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大量施用污泥堆肥显著提升华北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和土壤碳汇效应 被引量:3
1
作者 姚海 刘晓荣 +6 位作者 李海洋 李浩 杨文彬 李颖 杜新忠 安妙颖 刘宏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908,共10页
【目的】阐明长期不同用量质量达标的污泥堆肥配施化肥对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以及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SOCS)和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含量的影响,为污泥高效资源化利用及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阐明长期不同用量质量达标的污泥堆肥配施化肥对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以及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SOCS)和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含量的影响,为污泥高效资源化利用及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北京市昌平区,开展污泥堆肥(SW)与化肥配施定位试验(2008—2020年),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试验设置5个处理:100%尿素(N)、50%WS+50%尿素(0.5SW+0.5N)、100%SW+50%尿素(SW+0.5N)、200%SW+50%尿素(2SW+0.5N)、400%SW+50%尿素(4SW+0.5N)处理。小麦、玉米收获后,调查籽粒和秸秆产量,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并计算土壤固碳效率。【结果】随着污泥堆肥用量的增加,小麦和玉米籽粒和秸秆产量逐渐增加,与N处理相比,0.5SW+0.5N处理小麦、玉米籽粒和秸秆多年平均产量无显著差异,SW+0.5N、2SW+0.5N和4SW+0.5N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分别增加了6.97%、14.88%和17.94%,玉米籽粒产量分别增加了8.43%、11.77%和15.38%。土壤中有机碳储量、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在0.5SW+0.5N、SW+0.5N、2SW+0.5N和4SW+0.5N处理下较N处理明显提升。同时,土壤中有机碳储量、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随污泥堆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N、0.5SW+0.5N、SW+0.5N、2SW+0.5N和4SW+0.5N处理下,土壤全氮含量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07、1.26、1.56、1.93和2.73 g/kg,全磷含量分别为1.19、1.67、2.37、3.27、4.11 g/kg,全钾含量分别为18.60、19.06、19.85、20.07、21.19 g/kg。【结论】与单施尿素相比,以质量达标的污泥堆肥替代50%尿素(0.5SW+0.5N)不会影响小麦、玉米籽粒和秸秆产量,而且可以提升土壤肥力。在尿素用量减半条件下,增加污泥堆肥用量可显著提高小麦、玉米籽粒产量和土壤肥力,特别是在污泥堆肥氮用量为尿素氮用量的4倍时,小麦和玉米可稳定增产15%~18%,并且由于高量污泥堆肥的长期施用极大地提升了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储量,保证了产量的可持续性和土壤的碳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堆肥 土壤肥力 小麦 玉米 作物产量 产量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A工艺在热水解污泥消化液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聪 韩晓宇 +6 位作者 张树军 李伟 黄京 焦佳童 王倩 王之敏 曲之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98-3706,共9页
利用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PN/A)工艺在北京某污水处理厂成功启动了处理热水解污泥消化液的工程,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在接种生物膜填料数占总填料数18%和生物膜上厌氧氨氧化菌(AnAOB)占比为6.8%的情况下可快速启动PN/A系统,并在3个月内可以... 利用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PN/A)工艺在北京某污水处理厂成功启动了处理热水解污泥消化液的工程,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在接种生物膜填料数占总填料数18%和生物膜上厌氧氨氧化菌(AnAOB)占比为6.8%的情况下可快速启动PN/A系统,并在3个月内可以达到设计处理水量,总氮去除负荷为0.26kg/(m^(3)·d),总氮去除率达到80%以上.通过定量PCR检测和高通量数据发现AOB和AnAOB丰度不同的空间分布特点,项目调试过程中氨氧化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和AnAOB均呈稳定增长的趋势,经过3个月启动培养后絮体中AOB丰度达到1011数量级,生物膜中的AnAOB达到1012数量级.实际运行数据证明该旁侧处理系统对水厂主流区产生积极影响,可降低日处理量为40×10^(4) t的污水厂2.9mg/L的进水总氮.另外,在该项目后期运行过程中出现反应池缺氧段和末端游离氨(free ammonia,FA)浓度不足的情况,导致短程硝化过程不稳定,通过控制反应池首端与末端FA浓度及剩余氨氮浓度,可实现对短程硝化过程的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厌氧氨氧化 脱氮 污泥消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流制溢流控制指标与标准制定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俊奇 周金成 +1 位作者 杨正 张建新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4-131,共8页
合流制溢流(combined sewer overflow,CSO)控制是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一环,相关指标及标准制定尚显薄弱。基于技术的排放控制指标主要包括溢流频次、溢流体积控制率、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CSO效率及稀释度等,因这些指标缺乏对CSO... 合流制溢流(combined sewer overflow,CSO)控制是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一环,相关指标及标准制定尚显薄弱。基于技术的排放控制指标主要包括溢流频次、溢流体积控制率、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CSO效率及稀释度等,因这些指标缺乏对CSO水质水量控制效果的综合评价,进而提出雨季CSO污染负荷占比的指标;基于受纳水体水质保障的控制指标包括急性氨中毒、溶解氧浓度及细菌标准等。总结CSO控制标准确定依据,主要分为类比分流制污染负荷确定CSO污染物排放标准、依据工程实践效果制定CSO效果标准以及依据水体用途对CSO制定不同控制水平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摸清本底,明确目标,系统治理”的理念指导下构建以受纳水体水质达标为目标导向的CSO控制标准体系及治理技术路线,为我国CSO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流制溢流 控制指标 标准制定 城市水环境 污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成组生物测试评估某城市典型污水处理工艺 被引量:3
4
作者 倪潇潇 周军 蒲俊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55,共4页
设计了一组基于生物标记物的生物测试方法,并用于评价某城市4个典型污水处理工艺对水中痕量有毒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测试方法包括检测芳烃(Ah)受体效应物质生物毒性的EROD(7-乙氧基-3-异吩噁唑酮-脱乙基酶)试验、类雌激素效应物质的重组... 设计了一组基于生物标记物的生物测试方法,并用于评价某城市4个典型污水处理工艺对水中痕量有毒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测试方法包括检测芳烃(Ah)受体效应物质生物毒性的EROD(7-乙氧基-3-异吩噁唑酮-脱乙基酶)试验、类雌激素效应物质的重组基因酵母生物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物质的SOS/umu试验。结果表明,4个典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对Ah受体效应物质、类雌激素效应物质和遗传毒性物质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中A2/O处理工艺对3类物质的去除效果最明显;空气曝气活性污泥工艺对直接遗传毒性物质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对Ah受体效应物质的去除效果一般;倒置A2/O处理工艺和氧化沟处理工艺也能够较好地去除这3类物质,两种处理工艺效果相当。采用成组生物标记物方法可以对城市污水中的痕量有毒有机物进行毒性筛选或测试,适用于水处理工艺的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有机物 水处理 生物毒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育苗地施用污泥厌氧消化产品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海洋 孙文彦 +4 位作者 彭祚登 姚聪颖 曹吉鑫 张晓娟 彭玉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究城镇排水污泥厌氧消化产品在油松育苗地施用后的重金属累积情况及其污染风险,为判定其应用的可行性及确定其施用量提供依据。[方法]在现有18年生油松大苗育苗地,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按0、1、2、3、4、5 kg/m^(2)设置6个施... [目的]探究城镇排水污泥厌氧消化产品在油松育苗地施用后的重金属累积情况及其污染风险,为判定其应用的可行性及确定其施用量提供依据。[方法]在现有18年生油松大苗育苗地,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按0、1、2、3、4、5 kg/m^(2)设置6个施用量水平定株施入污泥产品,通过测定土壤中铜(Cu)、镍(Ni)、铬(Cr)、锌(Zn)、镉(Cd)、汞(Hg)、砷(As)、铅(Pb)8种重金属的含量,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不同处理下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铜、镍、铬、锌、铅5种重金属随着污泥产品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且在污泥产品中含量较高的铜、锌在0~20和20~40 cm土层中对照组皆显著高于4 kg/m^(2)的处理(P<0.05),砷和汞含量变化幅度不大。不同土层重金属总量随施肥量增加的变化趋势类似,并在0~20 cm土层4 kg/m^(2)处理下出现最小值。重金属镉具有产生污染的潜在风险,且在4 kg/m^(2)处理下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最低。其他重金属单独作用或8种重金属共同作用均为低生态风险。[结论]综合考虑镉的生态风险及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情况,在油松大规格苗木移植培育育苗地施用污泥产品可将用量控制在4 kg/m^(2)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厌氧消化板框脱水 污泥产品 油松 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系统处理脱水泥饼的工程化运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之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2,共6页
以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新建热水解(THP)+高级厌氧消化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系统稳定运行过程中的处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HP+高级厌氧消化系统污泥日均处理能力为54.3 t/d(以绝干泥(DS)处理量计,下同),峰值处理能力可达78.0 t/d,处理... 以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新建热水解(THP)+高级厌氧消化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系统稳定运行过程中的处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HP+高级厌氧消化系统污泥日均处理能力为54.3 t/d(以绝干泥(DS)处理量计,下同),峰值处理能力可达78.0 t/d,处理后污水处理厂污泥外运量由原来的230 t(含水率80%)降至92 t(含水率60%)。经计算,系统每处理1 t DS消耗水量33.04 t、消耗电量129.35 kW·h、消耗沼气量198.88 m^(3)、消耗脱硫药剂量12.31 kg、消耗铁盐药剂量8.95 kg,并可产生327.15 m^(3)沼气。高级厌氧消化系统有机物平均降解率为50.01%,其产生的沼气中甲烷体积分数为62.0%,锅炉燃气自给率可达100%。THP+高级厌氧消化系统可有效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解 高级厌氧消化 启动 运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