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平原区晚中生代安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渠洪杰 王尔国 +3 位作者 张磊 李海龙 康艳丽 胡健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47-3556,共10页
本文对北京平原区Jr173井和Jr176井安山岩进行了SHRIMP和LA-LCP-MS锆石U-Pb定年,用以精确限定北京平原区火山岩时代、盆地形成与地貌转变之间的关系。2个安山岩中的锆石多晶型良好,具有典型的生长环带和较高的Th/U比值,显示其为岩浆锆石... 本文对北京平原区Jr173井和Jr176井安山岩进行了SHRIMP和LA-LCP-MS锆石U-Pb定年,用以精确限定北京平原区火山岩时代、盆地形成与地貌转变之间的关系。2个安山岩中的锆石多晶型良好,具有典型的生长环带和较高的Th/U比值,显示其为岩浆锆石。Jr173井底部安山岩14颗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可分为两组,其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22.6Ma和138.4Ma;Jr176底部安山岩53颗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2.63Ma,表明该期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与前人认为的侏罗纪有较大区别。结合前人资料,北京地区沿着黄庄-高丽营断裂一线形成断陷盆地,西部隆升为山脉,东部下降为平原,就其安山岩喷发时代、空间展布和盆地发育特征而言,可视为中国东部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平原 安山岩 锆石U-Pb定年 早白垩世 黄庄.高丽营断裂 伸展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