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室用白肋烟烘焙机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杰 郑劲林 +14 位作者 杨振民 蒋成勇 徐盼 朱景溯 欧亚非 杜国荣 杨洋 白若石 田书霞 矫海楠 胡林 马雁军 张馨予 曹伏军 周骏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50,共7页
为解决电热鼓风烘箱烘焙白肋烟效果不佳、与生产线烘焙效果差异大以及工艺研究中的原料浪费和能耗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实验室用的白肋烟烘焙设备。该设备采用三段式烘焙设计和PID自动控温技术,能够有效模拟在线生产中白肋烟的烘焙过程,满... 为解决电热鼓风烘箱烘焙白肋烟效果不佳、与生产线烘焙效果差异大以及工艺研究中的原料浪费和能耗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实验室用的白肋烟烘焙设备。该设备采用三段式烘焙设计和PID自动控温技术,能够有效模拟在线生产中白肋烟的烘焙过程,满足白肋烟烘焙工艺研究、产品开发及配方维护需求,填补了国内白肋烟实验室三段式烘焙设备的空白。验证设备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对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使用该设备处理后白肋烟中主要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和感官质量能够达到与在线烘焙机一致的效果。②该设备稳定性良好,同一叶组,经不同批次烘焙后,其主要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和感官质量均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烘焙机 实验室 开发 美拉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气溶胶超细雾化喷嘴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
2
作者 张榛 虞育松 +4 位作者 杨文慧 陈君 汪旭东 刘玉杰 赵银龙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1-108,共8页
为了实现复杂生物危害现场病原体的快速侦检,需要制备多样化的生物样品,建立多模态生物光谱数据库,最终实现有针对性的危害病原体快速灭活。其中,雾化喷嘴的设计是制备高质量生物样品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可以将液体生物样品雾化成细小雾... 为了实现复杂生物危害现场病原体的快速侦检,需要制备多样化的生物样品,建立多模态生物光谱数据库,最终实现有针对性的危害病原体快速灭活。其中,雾化喷嘴的设计是制备高质量生物样品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可以将液体生物样品雾化成细小雾滴,再通过低温冷冻+升华作用形成生物样品颗粒。通过空气辅助雾化喷嘴的优化设计,可以在不损害生物活性的低流量、低压力条件下,获得微小且均匀的雾化液滴。文中采用RANS+DDM方法对喷雾场进行模拟,对空气辅助雾化喷嘴在常温和低温加热条件下的雾化特性进行了分析模拟。同时,采用LES+VOF方法对近喷孔区域气体旋流对液体射流的扰流作用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射流的雾化机理。最后,使用空气动力学粒度仪对空气辅助雾化喷嘴的雾化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喷嘴的雾化效果良好,可实现平均粒子直径约1μm的超细雾化;通过低温喷雾冷冻干燥制备的生物样品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有效地实现大批量生物气溶胶样品的制备,提升生物危害现场病原体的侦检及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辅助雾化喷嘴 超细雾化 结构设计 雾化仿真 湍流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PM2.5对大鼠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焦周光 胡凌飞 +3 位作者 李娜 张柯 温占波 李劲松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36-1644,共9页
为评估大气PM_(2.5)及其不同组分对心肌细胞H9C2的毒性作用,探讨PM_(2.5)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毒性作用的关键组分,将前期采集并制备的PM_(2.5)完全颗粒物、PM_(2.5)水溶性组分、PM_(2.5)脂溶性组分和PM_(2.5)单纯颗粒物以不同质量浓度对H9C... 为评估大气PM_(2.5)及其不同组分对心肌细胞H9C2的毒性作用,探讨PM_(2.5)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毒性作用的关键组分,将前期采集并制备的PM_(2.5)完全颗粒物、PM_(2.5)水溶性组分、PM_(2.5)脂溶性组分和PM_(2.5)单纯颗粒物以不同质量浓度对H9C2细胞染毒.用MTS法在染毒6、10、24、48、72 h后测定细胞活力;根据细胞活力测定结果,选用较低染毒浓度(10μg/m L),用相关试剂盒测定染毒24 h后胞内和上清液中LDH(乳酸脱氢酶)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ELISA及RT-q PCR法测定炎性因子IL-6和TNF-α表达量,AP位点计数法测定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表明:颗粒物成分(PM_(2.5)完全颗粒物和PM_(2.5)单纯颗粒物)对H9C2细胞表现出强烈的生长抑制作用,50μg/m L及以上染毒浓度组在染毒时间≥24 h时细胞可能已经全部死亡,而可溶性成分(PM_(2.5)水溶性组分和PM_(2.5)脂溶性组分)对H9C2细胞生长表现为极弱或无生长抑制作用,仅400μg/m L的PM_(2.5)脂溶性组分始终对细胞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各组分样本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H9C2细胞损伤,降低了胞内LDH和SOD活性;PM_(2.5)完全颗粒物和PM_(2.5)脂溶性组分在造成炎性损伤方面的作用较为明显.研究显示,颗粒物组分对H9C2细胞致死作用显著,相对而言,PM_(2.5)完全颗粒物表现出的毒性作用最强且最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心肌细胞 细胞活力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