以上。该方法具有实用的工程意义,可以提升摆式积分陀螺加速度计受到横向加速度作用时的仪表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式积分陀螺加速度计 磁悬浮 位置 横向加速度 浮子 径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惯量积测量的支撑结构设计研究
2
作者 荣吉利 李剑峰 +4 位作者 周晓俊 李亮 杨梓航 刘睿 程修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9,共8页
针对惯性仪表组件高精度惯量积测量中的无干扰力矩支撑方式需求,设计了径向气浮和轴向气浮相结合的组合气体轴承作为非接触支撑结构.为了研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建立其理论模型,结合计算流体力学进行仿真,同时设计并搭建试验装置验证... 针对惯性仪表组件高精度惯量积测量中的无干扰力矩支撑方式需求,设计了径向气浮和轴向气浮相结合的组合气体轴承作为非接触支撑结构.为了研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建立其理论模型,结合计算流体力学进行仿真,同时设计并搭建试验装置验证仿真的准确性.研究表明仿真与试验结果相近,并且发现非接触支撑结构的轴向承载力是惯量积测量时的薄弱处,结合参数化建模开展了轴向承载力提升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支撑结构中的转子套筒大径有利于提高轴向承载力;结构改进后,轴向承载力提升182.98%,惯量积测量时的旋转速度上限提升54.10%,测量精度提升4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气体轴承 承载能力 数值模拟 非接触支撑 惯量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永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李金栋 郝永勤 +3 位作者 孙旭 沈鹏 韩瑞 周栋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4-1074,共11页
永磁材料在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和优化永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较为全面的综述了机器学习在永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学习流程和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 永磁材料在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和优化永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较为全面的综述了机器学习在永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学习流程和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综述了机器学习技术在微观特性分析与结构优化、磁性能预测与成分优化、探索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机器学习在永磁材料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包括数据维度高、样本量有限、噪音干扰大、缺失值较多等。在未来研究中,应深入研究并探索新的算法和优化策略,扩充数据集规模,以及结合智能化实验技术加快永磁材料的研发与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材料 机器学习 磁特性分析 磁性能预测 材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驱动机械臂滑模控制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牛瑞燕 许午啸 刘金琨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8-355,共8页
针对非线性、强耦合的欠驱动两杆机械臂Pendubot,提出了一种在倒立不稳定平衡点邻域内局部线性化的基于Hurwitz稳定判据的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定义一个分别由主动臂和欠驱动臂的角位置、角速度跟踪误差的线性组合滑模面。通过Lyapunov稳... 针对非线性、强耦合的欠驱动两杆机械臂Pendubot,提出了一种在倒立不稳定平衡点邻域内局部线性化的基于Hurwitz稳定判据的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定义一个分别由主动臂和欠驱动臂的角位置、角速度跟踪误差的线性组合滑模面。通过Lyapunov稳定性分析保证了系统的所有状态能够到达滑模面并保持在滑模面上,根据滑模面条件,降低原系统的阶数,再令降阶系统满足Hurwitz稳定判据,从而原系统渐进稳定,其所有状态变量最终收敛于平衡点,同时得到滑模面参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法易于实现,能够抵抗一定的外界干扰,对模型的参数摄动不敏感、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机械臂 PENDUBOT 滑模控制 LYAPUNOV HURWITZ 平衡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陀螺加速度计精细化建模仿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荣吉利 杨梓航 +4 位作者 周晓俊 李亮 李剑峰 刘睿 程修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3-1240,共8页
研究陀螺加速度计精细化建模仿真分析方法.对整表结构进行了有限元网格划分,采用螺栓单元法进行简化处理,通过虚质量法对高密度浮油进行建模,计算外环轴轴承相关参数,并通过刚度轴承建模法进行仿真,建立了精细化陀螺加速度计有限元仿真... 研究陀螺加速度计精细化建模仿真分析方法.对整表结构进行了有限元网格划分,采用螺栓单元法进行简化处理,通过虚质量法对高密度浮油进行建模,计算外环轴轴承相关参数,并通过刚度轴承建模法进行仿真,建立了精细化陀螺加速度计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模态测试与模态仿真相对比,验证了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研究了在过载条件下外环轴轴承预紧力对仪表浮子质心偏移的影响,并据此进一步分析了预紧力对整表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升外环轴预紧力有助于提高整表精度;过高的预紧力会导致精度下降,预紧力对于精度的影响大小也与视加速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加速度计 有限元仿真 模态测试 误差预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纵模振荡种子源的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分析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仕豪 郑也 +4 位作者 于淼 李思源 曹镱 王军龙 王学锋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51,共14页
基于多纵模振荡种子源的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具有光路简单、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成本低等特点,在实际工程应用以及在空间受限的载荷平台上有着显著优势,是高功率光谱合成的理想子束模块。受自脉冲效应的影响,多纵模振荡种子源的时域特性较... 基于多纵模振荡种子源的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具有光路简单、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成本低等特点,在实际工程应用以及在空间受限的载荷平台上有着显著优势,是高功率光谱合成的理想子束模块。受自脉冲效应的影响,多纵模振荡种子源的时域特性较差,导致放大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光谱展宽与受激拉曼散射效应。这限制了其输出功率的进一步提升并降低了其光谱纯度。本文首先介绍了4种常见的窄线宽种子源,并重点分析了多纵模振荡种子源中自脉冲效应产生的机理及抑制方法,对优化多纵模振荡种子源和放大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归纳总结了近几年的技术突破与研究成果,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分析。本文研究对基于多纵模振荡种子源的窄线宽激光器的功率提升和光谱优化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线宽 光纤激光器 多纵模振荡种子源 自脉冲 复合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载体动力学特征的智能多源自主导航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巍 孟凡琛 +2 位作者 徐小明 初未萌 吴志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0-559,共10页
多源自主导航系统技术是新一代国家综合定位、导航与授时(PNT)体系下终端用户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面向新一代健壮性综合PNT体系跨场景的导航任务,多源自主导航系统面临着智能化的迫切需求。针对复杂导航行为决策可信性问题,提出了融合... 多源自主导航系统技术是新一代国家综合定位、导航与授时(PNT)体系下终端用户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面向新一代健壮性综合PNT体系跨场景的导航任务,多源自主导航系统面临着智能化的迫切需求。针对复杂导航行为决策可信性问题,提出了融合载体动力学特征的智能多源自主导航基本概念,归纳了其实践中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系统阐述了深度融合载体动力学特征与人工智能方法的多源自主导航理论框架与方法内涵,为智能多源自主导航系统的理论、方法及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综合PNT体系 多源自主导航 载体动力学特征 可信性 智能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加工陶瓷电刷架绝缘性能增强技术研究
8
作者 李彦博 严思澄 胡银苹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118,共6页
为提高可加工陶瓷电刷架组件在高潮湿环境下的绝缘性能,在可加工陶瓷表面构建了不同类型有机硅烷膜层,并对其微观形貌结构、接触角、表面粘接强度以及吸湿率进行测试,研究了KH-560、KH-570以及含氟硅烷等膜层对环氧胶粘接强度以及吸湿... 为提高可加工陶瓷电刷架组件在高潮湿环境下的绝缘性能,在可加工陶瓷表面构建了不同类型有机硅烷膜层,并对其微观形貌结构、接触角、表面粘接强度以及吸湿率进行测试,研究了KH-560、KH-570以及含氟硅烷等膜层对环氧胶粘接强度以及吸湿性的影响,归纳出膜层增强可加工陶瓷电刷架抗潮湿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KH-560有机硅烷在可加工陶瓷电刷架表面形成的膜层厚度为40μm左右,同时经KH-560偶联剂表面处理后的电刷架产品对水的接触角从9.2°提高到42.8°,吸湿率降低58.3%以上,憎水性显著提高,即使在相对湿度为90%的环境下,绝缘电阻仍能达到220 MΩ以上,表现出优异的绝缘性能,使其在高潮湿环境下的绝缘可靠性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 可加工陶瓷 吸潮 绝缘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不平衡补偿的加速度计二次项系数的精确标定方法
9
作者 李巍 李大庆 +1 位作者 汤莉 刘逸康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300,共8页
针对精密离心机标定加速度计时其动不平衡误差将引入虚假二次项,导致加速度计二次项系数标定精度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动不平衡补偿的加速度计二次项系数精确标定方法。通过对称安装两只参考加速度计作为桥梁,提出轮询调度法和动不平衡误... 针对精密离心机标定加速度计时其动不平衡误差将引入虚假二次项,导致加速度计二次项系数标定精度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动不平衡补偿的加速度计二次项系数精确标定方法。通过对称安装两只参考加速度计作为桥梁,提出轮询调度法和动不平衡误差实时补偿技术,分离并抑制了离心机动不平衡误差对测试加速度计标定精度的影响,显著提升了二次项系数的标定准确性。参考加速度计表现出较稳定的不确定度,验证了其作为动不平衡实验基准器件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将加速度计二次项系数标定不确定度由2.59×10^(-6) g/g^(2)降低至5.83×10^(-8) g/g^(2),为高精度加速度计标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离心机 动不平衡 加速度计 二次项系数 不确定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参数定结构方向余弦阵解算方法
10
作者 魏宗康 石悦 魏林涛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与载体直接固连,通过方向余弦阵描述载体相对导航坐标系的姿态。当载体相对导航坐标系发生变化时,需对包含九个参数的方向余弦矩阵微分方程组进行更新。针对基于九个参数的方向余弦阵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探讨了减少参...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与载体直接固连,通过方向余弦阵描述载体相对导航坐标系的姿态。当载体相对导航坐标系发生变化时,需对包含九个参数的方向余弦矩阵微分方程组进行更新。针对基于九个参数的方向余弦阵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探讨了减少参数个数的可行性。首先推导少参数定结构方向余弦阵解算的通用公式,然后分别分析八参数、七参数和六参数方向余弦阵的解算方法,最后在大动态实验设备上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位置精度均在十米数量级,六参数法的计算效率比九参数法提升34.6%,与四元数法相当,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系统 方向余弦矩阵 全姿态 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稳定回路H_∞鲁棒控制设计 被引量:10
11
作者 魏宗康 徐强 +1 位作者 夏刚 杨雨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3期1-8,共8页
平台是一个耦合系统 ,表现在转动惯量耦合和力矩耦合。在设计稳定回路时平台模型与实际物理模型有差别 ,因此要求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鲁棒稳定性。 H∞ 控制理论是目前解决鲁棒控制问题比较成功且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本文利用 H∞ 控制... 平台是一个耦合系统 ,表现在转动惯量耦合和力矩耦合。在设计稳定回路时平台模型与实际物理模型有差别 ,因此要求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鲁棒稳定性。 H∞ 控制理论是目前解决鲁棒控制问题比较成功且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本文利用 H∞ 控制理论 ,研究了平台稳定回路多输入多输出 ( MIMO)控制器的设计。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 ,验证了控制器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稳定回路 动力学方程 H∞鲁棒控制 设计 耦合系统 平台模型 计算机仿真 三轴陀螺稳定平台 单变量系统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轴平台伺服系统建模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魏宗康 夏刚 +1 位作者 高桂杰 徐强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5期6-10,19,共6页
从四轴平台框架系统的坐标系,推导出角速度变换与力矩变换,得到四轴平台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以及完整的伺服系统方块图。最后通过计算机对所建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四轴平台的基本运动规律。
关键词 四轴平台 伺服系统 建模研究 角速度变换 动力学方程 仿真计算 力矩变换 火箭 大姿态角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光纤陀螺标度因数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晶 王巍 +1 位作者 王学锋 杨学礼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082-4087,共6页
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原理上具有磁敏感性低、温度稳定性好及抗辐照等特点,是光纤陀螺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方向。很多学者研究了其零偏特性,但未见对其标度因数的研究报道。研究了光子晶体光纤陀螺标度因数的误差构成,并试验测量了光子晶体光... 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原理上具有磁敏感性低、温度稳定性好及抗辐照等特点,是光纤陀螺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方向。很多学者研究了其零偏特性,但未见对其标度因数的研究报道。研究了光子晶体光纤陀螺标度因数的误差构成,并试验测量了光子晶体光纤环引入的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光子晶体光纤陀螺标度因数具有更稳定的温度和辐照特性,在-40^+70℃的温度范围内,标度因数重复性为242.3×10-6(未补偿时),约为普通光纤陀螺的1/2。在经历总剂量为50 krad(Si)的辐照后,光纤陀螺标度因数变化109×10-6,重复性和非线性没有明显变化,比普通光纤陀螺稳定1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陀螺 标度因数 温度 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微谐振加速度计高精度相位闭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岩 张玲 邢朝洋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8-692,共5页
硅微谐振加速度计因具有小体积优势和高精度潜力,成为硅微惯性传感器研制的热点之一。高精度相位闭环控制系统是决定硅微谐振加速度计精度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分析硅微谐振加速度计工作机理的基础上,从闭环控制系统设计的角度,分析了相... 硅微谐振加速度计因具有小体积优势和高精度潜力,成为硅微惯性传感器研制的热点之一。高精度相位闭环控制系统是决定硅微谐振加速度计精度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分析硅微谐振加速度计工作机理的基础上,从闭环控制系统设计的角度,分析了相位闭环控制回路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可以消除匀加速误差的高精度三阶无静差相位闭环控制方案。给出了设计思路,研究了环路性能测试方法,讨论了闭环系统相位误差的来源与抑制方法。所设计的闭环回路在0.1 Hz处静态增益为170 dB,启动时间小于20 ms,实测带宽为432 Hz,全温范围内相位闭环回路相差变化0.84°,系统参数满足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谐振加速度计 相位闭环 三阶无静差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矢量水听器阵列的定向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桂英 刘慧敏 +2 位作者 邢丽萍 张国军 张文栋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93,97,共4页
随着信号频率的不断降低,标量水听器阵列在保持一定增益、束宽的条件下,阵列孔径越来越大;而且,标量水听器阵列的方位分辨存在左右舷模糊的问题。而矢量水听器阵列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文中采用三元均匀线阵进行实验,分别从阵列单频信号... 随着信号频率的不断降低,标量水听器阵列在保持一定增益、束宽的条件下,阵列孔径越来越大;而且,标量水听器阵列的方位分辨存在左右舷模糊的问题。而矢量水听器阵列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文中采用三元均匀线阵进行实验,分别从阵列单频信号定向、阵列增益和阵列的静、动态目标方位历程估计三个方面对标量水听器阵列和矢量水听器阵列的定向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矢量水听器阵列的灵敏度更高,定向和定位更精确,能够克服左右舷模糊问题,能够获得更高的信噪比,不仅能对静态目标进行方位估计,而且还能对动态目标进行方位估计,表明矢量水听器阵列在提取信号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量水听器阵列 矢量水听器阵列 信噪比 定向 方位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服务低速率数字光载射频系统中的新型自动增益控制算法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文 陈爱新 +3 位作者 王学锋 陈远航 刘晓滨 姚宜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0-1097,共8页
带通采样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得数字光载射频(DRoF)通信系统在射频信号传输中具有显著优势,而且系统通过进一步采用数据压缩技术可实现多服务信号的低比特率传输。然而,系统进行数据压缩的同时会极大降低输入动态范围。基于对数据压缩... 带通采样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得数字光载射频(DRoF)通信系统在射频信号传输中具有显著优势,而且系统通过进一步采用数据压缩技术可实现多服务信号的低比特率传输。然而,系统进行数据压缩的同时会极大降低输入动态范围。基于对数据压缩参数的理论分析,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快速两级自动增益控制(FST-AGC)算法。该算法采用周期内多阈值判定机制来调整链路增益,具有高稳定、准确和快速响应等特性。通过在数字域和模拟(RF)域进行两级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输入动态范围大大提高。该算法被成功应用到能够同时支持3家移动运营商(MONs)所有服务的多服务低速率DRoF系统中。理论计算、软件仿真和系统测试结果都验证了该算法具有显著优势和良好性能。该算法可应用在其他各种新型网络通信系统中,如物联网(IoT)、射频识别(RFID)和未来的5G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光载射频通信系统 自动增益控制 数据压缩 快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球形转子压电作动器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超 李繁 +2 位作者 严小军 贾兵 沙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3-16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声场悬浮的非接触式球形转子压电作动器,由压电陶瓷激发碗式定子产生两相B04驻波并合成一高声强行波,进而诱发高声强声场来同时悬浮和驱动球形转子。建立了非接触式球形转子压电作动器的有限元模型,对定子进行了动力学... 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声场悬浮的非接触式球形转子压电作动器,由压电陶瓷激发碗式定子产生两相B04驻波并合成一高声强行波,进而诱发高声强声场来同时悬浮和驱动球形转子。建立了非接触式球形转子压电作动器的有限元模型,对定子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确定了结构方案,最后加工、制造了样机。通过试验得到了定子的振动参数,搭建了整个样机的测试系统,对其悬浮和驱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球形转子在近声场的作用下成功地实现了非接触式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动作器 动力学分析 声悬浮 非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光梳的精密离心机动态半径外基准测量
18
作者 周思宇 马宇轩 +5 位作者 贺栋 张春京 汤莉 刘欣 王姗姗 吴冠豪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8,共10页
为实现对精密离心机动态半径的精准测量,基于双光梳测距技术的高测速、高精度、绝对测距优势,结合柱面镜与会聚光路组成的空间光学布局,建立了离心机动态半径外基准测量系统。介绍了基于双光梳测距的外基准测量装置构成及其工作原理,分... 为实现对精密离心机动态半径的精准测量,基于双光梳测距技术的高测速、高精度、绝对测距优势,结合柱面镜与会聚光路组成的空间光学布局,建立了离心机动态半径外基准测量系统。介绍了基于双光梳测距的外基准测量装置构成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柱面镜靶标曲率半径误差与装调误差对动态半径测量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互补偿误差修正方法。然后,搭建实验系统对精密离心机在不同加速度下的动态半径进行了实时测量,评估了静态测量精度和动态测量精度。最后,分析了测量误差的来源并提出了系统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有效测量出加速度在0g~15g内的动态半径变化量。在2 kHz的重频差下进行20次滑动平均,动态测量精度优于0.56μm,动态半径最大值为204.90μm,满足精密离心机动态半径的高速、高精度测量要求,可用于提升离心机加速度标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测距 精密离心机 动态半径 外基准 双光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仿真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慧敏 葛永强 +2 位作者 常亚辉 张晓磊 庞继文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5-138,共4页
介绍了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常用的坐标系以及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采用矢量控制方法实现电机的转速控制。在MATLAB6.5中的Simulink环境下,通过建立PMSM本体、坐标变换、电源逆变器、PI调节器等模块,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 介绍了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常用的坐标系以及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采用矢量控制方法实现电机的转速控制。在MATLAB6.5中的Simulink环境下,通过建立PMSM本体、坐标变换、电源逆变器、PI调节器等模块,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速度和电流双闭环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正确性与可行性,为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MATLAB仿真 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敏感线圈的温度漂移特性与绕圈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巍 张桂才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1期42-46,共5页
敏感线圈的热非互易性是引起光纤陀螺温度漂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人们多采用四极对称技术(QAD)绕制光纤线圈。本文结合光纤陀螺研制中的实际状态,对Mohr温度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推广,研究了非理想QAD环圈结构的温度漂移特... 敏感线圈的热非互易性是引起光纤陀螺温度漂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人们多采用四极对称技术(QAD)绕制光纤线圈。本文结合光纤陀螺研制中的实际状态,对Mohr温度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推广,研究了非理想QAD环圈结构的温度漂移特性。这对于光纤陀螺及其环圈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仪表 光纤陀螺 温度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