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天山帕尔塔格西铜矿床成矿斑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1
作者 朱宝彰 柳献军 +6 位作者 王核 邢春辉 王振宏 高昊 白洪阳 黄亮 王堃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9,共13页
东天山地区的帕尔塔格西铜矿床位于小热泉子石炭纪岛弧带上。本次研究对帕尔塔格西铜矿床的成矿岩体花岗闪长斑岩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分析。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显示其形成年龄为338.5±1.6 Ma(MSWD=0.92, n=47),... 东天山地区的帕尔塔格西铜矿床位于小热泉子石炭纪岛弧带上。本次研究对帕尔塔格西铜矿床的成矿岩体花岗闪长斑岩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分析。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显示其形成年龄为338.5±1.6 Ma(MSWD=0.92, n=47),属晚石炭世。帕尔塔格西花岗闪长斑岩具有高SiO2(69.16%~72.88%)、Al_(2)O_(3)(13.84%~14.76%)、Na_2O(4.02%~4.28%)、Sr(594~681μg/g)含量和Sr/Y值(77~84)以及低的Y(<9μg/g)含量,为准铝质到过铝质(A/CNK=0.99~1.07),Mg~#值为37~43,同时具有亏损Nb、Ta、P和Ti等高场强元素,但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和轻稀土元素((La/Yb)_N=8.78~9.90)的特征,表明其属于埃达克岩。岩石的(~(86)Sr/~(87)Sr)_i(0.704066~0.704178)、εNd(t)(6.8~7.0)以及锆石εHf(t)(10.2~21.9)值均指示其源于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基于对帕尔塔格西花岗闪长斑岩系统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同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该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古亚洲洋向北俯冲的构造背景之下,其岩浆源区俯冲板片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向上迁移并交代地慢楔,岩浆随后上侵至地表形成了具有埃达克岩特征的花岗闪长斑岩及其对应的斑岩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埃达克岩 岛弧火山岩 帕尔塔格西铜矿床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帕尔塔格西铜矿床含矿岩体的侵位时代、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朱宝彰 柳献军 +4 位作者 王核 邢春辉 王振宏 高昊 白洪阳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6-738,共13页
本研究对东天山小热泉子石炭纪岛弧带上帕尔塔格西铜矿床花岗闪长岩进行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主量和微量元素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帕尔塔格花岗闪长岩的成岩年龄为349.5±1.7 Ma,具有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和中等Mg^(#)... 本研究对东天山小热泉子石炭纪岛弧带上帕尔塔格西铜矿床花岗闪长岩进行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主量和微量元素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帕尔塔格花岗闪长岩的成岩年龄为349.5±1.7 Ma,具有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和中等Mg^(#)值(45~46)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表现出岛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属性。花岗闪长岩锆石ε_(Hf)(t)值(11.10~15.36)和全岩ε_(Nd)(t)值(6.2~6.5)较高,全岩^(87)Sr/^(86)Sr初始比值(0.703556~0.703761)较低,具有中等SiO_(2)、Cr和Ni含量,指示其是在俯冲环境下由具有岛弧岩浆岩特征的中基性岩通过分离结晶形成。对帕尔塔格西花岗闪长岩岩体的研究填补了该地区岩浆岩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空白,研究结果对厘定古天山洋在晚志留世-早石炭世(420~349 Ma)向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俯冲事件的时间节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SR-ND同位素 花岗闪长岩 岛弧火山岩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侏罗系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白垩系覆岩水资源恢复动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雷利剑 乔伟 +3 位作者 袁中帮 牛云飞 田野 黄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54-1063,共10页
永陇矿区崔木煤矿特厚煤层(12~18 m)综放开采期间,顶板白垩系离层水害及相应防治水措施均对洛河组优质水资源造成较大影响,研究洛河组水位动态恢复可为煤炭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的影响提供参考。利用离层发育层位判别公式和离散元软件UDEC... 永陇矿区崔木煤矿特厚煤层(12~18 m)综放开采期间,顶板白垩系离层水害及相应防治水措施均对洛河组优质水资源造成较大影响,研究洛河组水位动态恢复可为煤炭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的影响提供参考。利用离层发育层位判别公式和离散元软件UDEC对离层发育位置及其动态发育过程进行分析,在采前-采动-采后水位监测、井下涌突水分析和理论分析基础上,首先通过配线法求取了洛河组水文地质参数,然后利用Theis公式建立了洛河组水位动态恢复模型,最终获得了矿井水位动态恢复时间。结果表明:洛河组底部砂砾岩与砂质泥岩界面间产生了规模较大且相对封闭的空腔型离层,工作面出水点降至最低水位可看作是虚拟抽水井以定流量Q在tp时间内抽水造成的降落漏斗,其恢复过程可理解为以流量Q继续抽水一直延续到t时刻的降深和从停抽时刻起以流量Q注水t-tp时间的水位抬升的叠加。基于修正的Theis公式得到洛河组水位降至最低点所需时间为7.9459 d,水位恢复90%所需时间为35.6090 d,与工作面实测结果相近,且洛河组水位在初始阶段恢复较快,而在后期则恢复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采煤 洛河组 离层积水 疏放水 水位恢复 Theis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槽波探测煤层断层构造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顺 孙文斌 +1 位作者 朱广辉 韩建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1-1038,共8页
在实际煤田地球物理勘探中,常规的地面地震勘探技术无法对煤层中的小断层、陷落柱、夹矸等微幅构造体进行精细的探测。相比于地面地震勘探,槽波地震勘探直接在煤层中激发,能量强,范围大,能够精确探测煤层中的微幅构造体。笔者等针对反... 在实际煤田地球物理勘探中,常规的地面地震勘探技术无法对煤层中的小断层、陷落柱、夹矸等微幅构造体进行精细的探测。相比于地面地震勘探,槽波地震勘探直接在煤层中激发,能量强,范围大,能够精确探测煤层中的微幅构造体。笔者等针对反射槽波地震数据的特征,给出了一种有效的反射槽波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技术和流程,通过对频散分析以及槽波包络叠加等关键技术进行试验研究,提高反射槽波地震数据的成像精度,进而更准确地识别煤层中小断层等微幅构造。实际煤田反射槽波的应用试验表明,反射槽波勘探准确识别出煤层中的小断层构造,验证了反射槽波勘探技术的实用性以及本文反射槽波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槽波 断层 频散分析 包络叠加法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发射波形的瞬变电磁三维模型降阶快速正演算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建美 刘文韬 +5 位作者 齐彦福 李貅 戚志鹏 鲁凯亮 刘正银 邢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60-1174,共15页
瞬变电磁响应受到发射波形的影响,正演计算中需考虑发射波形.基于位移逆Krylov子空间投影的模型降阶算法能够精确模拟三维全波形瞬变电磁正演响应,但该算法计算精确的on-time响应非常耗时.目前实际工作中多数情况下都是对off-time时间... 瞬变电磁响应受到发射波形的影响,正演计算中需考虑发射波形.基于位移逆Krylov子空间投影的模型降阶算法能够精确模拟三维全波形瞬变电磁正演响应,但该算法计算精确的on-time响应非常耗时.目前实际工作中多数情况下都是对off-time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处理解释,因此可以将正演问题简化为精确模拟考虑发射波形的off-time时间段的响应.本文实现了一种改进的基于位移逆Krylov子空间投影的模型降阶算法,能够实现任意发射波形的瞬变电磁off-time时间段的响应的三维快速正演.基于频谱分析理论实现了一种定量化的评价on-time采样波形精度的方法,能够在保证off-time响应精度的同时,极大的减少on-time波形采样点的数量,从而显著的减少正演计算时间.典型的半正弦波、梯形波和复杂的VTEM波的模型的正演结果表明,相比密集采样的正演结果,本文算法在保证off-time响应精度的同时,能够实现5倍以上的正演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 三维正演 发射波形 模型降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地形影响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齐彦福 李貅 +4 位作者 孙乃泉 戚志鹏 周建美 张明晶 邢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7-260,共14页
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是进行山区矿产资源勘探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地形起伏对观测数据影响严重,给瞬变电磁数据精细化解释带来很大困难。为此,本文基于三维非结构时间域有限元正演模拟方法开展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地形影响特征... 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是进行山区矿产资源勘探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地形起伏对观测数据影响严重,给瞬变电磁数据精细化解释带来很大困难。为此,本文基于三维非结构时间域有限元正演模拟方法开展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地形影响特征分析。首先利用非结构网格对起伏地形进行精细剖分,结合矢量有限元和后退欧拉离散技术实现复杂地质模型快速正演。然后通过模拟大量典型起伏地表模型,系统分析了三维地形响应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形对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响应影响严重,而且影响特征十分复杂。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复杂地形对地下目标体探测的影响,结果发现复杂地形与地下目标体相互耦合导致无法对地下目标体进行有效分辨,这给地下目标体的准确探测带来了巨大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 电性源 地形 三维非结构矢量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电磁扩散场到虚拟波场的精细积分变换算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鲁凯亮 李貅 +6 位作者 戚志鹏 樊亚楠 周建美 李文翰 李贺 张明晶 王扬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379-3390,共12页
现有的瞬变电磁解释与反演方法主要对电阻率参数进行解释,较难给出准确的地质构造信息.为了能够较多获得地质构造信息,可将瞬变电磁扩散场信号转换为虚拟波场信号,提高瞬变电磁法的分辨率.本文采用精细积分法,实现了瞬变电磁扩散场到虚... 现有的瞬变电磁解释与反演方法主要对电阻率参数进行解释,较难给出准确的地质构造信息.为了能够较多获得地质构造信息,可将瞬变电磁扩散场信号转换为虚拟波场信号,提高瞬变电磁法的分辨率.本文采用精细积分法,实现了瞬变电磁扩散场到虚拟波场的转换.将一个高度病态的线性方程组转换成求积分的过程,大大降低了解决病态问题的难度.积分步长以2的指数增加,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具有极高的计算效率;设置合理的终止迭代条件,进一步提高本文方法的适用性.对典型地电模型的计算,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减小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证明了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分辨能力;对含有噪声信号的扩散场进行波场反变换,证明了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性.最后计算三维模型和实测数据的虚拟波场,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三维地质体的界面信息,证明本文方法稳定、可靠,可以对地下地质目标体的界面进行有效识别.本文方法相比预条件正则化共轭梯度法(PRCG),在计算效率方面提升了4倍左右;本文方法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而PRCG的最大相对误差可达40%~50%,精度最高可提升10倍;在分辨率与稳定性方面,也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 虚拟波场 精细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精细处理技术在识别煤田小断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邢涛 韩建光 +3 位作者 朱广辉 刘志伟 牛云飞 祝玉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5-624,共10页
煤层中发育的断层构造不仅破坏煤层的连续性,而且往往与冒顶、突水、瓦斯突出等事故伴生,小断层等微幅构造的精确探测一直是煤田安全生产研究的重点。三维地震技术是目前获得煤区构造特征、识别小断层最有效技术手段之一,但常规地震数... 煤层中发育的断层构造不仅破坏煤层的连续性,而且往往与冒顶、突水、瓦斯突出等事故伴生,小断层等微幅构造的精确探测一直是煤田安全生产研究的重点。三维地震技术是目前获得煤区构造特征、识别小断层最有效技术手段之一,但常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难以满足现阶段煤田勘探精度的需求。笔者等针对煤田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特征,提出一种有效的煤田三维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技术,通过对静校正、叠前去噪、振幅处理和反褶积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试验,提高煤田三维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进而更好地识别小断层等微幅构造。通过对实际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处理测试表明,笔者等提出的精细处理技术对于煤田三维地震资料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在现有三维地震叠后偏移剖面基础上可以识别出煤层中5 m以内的小断层,验证了研究区煤田三维地震精细处理技术的有效性,体现了精细处理技术在煤田精细勘探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 小断层 三维地震 精细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陷落柱多波地震数值模拟与成像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广辉 韩建光 谷丙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0-726,共7页
陷落柱是煤田勘探开发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体,陷落柱的精确探测一直是煤田安全生产研究的重点,单纯依靠常规纵波地震勘探技术难以满足现阶段煤田精细勘探的需求。多波地震勘探技术能够获得纵波和转换波地震资料,提供更丰富的波场信息,且转... 陷落柱是煤田勘探开发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体,陷落柱的精确探测一直是煤田安全生产研究的重点,单纯依靠常规纵波地震勘探技术难以满足现阶段煤田精细勘探的需求。多波地震勘探技术能够获得纵波和转换波地震资料,提供更丰富的波场信息,且转换波对于埋深较浅的小幅度构造有更高的分辨率,充分利用多分量地震资料可以有效的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本文将多波地震技术应用到煤层陷落柱研究中,利用数值方法对煤层陷落柱进行多波地震勘探模拟研究,采用弹性波有限差分方法对构建的陷落柱模型进行多分量正演模拟,然后分别对波场分离后的PP波和PS波地震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测试。通过对两个小尺寸陷落柱模型进行多波地震数值试算表明,多波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煤层陷落柱探测方法,充分利用多波地震资料有利于查明煤层陷落柱构造,对陷落柱取得更好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落柱 煤层 多分量地震 数值模拟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